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积极的生活者*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ng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德育源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思想。近年来,德育“回归生活”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受到教育理论界的推崇,并逐步推广到学校教育实践中去。德育专家认为,德育源于生活、为了生活、基于生活。没有生活,也就没有所谓的德育问题;所有德育的目标都是为了人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只有基于生活的德育才是真实有效的德育。
  “十二五”期间,我校开展了省级立项课题《培养积极的生活者——普通高中生活德育课程建设的研究》的研究,积极探索高中生活德育课程建设。我校生活德育的实践是在对普通高中德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四个维度的伦理关系,研究普通高中生活德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与实施策略,构建校本特色的生活德育课程体系,探索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健康人格成长的方式、途径,使其成为“积极的生活者”。
  一、生活德育的目标——培养积极的生活者
  在研究中,我们明确了生活德育的目标是“培养积极的生活者”。“积极的生活者”是具有经营幸福人生和参与社会进步事业的愿景与能力,能信守健康、乐观、进取的生活原则的人。健康即要有健康的身心,拥有健壮的体魄和强大的内心;乐观即能阳光豁达地为人处事,悦纳生活,笑对人生;进取即不断地发展进步,锐意进取,精益求精,不断提升自我的人生高度、境界。
  根据这个目标,结合对我校文化传统的分析,我们提出了天一学子应具备的“天一气质”:激情与梦想,自信与坚持,诚信、博爱与责任。把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学术素养作为师生的共同追求。
  二、生活德育校本课程框架的构建
  “生活德育”思想与“校本德育课程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
  “生活德育”思想是“生活德育校本德育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生活是德育的源头活水,生活德育的教育内容来自生活,生活德育的过程、方法、对象、工具随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这是进行校本德育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具有本校特点的德育课程体系。
  “校本德育课程建设”是“生活德育”具体落实的课程体系保障。校本德育课程建设从课程上保障德育内容的有效实施及德育形式的革新,努力改变原先学生接受的说教式的德育现状,改变单一、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进而从德育课程层面生动地展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我校根据高中德育内容和实施途径方法,将校本德育课程设计为三大板块。
  (一)熏陶浸润课程
  目标追求:建设学校的物质文化,着力落实校园建设的“四园理念”(把校园建设为生态公园、文化圣园、数字校园、温馨家园);梳理学校的制度文化,形成相对稳定的学校制度,利于办学传统的传承;提炼学校的精神文化,大力弘扬“天一精神”。
  内容和形式:
  1.文化浸润课程。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规划和建设,主要途径包括生态校园建设、墙壁文化、橱窗文化、学生手册、学生誓言、校园三节、周记对话、每周一议、每月“校园之星”评选、“名人课堂”、励志教育系列、高中三年学生必读必看必唱的50本书、50部电影、50首歌曲等等。
  2.典礼仪式课程。包括重要纪念日和节日活动、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开学典礼、弘扬民族精神月启动仪式、成人仪式、百日励志、“四个留下”教育、毕业典礼等等。
  通过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建设,让学生在环境熏陶浸润中认同天一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燃学生的激情与梦想,鼓励学生自信与坚持,引导学生践行诚信、博爱与责任的天一师生行为准则,自觉追求真善美。
  (二)指导引领课程
  目标追求: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提升生活品质,领悟生活的幸福;优化学生的学习态度,掌握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拓展学习的宽度,提升思维的品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厘清自我的爱好兴趣,明确自我的人生发展方向。
  内容和形式:
  1.生活指导课程。包括新生入学指导、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人际交往等课程。
  如,“新生入学课程”包括——
  认识天一:认识校园、校史、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纪、礼仪、天一精神、学生誓言。
  安全教育:珍爱生命讲座、紧急疏散、消防演练。
  独立生活:军训和寄宿生活指导(生活、学习、人际交往)。
  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正确定位,规划人生。
  社团选择:社团项目介绍、个性或先进社团推荐。
  校园常规:一日常规、文明礼貌、着装礼仪等。
  2.学业指导课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选科指导。
  3.生涯规划课程:自我认识、特长发展、升学指导。
  通过三个板块的指导引领课程,从生活、学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给学生系统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自我规划,为美丽人生奠基。
  (三)实践体验课程
  目标追求:策划、组织、开展各类学生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在各类活动平台中展示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在同辈的交往中互相砥砺,促成群星灿烂的局面。
  内容和形式:
  1.社团活动:学校规划组建人文、科学、艺术、体育等四大板块的相关社团。
  2.社会实践:远足拉练、假期实践、外出考察、修学游历等。
  3.社区服务:关注社会,引导学生组织参与慈善公益活动。
  4.研究性学习:高一年级全面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
  实践体验课程,德育蕴藏其中。社团活动注重强化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在自主、自助中提升自我;社会实践以远足拉练、假期实践、外出考察、修学游历等形式开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社会实践能力,其中一年一度的高一学生50华里远足拉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社区服务更强调学生社会情怀的培育,让学生走进社区,关注社会,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研究性学习则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选主题,自主策划组织开展相关的研究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合作探究的团队意识。   三、生活德育实施的基本策略和案例分析
  人离不开盐,但不能让人直接吃盐。德育就是这样,离开了生活的依托,德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沦为苍白无效的说教,要让德育植根于生活的沃土。
  我校实施生活德育的基本策略是:在生活情景中感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在生活环境中熏陶;在生活交往中成长。
  (一)在生活情景中感悟
  看照片:润物细无声。
  女生小赵嫌妈妈啰嗦,与妈妈关系紧张。午休时,高老师请小赵等几个女生一起到办公室,拿出一本儿子的相册,从儿子的满月照、百日照、到儿子蹒跚学步的照片……和学生一起欣赏着儿子的可爱和淘气。小赵若有感触:“老师你对儿子真好!”高老师说:“其实,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呀,孩子是父母的全部!”第二天一上班,赵同学家长来电:“高老师你真有本事,我女儿昨天放学回来和我说了好多话呢,真是太感谢您了!”
