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品德教学需要学生发挥主体性,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以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为良好的行为打下基础。当前的品德课堂中,由于存在自卑心理、从众心理、惰性心理等心理障碍,很多学生不愿发言、不敢发言、不会发言。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供赢得成功的机会、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等途径,给予发言的自由,培养发言的自信,力促发言的自主,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必要的心理调适。
关键词:课堂发言;心理障碍;心理调适;小学品德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1-0038-03
小学品德课程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不仅要解决道德原则和行为常识“知”的问题,还要解决“信”的问题,更要解决“行”的问题。因此,品德教学不仅要教授知识,而且还要运用价值澄清理论,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将知识充分内化,形成价值认同,并自觉地使之转化为日常行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品德教学尤其需要学生发挥主体性,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以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为良好的行为打下基础。但纵观当下的小学品德课堂,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特别是不少学生存在发言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学生课堂发言的主要问题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当下小学生在课堂发言上主要存在不愿发言、不敢发言、不会发言等问题。
1.不愿发言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愿意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倾向于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在品德课堂上,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往往要反复鼓励,几经启发,才会有少数学生主动举手回答,而大多数学生要么埋头作思考状,要么目光四处游离,尽量不与教师的目光接触,以免被点名叫答。在小组讨论中,往往是个别学生主导发言,其他学生宁愿做“听众”、“观众”,缺乏不同意见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2.不敢发言
有些学生虽然有发言的意愿,却因为有种种顾虑,不敢大胆发言。在品德课堂上,经常能看到一些学生坐立不安,手似举非举,口欲言又止;目光不断环视四周,看其他同学的表现,时不时与教师目光短暂接触。这些学生大多有发言的意愿,但却鼓不起发言的勇气。这种情况在学业水平一般、性格比较内向、对发言没有十足把握等学生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3.不会发言
在品德教学中,还有一部分学生,既有发言的意愿,也有发言的胆量,但却缺乏发言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有的没有听清问题,或对问题理解有偏差,答非所问;有的思路不够清晰,逻辑比较混乱,语无伦次;有的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差,言意转换不畅,词不达意;有的心理过度紧张,或准备不够充分,张口结舌;有的自我意识太强,不会平等交流,强词夺理;有的没有认真倾听别人发言,重复拖沓。
二、学生课堂发言的心理障碍
学生不愿发言、不敢发言、不会发言,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呆板教条、教学准备比较仓促、教师要求过于严格等,当然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发言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心理障碍。
1.自卑心理
由于家庭背景、社会文化、成长经历、个人性格等原因,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素质、能力的评价过低,从而产生害羞、敏感、忧郁、不安等自卑心理。
自卑的学生一般都缺乏安全感,公开发言会让他们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自卑的学生不愿、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被教师点名发言,往往也很紧张、害羞,声音比较小,表达条理性较差,不能充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自卑的学生耐挫能力比较差,一旦听到不同意见或负面评价,容易心生挫败感,对自己的观点产生怀疑,通常会选择沉默或屈服,而不会据理力争,捍卫自己的观点。自卑的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在课堂讨论中,他们即使对他人的观点持有异议,也不愿、不敢当面表达出来,以免万一自己出错受到别人的嘲笑,或引起观点的冲突。
2.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观点的行为方式。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认同的需求让人潜在地会产生从众心理,倾向于与自己所在的组织保持意见和行动上的一致。小学生由于自主意识还比较模糊,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还不够成熟,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再加上自我保护的需要,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与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关。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不够自信,认为其他同学的观点总是正确的,从而选择与他们保持一致。从众心理与学生的胆识有关。有的学生胆子较小,认为与其“冒险”发表不同的观点,还不如选择从众,这样“风险”比较小。从众心理与学生的意志有关。在讨论、争论中,意志薄弱的学生很容易放弃自己的观点,转而认同多数人的看法。从众心理还与教师的教学风格有关。有的教师过于强调问题答案的唯一性,不能宽容不同意见,从而导致学生不愿、不敢发表不同观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从众心理。
3.惰性心理
惰性是指因主观上的原因而无法按照既定目标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如果说从众心理是对外在环境的顺从和追随的话,那么,惰性心理主要是对自我思想和行为方式的依赖和复制。
