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融合教育是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合并的一种教育理念,即将特需儿童与健全儿童安置在同一个教育环境里,满足他们的个别化需求,提供适应其身心发展的教育。那么随班就读的特需儿童在普通班级有着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运用同伴支持干预,利用班干部、体育小达人等同伴小老师,在体育课堂适应能力方面提供支持与协助。研究表明,在干预之后,个案在体育课堂常规的适应、听指令、课堂参与度以及人际交往互动四个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关键词:融合教育;同伴支持;自闭症儿童;体育课堂;适应能力
一、研究背景
融合教育的推进让越来越多的特需儿童有机会进人普通学校,尤其是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然而因他们本身的特质,在参与普通班级课堂的学习时存在诸多的适应困难。自闭症儿童语言理解与沟通能力有限,社交互动存在很大障得;多数自闭症儿童伴随有各种行为问题,如刻板行为、大声叫、哭闹、课上不合群、不听指令等认知理解与普通儿童有较大差距,对知识点的理解困难,且学习不能举一反三,难以灵活运用。自闭症儿童的这些特质严重影响了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常常只能被动有限参与课堂,表现为主动性较弱,自身与课堂环境不能达成一种平衡与协调状态,因此在普通班级课堂适应上存在较大的困难。本文研究拟在现有教育环境下,以体育课堂为例,通过同伴支持干预,为提升自闭症儿童体育课堂适应能力,以帮助他更好地适应班集体生活。
二、研究对象
本校四年级某班一名随班就读的学生,小健同学,属于轻度自闭症患者,韦氏智力测试分数为62,该学生有一定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学习的基础能力较好,但他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在课堂上会发出小声音和做小动作;动作方面,该学生的前庭觉敏感和本体感觉不足,对学生的动作控制和协调性有影响。社会交往方面,该学生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较好的语言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但交往的方式单一,交往的主动性欠缺,合作意识淡薄。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观察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运用自编的《小健同学体育课堂适应能力观察记录表》对个案进行课堂观察记录;运用自编的《小健同学课堂适应访谈提钢(教师版)》对个案所在班级的所有任课教师进行访谈,明确个案在适应普通班级体育课堂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针对个案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实施同伴支持的干预方案,以个案研究方法进行追踪研究。
四、研究过程
(一)个案在体育课堂适应能力方面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1、体育课堂常规的不理解。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学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建设精神文明起到重要作用。观察发现,个案对班级的体育课堂常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主要包括课前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原地转体、报数、踏步对整齐和课后集合、师生道谢等。个案在执行体育课堂常规时,完成的质量不高,或者比其他人慢几拍。比如原地转体,分不清向左还是向右的意思,模仿能力较差。
2、听指令有困难。在学校生活中,会接收一些来自教师的各种指令,是否能很好的理解指令并适当反应,直接影响个案能否适应班级集体生活。归纳起来,个案所在班级的指令大致可以分为集体性指令和单独的指令。集体指令已经超出他的理解范围的指令,比如体育课堂常规上听口令原地转体,个案的方位概念还没完成清晰,老师发出指令后他的反应很慢并且容易做错。总的来说,在个案能理解的指令中,老师给予单独指令的反应好于集体指令,所以在集体学习与生活中表现出较大的不适应。
3、课堂活动参与度不高。课堂活动参与指个案在参与体育课堂活动时的表现,从所得观察资料发现他的专注力、参与主动性、询求帮助等三个方面。从资料可见,个案课堂专注力很差,特别是老师讲解示范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很多小动作,比如左右环顾、低头、玩手指等;课堂参与主动性不足,从不跟随同学齐声回应;在课堂上遇到一些问题时,他不知道如何处理,不懂得要跟老师或同学询求帮助来解决,如在足球课上,他没有拿到足球,却不知道向老师或同学拿。
