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筝曲《晓雾》中传统音乐元素的运用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1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摘要:在近现代,古筝经各地方流派发展创新,融会贯通,不断总结出新的演奏技法,使其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当代古筝大师王中山先生创作的古筝曲《晓雾》,以其独特的京韵风格和高难的演奏技巧而深受古筝爱好者青睐。本文就以作品中传统音乐元素的融合与创新为出发点,探究其独特美学价值。
  关键词:古筝;传统音乐元素;现代演奏技法;融合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29-01
  一、《晓雾》作品简介
  《晓雾》是王中山先生二零零六年创作的一首现代古筝作品。该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主题音调,源于京剧西皮过门音乐。(西皮,是戏曲腔调,在京剧、汉剧、徽剧等剧种里,西皮同二黄腔调并用,合称“皮黄”。过门,是演员在演唱之前,由乐队演奏的引子和演唱之中的间奏,俗称“垫头”)作曲家以京剧过门音乐片段作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现代古筝演奏技法对其进行变奏,描绘出一幅朦胧迷雾下京城破晓时分的景象。
  二、《晓雾》中传统音乐元素的运用
  乐曲的第一部分描绘出清晨初晓一片飘渺的景象,均匀的十六分音符,具有很强的律动感,伴以左手小指淳厚的声音,形成整首作品的引子部分。在引子部分中主题动机已经出现在左手,但因为只是使用小指肉指弹奏,所以音量较小,声音柔和,与后面戴义甲所产生的明亮的音色作对比,给人以朦胧的感觉。在全曲第19小节,主题音调首次清晰的出现。通常京剧西皮节奏丰富,曲调活泼明快旋律起伏较大,常表现明朗欢悦、豪放刚毅的性格,但在此处却以舒缓的速度,较为自由的节奏进行,所展现出的音乐形象截然不同。然而这只是作为主题音调的预示,欲言又止,经过两小节的对位模进后戛然而止,伴隨着音阶不断上行而结束。
  乐曲的第二部分开篇承接前段的京剧主题动机,同样的旋律配以不同的织体,右手的轮指代替了之前的摇指,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然后进入的插部,以5/4,4/4,3/4,2/4的混合节拍下进行。“泛音”在此段大量运用,配合以较为自由的节拍,营造出一种飘渺朦胧的气氛。结束处在低音区厚重的旋律,辅以左手的“滑颤”来模仿古琴,韵感极强,沉寂悠远。最后两小节,主题乐汇以泛音的形式再次响起,不断深化动机,为乐曲第三部分铺垫。
  乐曲的第三部分开篇以右手捋弦技法,追求音色上的变化。而后进入主题的变奏段落,分别以“轮指”和“摇指”技法演奏,轮指颗粒性更强,摇指则连绵悠扬。右手的旋律声部与左手的五连音形成自由对位,这在古筝作品中较为少见。紧接着进入主题的第二次变奏,十六分音符与三十二分音符的相互穿插结合,在1/8的节拍下进行,有板无眼。这源于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板式,板眼的变化导致音乐的强弱拍点与之前大相径庭,音乐形象变化,乐句结构短小精炼,旋律起伏大,字密腔简,节奏上显的十分紧凑,急促。快速的节奏下,以“轮指”“快速指序”等技法演奏,轻巧活泼,颗粒感极强,体现古筝独特的音乐特点。古筝的精髓在其“韵”,而“韵”直接体现在古筝演奏中左手技法的运用上,“吟”、“揉”、“按”、“滑”即古筝独特腔韵的体现,这与中国的戏曲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此段大量运用了“点滑音”技巧,融合戏曲节奏特点,将筝韵与京剧声腔京韵结合,以古筝的点滑音来模仿京剧音乐中胡琴的滑揉,带有“紧拉慢唱”的感觉,十分具有京剧特点。同时这也要求演奏者需要对左手按音时机和滑音音准具有更清晰的把握。
  乐曲的第四部分是全曲音乐形象最鲜明的部分,大量现代古筝技法也在此段得以充分展现。主题乐汇终于完整呈现,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京剧戏曲音乐活泼明快的特点。而为了更好表现“京韵”的特点,作曲家更是独具匠心地将“拍板”和“止音”技巧运用到这段音乐中,以模仿锣鼓打击乐的律动。锣鼓打击乐是京剧音乐的标志性特征之一,锣鼓打击乐的运用能烘托气氛,引导速度节奏,乐曲衔接更为自然,同时这些技巧也使得音乐更具有动感。
  乐曲的尾声部分以主题乐汇泛音开始后,重现引子部分,经过一段琴码左右两侧的刮奏,以拍板结束。使音乐归于一片宁静之中。
  三、结语
  就《晓雾》而言,乐曲采用的是主题动机展开创作手法,全曲的主要动机也是重复出现的主题乐汇,“2 7 3 2 - ” 为京剧西皮过门音乐片段。作曲家在全曲中,引用此片段达到十七次之多,主题乐汇从始至终贯穿整部作品,但却并没有使演奏者与听众产生繁复冗长的感受。同样的主题动机,经过作曲家精心安排的节奏,速度,织体,技术技巧,而使得所构造的音乐形象截然不同。各个段落之间插部的使用,又将这些零散的乐段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带有一定故事性。如乐曲开篇的引子,首次出现的“2 7 3 2 - ”,以小指肉指在慢速下演奏,具有朦胧感。这段慢速下的旋律在引子过后又出现过两次,但每次出现都配以不同的演奏技法和织体来表达,由肉指弹奏变为手戴义甲弹奏,长音选择用摇指和轮指代替。音乐形象逐渐鲜明起来。插部中,主题乐汇以泛音的形式出现,并通过转调模进演奏,预示慢板乐段结束。中板部分的变奏最有特点的是左手的五连音织体。在五连音较为自由的伴奏模式下,主题乐汇更为清晰,且具有很强的流动感。快板的变奏是最丰富的,共进行了七次的变化。其中包括以“止音”和“拍板”为主的京剧过门音乐片段的完整呈现、快速指序变奏主题乐汇,后又加入扫弦进行变奏,将音乐推向高点。反复出现的京剧素材,通过作曲家巧妙的变奏安排,用古筝重新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北京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组织编著.《中国京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04