  正是在“看照片”的情境中,学生受到亲情的感染,从而改变了对父母的态度。天一的德育工作,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有意创设教育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感悟,提升德育的有效性。再如,学校抓住了“停水”这一个教育契机,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了水资源的可贵和节约的意义;每年组织学生徒步近50华里远足、祭扫革命烈士陵园,让学生磨砺意志,感悟坚持的力量和新中国的来之不易。
  德育需要依托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沉浸于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的引导与浸润。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
  天一义工:温情暖人心。
  2012年1月17日上午8:00,无锡火车站南广场,天一志愿者社团组织的天一“义工”早早地忙碌起来了。扫地清除垃圾,引导旅客进出车站,帮旅客推运行李,给旅客端送热水,发放免费春联,忙得不亦乐乎!活动期间,检查春运工作的市委书记黄莉新与小义工们亲切交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支持。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天一义工,冬日温情暖人心”活动由学校倡议,学生社团自行发动、组织,400多位学生自觉参加,为回乡的旅客送上了一份关爱,也真切地体会到社会百态,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这样的活动,天一已经连续组织三年了,学生、家长、老师都积极参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让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亲身的实践体验。
  (三)在生活环境中熏陶
  名人课堂:人生的引领。
  2009年2月26日,阿里巴巴副总裁李俊凌博士与天一的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强调“洒扫、应对、进退”是每个学生应努力实践的。2010年4月24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来到天一,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激励同学们“快乐成长”,如果不能成为翱翔于蓝天的雄鹰,那就做只蜗牛,也能通过不懈的努力爬到人生金字塔的顶端,俯瞰世界。2010年10月18日,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博士与天一学子面对面,畅谈人生经历与感悟。2011年11月16日,“蛟龙号”首席潜航员叶聪向天一学子介绍自己参与“蛟龙号”研制和深潜的经历,“我的工作无差错,我的岗位请放心”这句反映科学研究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精神的口号,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也许更多的只是在报纸或网络上见过,但天一的孩子们每年都能通过学校的“名人课堂”,拥有与名人“亲密接触”的机会。“神六”副总设计师秦文波、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布鲁斯·博伊特勒等社会知名人士、科技前沿人才纷纷走进天一,和天一学子面对面。名人课堂为学生的多元发展、个性塑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环境氛围对人的发展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天一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在生活环境中熏陶,就是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适性的土壤”与“适宜的气候”,让学生健康成长。学校除了发挥“名人课堂”的人生引领作用,还不断推出天一学子自己身边的同辈榜样,每月评选名目繁多的“校园之星”,有“管理之星”“服务之星”“进步之星”等等,学生的特长都能得以展示和鼓励。在天一校园,学生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优秀的学生都能在上面留下自己的成长足迹。学校领导和老师相信,实施多元评价机制,就会多一个展示的平台,多一把衡量的尺子,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励和引导学生“求真”“至善”“向美”。
  (四)在生活交往中成长
  同一屋檐下:相伴成长的快乐。
  2006年高考,我校一个女生宿舍的学生高考平均分竟高达664.8分(总分750分),而黄梦娜更是勇夺省状元的桂冠。2011届高三(2)班男生510宿舍,6位男生共取得9人次的江苏省学科奥赛一等奖的成绩,高考后全部进入985院校。
  这些学生进校前有不同的生活、学习的特点,随机编入同一宿舍。在同一屋檐下,他们慢慢默契起来,共同分享成功,一起分担困惑。在相同的学习生活节奏中,他们一天天享受成长的快乐,一步步攀上成功的顶峰。这样的案例在天一很普遍。我们在惊叹之余,也在深思,其实,成功自有其道理,奇迹可以复制。
  同辈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对人成长的作用是很大的。天一在日常的办学中,充分利用“每周一议”“升旗仪式”“校园之星”等举措激励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优秀学长的成长故事,剖析他们成功的关键,发掘他们成长的力量源泉。每学期举行的表彰大会,总有500多人次上台接受表彰。学校这样做,不仅让更多的学生走上“红地毯”,展示自己,而且为天一学子树立榜样与典型,确立了在校的发展方向与标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存在从众心理,在生活交往中成长,就是让学生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通过具体的人和事,对同学产生巨大影响力,形成“共振”效应,以期达到相伴成长的效能。引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相互学习,见贤思齐,同样是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般而言,德育面对的所有问题都源于生活,德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具有经营幸福人生和参与社会进步事业的愿景和能力。有效的德育,应该是蕴含于生活中的。在天一的常态德育工作中,学校从日常的生活细节抓起,从而奠定了学生良好的一生受用的素质。在天一,德育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学生在自然状态下不断获得浸润,适时获取一丝一缕的体验,从而逐步内化为成长的必需。