4、人际交往互动困难。在班级中,个案的人际交往互动包括与老师、与同学的互动。个案几乎没有主动互动的动机,都是被动与人互动。即便是同学或老师主动和他互动,他也表现为不愿意与人对视,低头不语或用小动作表示拒绝互动。课间时,不知道要怎么和同学玩,难以融人班集体中。
(二)同伴支持干预与实施
1、挑选同伴小老师。同伴小老师的挑选特别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研究过程是否能顺利开展和进行。本文研究中按照出勤率高、能妥善处理好自己的事情、热心服务他人、有善心、爱心、耐心、有体育爱好的小伙伴等进行选,共选出5名小老师。
2、培训同伴。同伴小老师的培训分三步进行,首先让同伴小老师对课堂内容的熟悉流程;如足球课的脚内侧传球的技术动作运用,游戏的导入等。游戏中让小老师更深入地了解个案的特征,并且引导同伴小老师在游戏中要顾及个案,初步感受作为小老师的,要关照或关注到个案;其次是播放个案堂上的视频,让小老师观看并说说个案在课堂上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和得到帮助;最后是针对个案的特征给出给予帮助的策略与办法,并进行具体的任务分工。
3、监管与帮扶。每周进行次小老师工作汇报与反馈,搜集小老师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或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探讨问题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及时调整和改进。如小老师在帮助个案时,可能会发出声音影响到课堂纪律,这时研究者就把这个过程拍下来,播放视频让大家分析,怎样做既可以幫助个案,又不会影响课堂,大家共同探讨可行有效的方法,在能用动作提示的情况下;就不要有口语,即便需要口语也要压低音量,保证不影响课堂,不影响其他同学;并制作一些视觉提示卡,让小老师在必要的时候出示图卡来提醒个案,替代口语提示等。此外,监管过程还充分利用个案的同伴负责提醒小老师提供给个案支持并及时对小老师的工作给予回馈,如在小老师的工作记录卡上给予奖励月末时累积的“含”可以兑换小礼品。 四、干预结果
1、体育课堂常规适应成效显著。研究期间,小老师针对个案在与人问好、说再见、端坐、静息、齐读、跟读、点名时有适当的回应、拿出指定的文具或书本、排队等方面给予协助。小老师结合实际情境,提醒个案要做得更标准、更规范,如齐读时,个案刚开始常不愿意把书立起来读,而老师要求齐读时要把书捧起立在课桌上朗读,经过小老师一段时间的提醒后能主动按要求齐读。从下表可以看个案在实施同伴支持干预之前、各项目均不能独立完成,经过两个月的同伴支持后月表现出明显的进步,一半以上能独立完成,课堂常规基本能很好适应,同伴支持对于个案课堂规则的适应有明显成效。
2、借助模仿同伴来理解指令。观察发现,个案对老师的集体性指令由刚开始的听而不闻”,逐渐能关注到讲台和老师,对常用的、反复重复的、可以动作回应的指令有较好的反应。即便有的时候不能马上理解老师的意思,但能主动留意身边的小老师,模仿同伴的动作。虽然在指令的听从方面,他仍显得会比人“慢一拍”,不过相对研究初期已有较大的进步,基本能跟上班级的进度和步调。
3、课堂参与更积极活跃。研究初期,个案小杰在课堂上很难参与,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语文课堂表现得尤为突出,常会发呆张望。从图1可以看出研究初期个案课堂上不专注时间有多有20分钟左右、有半节课都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经过同伴支持干预之后,除语文之外,其他学科课堂上不专注的时间均有明显减少,观察分析,随若语文知识点的难度加深,上课内容需要理解语词,且老师在分析课文时,很多时候都要靠想象去理解,个案在这个方面表现为更大的困难,因此不专注的情況仍存在。在课堂参与方面,经过同学与他一起交流次数逐渐增多。从一起的同伴访谈中也印证了“他现在上课积极了很多,他都会主动参与,而且还很有表现”这表明在干预之后,个案在课堂活动的参与上适表现出明显的进步。
五、反思与讨论
(一)同伴支持干预方案需要得到有效的监管。在实施同伴支持干预方案时,同伴作为小老师要对个案进行支持和帮助,但对年龄尚小的学生来说,他们必须要经过定培训,需要了解个案的相关特征,掌握与个案相处的方式,并且要及时了解支持的进展和在支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作为一位特教班教师,因工作量的原因无法做到时刻蹲点在个案所在班级对小老师进行监管,因此充分利用陪读姐姐这一资源,通过与同伴交流,让其明确研究者的意图,对小老师的支持行为给予及时反馈与监管,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这种“影子老师+特教班教师”的模式能对同伴支持干预方案以极大的助推作用,影子老师能及时向研究者反馈个案与小老师的情况,对整个研究过程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同伴小老师的模范作用能带动班级形成接纳个案的良好氛围。研究初期观察会发现有少部分同学看到个案很多事情都不会,需要小老师帮助和提醒,因此,会有一些不友善的言辞,如说个案“傻"、“白”等难听的话语,而整个研究过程下来,在小老师的带头下,在榜样的示范下,其他同学逐渐明白帮助个案是会得到老师的肯定的这种模范作用使得班级逐渐形成正向包容接纳的班级氛围。在研究后期观察发现有部分同学会主动与个案玩,课间关心个案的作业,帮助他、提醒他,这让个案感受到班集体对他的爱,而他也逐渐融入了这个班,更愿意与同伴互动和交往了,逐渐出现了主动互动的言语。
