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及民国时期,湖北地区诸多市县村镇的民间团体、商家或个人,曾发行过大量钱票,此类民间钱票,湖北地区通常称作“市票”,靠近江西、湖南局部地区,也称“花票”。但是,经历届政府的多次取缔与销毁,如今,湖北民间钱票仍流传于世者,与邻省相比,已颇为稀少,这也是诸多民间钱票图谱中,极少录载湖北民间钱票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常,民间发行的钱票,往往会遭到国家及地方政府的严加取缔。然而,作为一个小小县城商会的湖北宜昌县商会,其所属公济钱庄发行的一种钱票,却得到了北洋政府总理及财政部的批准,准其发行,流通于市面,甚至一发再发。这种国家及地方政府一致认可民间发行钱票的情况,在国内民间钱票发行史上,颇具传奇特色,也实属罕见。
这种钱票,就是民国八年(1919)湖北省宜昌县商会“公济钱庄”发行的“宜昌公济铜元壹串钱票”,俗称“公济票”。
宜昌“公济票”,尽管多次发行,且数量甚多,但是,经宜昌县商会及地方政府的多年回收与销毁,目前民间流传者,极其稀少,可谓难得一见。《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民国时期商业银行纸币》、《民国地方钱票图录》及《旧中国民间钱庄纸币》等专门介绍民间钱票的图录中,均未录载。
本文拟就湖北省宜昌县商会“公济钱庄”发行的“宜昌公济铜元壹串钱票”及其发行历史背景,作简要介绍。
一、宜昌公济钱庄铜元壹串钱票
宜昌公济钱庄发行的“宜昌公济铜元壹串钱票”,为横式石印钱票,长136、宽82mm(如下图)。钱票正面图案、文字、边框等为黑色。中心图案为一座两层楼房,顶楼之上,竖有一竿大旗,旗座部分标有文字:“宜昌□”;一楼门框之上,也有文字:“安集□”,也许是该楼的名称。中心图案两旁,有“铜元”、“壹串”四个醒目大字。中心图案之上印有“宜昌公济”四字,指出该钱票由宜昌公济钱庄发行,其旁分别印有编号:121623(红色)。
边框四角,分有四个大写“壹”字。边框左右内侧,分别是编号:“字第一贰一六贰三号”及发行时间:“民国八年”及“公济票”字样。民间俗称“公济票”即由此而来。“公济”二字为椭圆形红色印章所钤盖。底部边框之上,印有两排小字:“宜昌商帮全体组织”,说明该票由宜昌商帮全体组织担保。小字两旁分别钤盖两枚印章:“宜昌公济”(红色)。
钱票背面图案、文字、边框等为红色。中心图案为一幅椭圆形“云海图”。其上钤盖一枚方形印章:“宜昌公济之印”。中心图案之上,也有“宜昌公济”四字;其下,亦印一排小字:“宜昌商帮全体组织”;左右两侧,有“因烂换版”和“收旧用新”诸字。边框四角,分别有四个大型阿拉伯数字“1”。
整合票面,印制尚规范,文字、图案与色泽,搭配得体,显得古色古香,颇为耐看。
二、公济票发行背景
宜昌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险要,历年常驻大量军队。民国3年(1914)4月24日,袁世凯任命王占元帮办湖北军务时,特在宜昌设立“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部”,第一任司令是曹锟。到民国六年(1917)8月7日,改由北洋军长吴光新出任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兼四川查办使,司令部、查办使署及二个混成旅,常驻宜昌。
民国8年(1919)9月,因北洋政府财政吃紧,发放军饷缺少现钞,宜昌驻军军饷,改发北洋政府当时发行的一种有利库券,然而该券规定,六个月后才能兑现,不能当即流通。士兵领到库券后,强行在市面行使,与宜昌当地商民发生冲突,造成严重影响。为此,驻军总司令吴光新,与宜昌县商会协商,由商会发行一种公济票,流通市面,收回有利库券,借名维护国家信用,以利于库券的推行。
