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切入点提高阅读效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2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仔细研读课文,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中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或开篇,或总结,或承上启下。恰当的“切入”,犹如“穿着一串珍珠的线”,就会自然而然的带出文章其他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其积极性进而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思路和主题。因此,找准文章的切入口,无疑是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一、抓住文章的题眼
  文章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作者反复推敲斟酌而拟定的,寄寓着作者的情感和构思的丰富信息。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标题精彩纷呈,或意蕴深厚,或点睛之笔,或新颖独到。题目往往与课文的内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标题常常是已经告诉或暗示了文章的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看法及倾向性。我们拿到一篇文章,首先看到的也是题目,因此,教师应尽可能从各个角度对题目进行审视,分析,探究题目与内容的关系。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题目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分析,从整体上把握理解课文内容,领略文章的精美之处,为深层次地解读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药》时可以让学生思考:文章中写到了什么药,药是治疗什么的?从而引出两家人的关系后。然后再问:究竟药有什么含义,又是用来治疗什么的?这样就挖掘出了药的含义,也就理解了作者创作的目的了,对全文也有了整体的把握。题目是我们看文章的窗户,透过题目这扇窗口,我们可以直达作者的心理,更好地理解作品主题、作者的的创作意图和艺术匠心。
  二、抓住人物的语言
  人物的语言,反映了主要人物内心世界,有时候是文章中心的体现,有时候也是文章情节的契合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中,我们可以抓住父亲的一句话“孩子,你得把他放进水里去”,让学生反复诵读这一句话。然后提问:父亲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孩子是怎样做的?父亲为什么让孩子这样做?这样三个问题,就让学生很快得读懂了全文,找到了中心。
  三、抓住文章的中心句
  大多数文章都有中心句,中心句的呈现方式因文而异,如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有的开篇点题,有的篇末总结全文,有的是段落的小结。在课堂上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将中心句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就可化繁为简,使课堂教学脉络清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广玉兰》这篇课文时,篇末“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五笔旺盛的生命力”一句既是对课文内容的总结,又是作者情感的真实表达。引导学生先找作者爱广玉兰的原因,抓住句子,完整阅读,使学生很快就了解了课文的思路,促进学生的整体感知。还有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抓住文中的最后一句“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一座宝库”进行展开,提纲挈领,效果很好。
  四、抓住人物的内心感受
  语言文字为表情达意服务,作者往往为了表达某种情感而写作,或直接表现,或字里行间蕴藏情感。所以文章表现的情感是选择切入点时首先考虑的,许多课文感情基调明显,文章的情感就是行文的线索或主旨。以此为切入点,或直接说明文章的情感,或选择能明显表现感情的文句,设置一两个小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文章内容。
  《一枚金币》中以父子俩的两个“受不了”为切入口来设计问题:课文中有几次“受不了”,分别是谁“受不了”,在什么情况下受不了的?充分发动学生找出描写他们“受不了”的句子读一读,读出“受不了”的神情来。学生兴趣盎然,带着思考去读,效果十分良好。
  五、抓住文中的关键词
  所谓的关键词句是指可以借此打开文章的窗户,让学生畅游于文章中。仔细地阅读和品味语言文字,就会发现课文有许多高度概括内涵丰富的词语,这些词语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起着很大的作用。
  如《散落的钞票》一文,首先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抓住一个关键词“抢”字,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含有“抢”字的句子,然后设疑: “抢”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这里的“抢”是什么意思?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这些关键词入手,画出含有“抢”字的句子,分别感悟,整体理解。
  六、抓住文章的空白悬念处
  空白是指作者有意造成的隐蔽、中断、休止的部分,多有隐喻性、模糊性和多解性,即“笔所未到、言外有意”、“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处,也是留给读者可展开广阔想象的空间。海明威在谈到自己的创造时曾提到一条“冰山原则”:“冰山在海里移动是很庄严宏伟的,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海面上”。文学作品犹如裸露在水面上的轮廓清晰、晶莹透明的冰山,鲜明突出,生动逼真,引人去相像隐藏在水下的部分。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应该找到最佳的“切入点”,通过这“水面上的八分之一”,引领学生一起走进课文内部的世界,去探索发现“水面下的八分之七”。这样的语文教学就会拥有无穷的张力和独有的艺术。
  七、理清文章的线索
  线索主要是指贯穿在整篇文章中的情节脉络,以及文章中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它像链条一样,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如果线索不清,文章必然杂乱无章。抓住了文章的线索,就能加深对课文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理清文章线索,以线串珠,抽丝剥茧,是我们常用的方法。如教学《海上日出》一文时运用这种方法:日出之前,日出之时,日出之后,然后让学生品读感悟,这样层次清楚,思维清晰。
  还有诸如从课文的插图入手,从人物情感变化(或读感悟,就能实现阅读教学的优化。
  文无定法,作文的“切入点”远不止上述几种。好的切入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对象,可以灵活地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如何找一个最佳切入点,叩其一点,散发开去,牵动对全文各部分的阅读感悟,来有效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其前提是教师对每一篇课文,必须深入钻研。只有吃透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把握课堂,才能撷取教材的本真,设计出一条帮助学生认识教材的捷径,提炼出一条简洁明晰的主线,让他们在阅读时进行理解、进行品味,使他们更好的从中获得感悟、陶冶性情、提升素养,进而真正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其他文献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
期刊
进入新课改以来,我们学校的老师都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中去,语文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尽管在新课程的理念上,教师能够接受,但是由于很多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具体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上,还是有许多的问题值得关注和思考。  一、要积极倡导学生多读文学作品,而不是为了考试去记。新课程标准要求七年级到九年级这三年课外阅读总量要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要求阅读两到三部名著。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的时候能够从中汲
期刊
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积累了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具备了丰厚的文化素养,在实际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才会得心应手、恰如其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丰富的语文知识积累,学生写起作文来会感到非常难,搜肠刮肚,难以下笔。曾有一个小笑话说秀才为了写一篇文章、苦思冥想,皱着眉头想了两天也写不出来。秀才娘子见了说:“你写文章怎么比我生孩子还难?”秀才说:“你们女人生孩子是肚子里有,我是肚子里没有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