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英语问题探究型课堂模式的探索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jklm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英语问题探究型课堂是一种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合资源、加大课堂的容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是以导学案为主要连接工具,以问题研究教学模式为载体,以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为支撑,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而开展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型课堂模式的应用彻底打破了这种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对部分难点问题适当地进行点拨,大多数问题和知识点的解决是在学生的小组合作中发生并解决的。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更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一、创建小学英语问题探究型课堂的意义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当学生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学习也就只能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从桑代克的准备律中知道:当一个学习者做好了学习准备,即动机准备,学习就能发生;如果学习者没有做好准备,学习就难以发生或低效。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准备心理,应该成为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教师不仅要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作为教育的手段,而且要把它作为教育的目标之一。而实际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味“死教”。因此,那只能是一种强迫学生学习的教育,学习明显低效。因此,创建小学英语问题探究型课堂将能有效地改善以往“教师说,学生听”的单一模式。从给学生设计的问题探究预习中,将会与学生的准备律相吻合,也为知识的学习提供更多、更完善的学习动机。
  二、师生在小学英语问题探究型课堂的角色转换
  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是相互的共同体。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革,必然会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相应的变革。在问题探究型的课堂中,教师要转换好相应的角色,要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及观摩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除此之外,每个教师还必须要成为一名“问题预设的好手、耐心聆听问题者、问题解答的及时者和小组活动组织的强者”。在问题探究型的课堂中,创建小组学习共同体是基本。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亮相,组员间既是学习的好“伙伴”,又成为了相互解疑的好“老师”。由于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要大胆地把课堂的主动权转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导学案”里的问题导学,在小组中自主学习、思考并解决问题。在这些小组合作交流的环节中,组员通过讨论及操作总结规律、记忆词汇、口语交流等。因此,每个小组间很自然地形成了多个“微课堂”。在“微课堂”中,学生拥有更了多听、说、读、写的机会。
  三、小学英语问题探究型课堂的问题设计指导意见
  导学案是嫁接问题探究型课堂的桥梁。因此,导学案里的问题设计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学生问题探究的深度与力度,是直接影响课堂高效的重要因素。问题探究型课堂的导学案突出以“问题生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这三个主要内容。导学案设计妙在问题设计的含金量、问题探究活动的落实与是否高效课堂的测试。对导学案的问题设计要着重引导小组间开展合作、讨论、交流及互助互检。以“探究、化疑及信息沟”为指导思想设计新课的词汇学习及对话学习。词汇型学习的问题设计,建议可采用情景式展示、小组合作记忆单词,小组合作玩单词游戏,小组相互检查拼读情况,小组间举行快速记忆的比赛,小组间朗读新词的比赛,用所学的词汇进行造句、挑部分读音简单的单词,放手让学生自教自学、部分难点的词语,引导学生发现记忆它们的方法等。会话型学习的问题设计则可采用情境探究式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点拨知识,开展听对话、小组自学自演、情景配音探究、情景选对话探究活动等。阅读型学习的问题设计,要以引导培养学生阅读方法为主,如小组阅读短文,画出关键词、自学自问、自学自演、小组合作提出问题,交叉完成问题、小组间比赛朗读文段、小组归类出常用短语、小组模范短文内容、创写新短文等。
  四、小组合作共同体是创建问题探究型课堂的基本
  在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创造各小组的团队氛围,要把小组看成一个整体,赋予小组专属名字,小组开展活动鼓劲的口号。如:教师可以字母排列方式的名字命名小组,如A组为:Able, B组为:Brighter, C组为:Clever,尽量创设简单但富有英语的文化元素的名称与口号。让小组里的组员感受到自己在团队里的作用及使命感。学习英语,语言的输入量很重要。在课堂中,我们多发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回答、竞赛及展示,这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操练的广度及量度,使课堂更有效,也能激发学生合作的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黄绍裘,黄露丝玛丽.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2]杜·舒尔茨,西德尼·埃伦·杜·舒尔兹.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识字教学始终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2011年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总目标要求小学阶段共认识7000个左右常用汉字,其中第一学段也就是1~2年级要求认识常用
目前,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职业学校学生群体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兴趣等都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要求来实施课堂教学。对于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笔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要以博大的胸怀去审视学生,关爱学生,教育学生。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有灵性的独立的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思想,教师要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要放下架子,尊
摘 要:本文对于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提出几点建议,引导大学生要认清形势、放低姿态,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遵纪守法,合理选择自己的职业。  关键词:大学生;树立;择业观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第六章第147页对择业下了这样的定义:“择业是指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的需要,主动选择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过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不断催生许多新的行业。大学生之所以要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