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溃疡38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lif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口腔溃疡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1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溃疡患者疗效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溃疡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口腔溃疡;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3-0091-01
  口腔溃疡的发生与免疫存在密切的联系,感冒、精神紧张、消化不良、过度劳累等均可引起口腔溃疡,多见于舌缘、唇、颊等部位,溃疡面大小不等,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中央凹陷,周围黏膜充血红肿。口腔溃疡具有周期性、反复发作、自限性等特点,可出现明显的灼痛,导致患者食欲下降,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存在癌变的风险。口腔溃疡中医称为“口疮”、“口疡”、“热病口疮”等,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有利于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溃疡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12~43岁,平均年龄(28.43±3.21)岁;病程30d至3.7年,平均病程(1.23±0.45)年;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21例,年龄11~45岁,平均年龄(27.98±3.22)岁;病程35d至3.8年,平均病程(1.42±0.44)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1] 全部患者均符合口腔溃疡临床诊断标准,口腔黏膜出现大小不等圆形、椭圆形溃疡,灼痛、充血;好发于舌、唇、颊,单发或多发;7~10日可愈合。排除有创伤性溃疡者,心脑血管疾病者,对所用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50mg左旋咪唑(陕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61020072)口服治疗,每日3次,采用0.9%生理盐水和3%过氧化氢(江西银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6021587)对溃疡面进行冲洗,每日3次,采用维生素B-12-研碎后敷在溃疡面。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根据辨证施治原则[2]:①脾胃积热型。口舌多处糜烂生疮,疮面红肿、灼痛,口渴多饮,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采用清热泻火、荡涤胃热的药方,方剂组成为芒硝3g,甘草、薄荷各8g,黄连、大黄、竹叶各10g,黄芩、山栀、连翘各12g,用水煎服,每日1剂。②脾肾阳虚型。口舌生疮,溃疡面白,数量少,伴口干多热饮,腰酸背痛,小便频且清长,大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弱,应坚持温补脾肾的治疗原则,方剂组成为肉桂3g,丹皮、泽泻、苍术各10g,茯苓、山茱萸各10g,制附片15g,熟地20g,山药30g,用水煎服,每日1剂。③脾肾虚弱型。口舌生疮,疮面色淡,不思饮食,四肢不温,大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可补中益气,健脾化湿,方剂组成为:甘草、升麻、柴胡各6g,茯苓、当归、陈皮各10g,白术、党参、藿香各15g,黄芪20g,用水煎服,每日1剂。④血虚阴亏型。月经前后易发生口舌溃烂,五心烦热,口干喜饮,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无力,采用降虚火,养血阴之方,方剂组成:五味子、山栀、玄参、淡竹叶、丹皮、麦冬、柴胡各10g,茯苓12g,生地15g,白芍和当归各20g,每日1剂。⑤心肾阳虚型。溃疡颜色鲜红,数量多,大小不等,失眠多梦,心烦心悸,腰膝酸痛,小便短黄,舌红苔薄,脉细数,采用养心安神、滋阴清火之方,砂仁3g,山药5g,升麻6g,山茱萸、泽泻各10g,连翘12g,野菊花、地骨皮各15g,桑寄生30g,每日1剂,用水煎服。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5d。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标准参照有关文献[3]拟定。痊愈:治疗后疼痛、充血、水肿等临床症状消失,溃疡面完全愈合,同正常黏膜,1年内无复发。显效:治疗3d内,疼痛、充血、水肿消失,溃疡达到愈合,半年内无复发;有效:治疗3d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6d内溃疡基本愈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偶有发作,复发次数明显减少;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复发次数未减少。临床治疗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治疗1年后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统计两组患者口腔溃疡复发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复发率比较 治疗后随访1年,对照组患者口腔溃疡复发7例,复发率为18.42%。观察组患者口腔溃疡复发2例,复发率为5.26%。观察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好发于10~25岁人群,女性发生率稍高于男性。
  口腔溃疡多为机体缺乏维生素B2、锌等微量元素所致,虽无大碍,但其病程长,反复发作,直接影响患者进食、睡眠、营养状况等,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进而出现一系列疾病。临床治疗口腔溃疡以药物为主,西医主张消除诱因,加速溃疡面愈合,同时以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但部分患者临床效果欠佳。中医主张补气、升阳火、败阴火的综合疗法,疗效明显。
