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来源 :女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rar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素琴一直是个大忙人,没有闲工夫。几年前,她从棉纺厂退下来,闲得慌,不知道要干些什么。女儿在北京已成家立业,婆家都是老北京人,用不着她去操心;丈夫老魏年轻时就是个书呆子,退休后竟鼓捣起什么论文,还扬言要自费出书。周素琴对丈夫说:“你出书给谁看?有那些时间和精力,还不如陪我出去散散心。”老魏扔下手头的东西,陪周素琴去四川逛了一大圈。
   半道上,发生了那次可怕的地震。
   周素琴的老年生活,以一种始料未及的方式开始了。有时候周素琴也想,如果她不去四川,就不会惹来麻烦,然而谁又能先知先觉呢?
   周素琴倒不是后悔,只是她万万没想到,收养一个残缺的生命竟然如此艰难,随时都在考验着她的耐心和慈悲。
   周素琴承认,自己不过是一个极普通的女性。当初决定收养小花,完全是被震区凄惨的场景惊呆了:那么多倒塌的楼房,那么多绝望的哭声和喊叫,那么多不忍目睹被无情摧残的生命,一条条横在她和老魏的眼皮底下……顷刻之间啊!周素琴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她真的认为,那些死去和正在死去的生命都是她的亲人,而她无能为力。
   后来,救援队来了,周素芹和老魏也手忙脚乱地加入进去。再后来,在一块楼板的夹缝里,周素琴看见了一只小手。那小手并没有动,像一个干巴巴的树棍。周素芹也纳闷,别人来来去去很多回都没有发现那小手,怎么唯独就被自己发现了呢?周素琴认为,这里面必定有什么神秘的安排。兴许,这就是命中的缘分吧。
   周素芹喊来救援人员,把小姑娘救了出来。小姑娘全家人都被掩埋了,她成了孤儿。小姑娘当时只有6岁,还不太明白失去一条右腿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而周素琴知道。她觉得这孩子太可怜了,又有谁愿意收留这样一个残疾的孩子呢?
   小姑娘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抓住一个大面包幸福地啃了起来。周素琴弯下腰,说:“告诉奶奶,你叫什么名字?不急啊,慢慢吃,吃完了奶奶再给你买,哦……”小姑娘害羞极了,看着满病房的叔叔阿姨,不说话。后来,她拽住周素琴的胳膊,要给她说悄悄话。
   周素琴俯下头去,耳朵痒痒的,湿乎乎的。她听清了,小家伙从嗓子眼里拼命挤出了一小疙瘩棉花似的声响:“小花。”周素琴再也控制不住情绪了,她抱住小花,心生了要收养这个小姑娘的念头。
   领养手续,方便快捷。一个月后,周素芹把小花领回汉中。在给小花上户口时,周素琴这才发现还有着许多难题。到底是以孙女的名义还是以女儿的名义收养呢?民政部门的人给她讲了一大堆的区别,让她考虑清楚,想好了再办手续也不迟。周素琴想,既然决定要收养,就要尽量多地承担义务。
   周素芹委婉地和女儿通了电话,女儿倒是开明,对于父母把小花收养为女儿没什么异议。只是,女儿担心父母会吃不消,小花在一天天长大,而父母会一天天老去。到时候,谁来照顾小花呢?
   这个问题,周素琴也不是没想过。她给女儿的回答是:“走一步是一步吧,实在不行了政府也不能不管吧,谁让我碰上了呢。”
   接下来,为了能方便小花出门,老两口卖掉了原来的房子,在江边花园重新买了一套带电梯的住宅。从此之后,周素琴又忙忙碌碌地当起了妈妈,事无巨细,考虑周到。孩子的教育问题,由老魏负责,那是他的强项,他闲置的学问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一晃,小花7岁多了,已基本适应城市的生活。
   周素琴决定送小花去学校,由于接送困难,她专门雇了一个人。然而半年下来,小花死活不去了,要跟着老魏在家里学习。周素琴意识到,孩子肯定在学校受到了歧视。她去找班主任协商,又好说歹说做通小花的思想工作。
   小花总算回到了学校,可是性格变得越来愈顽劣,有时还动不动以不吃饭来要挟大人。周素琴意识到,自己对小花是过于溺爱了。周素琴托人给小花联系过一个心理辅导医生,然而辅导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周素琴提醒自己:要保有耐心,既然在做善事,就要善始善终,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小花养成了一个怪癖,睡觉时一定要抱着周素琴的胳膊。一天晚上,周素琴决定让小花学会独立睡觉,她给小花洗漱完,等小花睡着后,悄悄去了老魏的房间。
   半夜,小花的尖叫声把整栋楼的人都吓醒了,大家以为发生了什么突发事件。小花哭着闹着要妈妈。周素琴一骨碌爬起来,奔过去告诉小花:“妈妈在啊,不怕啊。”周素琴万万没想到,小花会说出那样一句伤人的话。小花冷冷地说:“你骗人,你不是我妈妈。”周素琴当即哭了,她倒不是觉得小花没良心,而是深深意识到,对于渐渐长大的小花,她有些无能为力。也许,是她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
   渐渐地,老魏对小花有点不耐烦了。周素琴看在眼里,也有些动摇。究竟,他们收养小花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或者说,正确的路径在哪里?他们该怎样做,才能抚平小花伤残的肢体和心灵?
