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地理的课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高中教育要凸显育人导向,文章以人教版新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为例,探索高中地理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地理课程和思政元素巧妙地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育人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地理;思政元素;实践
一、高中地理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理念[1]。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治理论课建设中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进行,形成协同效应”[2]。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高中地理课堂中适当渗透思政元素,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对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成为高中地理教师亟待研究的课题。
二、挖掘高中地理课程的思政元素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版教材必修第二册以人文地理为主,一共有五个章节内容,其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内容异常丰富,我们可以将这些内容归纳总结为:全球意识、审美情趣、家国情怀、可持续发展、文化多元等方面。(如表1所示)
三、思政元素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法
针对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的内容,以不同的章节为例,教师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灵活掌握课堂的同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有机地渗透思政元素。
(一)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是指教师利用音乐、视频、图画、文字资料等各种手段,制造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效率。如在上到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的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教师可以导入一段影视资料: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又需要大量的塑料、金属、纸张等原材料,大量从国外进口可以二次利用的固体废弃物(俗称“洋垃圾”)用于发展经济。随着进口的洋垃圾越积越多,处理方式又不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从2021年元旦起中国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弃物,中国终于对洋垃圾说“不”。通过情境导入,教师可以提出问题:1.洋垃圾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2.中国为何在2021年要全面停止进口洋垃圾?3.一个国家或地区纯粹为了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效益究竟值不值?学生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很容易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这时候老师要趁热打铁,将强国学习中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引导学生:我们在发展经济时要充分尊重自然規律,帮助学生理解人地协调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二)课堂演讲法
课堂演讲法是指在课堂上采取学生演讲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新课改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法是学生在课堂开始的前五分钟上台演讲,可以按照座位号进行轮流,每节课安排两个学生,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比如在上到第二章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时,教师可以在上一节课结束后布置学生选择一个中国的美丽乡村(也可以选择自己的家乡),结合图片、文字资料对其地域文化和自然景观进行展示,感受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和景观。要进行课堂演讲,学生在课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结合课本内容查阅资料,精心准备课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上台演讲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才和心理素质,而且提高了对知识的吸收程度。演讲的同学可以像老师一样对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个美丽乡村未来开发利用的方向是什么?请大家提出合理化建议。学生回答完后演讲的同学可以进行点评。这时候教师要对学生分析不到位的地方进行补充。结束后,教师要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之后,教师可以强调总书记提出的“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并将强国学习平台上的中国美丽乡村图片和视频播放给学生看,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实践体验法
实践体验法不同于传统的在课堂上的教育法,学生通过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到校外活动(如实地考察、问卷调查、采访专家等方式)以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促进的作用。它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参与度。比如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的问题研究《低碳食品知多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低碳食品,同时让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采取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展开市场调查:福州本地的和应季的果蔬有哪些?福州本地和外地果蔬相比,哪个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应季和反季节果蔬相比,哪个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通过调查问卷、采访专家等形式展开市场调查并进行深入分析,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食品选择对环境的影响。最后再深入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要怎样合理选择食品才能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后,让学生为家人做一顿低碳又健康的晚餐,并以拍照或者录制视频的方式将成果在班级分享,同时调查研究的成果以论文或者课件形式在班级展示。学生在参与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养成了低碳环保意识。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践行绿色低碳,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保卫我们的碧水蓝天,培养学生的全球观。
(四)探究讨论法
探究讨论法是指针对要探究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以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探索为主的课堂教学方法。它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学生主动探究;二、师生互相讨论;三;生生互相讨论。比如在上到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问题研究《城市交通如何疏堵》时,就可以采用这种课堂教学方法。教师首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
1.收集资料,了解福州市各个不同路段交通拥堵的状况。
2.了解我国其他城市或者国外的城市采取的疏堵的措施。接着,教师在课堂上提出要探究的问题。(1)福州市交通拥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思维)。(2)结合我国其他城市或者国外的城市采取的疏堵的措施,为福州市交通拥堵献计献策。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使课堂成为学生表达想法和观点的阵地。它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老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地理问题要有综合思维,即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之后,教师可以展示视频:近年来中国在交通行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创造了七个第一的奇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高中地理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实践反思
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自己心中要有“料”,才能得心应手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给自身“充电”。“学习强国”是一个全新的学习渠道,资源丰富,内容新颖,形式多样。高中地理教师每天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认真学习有关思政教育新知识,还可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思政教育讲座,不断充实自己。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度,不能完全把地理课上成思政课,否则,会弱化地理学科本身对学生的教育价值,这不是我们的目的。此外,高中地理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并不是简单地将地理教学内容加上思政内容,那样会让课堂变得“四不像”。教师要找到地理课程和思政元素的契合点,用巧妙的方式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像春风化雨一般,贯穿到课堂内外的每一个细节里,浸润到每位学生的心里,育德于无形,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石家锐.高中地理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系列活动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9):47-49.