  中医学认为,口腔溃疡病因为外感六淫,燥、火两邪,津伤火灼所致口疮;饮食不节,火热内生,损伤心肺肾之阴津所致口疮;情志过极,心烦不寐,心火亢盛,口疮乃发;素体阴亏,虚火内生,灼伤口舌所致;劳倦内伤,久病伤脾,水湿不运,伤及脾阳,寒湿生热,可致口疮[4]。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笔者将口腔溃疡分为5种证型,即脾胃积热型、脾肾阳虚型、血虚阴亏型、脾肾虚弱型及心肾阳虚型,根据不同证型给予药物治疗,有利于实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丹皮扶持正气;泽泻、茯苓具有利水渗湿之功效;甘草益气补中、泻火解毒;黄连、黄芩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之功效;山栀凉血利湿;苍术具有健脾醒胃、舒畅气机的作用;山茱萸补益肝肾;连翘、野菊花清热消毒、散结消肿;藿香具有和胃止呕、芳香化湿的作用,桑寄生强筋骨、益肝肾;五味子滋肾生津;山药具有滋养强壮、敛虚汗、助消化之功效。因此中医治疗能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1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溃疡患者疗效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溃疡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曾宪涛,姚馨蕙,耿发云,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溃疡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3):168-168.
  [2]陈传耀.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溃疡54例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2,25(9):55-57.
  [3]杜华珍.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溃疡100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5):168-168.
  [4]赵瑞珍,杨秀丽.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溃疡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4,12(7):1198-1199.
  (收稿日期:2015.08.1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非甾体抗炎药物致消化道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11月就诊并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的735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消化道损伤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统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消化道损伤发生率为244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P感染及心血管疾病与NSAIDs致消化道损伤呈显著正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检出年龄、HP
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充填式无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EM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和分析影响EM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年龄25~40岁患者EHP-5评分高于41~50岁患者(P<005);已婚患者EHP-5评分高于未婚患者(P<005);基本不了解EM疾病患者EHP-5评分高于基本了解疾病患者(P<005);无医疗保险患者EHP-5评分高于有医疗保险患者(P
目的:观察芬太尼诱导复合瑞芬太尼麻醉预防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患儿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A组)和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组(B
通过分析我国中医药院校图书馆经典阅览室建设情况,参考国内外高校优秀图书馆建设思路,提出结合实际建设图书馆经典阅览室,并确保所藏经典书籍货真价实,健全阅览室工作责任制度,合
【摘要】为探讨自拟安神汤联合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选取失眠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给予内服中药联合针刺治疗,观察疗效。  【关键词】失眠;针灸;中药;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5-0043-01  Abstract:  Keywords:  失眠亦称不寐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甲硝唑磷酸二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 (4.6mm &#215;250mm,5μm);以0.68%磷酸二氢钾溶液(用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至6.0)-甲醇(80∶20
【摘要】目的:观察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行传统疝修补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行传统疝修补术,连续硬膜外麻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做一切口,为斜型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配伍应用于终止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50例中期妊娠妇女,随机分成联合组及对照组,其中联合组患者经羊膜腔注入利凡诺100mg,穿刺前的24h开始分次口服米非司酮共150mg,并于24~48h后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对照组仅经羊膜腔注入利凡诺 100mg。结果:联合组及对照组的引产成功时间、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胎盘胎膜残留的比较,差异
目的:对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进行肠梗阻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行腹部x线平片检测和CT诊断,对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