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幸福的教师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na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的人从来不追问什么是幸福生活,因为,幸福总是在被追问的当下悄然离开,逃之夭夭。幸福的人也从来不为他人指示幸福的方向,因为幸福几乎是不可教的,有关幸福可教的部分至多只显示为如何去除人的痛苦。
  于是,如果有追问,“怎样成为幸福的教师”,那么,这个问题就只有转换为“教师如何减少痛苦”。甚至不能问“教师如何避免痛苦”。因为,痛苦几乎无处不在,人的痛苦只能减免而不能避免。痛苦也不能因为某个良方完全解决,痛苦只能获得缓解而无法获得解决。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是常识。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人处于匮乏的痛苦之中,欲望得到满的那一刹那虽然给人带来欢乐,但满足之后又陷入餍足、厌倦的痛苦之中。而且,即便一个欲望暂时得到满足,必有别的更多的欲望依然处于匮乏之中。在人的一生之中,幸福是短暂的,痛苦是永恒的。叔本华的说法是:“一切欲求皆出于需要,所以也就是出于缺乏,所以也就是出于痛苦。这一欲求一经满足也就完了;可是一面有一个愿望得到满足,另一面至少就有十个不得满足。再说,欲望是经久不息的,需求可至于无穷。而满足却是时间很短的,分量也扣得很紧。何况这种最后的满足本身也是假的,事实上这个满足了的愿望立即又让位于一个新的愿望;前者是一个已认识到了的错误,后者还是一个没认识到的错误。”
  为了减少痛苦,有人选择佛教式的消除欲望的道路。但是,人的欲望一旦被消除,人就成为世俗之外的出家人。出家人虽然也还是人,但出家人的“化缘”依然以不出家的日常生活中的常人为依靠。离开了日常生活中的常人,出家人亦不能免俗。所以,谈论“教师如何减少痛苦”,当以保持正常的欲望和需要为前提。有了这个前提,“教师如何减少痛苦”就进一步转换为“人有哪些正常的欲望”。正常的欲望就是自然的欲望。只要是自然的,就是好的,只要是非自然的,就可能是非正常的。教师的幸福生活意味着人的自然的欲望获得满足,同时也意味着人的非自然的欲望获得解除。
  一般而言,人主要有两个基本的自然欲望。一是食欲,可称为“好吃”。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食欲的满足给人类带来“喉舌”的快感。食欲首先显示为因饥饿而产生的生理渴求。但基本的饥饿得到缓解之后,食欲进一步显示为对美食的无限追求。二是爱欲,可称为“好色”,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爱欲的满足给人类带来“触摸”的快感。
  食欲与性欲皆为身体的欲望:身体的占有欲望以及身体的宣泄欲望。古今中外有关身体欲望的分类往往显得大同、小异。中国古典的欲望分类是两个:“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但是,除了身体的欲望,人还有精神的欲望,尤其是“游戏”的欲望。饥饿使人产生食欲,性饥渴使人产生性欲,疲劳和重复的生活使人产生休闲和游戏的欲望。人不能总是处于清醒状态,更不能总是清醒的工作状态。长期的清醒状态被称为“熬夜”,长期的工作状态被称为“操劳”。
  游戏欲也可称为爱欲,包括爱美(审美游戏)、爱智慧的游戏(智力游戏)和爱运动的游戏(身体游戏)。当某个人集美丽、智慧与健康于一身时,这个人就成为他人羡慕、痴迷的对象。从游戏的痴迷程度来看,游戏可分为清醒的游戏和沉醉的游戏,但游戏普遍显示为沉醉状态。游戏看起来也是一种劳动、劳作,但游戏和劳动的区别在于:劳动更看重结果和产品,游戏更看重过程。游戏的过程本身就是目的,或者说,游戏自身就是目的。
  这样看来,教师若指望过幸福的生活,若指望减少痛苦,那么,教师就需要在身体和精神这两个方向上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把幸福理解为某种快乐状态,那么,在身体的快乐和精神的快乐之间,最好使之保持同等的待遇。人们容易想象精神的快乐比身体的快乐更快乐,但是一种快乐不比另一种快乐更快乐。至于痛苦,倒是可以比较的。伊壁鸠鲁就认为,精神的痛苦比身体的痛苦更痛苦。但,即便是伊壁鸠鲁那样的快乐主义哲人,也从来不说精神的快乐比身体的快乐更快乐。
  除此之外,人容易产生一些非自然的欲望或虽然自然但并不必要的欲望。“有些欲望是自然的和必要的(如渴的时候想喝水);有些欲望是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如奢侈的食物、权力欲);还有些欲望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必要的,而是由虚幻的观念所产生的。”在所有非自然的、非正常或不必要的欲望之中,最典型的自然而非必要的欲望是“权力欲”。权力欲具体显示为好斗,爱出风头,爱荣誉,爱面子,等等。它既包括权力的占有欲望,也包括权力的释放欲望。
