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构建公平的高等院校贫困生就业机制是一个长期、需要不断创新的课题。文章提出要充分了解贫困生公平就业的现状,分析影响其公平就业的因素,让贫困生公平就业赢在起点上,促进河北省高等院校贫困生公平就业。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影响因素
据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政策研究所的联合调查显示,有41.61%的学生承认: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家庭背景越好,毕业时的工作落实率和起薪额越高,一些大学毕业时凭借父辈的资源与运作,轻而易举占据了令人羡慕的职位,而那些来自农村或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却屡遭求职失利,“代际传递效应”正挑战就业公平,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不良影响。如何为贫困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已突出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一、河北省贫困大学生公平就业现状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河北省四所高校(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师范学院、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2015年毕业生400名,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2份,回收率98%。其中有效问卷383份,有效率95.7%。贫困生197名,非贫困生186名;男生184人,女生199人;理科生(含医学)281人,文科生102人。
(1)起点均等方面。在调查197名贫困生中,87.6%的同学认为自己拥有公平的就业机会。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企业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大背景下,贫困生拥有平等就业机会,但就业机会主要来源于学校及自身寻找。新时期就业形势紧张,贫困生担负家庭责任重大,比普通同学更期望在就业之后解决家庭所存在的包括还债、还贷和脱贫等问题,因此对就业单位薪金、待遇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这与贫困生自身情况相互矛盾。
(2)过程均等方面。在就业过程中,因为有高等院校的监督与引导,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得以减少生活及心理压力,同时高等院校逐渐成熟的制度化就业指导管理体系也保障了贫困生就业过程的公平。据对197名贫困生调查,82.5%的同学认为学校采取就业指导与帮扶、就业委员会协助等措施有利于促进贫闲生就业过程的公平。
(3)结果均等方面。尽管高等院校采取各种措施保证贫困生拥有公平的就业机会,用一系列制度化管理保障贫困生就业过程的公平。但大部分贫困生因受家庭成长背景、经济条件等凶素影响了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使其在面试过程中不能脱颖而出。据对197名贫困生的调查,68%的同学担心家庭、经济等因素会影响自己的成功求职;22%的贫困生则相信自己在校期间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跻身高校佼佼者之列,成为求职面试中的胜者。
二、河北省贫困大学生就业公平的影响因素
(一)贫困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影响成功就业
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贫困,平时很少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把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考试上,对社会适应能力不够,更没有较强的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沉重的心理负担又使贫困大学生具有严重的自卑心理,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了贫困大学生综合就业能力不足。
(二)家庭影响贫困生公平就业机会
在就业起点上,高校贫困生担负不起求职必需的相关费用,如制作简历费、异地求职交通住宿费、添置面试服装费、通信费等,以致部分贫困生不能及时赴外地求职面试,不能及时了解最新的招聘信息等,这些客观因素限制了贫困生的就业机会。此外贫困生缺乏社会资本,在就业信息资源方面相对缺乏,处于弱势地位。
(三)贫困生承受压力影响就业机会
特殊的家庭原因使贫困生背负一定的经济及心理压力。在求职过程中,贫困生更因缺乏社会经验或人际交往经验,缺乏自信,遭受面试失败,这将打击贫困生再尝试的动力,加重贫困生心理压力。
要形成大学生就业公平的环境,既需要一个所有学生获得平等机会的就业环境,同时也需要为贫困大学生群体形成一个差别对待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例如进行经济援助、就业服务援助和技能培训。所以政府必须发挥其在社会中维护实现公平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各类公益团体与学校也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地就业机会,并相应的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叶萍.论和谐社会背景下贫困大学就业公平的实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11)
[2]沈妍伶.论贫困大学生就业公平的实现[J].管理学家,2013(04)
[3]周艳华,朱燕娥.高等院校贫困生公平就业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04)
作者简介:
陈晓美,华北理工大学学生处,讲师。
基金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研究立项课题,课题编号JRS-2015-1039。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影响因素
据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政策研究所的联合调查显示,有41.61%的学生承认: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家庭背景越好,毕业时的工作落实率和起薪额越高,一些大学毕业时凭借父辈的资源与运作,轻而易举占据了令人羡慕的职位,而那些来自农村或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却屡遭求职失利,“代际传递效应”正挑战就业公平,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不良影响。如何为贫困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已突出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一、河北省贫困大学生公平就业现状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河北省四所高校(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师范学院、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2015年毕业生400名,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2份,回收率98%。其中有效问卷383份,有效率95.7%。贫困生197名,非贫困生186名;男生184人,女生199人;理科生(含医学)281人,文科生102人。
(1)起点均等方面。在调查197名贫困生中,87.6%的同学认为自己拥有公平的就业机会。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企业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大背景下,贫困生拥有平等就业机会,但就业机会主要来源于学校及自身寻找。新时期就业形势紧张,贫困生担负家庭责任重大,比普通同学更期望在就业之后解决家庭所存在的包括还债、还贷和脱贫等问题,因此对就业单位薪金、待遇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这与贫困生自身情况相互矛盾。
(2)过程均等方面。在就业过程中,因为有高等院校的监督与引导,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得以减少生活及心理压力,同时高等院校逐渐成熟的制度化就业指导管理体系也保障了贫困生就业过程的公平。据对197名贫困生调查,82.5%的同学认为学校采取就业指导与帮扶、就业委员会协助等措施有利于促进贫闲生就业过程的公平。
(3)结果均等方面。尽管高等院校采取各种措施保证贫困生拥有公平的就业机会,用一系列制度化管理保障贫困生就业过程的公平。但大部分贫困生因受家庭成长背景、经济条件等凶素影响了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使其在面试过程中不能脱颖而出。据对197名贫困生的调查,68%的同学担心家庭、经济等因素会影响自己的成功求职;22%的贫困生则相信自己在校期间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跻身高校佼佼者之列,成为求职面试中的胜者。
二、河北省贫困大学生就业公平的影响因素
(一)贫困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影响成功就业
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贫困,平时很少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把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考试上,对社会适应能力不够,更没有较强的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沉重的心理负担又使贫困大学生具有严重的自卑心理,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了贫困大学生综合就业能力不足。
(二)家庭影响贫困生公平就业机会
在就业起点上,高校贫困生担负不起求职必需的相关费用,如制作简历费、异地求职交通住宿费、添置面试服装费、通信费等,以致部分贫困生不能及时赴外地求职面试,不能及时了解最新的招聘信息等,这些客观因素限制了贫困生的就业机会。此外贫困生缺乏社会资本,在就业信息资源方面相对缺乏,处于弱势地位。
(三)贫困生承受压力影响就业机会
特殊的家庭原因使贫困生背负一定的经济及心理压力。在求职过程中,贫困生更因缺乏社会经验或人际交往经验,缺乏自信,遭受面试失败,这将打击贫困生再尝试的动力,加重贫困生心理压力。
要形成大学生就业公平的环境,既需要一个所有学生获得平等机会的就业环境,同时也需要为贫困大学生群体形成一个差别对待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例如进行经济援助、就业服务援助和技能培训。所以政府必须发挥其在社会中维护实现公平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各类公益团体与学校也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地就业机会,并相应的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叶萍.论和谐社会背景下贫困大学就业公平的实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11)
[2]沈妍伶.论贫困大学生就业公平的实现[J].管理学家,2013(04)
[3]周艳华,朱燕娥.高等院校贫困生公平就业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04)
作者简介:
陈晓美,华北理工大学学生处,讲师。
基金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研究立项课题,课题编号JRS-2015-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