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德育源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思想。近年来,德育“回归生活”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受到教育理论界的推崇,并逐步推广到学校教育实践中去。德育专家认为,德育源于生活、为了生活、基于生活。没有生活,也就没有所谓的德育问题;所有德育的目标都是为了人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只有基于生活的德育才是真实有效的德育。
“十二五”期间,我校开展了省级立项课题《培养积极的生活者——普通高中生活德育课程建设的研究》的研究,积极探索高中生活德育课程建设。我校生活德育的实践是在对普通高中德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四个维度的伦理关系,研究普通高中生活德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与实施策略,构建校本特色的生活德育课程体系,探索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健康人格成长的方式、途径,使其成为“积极的生活者”。
一、生活德育的目标——培养积极的生活者
在研究中,我们明确了生活德育的目标是“培养积极的生活者”。“积极的生活者”是具有经营幸福人生和参与社会进步事业的愿景与能力,能信守健康、乐观、进取的生活原则的人。健康即要有健康的身心,拥有健壮的体魄和强大的内心;乐观即能阳光豁达地为人处事,悦纳生活,笑对人生;进取即不断地发展进步,锐意进取,精益求精,不断提升自我的人生高度、境界。
根据这个目标,结合对我校文化传统的分析,我们提出了天一学子应具备的“天一气质”:激情与梦想,自信与坚持,诚信、博爱与责任。把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学术素养作为师生的共同追求。
二、生活德育校本课程框架的构建
“生活德育”思想与“校本德育课程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
“生活德育”思想是“生活德育校本德育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生活是德育的源头活水,生活德育的教育内容来自生活,生活德育的过程、方法、对象、工具随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这是进行校本德育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具有本校特点的德育课程体系。
“校本德育课程建设”是“生活德育”具体落实的课程体系保障。校本德育课程建设从课程上保障德育内容的有效实施及德育形式的革新,努力改变原先学生接受的说教式的德育现状,改变单一、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进而从德育课程层面生动地展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我校根据高中德育内容和实施途径方法,将校本德育课程设计为三大板块。
(一)熏陶浸润课程
目标追求:建设学校的物质文化,着力落实校园建设的“四园理念”(把校园建设为生态公园、文化圣园、数字校园、温馨家园);梳理学校的制度文化,形成相对稳定的学校制度,利于办学传统的传承;提炼学校的精神文化,大力弘扬“天一精神”。
内容和形式:
1.文化浸润课程。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规划和建设,主要途径包括生态校园建设、墙壁文化、橱窗文化、学生手册、学生誓言、校园三节、周记对话、每周一议、每月“校园之星”评选、“名人课堂”、励志教育系列、高中三年学生必读必看必唱的50本书、50部电影、50首歌曲等等。
2.典礼仪式课程。包括重要纪念日和节日活动、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开学典礼、弘扬民族精神月启动仪式、成人仪式、百日励志、“四个留下”教育、毕业典礼等等。
通过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建设,让学生在环境熏陶浸润中认同天一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燃学生的激情与梦想,鼓励学生自信与坚持,引导学生践行诚信、博爱与责任的天一师生行为准则,自觉追求真善美。
(二)指导引领课程
目标追求: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提升生活品质,领悟生活的幸福;优化学生的学习态度,掌握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拓展学习的宽度,提升思维的品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厘清自我的爱好兴趣,明确自我的人生发展方向。
内容和形式:
1.生活指导课程。包括新生入学指导、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人际交往等课程。
如,“新生入学课程”包括——
认识天一:认识校园、校史、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纪、礼仪、天一精神、学生誓言。
安全教育:珍爱生命讲座、紧急疏散、消防演练。
独立生活:军训和寄宿生活指导(生活、学习、人际交往)。
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正确定位,规划人生。
社团选择:社团项目介绍、个性或先进社团推荐。
校园常规:一日常规、文明礼貌、着装礼仪等。
2.学业指导课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选科指导。
3.生涯规划课程:自我认识、特长发展、升学指导。
通过三个板块的指导引领课程,从生活、学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给学生系统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自我规划,为美丽人生奠基。