   周素琴收养地震残疾孤儿的事迹被本地媒体报道后,各路记者蜂拥而至。周素琴有些招架不住,面对镜头更是语无伦次,她不敢抬头,低着眉,看着脚尖处一个虚拟的地方,被迫回答记者们提出的问题。
   一次,一个来自拉萨的记者采访后,望着周素芹肃穆慈祥的样子,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声“菩萨”。周素琴慌忙摆手,表示不敢承受。但是,她忽然想明白了,当初自己与小花目光对上的一瞬间,其实就是两个生命的彼此相连,而一旦对上了,就是负有了责任。
   心里如释重负,周素琴决定,把养育小花的事情做到底。
  编辑 魏光
其他文献
在读福州艺校的时候,我很喜欢跟一帮朋友去酒吧切磋歌艺。   有一天,我连 K了五首歌之后,旁边的小C悄悄对我说,“那边有一个帅哥一直在看你!”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发现了一个很帅的男孩子。他高高瘦瘦的,看起来乖乖的样子。   我虽然有点激动,但表面上还是装作很不屑。 没想到那个男孩子居然走过来跟我搭讪,最后还留了自己的 BP机号码给我。   几天以后,我和小C在街上游荡。小C怂恿我
期刊
身高1.64米、瘦骨嶙峋、O型腿、满脸小雀斑,却成为设计师们的缪斯、男人们心中的大众情人,这就是独一无二的“时尚女王”凯特·莫斯。    2011年7月1日,凯特身穿精美婚纱,在与前男友所生女儿莉拉的陪伴下,手挽着42岁的杰米步入了婚姻殿堂。在这场斥资200万英镑的豪华婚礼上,37岁的凯特多次激动得落泪,与新郎甜蜜拥吻。从14岁出道至今,她经历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因嗜酒、吸毒、情感混乱而备
期刊
怀孕8个月的优秀女教师石景荪遇害后,石家庄警方通过9秒钟的视频锁定真凶——他是死者的丈夫,河北农业大学青年教师左启华。此案告破后,几乎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左启华和石景荪经过7年的爱情长跑而喜结良缘,他们合作发表了许多论文,是全国小有名气的“学术情侣”,双方也都无婚外情,却为何如此这般?    视频锁定真凶    2011年元旦中午12点,周素珍老太太从老家河北省栾城县赶到位于新乐市的石家庄东方美
期刊
2011年暮春的一天,在湖南省宁乡县一家大酒店,一场奇特的婚礼吸引了众多的目光。面对满场亲友,一对新人泪流满面地说:“哥哥,姐姐,你们在天堂里看到我们的幸福了吗?”   婚礼原本是喜庆的时刻,这对年轻夫妇为何落泪呢?    无情洪水吞噬了挚爱情侣     2006年春运期间,长沙火车站。旅客们蜂拥着跑向站台,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尖叫,一个女孩被撞倒在地,她随时都有被踩踏致死的危险。千钧一
期刊
有路的地方就有车,有车的地方就有家,有家的地方就是风景……     张歆艺不是一线明星,但排场却不比国际巨星逊色。不管在哪里拍戏,她都会带着家当去片场。她的家当,当然不是锅碗瓢盆床单被褥这些琐碎的日常用品,而是集厨房洗手间客厅卧室于一体、冰箱空调电视洗衣机皆备、还能自由移动的家——一辆福特E450墨尔本豪华房车。    240万元的移动之家     张歆艺在演艺圈不算富人,她从中戏毕业
期刊
为了满足妻子去中国最北端的漠河看北极光的心愿,沈阳的“骑行侠”老铁带着毫无骑行经验的铁嫂踏上了长达2000多公里的旅途。一路上,夫妇俩虽苦犹乐,寂寞的空巢生活重新焕发出绚烂的活力!    骑车看老娘     2011年4月一个周末的傍晚,老铁与车友参加完“阳光周末”骑行活动后,回家用电脑整理照片,他要将照片上传到他和车友们创办的“单车行影网”的论坛里。   55岁的老铁真名叫娄耀显,在辽宁
期刊
在王珞丹看来,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相互使用的价值,那么彼此之间的关系就会中断;相互使用率越高,关系就越牢固。所以,多和别人发生使用关系,是她交朋友的秘诀。凡是有朋友给王珞丹打电话,她都会很高兴:“朋友就是拿来用的,你有啥事,说吧。”    勤利用,频往来     去一个地方旅行,如果你需要五千块钱,那么对于王珞丹来说,只需要千八百块钱就可以搞定。几年前,她花费不到一万元,居然跑遍了新疆、内蒙古
期刊
算一算,再有20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   3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我妈跟我在西安生活了14年,大病后医生认定她的各个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维持治疗。每日在老家挂上液药,她也清楚每一瓶液体完了,儿女们会换上另一瓶液体,所以便放心地闭了眼躺着。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她闭着的眼再没有睁开,但她肯定没有意识到从此再不醒来,因为她躺下时还让我妹把给她擦脸的毛巾洗一洗
期刊
于嘉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体育评论员,担任《篮球公园》栏目主持人和《NBA赛场》栏目评论员,他的解说极富激情,拥有众多粉丝。林早早是金融才女,也是个恐婚族。于嘉用极其浪漫的求婚方式俘获了林早早的芳心,两个事业上完全不搭界的小夫妻,演绎了一场现实中的甜蜜“战争”。    错发短信,缘份降临    2006年春天,林早早参加一个好朋友的生日聚会。林早早性格开朗活泼,一向是聚会的焦点。当一个高个子男生到来时,
期刊
1993年,我来北京读书,常流连于那些拐弯抹角的胡同里。我读书的北京电影学院坐落在蓟门桥外,是崭新的建筑,但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都在胡同里。想在北京过艺术生活,离不开胡同。   周末,我会去美院找老乡看画。从校尉胡同出来走两步,就是美院画廊,再往前走,就是中国美术馆,晚上还可以去人艺看话剧,实在没事干就去旁边的中国书店翻翻古书。有一年,在美院看刘小东的第一个个展,看画里烟熏火燎的火锅店,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