民国8年(1919),宜昌县商会,以该县商业十三帮公款铜元30万串为资本,设立一家“公济钱庄”,经营钱业的汇兑、存放款业务。此时就安排公济钱庄发行“宜昌公济铜元壹串钱票”,即“公济票”,来收兑有利库券。公济钱庄地址在宜昌云集路,经理为王印川、刘代耕。抗日战争时期,公济钱庄停业,胜利后,公济钱庄改在天宫牌坊街山西商人“济宜典当铺”原址处复业,勉强经营到临近解放,1949年4、5月间歇业。解放后,该处改建为宜昌二轻幼儿园。天官牌坊街,后改名为“四维路”。解放后,又更名为民主路。
此外,宜昌县商会,又以60万串公济票为基金,开设“济生典”,以利贫民为名,发放高利贷。济生典地址在宜昌天官牌坊街。几年后,盈余达十几万元,①这就是宜昌县商会一直坚持发行公济票的重要原因之一。民国24年(1935),该典当铺歇业停办。
发行公济票之事,却遭到了邻县秭归知事廖溥的反对,特报请湖北省省长,勒令宜昌商会收毁公济票,湖北省财政厅厅长王松儒,给予了支持。
此事惹恼了宜昌驻军总司令吴光新,民国9年(1920)1月,为了使公济票的发行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达到合法发行的目的,吴光新亲自出马,电呈北洋政府国务院总理靳云鹏,请允宜昌商会发行公济票,电文称:
“政府前以财政不裕,发行有利库券,搭放兵饷,就地行使,曾奉通令在案。当时行使,军民颇感不便,惟荆(州)、宜(昌)一带为本军血战数月收复之地,商民激于爱戴之诚,佥愿分任巨资,筹存商会,收购库券,另出花票(公济票)以利推行。数月以来,军民称便,其所以维持国家威信者不为不至。……查发行库券,本为中央权宜救济财政之计,商民维持通行已属分外,况兑现之期转瞬已到,若听地方官吏徇情破坏,国家威信一失,将来更无补救善后之策。除由光新飞电何(佩ND579)省长严令维持力行,并令驻在将领保护现状外,谨将原电抄请鉴核,并交财政部速予筹备,以保威信。”②
因为此事关系到北洋政府财政部有利库券能否顺利发行,与财政部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加之,财政部财政困难,又无现金支付军饷,于是,财政部总长李思浩,在接到电文后,于民国9年(1920)1月29日,致电湖北省省长何佩ND579,特准予发行公济票,电文称:
“宜昌商会既确有准备金可以照换,此项公济票为国库券之代价,与架空牟利者情形有别,准由部咨明币制局通融特许,以利库券发行。”③
不久,2月9日,财政部币制局下达“请特许通融宜昌公济票流通”公函,函中给予秭归县知事廖溥以“托词挑阻”之批评,对湖北省财政厅厅长王松儒,严加申饬(王松儒因此事而丢掉官职),并令新任厅长魏联芳遵照省令妥核。
2月10日,币制局总裁周自齐,也致函湖北省省长何佩ND579,称,“宜昌商会既出花票为维持库券,是有特别情形,且与小票性质特殊,自不得不从权照办”但又强调,“所出票价数目是否与库券定额相符,能否如期收回,不致借端滥发,扰乱金融,尚析分饬随时查核办理。”④
此后,宜昌公济票发行无阻。实际上,后来公济票的发行,已成为宜昌驻军主要的筹款办法,从而借此多次发行,其数量已无法控制。
三、公济票的多次发行
民国8年(1919),宜昌商会公济钱庄,首次印发公济票共20万串,此次发行,成为以后多次发行公济票的开始。
嗣后陆续加印,截止民国17年(1928)止,共发公济票70万串。是年商会改组,又加发公济票110万串。⑤
民国15年(1926)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12月16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王天培,率部驻宜昌。后因薪饷不济,向宜昌商会挪借,商会续发公济票61万5500串。
民国16年(1927)武汉国民政府时期,因湖北官钱局倒塌,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发行汉钞,又遭失败,宜昌商会增发公济票109万串,参加市面流通。
民国18年(1929),第四集团军独立第五师刘和鼎部,以提取反日会存款为名,又印公济壹圆银元券8.1万元。
注释:
①湖北省档案馆,《湖北省政府财政类卷》4449号。