  (冯朴、胡正良,江苏省天一中学,2145101) 责任编辑:宣丽华
其他文献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议论文。文章从四个图形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引申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以及需要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研读教材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作者为了准确说明自己的观点,举了很多事例论据进行论证,而这些事例论据并不都能紧扣论点,因此也无
摘要:形势是中国艺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作用。美术课堂中的形势相互生成,表现形态互为融通,运用明势、起势、运势、化势、收势和余势等方法可以展现形势之美。这是对传统审美理论的再认识和新运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形势;融通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10-0065-05  课堂教学是有形的,但也是无形的。仅仅关注
有些学者认为:人的大脑的潜力很大,未加使用的潜力可能达到90%,远远没有发掘出来。有的甚至认为,如果一个人始终好学不倦,那么他头脑中一生储存的知识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50倍,据说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1000多万本。  然而遗憾的是,走进学校尤其是小学,会发现很多学困生大多记忆力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容易记住,或者一会儿就忘,而他们并不存在智力上的障碍。即便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对于记忆单词、背
2012年5月14至16日,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的主要工作文件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简称“主文件”)。围绕“主文件”,来自117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及72个国际组织的8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举行了20多场全体会议、分组会议、圆桌会议和特别会议。会议主题丰富、信息量巨大,议题之间多有关联重叠。会议最终形成了《上海共识: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
我们每天都是在教学的行走之中,日日走过的课堂应该是也只能是“常态课”,而不是表演课,不是展示课。常态课是朴实的,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当然同时还必须较为扎实。如果教学手段或媒体依然回归到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台录音机、几张挂图等的状态中,我们的课堂还能“精彩”吗?这样说,当然不是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否定,要大家回到“刀耕火种”的“原始年代”,而是说,我们更应多去研究常态课如何上,怎样使我们的日
摘要:新课程改革十年风雨历程,硕果累累。在取得理想成绩的同时,我们需反思过去改革十年的得与失,寻求课程改革新出路。通过对区域课程改革现象与政策透视,对比分析区域课改的存在性、合理性、可能性和差异性,认为实施区域课程改革是一条可能、必要、合理、恰切的路径。课改政策向区域倾斜,制定区域课改新方案;区域联动互助合作,催生区域课改新理念;校本培训针对区域,彻底解决课改“三课”难等是推进区域性课程改革的具体
摘要:高职教育应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断规范实践教学过程管理, 积极探索实践教学质量体系建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来在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  关键词:高职职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构建;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人物速写】  2005年8月,百年校庆的站台前有一本橙色封面的著作,散发着淡淡的温暖,书名为《梧桐树下的数学》。这是澄江中心小学江苏省“十五”科研课题“生活数学”丰硕的物化成果之一。  当时,教师们第一次参与撰写书稿,能提供大量的教学实例却少有理论的提炼,能表达自己零散的想法却少有整体的思考,能总结新鲜的创意却少有精辟的阐述。这样的稿件要组编成一本专著,难度可想而知。当时还是副校长的时敏在上海挂
教育不是在向灵魂中灌输知识,而是促使灵魂转向,因为它不能把灵魂中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中去。  ——柏拉图  先哲在他的著作《理性国》中的这句话启蒙着我的教育理想。如果教育真能产生一种力量,让每一个灵魂的“眼睛”向上、向善、向美,那么教育者就是这世间最美的天使。在读师范的时候,我就憧憬这样的“理想国”。甚至想象有那么一天,我是一名校长,让菁菁校园成为我的“理想国”——  用游戏给灵魂松绑  师范毕业
立足于“为每一个孩子创造成功发展的机会”这一理念,立足于办更接近教育本质的教育的美好理想,觅渡教育集团冠英校区进行了“小班化教育”研究的大胆实践和深层次变革。几年来,我们不仅努力实践着最初的承诺,而且时时、处处、事事为每一个孩子的成功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每一个学生在这里施展才华,增长才智,提升素养,共同演绎生命的精彩。  一、改变环境——让每一个孩子找到归属感  1.让每一张课桌成为对话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