(三)语言理解能力不足成为影响自闭症儿童课堂适应的瓶颈。从研究所得资料发现,同伴支持干预方案对那些能直观反应的课堂适应内容有明显的成效,能让个案基本跟上班级的步调,但对于深层次的课堂适应,譬如学业能力的适应,这一方案就存在一定局限性。简单来说,个案的核心障主动互动碍在于语言理解与表达困难,同伴能帮助其理解课堂或班级里惯常性的情境或指令,但对于更深层次的认知学习,难以以这种方式帮助其克服自身障碍。因此,自闭症儿童要能更高层次地融入班集体当中,還需要提升自身的语言理解能力,这也是未来研究的需要去弥补的方向。
对于四年级的小健同学融合教育课堂上,培养他对体育运动锻炼的兴趣进一步学习与生活,我感到要想他可以得到其他正常学生的同伴支持,那就是提高他的运动爱好的最有利的帮助,要求同伴不仅仅教他学习,还要有友好地陪伴,同时作为老师的我对他的关爱,无影中就是他理想的火花,是他热爱运动的阶梯。
爱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知识和努力才能学会的艺术,用爱心抚慰学生的心灵,它的基础是给予、关心、责任感、尊敬和了解。小健同学需要爱,渴望关注,在我的教育教学中,利用了上足球课堂来提高他对爱的认知,安排了两名同学对他学习障碍的帮助,平时加以对他的每一点点的鼓励,与他轻轻地互动和单独指导,后来发现他对体育课堂,甚至每一次对我露出的笑容,此时,我的内心总是甜甜动心,“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这种爱就体现在教育的机智之中,“爱”,可以缓解特需学生自卑的心理情绪,消除误解,唤起他们学习的热情,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的确,爱的渴望带给孩子们的是快乐、是信心、是激励、是进步。从而使我体会到,教育只有入情,才能入理;只有感化,才能转化;只有懂他,才能真爱他。
参考文献
[1]关文军.融合教育学校残疾学生课堂参与的特点及教师提供的支持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17(12):3-10.
[2]王培凤.基于录像示范法的中度智力障碍儿童课堂规则执行训练的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5.
[3]石晓辉.融合教育中的同伴作用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7(8):8-11.
[4]范秀辉.周敏玲.何瑛.谢利.同伴支持干预对提升自闭症儿童课堂适应能力的个案研究.绥化学院学报.2019(4).第39卷第4期.
关键词:融合教育;同伴支持;自闭症儿童;体育课堂;适应能力
一、研究背景
融合教育的推进让越来越多的特需儿童有机会进人普通学校,尤其是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然而因他们本身的特质,在参与普通班级课堂的学习时存在诸多的适应困难。自闭症儿童语言理解与沟通能力有限,社交互动存在很大障得;多数自闭症儿童伴随有各种行为问题,如刻板行为、大声叫、哭闹、课上不合群、不听指令等认知理解与普通儿童有较大差距,对知识点的理解困难,且学习不能举一反三,难以灵活运用。自闭症儿童的这些特质严重影响了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常常只能被动有限参与课堂,表现为主动性较弱,自身与课堂环境不能达成一种平衡与协调状态,因此在普通班级课堂适应上存在较大的困难。本文研究拟在现有教育环境下,以体育课堂为例,通过同伴支持干预,为提升自闭症儿童体育课堂适应能力,以帮助他更好地适应班集体生活。
二、研究对象
本校四年级某班一名随班就读的学生,小健同学,属于轻度自闭症患者,韦氏智力测试分数为62,该学生有一定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学习的基础能力较好,但他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在课堂上会发出小声音和做小动作;动作方面,该学生的前庭觉敏感和本体感觉不足,对学生的动作控制和协调性有影响。社会交往方面,该学生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较好的语言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但交往的方式单一,交往的主动性欠缺,合作意识淡薄。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观察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运用自编的《小健同学体育课堂适应能力观察记录表》对个案进行课堂观察记录;运用自编的《小健同学课堂适应访谈提钢(教师版)》对个案所在班级的所有任课教师进行访谈,明确个案在适应普通班级体育课堂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针对个案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实施同伴支持的干预方案,以个案研究方法进行追踪研究。