(三)实践体验课程
目标追求:策划、组织、开展各类学生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在各类活动平台中展示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在同辈的交往中互相砥砺,促成群星灿烂的局面。
内容和形式:
1.社团活动:学校规划组建人文、科学、艺术、体育等四大板块的相关社团。
2.社会实践:远足拉练、假期实践、外出考察、修学游历等。
3.社区服务:关注社会,引导学生组织参与慈善公益活动。
4.研究性学习:高一年级全面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
实践体验课程,德育蕴藏其中。社团活动注重强化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在自主、自助中提升自我;社会实践以远足拉练、假期实践、外出考察、修学游历等形式开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社会实践能力,其中一年一度的高一学生50华里远足拉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社区服务更强调学生社会情怀的培育,让学生走进社区,关注社会,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研究性学习则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选主题,自主策划组织开展相关的研究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合作探究的团队意识。 三、生活德育实施的基本策略和案例分析
人离不开盐,但不能让人直接吃盐。德育就是这样,离开了生活的依托,德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沦为苍白无效的说教,要让德育植根于生活的沃土。
我校实施生活德育的基本策略是:在生活情景中感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在生活环境中熏陶;在生活交往中成长。
(一)在生活情景中感悟
看照片:润物细无声。
女生小赵嫌妈妈啰嗦,与妈妈关系紧张。午休时,高老师请小赵等几个女生一起到办公室,拿出一本儿子的相册,从儿子的满月照、百日照、到儿子蹒跚学步的照片……和学生一起欣赏着儿子的可爱和淘气。小赵若有感触:“老师你对儿子真好!”高老师说:“其实,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呀,孩子是父母的全部!”第二天一上班,赵同学家长来电:“高老师你真有本事,我女儿昨天放学回来和我说了好多话呢,真是太感谢您了!”
正是在“看照片”的情境中,学生受到亲情的感染,从而改变了对父母的态度。天一的德育工作,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有意创设教育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感悟,提升德育的有效性。再如,学校抓住了“停水”这一个教育契机,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了水资源的可贵和节约的意义;每年组织学生徒步近50华里远足、祭扫革命烈士陵园,让学生磨砺意志,感悟坚持的力量和新中国的来之不易。
德育需要依托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沉浸于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的引导与浸润。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
天一义工:温情暖人心。
2012年1月17日上午8:00,无锡火车站南广场,天一志愿者社团组织的天一“义工”早早地忙碌起来了。扫地清除垃圾,引导旅客进出车站,帮旅客推运行李,给旅客端送热水,发放免费春联,忙得不亦乐乎!活动期间,检查春运工作的市委书记黄莉新与小义工们亲切交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支持。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天一义工,冬日温情暖人心”活动由学校倡议,学生社团自行发动、组织,400多位学生自觉参加,为回乡的旅客送上了一份关爱,也真切地体会到社会百态,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这样的活动,天一已经连续组织三年了,学生、家长、老师都积极参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让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亲身的实践体验。
(三)在生活环境中熏陶
名人课堂:人生的引领。
2009年2月26日,阿里巴巴副总裁李俊凌博士与天一的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强调“洒扫、应对、进退”是每个学生应努力实践的。2010年4月24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来到天一,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激励同学们“快乐成长”,如果不能成为翱翔于蓝天的雄鹰,那就做只蜗牛,也能通过不懈的努力爬到人生金字塔的顶端,俯瞰世界。2010年10月18日,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博士与天一学子面对面,畅谈人生经历与感悟。2011年11月16日,“蛟龙号”首席潜航员叶聪向天一学子介绍自己参与“蛟龙号”研制和深潜的经历,“我的工作无差错,我的岗位请放心”这句反映科学研究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精神的口号,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也许更多的只是在报纸或网络上见过,但天一的孩子们每年都能通过学校的“名人课堂”,拥有与名人“亲密接触”的机会。