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eph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观察生活,抒发真情
  记得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那么如何克服学生在写作方面所面临的问题,首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时刻关心生活,投入生活,才能真正拥有生活,这样才会有写作热情与兴趣,写起文章来就得心应手。其次要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即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成功之花总是情感孕育的结果,好作文是从心里掏出来的。如我布置了一篇以“感恩父母”为话题的作文,有一位学生写《我的父亲》,父亲是位油漆工,夏天傍晚父亲还在大门外,自己老远能闻到爸爸毛巾上那种汗味加上特殊的味道。每当这时,自己会马上迎上去,替爸爸解下搭在自行车上的毛巾,帮爸爸清洗,写出了爸爸的辛苦和自己对爸爸的感激和爱,很真切,很朴素。
  二、借鉴范文,积累语言
  有了生活这第一手材料,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这块漂亮的布料裁剪缝制成美观的衣服。我认为老师千遍的说教,还不如一篇范文直观。读了范文之后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评析,否则范文也就流于了形式。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
  有了材料,有了布局谋篇的技巧,需要有流畅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语言积累也就举足轻重了。积累语言的途径不外乎这几种:一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二是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三是生活中积累语言。
  三、读写结合,随堂说写
  因为作文教学头疼,我们也许在教学中是“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更有甚者,可能为了赶进度,作文课也被改上了课文教学。读写是紧密结合的,读是写的基础,阅读是为了更好的写作,是为写作铺路的。因此,应该以课文为依托,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进行片断训练,随堂随说随写。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乐趣。首先是仿写。教师在教课文时,可抓住课文中的某个精彩语句或片断进行仿写。其次是续写和扩写。续写即根据课文情节合理想象,生发开去,延伸课文情节,再造细节。再次是学生对课文的赏析和感悟,也可随堂写下。经常这样随机练习,学生写作技巧娴熟了,描述细腻而适度了,兴趣大增了,就不愁作文水平提高不了。
  四、多样批改,印发鼓励
  首先,让学生认识自改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是这样论作文批改的:“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契可夫是这样指出的:“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
  接着,让学生懂得怎样改;最基本的要求是:一看格式是否正确;二看卷面是否整洁;三看错别字有几个,并加以订正;四看有没有病句,并予改正;五看标点符号有无明显错误,并加以修正。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的最低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掌握了。熟练掌握了后,再过渡到高层次的要求:①审查主题思想。这是最重要的修改。通过改,使主题鲜明。②审查所用材料。多余的、无关的删去;典型、生动的留住或补增。③审查结构。开头是否有吸引力,结尾是否深刻,段落之间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全文能否构成有机的整体。④审查表达方法。记叙是否清楚,描写是否生动,抒情是否自然,议论是否辨证,说明是否准确。⑤审查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明白、通顺。总之,通过“增”、“删”、“调”、“改”来完成批改工作。
  最后规定修改符号,学生就开始兴致勃发地批改了。这样的具体指导,使学生有步骤地、有目标地进行修改。把批改权交给学生,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互相借鉴间接增强学生作文能力。
  老师的认可是对学生写作的最大激励,学生批改后,老师可从学生的作文中筛选出既有真情实感,又别具匠心的作文,或者是有明显进步的作文,进行打印,分发给两个班的同学,每当看到自己散发着油墨香的作品时,每当听到同学由衷地赞叹“写得真好”时,他们掩饰不住的内心的欣喜。写作欲望会跟加强烈。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全面提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水平,迫切需要语文教师大胆地探索改革,只要老师积极面对,去反思、去探讨、去实践,作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将永远地成为过去,出路一定会让我们找到,成功之花一定会让我们撷取!
其他文献
朱熹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材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话,那么提问则是其中最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  一、层次鲜明,因材施“问”  《学记》讲:“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也就是说问题设计应先易后难,符合学生实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想象能力。语文课堂设计问题,可以由浅入深,由人物行为的刻画到人物内心,由景物、事件到情感、
期刊
课堂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旨在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合作解读、深度创造。那么,我们如何利用课堂表演,以达成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呢?  一、以演传言——细节切入,咬文嚼字  学生和文本的每一轮“相见”,都应该是从容的,多角度的。用教育家朱光潜的话来说,文本细读就是:“慢慢走,欣赏啊﹗”用语言学家吕叔湘的话来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用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的话来说,文本细读就是:“徜
期刊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这其实也是我们凡夫俗子所悟出的最高境界。通过研究一朵花,可以悟出点东西,此所谓道,然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寻常事物中。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朵花,每朵花都有自己的世界,都有自己成长的规律。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类别:一、学生与课本文章之间的对话。二、课堂教学对话中师生与生生的对话。在此我们就以《红楼梦》作为教学案例来说明对话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第一、学生与课文之间的对话其实就是
期刊
这些年当班主任,有成功,也有失败。在成功与失败中,我思考了自己的一些做法,更主要的是反思了自己的工作得失。下面就把我的反思写下来,以期把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同时也希望对同志们有一些帮助。  一、依规管班,人人平等  1.我以为无论你是从哪个年级接手当班主任,一定要要有一套切合实际的班级管理办法,千万不能因为自己是班主任就时刻宣布口谕,更不能朝令夕改。如果在班规执行过程中学生反映较大,绝大
期刊
“以写促学”是建立在满足学生情感需要之上的一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写出自信,写出表达能力,获取成就感,它使学生开阔思路,提高自信,克服恐写心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尝试的“写”,包括更广泛的内容:圈点批注、名句或片段赏析、缩写、改写、扩写、续写、仿写、评写、创作等,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动笔、多动脑的好习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证明,“以写促学”给高中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的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是一个让人振奋人心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它融入到人们生活中去,它影响着人们的交通、购物、交流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一个大时代背景下,教育也在不断地与信息技术融合,从而为教学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那么,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有哪些好处呢?  一、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更直观  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能使
期刊
人的一生,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都是白驹过隙,短暂而又珍贵。  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过客面对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发出过穿透历史的感慨。孔子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曾国藩说,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与这宇宙天地的永恒相比,人的生命真如一粒难以看清的微尘。而对于我们自身而言,这人生的四季季节分明,每一个季节都有她独特的美感,饱餐这四季的美景又是一个很漫长的回味过程。  所以,
期刊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价值的东西为什么遭到了毁灭?阅读悲剧从中了解到什么呢?结合语文教材中的爱情悲剧,进行以下分析。  在《窦娥冤》的教学中,可以将教学目标拟定为“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悲剧,挖掘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窦娥冤》取材于汉代流传下来的“东海孝妇”民间故事,关汉卿紧密结合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深刻体会,精心构制书写了这个大悲剧。窦娥因家贫被卖给蔡家做童养媳,其丈
期刊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历来对此都极为重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当前初中学校的班主任工作环节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和谐之音,部分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工作。如果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学校的德育工作就不可能落到实处,学校的整体工作势必会受到影响。在工作中,经常听见一些初中教师抱怨:现在的初中生太难教了,班主任工作难做,所以不愿意当班主任。有一些教师申请担任班主任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