四、研究过程
(一)个案在体育课堂适应能力方面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1、体育课堂常规的不理解。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学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建设精神文明起到重要作用。观察发现,个案对班级的体育课堂常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主要包括课前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原地转体、报数、踏步对整齐和课后集合、师生道谢等。个案在执行体育课堂常规时,完成的质量不高,或者比其他人慢几拍。比如原地转体,分不清向左还是向右的意思,模仿能力较差。
2、听指令有困难。在学校生活中,会接收一些来自教师的各种指令,是否能很好的理解指令并适当反应,直接影响个案能否适应班级集体生活。归纳起来,个案所在班级的指令大致可以分为集体性指令和单独的指令。集体指令已经超出他的理解范围的指令,比如体育课堂常规上听口令原地转体,个案的方位概念还没完成清晰,老师发出指令后他的反应很慢并且容易做错。总的来说,在个案能理解的指令中,老师给予单独指令的反应好于集体指令,所以在集体学习与生活中表现出较大的不适应。
3、课堂活动参与度不高。课堂活动参与指个案在参与体育课堂活动时的表现,从所得观察资料发现他的专注力、参与主动性、询求帮助等三个方面。从资料可见,个案课堂专注力很差,特别是老师讲解示范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很多小动作,比如左右环顾、低头、玩手指等;课堂参与主动性不足,从不跟随同学齐声回应;在课堂上遇到一些问题时,他不知道如何处理,不懂得要跟老师或同学询求帮助来解决,如在足球课上,他没有拿到足球,却不知道向老师或同学拿。
4、人际交往互动困难。在班级中,个案的人际交往互动包括与老师、与同学的互动。个案几乎没有主动互动的动机,都是被动与人互动。即便是同学或老师主动和他互动,他也表现为不愿意与人对视,低头不语或用小动作表示拒绝互动。课间时,不知道要怎么和同学玩,难以融人班集体中。
(二)同伴支持干预与实施
1、挑选同伴小老师。同伴小老师的挑选特别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研究过程是否能顺利开展和进行。本文研究中按照出勤率高、能妥善处理好自己的事情、热心服务他人、有善心、爱心、耐心、有体育爱好的小伙伴等进行选,共选出5名小老师。
2、培训同伴。同伴小老师的培训分三步进行,首先让同伴小老师对课堂内容的熟悉流程;如足球课的脚内侧传球的技术动作运用,游戏的导入等。游戏中让小老师更深入地了解个案的特征,并且引导同伴小老师在游戏中要顾及个案,初步感受作为小老师的,要关照或关注到个案;其次是播放个案堂上的视频,让小老师观看并说说个案在课堂上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和得到帮助;最后是针对个案的特征给出给予帮助的策略与办法,并进行具体的任务分工。
3、监管与帮扶。每周进行次小老师工作汇报与反馈,搜集小老师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或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探讨问题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及时调整和改进。如小老师在帮助个案时,可能会发出声音影响到课堂纪律,这时研究者就把这个过程拍下来,播放视频让大家分析,怎样做既可以幫助个案,又不会影响课堂,大家共同探讨可行有效的方法,在能用动作提示的情况下;就不要有口语,即便需要口语也要压低音量,保证不影响课堂,不影响其他同学;并制作一些视觉提示卡,让小老师在必要的时候出示图卡来提醒个案,替代口语提示等。此外,监管过程还充分利用个案的同伴负责提醒小老师提供给个案支持并及时对小老师的工作给予回馈,如在小老师的工作记录卡上给予奖励月末时累积的“含”可以兑换小礼品。 四、干预结果
1、体育课堂常规适应成效显著。研究期间,小老师针对个案在与人问好、说再见、端坐、静息、齐读、跟读、点名时有适当的回应、拿出指定的文具或书本、排队等方面给予协助。小老师结合实际情境,提醒个案要做得更标准、更规范,如齐读时,个案刚开始常不愿意把书立起来读,而老师要求齐读时要把书捧起立在课桌上朗读,经过小老师一段时间的提醒后能主动按要求齐读。从下表可以看个案在实施同伴支持干预之前、各项目均不能独立完成,经过两个月的同伴支持后月表现出明显的进步,一半以上能独立完成,课堂常规基本能很好适应,同伴支持对于个案课堂规则的适应有明显成效。
2、借助模仿同伴来理解指令。观察发现,个案对老师的集体性指令由刚开始的听而不闻”,逐渐能关注到讲台和老师,对常用的、反复重复的、可以动作回应的指令有较好的反应。即便有的时候不能马上理解老师的意思,但能主动留意身边的小老师,模仿同伴的动作。虽然在指令的听从方面,他仍显得会比人“慢一拍”,不过相对研究初期已有较大的进步,基本能跟上班级的进度和步调。
