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ktj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理论上来讲,所谓美育是指立足于当今流行的审美理念背景,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渗透一定的审美教育,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开阔胸怀,养成良好的人格素养。并且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和利用美的能力。
  一、从教材中发现美
  在小学语文的课本中,关于美育的教材十分丰富,例如大自然的美,艺术世界的美,人文社会的美等等,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语文课本中发现每一种渗透其中的美。例如李白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了瀑布的壮观之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出了游子的思乡情怀之美,在《黄山奇石》中,课文内容写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仙人指路”这些关于奇石的活灵活现的描述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妈妈的爱》中,通过将妈妈的爱比喻为“清凉的风”、“遮雨的伞”、“滴落的泪”,以此表现出浓烈又温和的母爱之美。
  在叶圣陶先生的《荷花》中,叶先生描写白荷花的清丽脱俗之美:“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不仅仅通过描写荷花在池中错落有致的美,还写了荷花的姿态美,字句中作者对于荷花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在《清澈的湖水》一文中,作者生动的将湖北比作“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这里写的是湖水的美丽和清澈,而在后文中,主人公小洁在看到一个小孩将果皮扔进湖水中的不满,等到船终于靠岸之后,小洁寻找到一个垃圾箱,并开心的将垃圾扔进垃圾箱里的时候,这里作者想透过这个故事表达的是主人公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环境的心灵美。因此,从这些教材所体现的案例中可见,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美’的一个重要载体,教师通过它向学生传递‘美育’知识,学生通过它学习‘美育’知识。
  二、欣赏课文的語言之美
  语文课文中的语言之美是非常神奇的,这些语言能够非常准确和细腻的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这些凝练生动、艺术又形象的文学语言正体现了语文课文中的语言之美,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非常具有特色的文章精品,有的课文在韵律和格式上独树一帜,读起来朗朗上口,例如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和童谣,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古人高深的思想品德和文化气息;有的课文仿佛一幅生动的山水画,豁达而通俗的文字中,学生就能够从中体会到大自然的奇伟瑰丽与鬼斧神工;有的课文时现代诗歌,一言一语中歌颂的人文美,这些经典篇章,每一处都透露着美的成分,每一处都在向学生展示语文世界所延伸出来的多元化美育思维。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自主鉴赏课文的习惯,从而感受语文知识中美的熏陶,增强学生对于美的理解与享受。
  三、领悟文本内容的情感美
  不论是哪一个学科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都离不开情感的体验与感情的渗透,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语文学习更是如此,只有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取到美好的情感体验,才能够真正的陶冶情操,真正的对语文内容的情感美有真实的体悟。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有创造性的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有创新精神,通过语文课本上的知识与内容,引导学生多多实践和体验,这样才能够激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语文内容的情感之美。
  每一篇文章中都包含着作者自身浓厚的思想感情,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是托物言志,虽然表达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恰恰需要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意图和文中的内涵,了解作者付诸的丰富情怀,从而激起学生的共鸣、和学生内心美好情感的释放,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浓厚的情感体验的氛围中理解语文内容中的美,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启迪,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采用灵活而多元化的方式与技巧来引导学生进行‘美’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揣摩课本中的形象美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非常多美好的人物形象,例如一心为民的海力布,有全心全意钻研科学知识的达尔文,发明电灯的爱因斯坦,还有为了唱好京剧而勤学苦练的梅兰芳等等,这些课文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他们对于科学、事业与真理的美孜孜不倦的追求,在他们的人生事迹中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些人性中高尚的美无一不体现在他们的作为之中。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这些经典的人物形象出发,引导学生仔细的揣摩这些伟人的言行,并且认真感受他们的精神世界,努力寻找他们的思想火苗,从而感受到人物的形象美与心灵美。
  比如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该篇课文中包含了许多的美育因素,形象美、语言美、情感美等等,这些美育因素的呈现通过听读来呈现再合适不过了,播放配有桂林山水视频的朗读让学生听,在听的时候还能欣赏桂林美景。“麦格克效应”就说到语音感知过程中听觉和视觉是交互作用的,最终目的是让知觉更加准确,通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学生进入到这种美的意境中去之后,就自然而然受到美的熏陶,之后就要请学生谈谈听完朗诵后对桂林山水的初步感受。当学生已经被这种美感染时,就要趁热打铁,让学生去读,当然不是传统上的读,而是结合多媒体配乐和画面来读,在之前听的基础上,学生通过配乐读,在读的同时会引发无穷的想象,加深了对桂林山水美的认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审美情趣。
  五、结语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而小学的语文中所存在的美需要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为孩子引导和发掘,并且将美育的渗透转化为小学语文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之时,充分的利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技巧来将语文课文中的语言美、艺术美、思想境界美更好的结合起来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领略语文中的美与知识,起到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孩子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难能可贵的、自由创造美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生天生就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往往不够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学生学得好,就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样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调动学生积极性;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发掘学
期刊
幼儿期是培养人创造性思维的黄金时期。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求新、求异、设法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幼儿充分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基础上的。  一、围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设置美工区域活动目标  设计教育目标的意义在于保证教育过程的顺利进行,使教师能根据预定要求来组织有效的教育活动,但却因此很容易出现忽视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现象。教师
期刊
现在的高中生,虽吃穿不愁,还有零花钱,也就是表面上光亮,外人看到的常常一副帅气,潇洒的言淡外表。其实他们的内心很是脆弱,有很强的反弹性,做事存在很多的盲目性.在这里我只从老师的角度,通过本人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现在的高中生虽表面看起来一副何事无所惧,一切坦然处之的态度,但他们大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強好奇心;爱面子,无人生阅历;自我感觉一向好,做事无长劲儿。  首先,谈谈学生
期刊
摘要:注意力是指一个孩子能将焦点或意志集中在某一事物或游戏上,而不被外界所干扰的能力,是一种心理活动。根据小学生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提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等措施,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和保持学生课堂注意力,达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提升注意力课堂效率  注意力是指一个孩子能将焦点或意志集中在某一事物或游戏上而不被外界干扰的能力,是一种心理活动。注意
期刊
一、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数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在于它应用的广泛性,还在于个体发展的价值性和独特性。在生活和工作中,用数学问题描述各种现象的数量关系,并通过学生建构模型可以进行分析预测,这种思想是其它学科难以取代的。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知识,掌握多少,你可以衡量的,也不是会怎么处理繁琐的计算就可以实现,而是需要个体在具備一定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的基础上,能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思维思
期刊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使教学有滋有味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情境,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有关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情境创设还要注意现实性和针对性,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热情,主动参与,便能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
期刊
这几年来我一直让学生写数学日记,主要让学生写当天所学内容的心得、感悟与建议。开始写时,学生很难接受。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写日记是语文老师才会布置的作业,数学老师也要求写日记,难以理解。但我没有放弃,一直坚持让他们写日记,哪怕是三言两语,只要是自己的真实想法都可以写出来。慢慢的学生就已经习惯了,他们在写日记当中尝到了甜头,不再有抵触情绪,并且越写越好,总得看来还不错。  要求学生写日记,我批改的作业量
期刊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科学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了达到此目的,初中生物学科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在继承我国生物科学教育优势的基础上,更注
期刊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差异,把每堂课教学知识置于整体知识体系中,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等。为更好落实以上建议,结合我区当前数学教学现状,笔者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模式进行实践探索,意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提升我区中学数学学科
期刊
摘要: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升幅度与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密切相关,而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的培养又与课堂教学互动密切相关。因此课堂教学互动应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为目的。本文从以学生为本培养其独立自主的精神,实施民主管理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和解放对学生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四个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互动;培养;创造性个性  课堂教学互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