②③④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1辑,第863—865页。
⑤《湖北财政月刊》第3卷第2期。
(责任编辑 于放)
通常,民间发行的钱票,往往会遭到国家及地方政府的严加取缔。然而,作为一个小小县城商会的湖北宜昌县商会,其所属公济钱庄发行的一种钱票,却得到了北洋政府总理及财政部的批准,准其发行,流通于市面,甚至一发再发。这种国家及地方政府一致认可民间发行钱票的情况,在国内民间钱票发行史上,颇具传奇特色,也实属罕见。
这种钱票,就是民国八年(1919)湖北省宜昌县商会“公济钱庄”发行的“宜昌公济铜元壹串钱票”,俗称“公济票”。
宜昌“公济票”,尽管多次发行,且数量甚多,但是,经宜昌县商会及地方政府的多年回收与销毁,目前民间流传者,极其稀少,可谓难得一见。《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民国时期商业银行纸币》、《民国地方钱票图录》及《旧中国民间钱庄纸币》等专门介绍民间钱票的图录中,均未录载。
本文拟就湖北省宜昌县商会“公济钱庄”发行的“宜昌公济铜元壹串钱票”及其发行历史背景,作简要介绍。
一、宜昌公济钱庄铜元壹串钱票
宜昌公济钱庄发行的“宜昌公济铜元壹串钱票”,为横式石印钱票,长136、宽82mm(如下图)。钱票正面图案、文字、边框等为黑色。中心图案为一座两层楼房,顶楼之上,竖有一竿大旗,旗座部分标有文字:“宜昌□”;一楼门框之上,也有文字:“安集□”,也许是该楼的名称。中心图案两旁,有“铜元”、“壹串”四个醒目大字。中心图案之上印有“宜昌公济”四字,指出该钱票由宜昌公济钱庄发行,其旁分别印有编号:121623(红色)。
边框四角,分有四个大写“壹”字。边框左右内侧,分别是编号:“字第一贰一六贰三号”及发行时间:“民国八年”及“公济票”字样。民间俗称“公济票”即由此而来。“公济”二字为椭圆形红色印章所钤盖。底部边框之上,印有两排小字:“宜昌商帮全体组织”,说明该票由宜昌商帮全体组织担保。小字两旁分别钤盖两枚印章:“宜昌公济”(红色)。
钱票背面图案、文字、边框等为红色。中心图案为一幅椭圆形“云海图”。其上钤盖一枚方形印章:“宜昌公济之印”。中心图案之上,也有“宜昌公济”四字;其下,亦印一排小字:“宜昌商帮全体组织”;左右两侧,有“因烂换版”和“收旧用新”诸字。边框四角,分别有四个大型阿拉伯数字“1”。
整合票面,印制尚规范,文字、图案与色泽,搭配得体,显得古色古香,颇为耐看。
二、公济票发行背景
宜昌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险要,历年常驻大量军队。民国3年(1914)4月24日,袁世凯任命王占元帮办湖北军务时,特在宜昌设立“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部”,第一任司令是曹锟。到民国六年(1917)8月7日,改由北洋军长吴光新出任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兼四川查办使,司令部、查办使署及二个混成旅,常驻宜昌。
民国8年(1919)9月,因北洋政府财政吃紧,发放军饷缺少现钞,宜昌驻军军饷,改发北洋政府当时发行的一种有利库券,然而该券规定,六个月后才能兑现,不能当即流通。士兵领到库券后,强行在市面行使,与宜昌当地商民发生冲突,造成严重影响。为此,驻军总司令吴光新,与宜昌县商会协商,由商会发行一种公济票,流通市面,收回有利库券,借名维护国家信用,以利于库券的推行。
民国8年(1919),宜昌县商会,以该县商业十三帮公款铜元30万串为资本,设立一家“公济钱庄”,经营钱业的汇兑、存放款业务。此时就安排公济钱庄发行“宜昌公济铜元壹串钱票”,即“公济票”,来收兑有利库券。公济钱庄地址在宜昌云集路,经理为王印川、刘代耕。抗日战争时期,公济钱庄停业,胜利后,公济钱庄改在天宫牌坊街山西商人“济宜典当铺”原址处复业,勉强经营到临近解放,1949年4、5月间歇业。解放后,该处改建为宜昌二轻幼儿园。天官牌坊街,后改名为“四维路”。解放后,又更名为民主路。