3、课堂参与更积极活跃。研究初期,个案小杰在课堂上很难参与,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语文课堂表现得尤为突出,常会发呆张望。从图1可以看出研究初期个案课堂上不专注时间有多有20分钟左右、有半节课都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经过同伴支持干预之后,除语文之外,其他学科课堂上不专注的时间均有明显减少,观察分析,随若语文知识点的难度加深,上课内容需要理解语词,且老师在分析课文时,很多时候都要靠想象去理解,个案在这个方面表现为更大的困难,因此不专注的情況仍存在。在课堂参与方面,经过同学与他一起交流次数逐渐增多。从一起的同伴访谈中也印证了“他现在上课积极了很多,他都会主动参与,而且还很有表现”这表明在干预之后,个案在课堂活动的参与上适表现出明显的进步。
五、反思与讨论
(一)同伴支持干预方案需要得到有效的监管。在实施同伴支持干预方案时,同伴作为小老师要对个案进行支持和帮助,但对年龄尚小的学生来说,他们必须要经过定培训,需要了解个案的相关特征,掌握与个案相处的方式,并且要及时了解支持的进展和在支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作为一位特教班教师,因工作量的原因无法做到时刻蹲点在个案所在班级对小老师进行监管,因此充分利用陪读姐姐这一资源,通过与同伴交流,让其明确研究者的意图,对小老师的支持行为给予及时反馈与监管,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这种“影子老师+特教班教师”的模式能对同伴支持干预方案以极大的助推作用,影子老师能及时向研究者反馈个案与小老师的情况,对整个研究过程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同伴小老师的模范作用能带动班级形成接纳个案的良好氛围。研究初期观察会发现有少部分同学看到个案很多事情都不会,需要小老师帮助和提醒,因此,会有一些不友善的言辞,如说个案“傻"、“白”等难听的话语,而整个研究过程下来,在小老师的带头下,在榜样的示范下,其他同学逐渐明白帮助个案是会得到老师的肯定的这种模范作用使得班级逐渐形成正向包容接纳的班级氛围。在研究后期观察发现有部分同学会主动与个案玩,课间关心个案的作业,帮助他、提醒他,这让个案感受到班集体对他的爱,而他也逐渐融入了这个班,更愿意与同伴互动和交往了,逐渐出现了主动互动的言语。
(三)语言理解能力不足成为影响自闭症儿童课堂适应的瓶颈。从研究所得资料发现,同伴支持干预方案对那些能直观反应的课堂适应内容有明显的成效,能让个案基本跟上班级的步调,但对于深层次的课堂适应,譬如学业能力的适应,这一方案就存在一定局限性。简单来说,个案的核心障主动互动碍在于语言理解与表达困难,同伴能帮助其理解课堂或班级里惯常性的情境或指令,但对于更深层次的认知学习,难以以这种方式帮助其克服自身障碍。因此,自闭症儿童要能更高层次地融入班集体当中,還需要提升自身的语言理解能力,这也是未来研究的需要去弥补的方向。
对于四年级的小健同学融合教育课堂上,培养他对体育运动锻炼的兴趣进一步学习与生活,我感到要想他可以得到其他正常学生的同伴支持,那就是提高他的运动爱好的最有利的帮助,要求同伴不仅仅教他学习,还要有友好地陪伴,同时作为老师的我对他的关爱,无影中就是他理想的火花,是他热爱运动的阶梯。
爱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知识和努力才能学会的艺术,用爱心抚慰学生的心灵,它的基础是给予、关心、责任感、尊敬和了解。小健同学需要爱,渴望关注,在我的教育教学中,利用了上足球课堂来提高他对爱的认知,安排了两名同学对他学习障碍的帮助,平时加以对他的每一点点的鼓励,与他轻轻地互动和单独指导,后来发现他对体育课堂,甚至每一次对我露出的笑容,此时,我的内心总是甜甜动心,“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这种爱就体现在教育的机智之中,“爱”,可以缓解特需学生自卑的心理情绪,消除误解,唤起他们学习的热情,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的确,爱的渴望带给孩子们的是快乐、是信心、是激励、是进步。从而使我体会到,教育只有入情,才能入理;只有感化,才能转化;只有懂他,才能真爱他。
参考文献
[1]关文军.融合教育学校残疾学生课堂参与的特点及教师提供的支持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17(12):3-10.
[2]王培凤.基于录像示范法的中度智力障碍儿童课堂规则执行训练的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5.
[3]石晓辉.融合教育中的同伴作用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7(8):8-11.
[4]范秀辉.周敏玲.何瑛.谢利.同伴支持干预对提升自闭症儿童课堂适应能力的个案研究.绥化学院学报.2019(4).第39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