  除了“食欲”(含“性欲”)和“爱欲”之外,古今中外的文献一致把“权力欲”视为另一个更强烈的欲望。甚至有人认为,“在人类无限的欲望中,居首要的是权力欲和荣誉欲。”权力欲的完整的表述是“求生欲——占有欲——权力欲”。也就是说,“权力欲”源于原始的“求生欲”,后来“求生欲”逐步发展为“占有欲”。为了更安全更好地生存,人类开始占有,包括占有更多财产、占有更多性伙伴和占有更多知识。“占有欲”导致大量的研究、探索、琢磨、囤积、聚财、储蓄、追逐、挣扎、争斗。最后,“占有欲”逐步发展为“权力欲”。狭义的权力欲是当官的欲望、统治的欲望,广义的权力欲相当于占有欲、控制欲。在“权力欲”和“身体欲”(包括“性欲”和“食欲”)两者之间,食欲和性欲的满足给人的生命带来“快乐感”。而“权力欲”是给人带来“安全感”。
  自然而必要的欲望一般显示为“创造的冲动”;而非自然或不必要的冲动显示为“占有的冲动”。为了满足人的食欲、性欲和游戏欲,人需要凭借自己的“意志力”去创造和占有相关资料和资源。在创造和占有之间,占有虽然是自然的,但过度占有就成为非自然的不必要的欲望。
  这样看来,教师是否过幸福的生活,或者说,教师能否减少痛苦的生活,就在于教师能否在“食欲”、“性欲”和“游戏欲”三个方面展现创造的冲动而抑制非自然的不必要的占有冲动。人虽然需要占有,但不必成为过度占有的守财奴或政客(官迷、官僚)。教育的目标,就是激发人的创造的潜能(冲动),并凭借适当的占有而展开“劳动的生活”(以此满足食欲)和“爱的生活”(以便满足爱欲)和“游戏的生活”(以此满足人的探究欲和好奇心)。
  与正常人的生活追求相反,总有人会选择反常、病态的“占有的生活”:过度追求财富(关乎食欲)、“更多性伙伴”(关乎性欲)或权力(关乎食欲和性欲)。而忽略了知识生活(与自然打交道)、情感生活(与私人交往)、游戏生活(探究)过程中的创造的本能和创造的欢乐。
  最悲惨的生活是:既没有在知识生活、情感生活、游戏生活三个领域有所“占有”,也没有在知识生活、情感生活、游戏生活三个领域过“创造”的生活。这是所谓“赤贫”的、“穷苦”大众的生活。
  比较悲惨的生活是:虽实现了“占有”的生活,却没有“创造”的生活。这是纵欲者(有大量性伙伴而无爱情)、政客(位高权重而无可信任的朋友)或书呆子(有知识而无游戏精神)的生活状态。
  尚有一种生活,在常人看来比较悲惨,在当事人那里却能够自我满足:虽然在知识生活、情感生活、权力生活三个领域较少“占有”,却一直在知识生活、情感生活、权力生活三个领域中的某个或某几个领域过“创造”的生活。这是安贫乐道者(无财产却有知识)、夫唱妇随者(或“妇唱夫随者”)、侠肝义胆者(无权力但不缺少友情、亲情和信任)的生活状态。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
其他文献
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老师:“别羡慕西方教育,他们孩子的学习基础比不上我们”;家长:“我的孩子去国外,在班级都是名列前茅,还是国内基础扎实”;专家:“就基础教育而言,中国是领先西方的,特别是基础层面”……  刚开始,我也极为认同这样的观点。种种证据,不由你不信,可谓事实胜于雄辩——我们小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人家要到初中才学;我们的中等生,一到西方国家,成绩总是遥遥领先;我们的孩子会背几十首古诗的时
通过对膨胀土的石灰改良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膨胀土改良后粘粒含量、含水量、CBR等与不同掺灰率之间的关系,确定了膨胀土的最佳掺灰率,试验结果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针对公路隧道洞口施工在隧道建设中的重要性,对隧道洞口施工的主要环节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价,并对确保洞口稳定施工阶段或结构设计的措施做了介绍,从而解决了隧道洞口稳定处理方式
又到了开学报名的时候,每一位班主任老师在这一天都会非常忙碌。他们既要收缴各类费用,又要检查孩子的假期作业,还要指导家长填写一些资料……几年不做班主任了,在孩子报到的这一天,我仍然会来到教室,静静地等待孩子的到来。  用我的微笑迎接你  九月,如果我教一年级,我会早早地来到教室迎接一个个可爱的小朋友。因为这些孩子第一次来到小学,对小学生活充满了期待,对小学老师充满了好奇……这一天,是所有家长特别重视
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对低交通的单车道道路弯道路面加宽内容进行了分析,并从保障行车安全角度进行了不同弯道情况的加宽计算,最后给出了加宽值的具体取用建议,这对农村公路建设及其
以琼州海峡跨海工程为背景,研究了跨度达10000m特大跨径悬索桥的概念设计,研究表明,采用碳纤维加劲塑料可满足特大跨度桥梁的要求,辅助缆索在提高结构抗风性能方面作用很大,混合双
针对茂名市茂南区鳌头镇民庆大桥各部位破坏的特点,介绍了其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提出了桥面铺装、伸缩缝、裂缝、主梁及墩台等的维修加固方法,为广大工作者在旧桥改造工作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