“神六”副总设计师秦文波、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布鲁斯·博伊特勒等社会知名人士、科技前沿人才纷纷走进天一,和天一学子面对面。名人课堂为学生的多元发展、个性塑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环境氛围对人的发展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天一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在生活环境中熏陶,就是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适性的土壤”与“适宜的气候”,让学生健康成长。学校除了发挥“名人课堂”的人生引领作用,还不断推出天一学子自己身边的同辈榜样,每月评选名目繁多的“校园之星”,有“管理之星”“服务之星”“进步之星”等等,学生的特长都能得以展示和鼓励。在天一校园,学生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优秀的学生都能在上面留下自己的成长足迹。学校领导和老师相信,实施多元评价机制,就会多一个展示的平台,多一把衡量的尺子,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励和引导学生“求真”“至善”“向美”。
(四)在生活交往中成长
同一屋檐下:相伴成长的快乐。
2006年高考,我校一个女生宿舍的学生高考平均分竟高达664.8分(总分750分),而黄梦娜更是勇夺省状元的桂冠。2011届高三(2)班男生510宿舍,6位男生共取得9人次的江苏省学科奥赛一等奖的成绩,高考后全部进入985院校。
这些学生进校前有不同的生活、学习的特点,随机编入同一宿舍。在同一屋檐下,他们慢慢默契起来,共同分享成功,一起分担困惑。在相同的学习生活节奏中,他们一天天享受成长的快乐,一步步攀上成功的顶峰。这样的案例在天一很普遍。我们在惊叹之余,也在深思,其实,成功自有其道理,奇迹可以复制。
同辈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对人成长的作用是很大的。天一在日常的办学中,充分利用“每周一议”“升旗仪式”“校园之星”等举措激励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优秀学长的成长故事,剖析他们成功的关键,发掘他们成长的力量源泉。每学期举行的表彰大会,总有500多人次上台接受表彰。学校这样做,不仅让更多的学生走上“红地毯”,展示自己,而且为天一学子树立榜样与典型,确立了在校的发展方向与标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存在从众心理,在生活交往中成长,就是让学生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通过具体的人和事,对同学产生巨大影响力,形成“共振”效应,以期达到相伴成长的效能。引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相互学习,见贤思齐,同样是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般而言,德育面对的所有问题都源于生活,德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具有经营幸福人生和参与社会进步事业的愿景和能力。有效的德育,应该是蕴含于生活中的。在天一的常态德育工作中,学校从日常的生活细节抓起,从而奠定了学生良好的一生受用的素质。在天一,德育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学生在自然状态下不断获得浸润,适时获取一丝一缕的体验,从而逐步内化为成长的必需。
(冯朴、胡正良,江苏省天一中学,2145101) 责任编辑:宣丽华
“十二五”期间,我校开展了省级立项课题《培养积极的生活者——普通高中生活德育课程建设的研究》的研究,积极探索高中生活德育课程建设。我校生活德育的实践是在对普通高中德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四个维度的伦理关系,研究普通高中生活德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与实施策略,构建校本特色的生活德育课程体系,探索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健康人格成长的方式、途径,使其成为“积极的生活者”。
一、生活德育的目标——培养积极的生活者
在研究中,我们明确了生活德育的目标是“培养积极的生活者”。“积极的生活者”是具有经营幸福人生和参与社会进步事业的愿景与能力,能信守健康、乐观、进取的生活原则的人。健康即要有健康的身心,拥有健壮的体魄和强大的内心;乐观即能阳光豁达地为人处事,悦纳生活,笑对人生;进取即不断地发展进步,锐意进取,精益求精,不断提升自我的人生高度、境界。
根据这个目标,结合对我校文化传统的分析,我们提出了天一学子应具备的“天一气质”:激情与梦想,自信与坚持,诚信、博爱与责任。把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学术素养作为师生的共同追求。
二、生活德育校本课程框架的构建
“生活德育”思想与“校本德育课程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
“生活德育”思想是“生活德育校本德育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生活是德育的源头活水,生活德育的教育内容来自生活,生活德育的过程、方法、对象、工具随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这是进行校本德育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具有本校特点的德育课程体系。
