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4)
摘 要: 本文讨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能力素质模型在学生社团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能力素质模型的概念,在深入接触社团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将能力素质模型概念引入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特别是应用于人员吸纳、骨干培养、组織建设等方面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探索新思路。
关键词: 能力素质模型 高校学生社团 社团管理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校教育管理、文化建设、学生服务等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抓手,是促进学校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是青年学生非学术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创新驱动发展,实质在于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学生社团作为高等学校学生教育、培养的重要阵地,如何将高校学生社团对于青年学生的引导、教育、培养作用发挥好、运用好、把握好,如何实现学生社团高效管理,发挥其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凝心聚力的作用,进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本文借鉴企业中能力素质模型理念,结合学生社团工作和发展实际情况,对其在学生社团管理、青年学生教育、优秀骨干培养等高校育人工作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一、能力素质模型的概念
能力素质模型是以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能力素质”(也称胜任力)理论为基础,以职业素养、能力、知识为要素,以内容、角色、岗位相互关联影响为导向的能力评价和职位胜任匹配机制[1]。
“能力素质”的特征结构包括个体特征、行为特征和工作的情景条件:个体特征,即个体所拥有的特质属性,主要由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动机组成,这五个方面的“能力素质”特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个体“能力素质”结构;行为特征,可以看作特定情境下对知识、技能、态度、动机等的具体运用[2],与“能力素质”相关联的行为特征即指在相似情境下实现绩优的关键行为;情境条件是“能力素质”在实际工作和具体环境中表现的背景因素,不同的情境条件对于个体的“能力素质”需求是不同的,由此表明“能力素质”概念并非独立存在,而应在内容、角色、岗位的体系中探讨。
可以说,能力素质模型体现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方向。它的出现不仅有效地弥补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固有的不足,而且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升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二、高校学生社团现状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等教育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关键阶段,担负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职责。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3],如何能够通过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完善高校人才培养环境,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促进青年学生非学术能力的有效提高,是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创新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迅速,数量越来越多,涉及面越来越广,但同时也暴露出存在的问题。主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认识模糊。部分学生对于社团工作没有充分的认知和了解,对于加入学生社团存在一定盲目性。不清楚加入社团的本质目的,不了解社团发展的历史背景,更没有思考其在社团中所应承担的角色责任。
2.管理有待规范。部分学生社团尚未形成针对社团实际情况制定的规章制度,对于学生骨干的选拔标准和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导致社团日常管理松散,没有形成内部约束机制,使得组织活力丧失。
3.文化定位缺失。文化认同是一个学生社团的立身之本,如果学生社团不能够形成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角色定位,便无法形成团体内部的归属感。文化作为连接社团及其成员的重要纽带,一旦缺失则很难形成工作合力和内部凝聚力,同时很难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4.骨干培养体系有待完善。学生社团新旧交替频繁,角色转变较快,导致一些学生社团并没有较为完善的骨干培养体系,进而使得一些学生陷入事务性工作中,难以具备全局意识,同时缺乏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思考。此外,部分学生社团没有针对学生干部的专业知识或技能的培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干部往往能力不够全面,很难独当一面。
三、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1.健全社团骨干培养体系。高等教育中,第一课堂教育主要是培养专业技能,而非学术能力的提高,往往更依赖于课堂之外的锻炼与培养。社团是青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优质平台,青年学生则是社团运转和发展的主导力量,通过能力素质模型很好地将传统粗放式、模糊式的学生骨干培养标准精准化、精细化,在社团内实现学生成长和培养体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更好地帮助青年学生明确方向,规划发展,成长成才。
2.通过能力素质模型将社团的核心竞争力与学生干部能力紧密结合。学生社团核心竞争力是决定社团是否具备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决定性因素,如何将社团的核心竞争力与学生干部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既围绕社团核心文化来统筹人才培养,又以骨干核心能力培养为抓手,形成社团发展合力,进而推动社团和学生个人的互动式、互助式、互补式发展。
3.运用能力素质模型增强学生干部的自我认识。将能力素质模型应用于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培养体系中,能够为青年学生提供自我认知的有效途径,帮助学生明确自身能力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劣势,需要从哪些方面提高,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出转变等,进而在成长过程中有的放矢,促使在个人意识层面完成从要我干的被动执行,到我要干、我想干的主观能动。
四、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在高校学生社团中应用的分析
能力素质模型在企业有着较广泛的应用,是实现人力资源高效管理的有效工具。对于高校学生社团而言,其机构设置和人员构成较为简单,较企业相对扁平,因此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中的应用更具渗透性和探索性。 从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中的渗透性角度看,一个学生社团的组织架构在纵向上由干事、部长、会长(主席团)三个层次组成,相较于企业人事职务复杂的层级关系而言更加明晰,易于梳理,因此在学生社团中运用能力素质模型考察、锻炼和培养学生干部更便于实施、管理和把控,能力素质模型的实质内涵更易于得到贯彻和落实。
