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今初三数学课堂中,初中生参差不齐的学习情况进行研究,结合初三学生因为知识点多,不能及时吃透的学习效率不高等现状,探讨在初三复习课中摸索建立基于初三复习课堂和学生学习的微课应用模式。同时,本文设计了教学案例,讨论微课模型的可行性。
【关键词】:微课 初三数学 复习课
当下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大数据时代,碎片化时代,微时代(微博、微视频、微电影、微信等)。而“微课”的“小,微,精”,符合网络信息时代下学习者的需求。在这当中,基础教育教学模式也亟待创新,而“微课”对于其而言是一个新角度。针对初三學习的数学复习课来说,微课小而精的特点让课程设计变得更有针对性。她可以改变初三数学复习课堂“容量大,教师满堂灌,学生吃不透”的局势。特别是对于现在初中都是划片生的情况下,学生程度层次不齐,发展不均衡。面对这种情况,一线教师除了小部分是分层次教学外,大部分是着眼于“中等及中等以上程度”,造成一些学困生吃不到,尖子生吃不饱的现象,而微课的适时引入也对这一现象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一、当前初三数学复习课的现状
通过对笔者所在市的初中数学教师和部分学生交流后,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目前的初三数学复习课的课堂现状作如下总结:
1.教学方法守旧,缺乏分层教学
初三数学复习课的内容比较多,任务重,为了跟上进度,大多数的初三数学老师会选择以自己讲授为主,这样导致了学生主动思考的时间变少,必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课堂上更是不可能实行,从而不利于分层教学模式的开展。往往一节课都是在教师不断地讲解和学生不停地做笔记中度过。整堂课结束后,讲课教师很感觉很辛苦,而真正获得收获的学生却不多。
2.教学模式单一,学生难以保持注意力
目前的初三数学复习课的模式大都还是以老师口头讲解和板书演练为主,部分会借助PPT或是几何画板来掩饰。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反映教学模式单一,没有吸引力,很容易走神。从而说明在传统的初三教学模式下,学生的45分钟注意力很难保持,从而造成知识掌握不全,导致学习兴趣降低,课堂效率低。
二、微课的优势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1]。“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 ( 课例片段) ,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等教学支持资源,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2]。正是因为微课“小,微,精”的特点,因此相对于传统教学,它有以下优势:
1.课程时间短
传统的课程是45分钟,需要学生高度集中,而微课的时间较短,一般是10分钟以内,主要是对课堂教学中的某一重点知识的集中体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2.可供学生反复观看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对某个教学环节或是教学重点没有认真听讲或是不理解,
由于时间不能倒流,听不懂的学生只能下课去问教师。另外一些听不懂的学生可能由于时间或是性格问题不敢向教师请教,那么随着时间的积累,学生不懂的可能越来越多,从而导致丧失学习的信心。如果有了微课,那么听不懂的学生就可以针对自己不懂的部分反复听,相信对于现在初中“划片生源”中,有一部分理解能力不是那么好的或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带去一些帮助。
3.不受时间、地点制约
传统的课堂教学对时间和空间要求严格,一定要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由教师面对面授课。而微课学既可以在教室内观看学习,也可以在任何地点,公交车上,路上,咖啡店里,图书馆里等借助电子设备上网学习。
三、初三数学复习课的微课设计案例
初三的数学复习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重新回顾三年来所学的知识点,与其他微课不同。初三复习课的微课课堂教学要以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需要着手,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积极有效与课堂内容紧密相连,有力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应地知识,使得课堂教学高效、连贯。
微课信息
微课名称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在四边形中的应用》
选题意图 这节课《平行四边形》的复习模块中的一块内容。而以往对这块的教学过程比较简单,零散,有些学生的理解不到位,甚至停留在记忆结论的过程中。而这块内容是对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判定的巩固应用,也为以后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其中渗透的“归纳概括”等数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数学有重要的作用。
适用对象 初三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探究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围成的四边形形状,并探究决定各边中点所围成的四边形形状的因素;
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三角形中位线在四边形中应用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中点与四边形关系,感受数学图形变化规律的奇妙。
教学用途 课前预习 √课中讲解或活动 课后辅导 其他
制作方式(可多选) √演示文稿 √录屏 动画 其他
预计时间 10分钟左右
微课设计过程如下:
1.复习旧知,“一探”知新
