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每一个孩子创造成功发展的机会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qst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足于“为每一个孩子创造成功发展的机会”这一理念,立足于办更接近教育本质的教育的美好理想,觅渡教育集团冠英校区进行了“小班化教育”研究的大胆实践和深层次变革。几年来,我们不仅努力实践着最初的承诺,而且时时、处处、事事为每一个孩子的成功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每一个学生在这里施展才华,增长才智,提升素养,共同演绎生命的精彩。
  一、改变环境——让每一个孩子找到归属感
  1.让每一张课桌成为对话的平台
  小班化课堂,教室里人少了,桌椅少了,为课桌摆放提供了变换的可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课桌进行重新排放调整,如在讲授新课时会把课桌摆放成“品”字形,这样有利于学生的交流、讨论,有助于学生间的互动;在上复习课时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复习巩固的效果,会把课桌摆放成“马蹄”形,这样老师能注视到全体同学,便于老师指导与训练;在口语交际课上,会把课桌摆放成“口”字形,学生围坐在四周,这样每个学生必须面对全体,也有利于情感交流,还空出了较大的活动空间供学生展示。课桌的合理排放,充分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室内环境的有机结合,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让每一面墙成为独特的课程资源
  温馨、美观是教室的浅层标准,让教室的每个空间活起来,成为一种课程资源,则是深层追求。我们每个教室都有阅读角、生物角、科技角、运动角、英语角……每一个特色角的策划人都是孩子和老师,所以,每一个角落都凝聚了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心血,突出了学生的自我拥有感和自主参与感。每一面墙壁也被充分利用起来,张贴着学生的各种作品。以往的班级作品栏中,老师只可能挑选一些优秀学生作品张贴起来,小班化教育中班级布置则可以展现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过程,一张作业纸、一幅画、一片书签等,只要是孩子的学习成果我们都会呈现出来,并且经常更换。
  二、文化引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1.让课程适应“每一个”
  在“为每一个孩子创造成功发展的机会”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我们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大胆改革,遵循“国定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活动课程序列化、综合课程广泛化”的原则,努力提供给学生个性化成长所需要的多种体验。
  国定课程校本化是怎样实施的呢?例如语文课程,一般学校教完语文教材就行了,冠英校区则以“1与3”进行语文课程的研究。“1”是指语文教材,“3”是指“提前识字、提前阅读”、“经典阅读”和“金话筒”三门课程。冠英的学生不仅每学期学完语文教材,而且要读完10本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大量阅读,拓宽视野;要求学生每学年至少掌握20首古诗词,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学,又能以“文”养“雅”,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我们还专门开设“金话筒”课程,培养、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表现力。
  围绕“亲近自然、了解社会、牵手艺术”三个主题,我校还开展了摄影、爵士鼓、民间美术、DIY创意制作等十多门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
  2.岗位体现“每一个”
  如果每一个孩子在集体中都承担责任、服务于集体,它所带来的积极效应,不仅能增强孩子的集体意识,而且能使孩子获得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孩子主动参与班级、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和自我管理。班级人数的减少,为每个学生都能担任班级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开学初,每个孩子都根据自己的特长“寻找岗位,自设称呼”,制定岗位职责,并依据岗位职责采用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等方式开展“每周一评”和“每月总评”,并实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电脑高手负责班级网页的建设和更新;喜欢绘画的学生负责班级板报的设计;爱好读书的学生负责在班上开办读书角……班级中,呈现出了许多服务岗位,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岗位,一人一岗,几人一岗,做到人人上岗、竞争上岗、岗位轮换,每个人都按职责要求认真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每一个都体验到了为他人服务的愉悦,产生了“我是班级小主人”的情感。
  3.活动不忘“每一个”
  我们始终秉承这样的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他们个性的发展,让教育最大程度地唤醒、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为此,学校精心设计,整体规划一系列活动,逐月按主题实施。如今,学校每次的升旗礼,每个班都能做到全员参与;每次大型活动,观众都能在主持人队伍中找到新的面孔。据统计,我校高年级学生中约有80%的同学拥有主持学校级别活动的经历。让每一个孩子在自己的舞台获得成功的体验,拥有临场应变的能力、当众表现自我的能力,这些将成为他们人生宝贵的经历和财富!