从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中的探索性角度看,社团依据实际工作需要,在横向上形成若干不同职能的平行部门,且分工明确,部门之间并无隶属关系,由社团主席团统筹管理,这是高校学生社团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探索企业能力素质模型向高校学生社团应用的切入点。在企业中,能力素质模型更多的应用于个人能力和岗位需求的匹配,对于高校而言,学生社团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和教育的途径和手段,因此相较于企业,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中的应用更倾向于由“我需要什么样的人”向“我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探索和转变,这既是对能力素质模型的探索,又是对能力评估和培养模式的发展。
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主要可应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1.成员招募。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生之家、师生之桥、干部之校”,其根本在于社团的基本组成,其主导在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因此“需要什么样的人”和“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成为高校学生社团成长和发展的核心要义。在成员招募过程中,运用能力素质模型既能够规范和量化社团对于人才的需求条件和标准,对社团吸纳优秀人才起到促进作用,又能够完整而系统地展现社团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方向和方式,更易于实现学生与社团之间的相互匹配。
2.工作管理。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中的应用相较于企业而言,其教育、培养和管理的作用大于考核、定性和奖惩的作用,更多的是借助其对于学生能力素质方面的指导性作用引导学生提高主观能动性,有意识、有目的、有方向地培养各方面综合能力,自觉提升自己、管理自己,在社团内部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氛围,进而使社团的规范与管理得到有效落实,提升社团整体活力。
3.骨干培养。学生骨干是社团蓬勃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开展各项学生工作的有效抓手和途径,也是广大青年学生的榜样与楷模。在高校学生社团的学生骨干培养中引入能力素质模型,不仅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骨干各方面的能力素质,而且能够使社团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使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能够在社团中找到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培养出助力社团发展的优秀学生骨干。
五、结语
本文对能力素质模型的基本概念和高校学生团社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应用的实际方向进行了分析。
能力素质模型普遍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强调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与职业的匹配性,结合高校学生社团实际工作情况,将其应用到学生社团管理中,依然能围绕不同社团管理模式和学生干部培养体系起到积极作用,对培养和选拔优秀学生干部提供参考标准,同时有助于激发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个人和学生社团的成长与发展。
这样一种人才管理、选拔和培养模式,为高校教育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评价,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面,将这样一种与企业相匹配的管理机制引入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将更加有助于高等学校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和社会期待的新时期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增俊,刘建华.浅论能力素質模型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经贸导论,2017(8):53-54.
[2]任荣,王晓燕.合作技术创新中虚拟研发团队成员的胜任力研究[J].东岳论丛,2011(9):178-182.
[3]赵安民,张国飞.高校学生社团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青年科学,2010(5):118.
摘 要: 本文讨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能力素质模型在学生社团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能力素质模型的概念,在深入接触社团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将能力素质模型概念引入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特别是应用于人员吸纳、骨干培养、组織建设等方面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探索新思路。
关键词: 能力素质模型 高校学生社团 社团管理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校教育管理、文化建设、学生服务等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抓手,是促进学校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是青年学生非学术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创新驱动发展,实质在于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学生社团作为高等学校学生教育、培养的重要阵地,如何将高校学生社团对于青年学生的引导、教育、培养作用发挥好、运用好、把握好,如何实现学生社团高效管理,发挥其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凝心聚力的作用,进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本文借鉴企业中能力素质模型理念,结合学生社团工作和发展实际情况,对其在学生社团管理、青年学生教育、优秀骨干培养等高校育人工作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一、能力素质模型的概念
能力素质模型是以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能力素质”(也称胜任力)理论为基础,以职业素养、能力、知识为要素,以内容、角色、岗位相互关联影响为导向的能力评价和职位胜任匹配机制[1]。
“能力素质”的特征结构包括个体特征、行为特征和工作的情景条件:个体特征,即个体所拥有的特质属性,主要由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动机组成,这五个方面的“能力素质”特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个体“能力素质”结构;行为特征,可以看作特定情境下对知识、技能、态度、动机等的具体运用[2],与“能力素质”相关联的行为特征即指在相似情境下实现绩优的关键行为;情境条件是“能力素质”在实际工作和具体环境中表现的背景因素,不同的情境条件对于个体的“能力素质”需求是不同的,由此表明“能力素质”概念并非独立存在,而应在内容、角色、岗位的体系中探讨。
