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提高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培养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应以市场的实际需求制定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我国现阶段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需进一步增强,本文主要从师资建设和教学改革两方面做切入点,从而对高校环境建设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对未来高校培养该专业应用型人才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关键词]高校 环境设计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1-0194-01
目前,高校建设的主要宗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对高校办学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环境设计市场的迅速发展,相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这也对该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环境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研究范围较广,包括审美心理、环境心理学和人体工程学等,并涉及到科技、材料、景观、建筑和文化等方面内容,这也是环境设计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
一、将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的主要目标,改革教学方式与内容
(一)改进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和课程教学
针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其培养的重点是培养人才的应用型特点,构建符合学生专业特点的专业主干课程和基础课程,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该专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实际设计项目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理论教学是将以符合该行业应用为基本目的,实现专业学习内容与社会需求有机融为一体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该专业课程的设计应该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致力于使实践教学与专业理论教学形成紧密的结合,并对现阶段的该课程体系实践环节进行适当的改革。目前,实践教学主要涵盖的范围包括:专业考察、写生考察、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生产实习等,仅占总学时比例约为18%,因此,可以适当地对该专业的学分比例和学时比例进行增加。同时,该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应该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反映其专业需求、专业特点等,并在行业应用技术背景下,开设相关职业技能选修课程,并融入跨专业的其他专业课作为供学生选择的公共选修课,从而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地创新
对实体工程项目设计竞标进行模拟是创新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方案的组织讨论需分别由甲乙双方实行,并对学生从应用的角度进行设计创新和方案评价进行引导。此外,对参加专业设计竞赛的学生要采取有重点的组织方法进行培养,教学课题也应围绕参赛设计项目,使学生以实践为基础,明确设计的方向与要求,从而使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都得到显著的提高。同时,对一些获得设计竞赛奖项的学生,他们的自信心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针对该专业课程教学之外的教育,要适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到大学生创新环境设计实践科研项目中去,以培养大学生的设计理论科研能力。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双证书”资格,可以适当地鼓励大学生参加相关的职业认证考试,使学生在今后的从业生涯中更具其专业优势,提高了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生存能力与适应能力。
(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有效的教学机制
将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的主要目标的主要表现形式还包括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它能够帮助学校提供科学而有效的机制。具体实施步骤包括:学校应聘请社会中的项目施工管理工程师、设计名家以及民间艺人等进行该专业实践方面的讲座或讲学,并安排专业教师进行辅助教学,使教学相长的目标得以实现,进一步将环境设计实践与理论知识进行完美的结合与统一。
二、以教育目标责任为出发点,对教学团队的建设进一步优化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该专业从业资格和该专业教学资格的教师,因此,具备环境设计教师的“双师”资格不仅仅是能够扮演教师的角色,还可以充当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建造师、工程设计师等角色。现阶段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占用更多时间,使其在社会企业相关领域生产管理管理一线和设计一线的实践经验相对缺失,导致不合理的教师知识结构产生,这也是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轨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善该问题,高校应该制定相对灵活的教师管理制度,尽可能的为该专业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鼓励其在社会实践工作。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该可以组建相关的科研团队,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来改善现阶段科研与教学“孤军作战”的情况,并加大科研探讨与教学改革的力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专业培养是现阶段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其教育重点是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展开的,从而使该专业教学内容的设计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同时,将高校现有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系进行改进,对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进行强调设计,能够使学校与社会的互通性与互动性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参考文献】
[1]马强.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艺术科技,2014(10):8-9.
[2]鲁超,杨金林,姜亚男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下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方法改革[J].科技资讯,2014(26):178-178.
[3]阎轶娟.浅析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建设[J].美与时代·城市,2014(07):72-72.
[4]韦学飞,高寒.3Dsmax软件与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初探[J].艺术科技,2015(02):51-51.
责任编辑:彭海多
[关键词]高校 环境设计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1-0194-01
目前,高校建设的主要宗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对高校办学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环境设计市场的迅速发展,相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这也对该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环境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研究范围较广,包括审美心理、环境心理学和人体工程学等,并涉及到科技、材料、景观、建筑和文化等方面内容,这也是环境设计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
一、将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的主要目标,改革教学方式与内容
(一)改进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和课程教学
针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其培养的重点是培养人才的应用型特点,构建符合学生专业特点的专业主干课程和基础课程,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该专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实际设计项目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理论教学是将以符合该行业应用为基本目的,实现专业学习内容与社会需求有机融为一体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该专业课程的设计应该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致力于使实践教学与专业理论教学形成紧密的结合,并对现阶段的该课程体系实践环节进行适当的改革。目前,实践教学主要涵盖的范围包括:专业考察、写生考察、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生产实习等,仅占总学时比例约为18%,因此,可以适当地对该专业的学分比例和学时比例进行增加。同时,该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应该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反映其专业需求、专业特点等,并在行业应用技术背景下,开设相关职业技能选修课程,并融入跨专业的其他专业课作为供学生选择的公共选修课,从而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地创新
对实体工程项目设计竞标进行模拟是创新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方案的组织讨论需分别由甲乙双方实行,并对学生从应用的角度进行设计创新和方案评价进行引导。此外,对参加专业设计竞赛的学生要采取有重点的组织方法进行培养,教学课题也应围绕参赛设计项目,使学生以实践为基础,明确设计的方向与要求,从而使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都得到显著的提高。同时,对一些获得设计竞赛奖项的学生,他们的自信心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针对该专业课程教学之外的教育,要适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到大学生创新环境设计实践科研项目中去,以培养大学生的设计理论科研能力。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双证书”资格,可以适当地鼓励大学生参加相关的职业认证考试,使学生在今后的从业生涯中更具其专业优势,提高了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生存能力与适应能力。
(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有效的教学机制
将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的主要目标的主要表现形式还包括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它能够帮助学校提供科学而有效的机制。具体实施步骤包括:学校应聘请社会中的项目施工管理工程师、设计名家以及民间艺人等进行该专业实践方面的讲座或讲学,并安排专业教师进行辅助教学,使教学相长的目标得以实现,进一步将环境设计实践与理论知识进行完美的结合与统一。
二、以教育目标责任为出发点,对教学团队的建设进一步优化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该专业从业资格和该专业教学资格的教师,因此,具备环境设计教师的“双师”资格不仅仅是能够扮演教师的角色,还可以充当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建造师、工程设计师等角色。现阶段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占用更多时间,使其在社会企业相关领域生产管理管理一线和设计一线的实践经验相对缺失,导致不合理的教师知识结构产生,这也是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轨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善该问题,高校应该制定相对灵活的教师管理制度,尽可能的为该专业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鼓励其在社会实践工作。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该可以组建相关的科研团队,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来改善现阶段科研与教学“孤军作战”的情况,并加大科研探讨与教学改革的力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专业培养是现阶段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其教育重点是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展开的,从而使该专业教学内容的设计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同时,将高校现有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系进行改进,对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进行强调设计,能够使学校与社会的互通性与互动性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参考文献】
[1]马强.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艺术科技,2014(10):8-9.
[2]鲁超,杨金林,姜亚男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下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方法改革[J].科技资讯,2014(26):178-178.
[3]阎轶娟.浅析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建设[J].美与时代·城市,2014(07):72-72.
[4]韦学飞,高寒.3Dsmax软件与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初探[J].艺术科技,2015(02):51-51.
责任编辑:彭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