  三、聚焦课堂——让孩子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1.教学模式新探索——“走班协同教学”
  在主流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我们还进行新形式的探索:中高年段“走班协同教学”的研究。在中高年段,不同的语文老师往往有自己的“独门绝活”。有的古诗教得特棒,有的擅长教散文,有的指导学生作文最拿手。于是,我们尝试让语文学科教学任务由教师个体承担变成“教师协同团队”集体承担。“教师协同团队”将根据本组教师特点进行优化组合,在教学分工方面既有所侧重,又融为一体。主要形式有:基于语文教学内容分类的“走班协同教学”;基于教师经典课例完全共享的“走班协同教学”。多样的教学方法互补,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同的教学风格熏陶,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丰富的经典课例共享,促成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既能让孩子享受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又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特色与风格的形成。
  2.教学方式新尝试——教师指导下的个别化学习
  “个别化学习”不是“个别化教育”,也不是“一对一”的学习,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学情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自主决定学习结果的呈现方式,实现自我评价。
  第一环节,教师给孩子提供“学习单”,“学习单”上的学习任务有“必做”和“选做”两部分,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提供不同的任务,体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学习目标。第二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学习任务,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例如:有的孩子与自己选择的伙伴进行讨论学习,有的孩子利用网络自学,有的孩子在教师辅导下学习。第三环节,在教师组织下,学生进行交流,反馈学习效果。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性地指导。第四环节,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后,教师个别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其他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或课外阅读。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指导者、建议者,主要工作是规划教学目标,学习的辅导和咨询,教学资源的组织和编辑,学习环境的创设和维护。
  四、积极评价——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我们对于评价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做法,注重即时性、过程性、多元性,它的核心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学校通过学生成长册、学生星级评定、免考制度、冠英奖章等多种形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不断发展的信心和力量,实现自我完善。
  1.在评价内容、形式上,强调开放性
  无论是评价的内容,还是评价的形式,都必须体现学生成长的全部过程和所涉及的全部方面。从评价内容来讲,学校和教师没有预先设定的框架体系,不是用一种统一框定的要求,去“套引”一个个富有个性的、活灵活现的生命,而是以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的所有方面作为评价的内容,即兴、即时地予以评价。我们利用班级右侧的一面墙壁,把它布置成“荣誉殿堂”。任何一个学生,在学习、活动、生活中取得任何一种成果和收获,都可以把自己事先印好的小手掌贴上去,并在上面贴上照片,写上名字、日期和事件。这种独特的评价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创建自己的成长历史,也使他们更加自信地走向未来。
  2.在评价实施中,体现过程性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评价的过程性应具体体现在收集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状况的数据和资料,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并在一定的目标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反馈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而不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下一个结论。
  例如,学校精心组织人员自编的《学生成长手册》的使用就是着眼于对学生成长进行过程性的评价。《学生成长手册》内容丰富,主要是孩子们的成长记录,分在校表现和在家表现两部分。学习情况和行为养成是成长册的核心内容。老师和家长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填写记录,将评价的视角从关注结果转换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性进程,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为孩子的成长正确导航。
  另外,学校设立了《学生期末免考实施办法》,平时一直勤奋、优秀的孩子,可以免去参加期末考试,免去做假期作业等等,这样大胆的、突破传统的奖励措施极大刺激了孩子们关注过程性学习。
  3.在评价方式上,注重非比性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我们的评价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每学期期末的成果表彰大会,是我们注重非比性评价的一大策略,因为那一天不是只属于几个尖子生的舞台,而是每一个冠英学生收获的一天。我们根据学生成长需要出发,设置了各种奖项,如新三好学生;冠英金质、银质、铜质奖章;各项个性奖项等,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上台领奖的机会,每一个孩子都会在某一方面得到肯定。这种评价机制下,让每个学生都有实现自我的可能。而孩子这种积极的情感将会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引领他未来的学习生活。