此外,宜昌县商会,又以60万串公济票为基金,开设“济生典”,以利贫民为名,发放高利贷。济生典地址在宜昌天官牌坊街。几年后,盈余达十几万元,①这就是宜昌县商会一直坚持发行公济票的重要原因之一。民国24年(1935),该典当铺歇业停办。
发行公济票之事,却遭到了邻县秭归知事廖溥的反对,特报请湖北省省长,勒令宜昌商会收毁公济票,湖北省财政厅厅长王松儒,给予了支持。
此事惹恼了宜昌驻军总司令吴光新,民国9年(1920)1月,为了使公济票的发行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达到合法发行的目的,吴光新亲自出马,电呈北洋政府国务院总理靳云鹏,请允宜昌商会发行公济票,电文称:
“政府前以财政不裕,发行有利库券,搭放兵饷,就地行使,曾奉通令在案。当时行使,军民颇感不便,惟荆(州)、宜(昌)一带为本军血战数月收复之地,商民激于爱戴之诚,佥愿分任巨资,筹存商会,收购库券,另出花票(公济票)以利推行。数月以来,军民称便,其所以维持国家威信者不为不至。……查发行库券,本为中央权宜救济财政之计,商民维持通行已属分外,况兑现之期转瞬已到,若听地方官吏徇情破坏,国家威信一失,将来更无补救善后之策。除由光新飞电何(佩ND579)省长严令维持力行,并令驻在将领保护现状外,谨将原电抄请鉴核,并交财政部速予筹备,以保威信。”②
因为此事关系到北洋政府财政部有利库券能否顺利发行,与财政部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加之,财政部财政困难,又无现金支付军饷,于是,财政部总长李思浩,在接到电文后,于民国9年(1920)1月29日,致电湖北省省长何佩ND579,特准予发行公济票,电文称:
“宜昌商会既确有准备金可以照换,此项公济票为国库券之代价,与架空牟利者情形有别,准由部咨明币制局通融特许,以利库券发行。”③
不久,2月9日,财政部币制局下达“请特许通融宜昌公济票流通”公函,函中给予秭归县知事廖溥以“托词挑阻”之批评,对湖北省财政厅厅长王松儒,严加申饬(王松儒因此事而丢掉官职),并令新任厅长魏联芳遵照省令妥核。
2月10日,币制局总裁周自齐,也致函湖北省省长何佩ND579,称,“宜昌商会既出花票为维持库券,是有特别情形,且与小票性质特殊,自不得不从权照办”但又强调,“所出票价数目是否与库券定额相符,能否如期收回,不致借端滥发,扰乱金融,尚析分饬随时查核办理。”④
此后,宜昌公济票发行无阻。实际上,后来公济票的发行,已成为宜昌驻军主要的筹款办法,从而借此多次发行,其数量已无法控制。
三、公济票的多次发行
民国8年(1919),宜昌商会公济钱庄,首次印发公济票共20万串,此次发行,成为以后多次发行公济票的开始。
嗣后陆续加印,截止民国17年(1928)止,共发公济票70万串。是年商会改组,又加发公济票110万串。⑤
民国15年(1926)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12月16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王天培,率部驻宜昌。后因薪饷不济,向宜昌商会挪借,商会续发公济票61万5500串。
民国16年(1927)武汉国民政府时期,因湖北官钱局倒塌,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发行汉钞,又遭失败,宜昌商会增发公济票109万串,参加市面流通。
民国18年(1929),第四集团军独立第五师刘和鼎部,以提取反日会存款为名,又印公济壹圆银元券8.1万元。
注释:
①湖北省档案馆,《湖北省政府财政类卷》4449号。
②③④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1辑,第863—865页。
⑤《湖北财政月刊》第3卷第2期。
(责任编辑 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