“校本德育课程建设”是“生活德育”具体落实的课程体系保障。校本德育课程建设从课程上保障德育内容的有效实施及德育形式的革新,努力改变原先学生接受的说教式的德育现状,改变单一、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进而从德育课程层面生动地展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我校根据高中德育内容和实施途径方法,将校本德育课程设计为三大板块。
(一)熏陶浸润课程
目标追求:建设学校的物质文化,着力落实校园建设的“四园理念”(把校园建设为生态公园、文化圣园、数字校园、温馨家园);梳理学校的制度文化,形成相对稳定的学校制度,利于办学传统的传承;提炼学校的精神文化,大力弘扬“天一精神”。
内容和形式:
1.文化浸润课程。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规划和建设,主要途径包括生态校园建设、墙壁文化、橱窗文化、学生手册、学生誓言、校园三节、周记对话、每周一议、每月“校园之星”评选、“名人课堂”、励志教育系列、高中三年学生必读必看必唱的50本书、50部电影、50首歌曲等等。
2.典礼仪式课程。包括重要纪念日和节日活动、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开学典礼、弘扬民族精神月启动仪式、成人仪式、百日励志、“四个留下”教育、毕业典礼等等。
通过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建设,让学生在环境熏陶浸润中认同天一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燃学生的激情与梦想,鼓励学生自信与坚持,引导学生践行诚信、博爱与责任的天一师生行为准则,自觉追求真善美。
(二)指导引领课程
目标追求: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提升生活品质,领悟生活的幸福;优化学生的学习态度,掌握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拓展学习的宽度,提升思维的品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厘清自我的爱好兴趣,明确自我的人生发展方向。
内容和形式:
1.生活指导课程。包括新生入学指导、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人际交往等课程。
如,“新生入学课程”包括——
认识天一:认识校园、校史、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纪、礼仪、天一精神、学生誓言。
安全教育:珍爱生命讲座、紧急疏散、消防演练。
独立生活:军训和寄宿生活指导(生活、学习、人际交往)。
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正确定位,规划人生。
社团选择:社团项目介绍、个性或先进社团推荐。
校园常规:一日常规、文明礼貌、着装礼仪等。
2.学业指导课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选科指导。
3.生涯规划课程:自我认识、特长发展、升学指导。
通过三个板块的指导引领课程,从生活、学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给学生系统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自我规划,为美丽人生奠基。
(三)实践体验课程
目标追求:策划、组织、开展各类学生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在各类活动平台中展示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在同辈的交往中互相砥砺,促成群星灿烂的局面。
内容和形式:
1.社团活动:学校规划组建人文、科学、艺术、体育等四大板块的相关社团。
2.社会实践:远足拉练、假期实践、外出考察、修学游历等。
3.社区服务:关注社会,引导学生组织参与慈善公益活动。
4.研究性学习:高一年级全面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
实践体验课程,德育蕴藏其中。社团活动注重强化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在自主、自助中提升自我;社会实践以远足拉练、假期实践、外出考察、修学游历等形式开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社会实践能力,其中一年一度的高一学生50华里远足拉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社区服务更强调学生社会情怀的培育,让学生走进社区,关注社会,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研究性学习则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选主题,自主策划组织开展相关的研究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合作探究的团队意识。 三、生活德育实施的基本策略和案例分析
人离不开盐,但不能让人直接吃盐。德育就是这样,离开了生活的依托,德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沦为苍白无效的说教,要让德育植根于生活的沃土。
我校实施生活德育的基本策略是:在生活情景中感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在生活环境中熏陶;在生活交往中成长。
(一)在生活情景中感悟
看照片:润物细无声。
女生小赵嫌妈妈啰嗦,与妈妈关系紧张。午休时,高老师请小赵等几个女生一起到办公室,拿出一本儿子的相册,从儿子的满月照、百日照、到儿子蹒跚学步的照片……和学生一起欣赏着儿子的可爱和淘气。小赵若有感触:“老师你对儿子真好!”高老师说:“其实,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呀,孩子是父母的全部!”第二天一上班,赵同学家长来电:“高老师你真有本事,我女儿昨天放学回来和我说了好多话呢,真是太感谢您了!”