  [2]袁静芳著.《民族器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3]张珊著.《当代古筝名作教学与演奏详解》.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
  [4]李刚,王喜太编著.《京剧音乐述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郁雅童,女,汉,江苏启东。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筝表演。
其他文献
一日, 听一位老师分享其弟的学习历程.其弟已过五旬,每天雷打不动地伏案写作六个小时,坚持了数十年,在此过程中,他获得过许多大奖, 但是从不接受媒体采访.得其原因,他说在做
期刊
摘要:日常对话中,语言字面意思与说话人真实意图常有差异,格赖斯正是通过合作原则来解决这个问题,利奇提出礼貌理论来阐述人们违反或遵守合作原则的原因。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人们顺利进行谈话的基础,学习和掌握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话语,有利于提高语言鉴赏能力,根据不同语境,做出相应选择,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关键词:合作原则;礼貌原则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
摘要:不同的钢琴触键法产生的音响效果不同,这将影响演出效果。故本文以西南大学小演奏厅为实验对象,分析不同触键方法产生的音响在音量与音色上的频谱图,考察最好演出效果的触键方式。  关键词:音乐厅位置;触键;音量;音色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27-01  钢琴演奏方法主要有两种:指尖与指腹触键。两种触键方式带来不同的音响效果,通常
摘要:面对近年来电子阅读的快速发展,人们会有这样一种疑问,传统的纸质阅读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被电子阅读所取代?电子阅读会不会完全取代传统阅读而成为人们唯一的一种阅读方式?对这一问题做了一些简单的分析与探讨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即电子阅读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阅读,传统阅读依然有其存在与发展的空间与必要。  关键词:电子阅读;传统阅读;电子阅读工具;纸质阅读材料 人类作为一种高等智慧生物,有着对于各种知识不
摘 要:行政决策是国家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其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抉择活动,本文从行政决策的基本含义入手,通过对我国行政决策的存在问题的阐释以及原因分析,拟对我国行政决策制度的完备提出些许建议,以期对我国科学合理的行政决策制度的构建,做出微末的贡献。  关键词:行政决策 合理程序 行政监督  一、行政决策的概念以及定性分析  (一)行政决策的含义分析  行政决策,又称政府决策,是决策领域的一个子系统。对于行
期刊
内部审计是各种组织在运行过程中的内部经济监督行为,与国家审计、社会中介审计构成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监督和服务是内部审计的职能所在,但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内部审计不
摘要:加强新形势下文化馆(站)干部队伍建设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需要。一方面简要阐述了文化馆(站)干部队伍的地位和作用,同时针对当前各地文化馆(站)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文化馆(站)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对策思考。  关键词:文化馆(站);队伍建设 ;对策思考  文化馆(站)干部队伍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
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份,2012年11月初,入冬以来还没下过大雪.几天前飘落的雪花在山的阳坡几乎没留下什么痕迹,天气干冷得直冻骨头.清晨,保护区工作人员李丙全带着我们走在保
“绿映红藏江上村,一声鸡犬似山源.闭门尽日无人到,翠羽春禽满树喧.”这是唐代著名诗人韦庄的一首七绝《幽居春思》.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深藏在山中的小山村,无人打扰,没有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