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在脾肾阳虚型腹泻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脾肾阳虚型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匹维溴铵联合中药敷脐法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治疗有效率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脾肾阳虚型腹泻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脾肾阳虚型腹泻;匹维溴铵;中药敷脐法;临床效果
结合已有的医学资料来看,腹泻指的是片便次数多于平时或者脓血[1],据权威统计资料显示,该疾病的全球发病率在10%~20%[2]左右,中医的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基于此,我院将以实例研究的方式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在脾肾阳虚型腹泻患者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效果,研究取得一定收获,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脾肾阳虚型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为(36.5±3.7)岁,病程15个月~5a;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西医诊断标准
以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关于《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意见》为基础,患者伴有以下症状中的至少2条:(1)伴有大便性状改变;(2)排便频率改变;(3)排便后腰膝酸软、腹部冷痛等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环节。
1.3中医诊断标准
(1)次证:脉沉无力、腰膝酸软、面色发白;(2)主症:苔白滑、舌苔胖、肢凉畏冷、久病久泄、腹部冷痛[3];要求患者具备3个或3个以上的主症再加2个次症。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匹维溴铵(2次/d,100mg/次)(苏威制药公司产,生产批号H20120127);以1个月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药敷脐治疗法,药物组成包括(甘草、白术、丁香、肉桂、干姜、党参、附子)贴于患者的肚脐部位,以1个月为一个疗程。
1.5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治疗效果的不同,我们将其分为具体的3个标准:(1)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各项指标无任何改善;(2)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各项指标有一定的恢复;(3)显效,经过治疗,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各项指标明显改善。
1.6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x±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并应用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经过系统的治疗,对照组患者(n=30)治疗显效患者共计14例(46.67%),治疗有效患者共计7例(23.33%),治疗无效患者共计9例(30.00%),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n=30)治疗显效患者共计22例(73.33%),治疗有效患者共计6例(20.00%),治疗无效患者共计2例(6.67%),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效果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参见表1。
3 讨论
结合已有的临床实践资料来看,脾肾阳虚型腹泻的发病率比较高,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掌握,从中医角度来看,该疾病属于“泄泻”类,脾虚是该疾病发病的根源,湿盛是其最终的产物;基于此,中医认为关于该疾病的治疗应该是以涩肠止泻和健脾温肾为主[4];而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匹维溴铵是一种胃肠道解痉剂,它能通过抑制钙离子流入肠道平滑肌细胞而发挥其作用;结合研究结果来看,匹维溴铵单独治疗也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为70.00%),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观察组患者(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有效率则达到了93.33%,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西医结合法在脾肾阳虚型腹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脾肾阳虚型腹泻的的病理机制比较复杂,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效果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除了能够有效的缩短疗程,而且能够将治疗效果最大化,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并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钱鑫,李剑锋. 健脾温肾法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评价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3(10):178-180.
[2]刘丽杰,黄美琴,何长生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蛋白尿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7(1):809-810.
[3]刘明芳,路银杏. 脐周八穴艾炷灸治疗脾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3(10):168-170.
[4]杨静,刘新光.疏肝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7(1),112-113.
【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在脾肾阳虚型腹泻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脾肾阳虚型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匹维溴铵联合中药敷脐法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治疗有效率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脾肾阳虚型腹泻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脾肾阳虚型腹泻;匹维溴铵;中药敷脐法;临床效果
结合已有的医学资料来看,腹泻指的是片便次数多于平时或者脓血[1],据权威统计资料显示,该疾病的全球发病率在10%~20%[2]左右,中医的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基于此,我院将以实例研究的方式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在脾肾阳虚型腹泻患者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效果,研究取得一定收获,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脾肾阳虚型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为(36.5±3.7)岁,病程15个月~5a;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西医诊断标准
以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关于《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意见》为基础,患者伴有以下症状中的至少2条:(1)伴有大便性状改变;(2)排便频率改变;(3)排便后腰膝酸软、腹部冷痛等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环节。
1.3中医诊断标准
(1)次证:脉沉无力、腰膝酸软、面色发白;(2)主症:苔白滑、舌苔胖、肢凉畏冷、久病久泄、腹部冷痛[3];要求患者具备3个或3个以上的主症再加2个次症。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匹维溴铵(2次/d,100mg/次)(苏威制药公司产,生产批号H20120127);以1个月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药敷脐治疗法,药物组成包括(甘草、白术、丁香、肉桂、干姜、党参、附子)贴于患者的肚脐部位,以1个月为一个疗程。
1.5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治疗效果的不同,我们将其分为具体的3个标准:(1)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各项指标无任何改善;(2)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各项指标有一定的恢复;(3)显效,经过治疗,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各项指标明显改善。
1.6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x±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并应用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经过系统的治疗,对照组患者(n=30)治疗显效患者共计14例(46.67%),治疗有效患者共计7例(23.33%),治疗无效患者共计9例(30.00%),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n=30)治疗显效患者共计22例(73.33%),治疗有效患者共计6例(20.00%),治疗无效患者共计2例(6.67%),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效果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参见表1。
3 讨论
结合已有的临床实践资料来看,脾肾阳虚型腹泻的发病率比较高,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掌握,从中医角度来看,该疾病属于“泄泻”类,脾虚是该疾病发病的根源,湿盛是其最终的产物;基于此,中医认为关于该疾病的治疗应该是以涩肠止泻和健脾温肾为主[4];而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匹维溴铵是一种胃肠道解痉剂,它能通过抑制钙离子流入肠道平滑肌细胞而发挥其作用;结合研究结果来看,匹维溴铵单独治疗也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为70.00%),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观察组患者(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有效率则达到了93.33%,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西医结合法在脾肾阳虚型腹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脾肾阳虚型腹泻的的病理机制比较复杂,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效果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除了能够有效的缩短疗程,而且能够将治疗效果最大化,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并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钱鑫,李剑锋. 健脾温肾法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评价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3(10):178-180.
[2]刘丽杰,黄美琴,何长生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蛋白尿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7(1):809-810.
[3]刘明芳,路银杏. 脐周八穴艾炷灸治疗脾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3(10):168-170.
[4]杨静,刘新光.疏肝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7(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