正是在“看照片”的情境中,学生受到亲情的感染,从而改变了对父母的态度。天一的德育工作,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有意创设教育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感悟,提升德育的有效性。再如,学校抓住了“停水”这一个教育契机,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了水资源的可贵和节约的意义;每年组织学生徒步近50华里远足、祭扫革命烈士陵园,让学生磨砺意志,感悟坚持的力量和新中国的来之不易。
德育需要依托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沉浸于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的引导与浸润。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
天一义工:温情暖人心。
2012年1月17日上午8:00,无锡火车站南广场,天一志愿者社团组织的天一“义工”早早地忙碌起来了。扫地清除垃圾,引导旅客进出车站,帮旅客推运行李,给旅客端送热水,发放免费春联,忙得不亦乐乎!活动期间,检查春运工作的市委书记黄莉新与小义工们亲切交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支持。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天一义工,冬日温情暖人心”活动由学校倡议,学生社团自行发动、组织,400多位学生自觉参加,为回乡的旅客送上了一份关爱,也真切地体会到社会百态,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这样的活动,天一已经连续组织三年了,学生、家长、老师都积极参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让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亲身的实践体验。
(三)在生活环境中熏陶
名人课堂:人生的引领。
2009年2月26日,阿里巴巴副总裁李俊凌博士与天一的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强调“洒扫、应对、进退”是每个学生应努力实践的。2010年4月24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来到天一,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激励同学们“快乐成长”,如果不能成为翱翔于蓝天的雄鹰,那就做只蜗牛,也能通过不懈的努力爬到人生金字塔的顶端,俯瞰世界。2010年10月18日,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博士与天一学子面对面,畅谈人生经历与感悟。2011年11月16日,“蛟龙号”首席潜航员叶聪向天一学子介绍自己参与“蛟龙号”研制和深潜的经历,“我的工作无差错,我的岗位请放心”这句反映科学研究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精神的口号,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也许更多的只是在报纸或网络上见过,但天一的孩子们每年都能通过学校的“名人课堂”,拥有与名人“亲密接触”的机会。“神六”副总设计师秦文波、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布鲁斯·博伊特勒等社会知名人士、科技前沿人才纷纷走进天一,和天一学子面对面。名人课堂为学生的多元发展、个性塑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环境氛围对人的发展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天一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在生活环境中熏陶,就是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适性的土壤”与“适宜的气候”,让学生健康成长。学校除了发挥“名人课堂”的人生引领作用,还不断推出天一学子自己身边的同辈榜样,每月评选名目繁多的“校园之星”,有“管理之星”“服务之星”“进步之星”等等,学生的特长都能得以展示和鼓励。在天一校园,学生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优秀的学生都能在上面留下自己的成长足迹。学校领导和老师相信,实施多元评价机制,就会多一个展示的平台,多一把衡量的尺子,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励和引导学生“求真”“至善”“向美”。
(四)在生活交往中成长
同一屋檐下:相伴成长的快乐。
2006年高考,我校一个女生宿舍的学生高考平均分竟高达664.8分(总分750分),而黄梦娜更是勇夺省状元的桂冠。2011届高三(2)班男生510宿舍,6位男生共取得9人次的江苏省学科奥赛一等奖的成绩,高考后全部进入985院校。
这些学生进校前有不同的生活、学习的特点,随机编入同一宿舍。在同一屋檐下,他们慢慢默契起来,共同分享成功,一起分担困惑。在相同的学习生活节奏中,他们一天天享受成长的快乐,一步步攀上成功的顶峰。这样的案例在天一很普遍。我们在惊叹之余,也在深思,其实,成功自有其道理,奇迹可以复制。
同辈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对人成长的作用是很大的。天一在日常的办学中,充分利用“每周一议”“升旗仪式”“校园之星”等举措激励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优秀学长的成长故事,剖析他们成功的关键,发掘他们成长的力量源泉。每学期举行的表彰大会,总有500多人次上台接受表彰。学校这样做,不仅让更多的学生走上“红地毯”,展示自己,而且为天一学子树立榜样与典型,确立了在校的发展方向与标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存在从众心理,在生活交往中成长,就是让学生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通过具体的人和事,对同学产生巨大影响力,形成“共振”效应,以期达到相伴成长的效能。引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相互学习,见贤思齐,同样是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般而言,德育面对的所有问题都源于生活,德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具有经营幸福人生和参与社会进步事业的愿景和能力。有效的德育,应该是蕴含于生活中的。在天一的常态德育工作中,学校从日常的生活细节抓起,从而奠定了学生良好的一生受用的素质。在天一,德育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学生在自然状态下不断获得浸润,适时获取一丝一缕的体验,从而逐步内化为成长的必需。
(冯朴、胡正良,江苏省天一中学,2145101) 责任编辑: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