[2]童潇.非思政课专业教师应特别增强授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J].红旗文稿,2017(14):24-25
[3]林悦、王健、钱伟、曹艳、李淑霞.“课程思政”理念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2).红旗文稿,2017(14):17-20
关键词:高中地理;思政元素;实践
一、高中地理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理念[1]。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治理论课建设中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进行,形成协同效应”[2]。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高中地理课堂中适当渗透思政元素,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对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成为高中地理教师亟待研究的课题。
二、挖掘高中地理课程的思政元素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版教材必修第二册以人文地理为主,一共有五个章节内容,其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内容异常丰富,我们可以将这些内容归纳总结为:全球意识、审美情趣、家国情怀、可持续发展、文化多元等方面。(如表1所示)
三、思政元素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法
针对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的内容,以不同的章节为例,教师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灵活掌握课堂的同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有机地渗透思政元素。
(一)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是指教师利用音乐、视频、图画、文字资料等各种手段,制造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效率。如在上到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的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教师可以导入一段影视资料: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又需要大量的塑料、金属、纸张等原材料,大量从国外进口可以二次利用的固体废弃物(俗称“洋垃圾”)用于发展经济。随着进口的洋垃圾越积越多,处理方式又不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从2021年元旦起中国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弃物,中国终于对洋垃圾说“不”。通过情境导入,教师可以提出问题:1.洋垃圾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2.中国为何在2021年要全面停止进口洋垃圾?3.一个国家或地区纯粹为了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效益究竟值不值?学生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很容易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这时候老师要趁热打铁,将强国学习中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引导学生:我们在发展经济时要充分尊重自然規律,帮助学生理解人地协调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二)课堂演讲法
课堂演讲法是指在课堂上采取学生演讲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新课改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法是学生在课堂开始的前五分钟上台演讲,可以按照座位号进行轮流,每节课安排两个学生,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比如在上到第二章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时,教师可以在上一节课结束后布置学生选择一个中国的美丽乡村(也可以选择自己的家乡),结合图片、文字资料对其地域文化和自然景观进行展示,感受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和景观。要进行课堂演讲,学生在课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结合课本内容查阅资料,精心准备课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上台演讲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才和心理素质,而且提高了对知识的吸收程度。演讲的同学可以像老师一样对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个美丽乡村未来开发利用的方向是什么?请大家提出合理化建议。学生回答完后演讲的同学可以进行点评。这时候教师要对学生分析不到位的地方进行补充。结束后,教师要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之后,教师可以强调总书记提出的“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并将强国学习平台上的中国美丽乡村图片和视频播放给学生看,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实践体验法
实践体验法不同于传统的在课堂上的教育法,学生通过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到校外活动(如实地考察、问卷调查、采访专家等方式)以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促进的作用。它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参与度。比如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的问题研究《低碳食品知多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低碳食品,同时让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采取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展开市场调查:福州本地的和应季的果蔬有哪些?福州本地和外地果蔬相比,哪个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应季和反季节果蔬相比,哪个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通过调查问卷、采访专家等形式展开市场调查并进行深入分析,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食品选择对环境的影响。最后再深入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要怎样合理选择食品才能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后,让学生为家人做一顿低碳又健康的晚餐,并以拍照或者录制视频的方式将成果在班级分享,同时调查研究的成果以论文或者课件形式在班级展示。学生在参与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养成了低碳环保意识。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践行绿色低碳,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保卫我们的碧水蓝天,培养学生的全球观。
(四)探究讨论法
探究讨论法是指针对要探究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以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探索为主的课堂教学方法。它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学生主动探究;二、师生互相讨论;三;生生互相讨论。比如在上到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问题研究《城市交通如何疏堵》时,就可以采用这种课堂教学方法。教师首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
1.收集资料,了解福州市各个不同路段交通拥堵的状况。
2.了解我国其他城市或者国外的城市采取的疏堵的措施。接着,教师在课堂上提出要探究的问题。(1)福州市交通拥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思维)。(2)结合我国其他城市或者国外的城市采取的疏堵的措施,为福州市交通拥堵献计献策。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使课堂成为学生表达想法和观点的阵地。它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老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地理问题要有综合思维,即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之后,教师可以展示视频:近年来中国在交通行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创造了七个第一的奇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高中地理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实践反思
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自己心中要有“料”,才能得心应手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给自身“充电”。“学习强国”是一个全新的学习渠道,资源丰富,内容新颖,形式多样。高中地理教师每天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认真学习有关思政教育新知识,还可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思政教育讲座,不断充实自己。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度,不能完全把地理课上成思政课,否则,会弱化地理学科本身对学生的教育价值,这不是我们的目的。此外,高中地理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并不是简单地将地理教学内容加上思政内容,那样会让课堂变得“四不像”。教师要找到地理课程和思政元素的契合点,用巧妙的方式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像春风化雨一般,贯穿到课堂内外的每一个细节里,浸润到每位学生的心里,育德于无形,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石家锐.高中地理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系列活动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9):47-49.
[2]童潇.非思政课专业教师应特别增强授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J].红旗文稿,2017(14):24-25
[3]林悦、王健、钱伟、曹艳、李淑霞.“课程思政”理念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2).红旗文稿,2017(14):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