有惰性心理的学生怠于思考问题,在回答问题或小组讨论时或敷衍塞责、草草了事,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从而导致发言缺乏深度,也不够系统、全面。有惰性心理的学生乐于坐享其成,往往被动地等待分享他人的思考成果,从而导致在发言时照搬照套、人云亦云。有惰性心理的学生害怕改变和创新,而更愿意在惯性思维的驱使下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按照自己熟悉的惯有“套路”思考问题,从而导致发言常常形成“套板反应”,显得过于模式化。
关键词:课堂发言;心理障碍;心理调适;小学品德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1-0038-03
小学品德课程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不仅要解决道德原则和行为常识“知”的问题,还要解决“信”的问题,更要解决“行”的问题。因此,品德教学不仅要教授知识,而且还要运用价值澄清理论,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将知识充分内化,形成价值认同,并自觉地使之转化为日常行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品德教学尤其需要学生发挥主体性,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以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为良好的行为打下基础。但纵观当下的小学品德课堂,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特别是不少学生存在发言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学生课堂发言的主要问题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当下小学生在课堂发言上主要存在不愿发言、不敢发言、不会发言等问题。
1.不愿发言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愿意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倾向于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在品德课堂上,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往往要反复鼓励,几经启发,才会有少数学生主动举手回答,而大多数学生要么埋头作思考状,要么目光四处游离,尽量不与教师的目光接触,以免被点名叫答。在小组讨论中,往往是个别学生主导发言,其他学生宁愿做“听众”、“观众”,缺乏不同意见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2.不敢发言
有些学生虽然有发言的意愿,却因为有种种顾虑,不敢大胆发言。在品德课堂上,经常能看到一些学生坐立不安,手似举非举,口欲言又止;目光不断环视四周,看其他同学的表现,时不时与教师目光短暂接触。这些学生大多有发言的意愿,但却鼓不起发言的勇气。这种情况在学业水平一般、性格比较内向、对发言没有十足把握等学生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3.不会发言
在品德教学中,还有一部分学生,既有发言的意愿,也有发言的胆量,但却缺乏发言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有的没有听清问题,或对问题理解有偏差,答非所问;有的思路不够清晰,逻辑比较混乱,语无伦次;有的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差,言意转换不畅,词不达意;有的心理过度紧张,或准备不够充分,张口结舌;有的自我意识太强,不会平等交流,强词夺理;有的没有认真倾听别人发言,重复拖沓。
二、学生课堂发言的心理障碍
学生不愿发言、不敢发言、不会发言,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呆板教条、教学准备比较仓促、教师要求过于严格等,当然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发言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心理障碍。
1.自卑心理
由于家庭背景、社会文化、成长经历、个人性格等原因,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素质、能力的评价过低,从而产生害羞、敏感、忧郁、不安等自卑心理。
自卑的学生一般都缺乏安全感,公开发言会让他们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自卑的学生不愿、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被教师点名发言,往往也很紧张、害羞,声音比较小,表达条理性较差,不能充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自卑的学生耐挫能力比较差,一旦听到不同意见或负面评价,容易心生挫败感,对自己的观点产生怀疑,通常会选择沉默或屈服,而不会据理力争,捍卫自己的观点。自卑的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在课堂讨论中,他们即使对他人的观点持有异议,也不愿、不敢当面表达出来,以免万一自己出错受到别人的嘲笑,或引起观点的冲突。
2.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观点的行为方式。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认同的需求让人潜在地会产生从众心理,倾向于与自己所在的组织保持意见和行动上的一致。小学生由于自主意识还比较模糊,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还不够成熟,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再加上自我保护的需要,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与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关。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不够自信,认为其他同学的观点总是正确的,从而选择与他们保持一致。从众心理与学生的胆识有关。有的学生胆子较小,认为与其“冒险”发表不同的观点,还不如选择从众,这样“风险”比较小。从众心理与学生的意志有关。在讨论、争论中,意志薄弱的学生很容易放弃自己的观点,转而认同多数人的看法。从众心理还与教师的教学风格有关。有的教师过于强调问题答案的唯一性,不能宽容不同意见,从而导致学生不愿、不敢发表不同观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从众心理。
3.惰性心理
惰性是指因主观上的原因而无法按照既定目标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如果说从众心理是对外在环境的顺从和追随的话,那么,惰性心理主要是对自我思想和行为方式的依赖和复制。
有惰性心理的学生怠于思考问题,在回答问题或小组讨论时或敷衍塞责、草草了事,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从而导致发言缺乏深度,也不够系统、全面。有惰性心理的学生乐于坐享其成,往往被动地等待分享他人的思考成果,从而导致在发言时照搬照套、人云亦云。有惰性心理的学生害怕改变和创新,而更愿意在惯性思维的驱使下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按照自己熟悉的惯有“套路”思考问题,从而导致发言常常形成“套板反应”,显得过于模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