通过引导学生复习三角形中位线的知识,唤起学生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记忆,这又是贯穿整节课的“法宝”,为后面的探究做好准备。
借助几何画板,学生可以发现无论四边形ABCD的形状怎么变化,中点四边形EFGH的形状始终为平行四边形。
2.“再探”特殊平行四边形
在上题的基础上,探究四边形ABCD的形状,特殊化,分别为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研究各边中点围成的四边形EFGH形状。
引导学生用“一般→特殊→一般” 的方法发现和研究问题,概括出确定四边形ABCD的各边中点围成四边形EFGH形状的主要因素。老师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指导部分基础薄弱学生研究问题。利用微课的大容量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问题进行多方面地研究。
3.“三探”问题,小组合作
在这个环节,抛出两个问题,并引导学生发现了“各边中点围成的四边形的形状是由原四边形的对角线决定”的知识生成。此时让学生归纳提炼,破译中点四边形的奥秘,总结出各边中点围成的四边形的形状与原四边形对角线的关系,并为突破这节课的难点。
4. 归纳概括
在学生完成了整个探究活动,经历知识的发展、生成的过程后,为了对本节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同时引导学生总结整理出,要围成不同四边形,则原四边形对角线所需的条件。
5.小试牛刀
在探究环节后,辅以相关的练习,引导学生利用本节所学内容解决问题,让学生再次理解当原四边形的对角线关系直接影响各边中点围成的四边形的形状。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发散思维,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笔者将上述的微课设计在初三课堂实施,学生有较强的新鲜感,课程目标得到较好的完成。并且绝大部分学生表示,如有足够的微课资源,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意愿会加强。
四、总结
在我国,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升学压力,学生成绩的最优化成为了师生共同追求的愿景。现有教育领域对初三复习课的专门研究不是很多。本文从微课这个新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研究入手,希望从新的角度为初三的复习课提供可操作的途径。在促进有效教学的同时,不忘按《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意见,为培养学生提供不同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 “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 电化教育研究, 2011, (10): 61-65
[2] 梁乐明,曹悄悄,张宝辉. 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 开放教育研究, 2013, 19(01): 65-73.
【关键词】:微课 初三数学 复习课
当下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大数据时代,碎片化时代,微时代(微博、微视频、微电影、微信等)。而“微课”的“小,微,精”,符合网络信息时代下学习者的需求。在这当中,基础教育教学模式也亟待创新,而“微课”对于其而言是一个新角度。针对初三學习的数学复习课来说,微课小而精的特点让课程设计变得更有针对性。她可以改变初三数学复习课堂“容量大,教师满堂灌,学生吃不透”的局势。特别是对于现在初中都是划片生的情况下,学生程度层次不齐,发展不均衡。面对这种情况,一线教师除了小部分是分层次教学外,大部分是着眼于“中等及中等以上程度”,造成一些学困生吃不到,尖子生吃不饱的现象,而微课的适时引入也对这一现象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一、当前初三数学复习课的现状
通过对笔者所在市的初中数学教师和部分学生交流后,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目前的初三数学复习课的课堂现状作如下总结:
1.教学方法守旧,缺乏分层教学
初三数学复习课的内容比较多,任务重,为了跟上进度,大多数的初三数学老师会选择以自己讲授为主,这样导致了学生主动思考的时间变少,必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课堂上更是不可能实行,从而不利于分层教学模式的开展。往往一节课都是在教师不断地讲解和学生不停地做笔记中度过。整堂课结束后,讲课教师很感觉很辛苦,而真正获得收获的学生却不多。
2.教学模式单一,学生难以保持注意力
目前的初三数学复习课的模式大都还是以老师口头讲解和板书演练为主,部分会借助PPT或是几何画板来掩饰。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反映教学模式单一,没有吸引力,很容易走神。从而说明在传统的初三教学模式下,学生的45分钟注意力很难保持,从而造成知识掌握不全,导致学习兴趣降低,课堂效率低。
二、微课的优势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1]。“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 ( 课例片段) ,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等教学支持资源,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2]。正是因为微课“小,微,精”的特点,因此相对于传统教学,它有以下优势:
1.课程时间短
传统的课程是45分钟,需要学生高度集中,而微课的时间较短,一般是10分钟以内,主要是对课堂教学中的某一重点知识的集中体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2.可供学生反复观看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对某个教学环节或是教学重点没有认真听讲或是不理解,