  (汤海燕、王燕,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冠英校区,213003)
  责任编辑:颜莹
其他文献
2008年春,身兼诗人、作家身份的凌性杰成为台北市立建国中学高二的一名国文教师。他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这一年生活的点滴,将美好的时光定格。藉由一篇篇真诚的文字,我们得以重返作者所经历的教学现场,感受他的“迷惑、困顿、热情、坚持”,甚至“愤怒”。本书最令人动容的地方,是他对教育的省思和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关注。  教学,是让学生灵魂发光  语文学科只有走进学生的生命,才能融进他们精神成长的血液。所以,凌性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议论文。文章从四个图形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引申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以及需要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研读教材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作者为了准确说明自己的观点,举了很多事例论据进行论证,而这些事例论据并不都能紧扣论点,因此也无
摘要:形势是中国艺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作用。美术课堂中的形势相互生成,表现形态互为融通,运用明势、起势、运势、化势、收势和余势等方法可以展现形势之美。这是对传统审美理论的再认识和新运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形势;融通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10-0065-05  课堂教学是有形的,但也是无形的。仅仅关注
有些学者认为:人的大脑的潜力很大,未加使用的潜力可能达到90%,远远没有发掘出来。有的甚至认为,如果一个人始终好学不倦,那么他头脑中一生储存的知识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50倍,据说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1000多万本。  然而遗憾的是,走进学校尤其是小学,会发现很多学困生大多记忆力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容易记住,或者一会儿就忘,而他们并不存在智力上的障碍。即便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对于记忆单词、背
2012年5月14至16日,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的主要工作文件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简称“主文件”)。围绕“主文件”,来自117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及72个国际组织的8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举行了20多场全体会议、分组会议、圆桌会议和特别会议。会议主题丰富、信息量巨大,议题之间多有关联重叠。会议最终形成了《上海共识: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
我们每天都是在教学的行走之中,日日走过的课堂应该是也只能是“常态课”,而不是表演课,不是展示课。常态课是朴实的,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当然同时还必须较为扎实。如果教学手段或媒体依然回归到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台录音机、几张挂图等的状态中,我们的课堂还能“精彩”吗?这样说,当然不是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否定,要大家回到“刀耕火种”的“原始年代”,而是说,我们更应多去研究常态课如何上,怎样使我们的日
摘要:新课程改革十年风雨历程,硕果累累。在取得理想成绩的同时,我们需反思过去改革十年的得与失,寻求课程改革新出路。通过对区域课程改革现象与政策透视,对比分析区域课改的存在性、合理性、可能性和差异性,认为实施区域课程改革是一条可能、必要、合理、恰切的路径。课改政策向区域倾斜,制定区域课改新方案;区域联动互助合作,催生区域课改新理念;校本培训针对区域,彻底解决课改“三课”难等是推进区域性课程改革的具体
摘要:高职教育应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断规范实践教学过程管理, 积极探索实践教学质量体系建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来在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  关键词:高职职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构建;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人物速写】  2005年8月,百年校庆的站台前有一本橙色封面的著作,散发着淡淡的温暖,书名为《梧桐树下的数学》。这是澄江中心小学江苏省“十五”科研课题“生活数学”丰硕的物化成果之一。  当时,教师们第一次参与撰写书稿,能提供大量的教学实例却少有理论的提炼,能表达自己零散的想法却少有整体的思考,能总结新鲜的创意却少有精辟的阐述。这样的稿件要组编成一本专著,难度可想而知。当时还是副校长的时敏在上海挂
教育不是在向灵魂中灌输知识,而是促使灵魂转向,因为它不能把灵魂中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中去。  ——柏拉图  先哲在他的著作《理性国》中的这句话启蒙着我的教育理想。如果教育真能产生一种力量,让每一个灵魂的“眼睛”向上、向善、向美,那么教育者就是这世间最美的天使。在读师范的时候,我就憧憬这样的“理想国”。甚至想象有那么一天,我是一名校长,让菁菁校园成为我的“理想国”——  用游戏给灵魂松绑  师范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