由于时间不能倒流,听不懂的学生只能下课去问教师。另外一些听不懂的学生可能由于时间或是性格问题不敢向教师请教,那么随着时间的积累,学生不懂的可能越来越多,从而导致丧失学习的信心。如果有了微课,那么听不懂的学生就可以针对自己不懂的部分反复听,相信对于现在初中“划片生源”中,有一部分理解能力不是那么好的或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带去一些帮助。
3.不受时间、地点制约
传统的课堂教学对时间和空间要求严格,一定要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由教师面对面授课。而微课学既可以在教室内观看学习,也可以在任何地点,公交车上,路上,咖啡店里,图书馆里等借助电子设备上网学习。
三、初三数学复习课的微课设计案例
初三的数学复习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重新回顾三年来所学的知识点,与其他微课不同。初三复习课的微课课堂教学要以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需要着手,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积极有效与课堂内容紧密相连,有力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应地知识,使得课堂教学高效、连贯。
微课信息
微课名称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在四边形中的应用》
选题意图 这节课《平行四边形》的复习模块中的一块内容。而以往对这块的教学过程比较简单,零散,有些学生的理解不到位,甚至停留在记忆结论的过程中。而这块内容是对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判定的巩固应用,也为以后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其中渗透的“归纳概括”等数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数学有重要的作用。
适用对象 初三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探究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围成的四边形形状,并探究决定各边中点所围成的四边形形状的因素;
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三角形中位线在四边形中应用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中点与四边形关系,感受数学图形变化规律的奇妙。
教学用途 课前预习 √课中讲解或活动 课后辅导 其他
制作方式(可多选) √演示文稿 √录屏 动画 其他
预计时间 10分钟左右
微课设计过程如下:
1.复习旧知,“一探”知新
通过引导学生复习三角形中位线的知识,唤起学生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记忆,这又是贯穿整节课的“法宝”,为后面的探究做好准备。
借助几何画板,学生可以发现无论四边形ABCD的形状怎么变化,中点四边形EFGH的形状始终为平行四边形。
2.“再探”特殊平行四边形
在上题的基础上,探究四边形ABCD的形状,特殊化,分别为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研究各边中点围成的四边形EFGH形状。
引导学生用“一般→特殊→一般” 的方法发现和研究问题,概括出确定四边形ABCD的各边中点围成四边形EFGH形状的主要因素。老师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指导部分基础薄弱学生研究问题。利用微课的大容量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问题进行多方面地研究。
3.“三探”问题,小组合作
在这个环节,抛出两个问题,并引导学生发现了“各边中点围成的四边形的形状是由原四边形的对角线决定”的知识生成。此时让学生归纳提炼,破译中点四边形的奥秘,总结出各边中点围成的四边形的形状与原四边形对角线的关系,并为突破这节课的难点。
4. 归纳概括
在学生完成了整个探究活动,经历知识的发展、生成的过程后,为了对本节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同时引导学生总结整理出,要围成不同四边形,则原四边形对角线所需的条件。
5.小试牛刀
在探究环节后,辅以相关的练习,引导学生利用本节所学内容解决问题,让学生再次理解当原四边形的对角线关系直接影响各边中点围成的四边形的形状。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发散思维,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笔者将上述的微课设计在初三课堂实施,学生有较强的新鲜感,课程目标得到较好的完成。并且绝大部分学生表示,如有足够的微课资源,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意愿会加强。
四、总结
在我国,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升学压力,学生成绩的最优化成为了师生共同追求的愿景。现有教育领域对初三复习课的专门研究不是很多。本文从微课这个新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研究入手,希望从新的角度为初三的复习课提供可操作的途径。在促进有效教学的同时,不忘按《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意见,为培养学生提供不同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 “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 电化教育研究, 2011, (10): 61-65
[2] 梁乐明,曹悄悄,张宝辉. 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 开放教育研究, 2013, 19(01): 6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