可以说,能力素质模型体现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方向。它的出现不仅有效地弥补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固有的不足,而且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升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二、高校学生社团现状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等教育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关键阶段,担负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职责。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3],如何能够通过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完善高校人才培养环境,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促进青年学生非学术能力的有效提高,是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创新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迅速,数量越来越多,涉及面越来越广,但同时也暴露出存在的问题。主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认识模糊。部分学生对于社团工作没有充分的认知和了解,对于加入学生社团存在一定盲目性。不清楚加入社团的本质目的,不了解社团发展的历史背景,更没有思考其在社团中所应承担的角色责任。
2.管理有待规范。部分学生社团尚未形成针对社团实际情况制定的规章制度,对于学生骨干的选拔标准和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导致社团日常管理松散,没有形成内部约束机制,使得组织活力丧失。
3.文化定位缺失。文化认同是一个学生社团的立身之本,如果学生社团不能够形成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角色定位,便无法形成团体内部的归属感。文化作为连接社团及其成员的重要纽带,一旦缺失则很难形成工作合力和内部凝聚力,同时很难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4.骨干培养体系有待完善。学生社团新旧交替频繁,角色转变较快,导致一些学生社团并没有较为完善的骨干培养体系,进而使得一些学生陷入事务性工作中,难以具备全局意识,同时缺乏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思考。此外,部分学生社团没有针对学生干部的专业知识或技能的培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干部往往能力不够全面,很难独当一面。
三、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1.健全社团骨干培养体系。高等教育中,第一课堂教育主要是培养专业技能,而非学术能力的提高,往往更依赖于课堂之外的锻炼与培养。社团是青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优质平台,青年学生则是社团运转和发展的主导力量,通过能力素质模型很好地将传统粗放式、模糊式的学生骨干培养标准精准化、精细化,在社团内实现学生成长和培养体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更好地帮助青年学生明确方向,规划发展,成长成才。
2.通过能力素质模型将社团的核心竞争力与学生干部能力紧密结合。学生社团核心竞争力是决定社团是否具备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决定性因素,如何将社团的核心竞争力与学生干部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既围绕社团核心文化来统筹人才培养,又以骨干核心能力培养为抓手,形成社团发展合力,进而推动社团和学生个人的互动式、互助式、互补式发展。
3.运用能力素质模型增强学生干部的自我认识。将能力素质模型应用于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培养体系中,能够为青年学生提供自我认知的有效途径,帮助学生明确自身能力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劣势,需要从哪些方面提高,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出转变等,进而在成长过程中有的放矢,促使在个人意识层面完成从要我干的被动执行,到我要干、我想干的主观能动。
四、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在高校学生社团中应用的分析
能力素质模型在企业有着较广泛的应用,是实现人力资源高效管理的有效工具。对于高校学生社团而言,其机构设置和人员构成较为简单,较企业相对扁平,因此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中的应用更具渗透性和探索性。 从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中的渗透性角度看,一个学生社团的组织架构在纵向上由干事、部长、会长(主席团)三个层次组成,相较于企业人事职务复杂的层级关系而言更加明晰,易于梳理,因此在学生社团中运用能力素质模型考察、锻炼和培养学生干部更便于实施、管理和把控,能力素质模型的实质内涵更易于得到贯彻和落实。
从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中的探索性角度看,社团依据实际工作需要,在横向上形成若干不同职能的平行部门,且分工明确,部门之间并无隶属关系,由社团主席团统筹管理,这是高校学生社团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探索企业能力素质模型向高校学生社团应用的切入点。在企业中,能力素质模型更多的应用于个人能力和岗位需求的匹配,对于高校而言,学生社团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和教育的途径和手段,因此相较于企业,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中的应用更倾向于由“我需要什么样的人”向“我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探索和转变,这既是对能力素质模型的探索,又是对能力评估和培养模式的发展。
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主要可应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1.成员招募。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生之家、师生之桥、干部之校”,其根本在于社团的基本组成,其主导在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因此“需要什么样的人”和“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成为高校学生社团成长和发展的核心要义。在成员招募过程中,运用能力素质模型既能够规范和量化社团对于人才的需求条件和标准,对社团吸纳优秀人才起到促进作用,又能够完整而系统地展现社团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方向和方式,更易于实现学生与社团之间的相互匹配。
2.工作管理。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中的应用相较于企业而言,其教育、培养和管理的作用大于考核、定性和奖惩的作用,更多的是借助其对于学生能力素质方面的指导性作用引导学生提高主观能动性,有意识、有目的、有方向地培养各方面综合能力,自觉提升自己、管理自己,在社团内部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氛围,进而使社团的规范与管理得到有效落实,提升社团整体活力。
3.骨干培养。学生骨干是社团蓬勃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开展各项学生工作的有效抓手和途径,也是广大青年学生的榜样与楷模。在高校学生社团的学生骨干培养中引入能力素质模型,不仅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骨干各方面的能力素质,而且能够使社团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使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能够在社团中找到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培养出助力社团发展的优秀学生骨干。
五、结语
本文对能力素质模型的基本概念和高校学生团社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应用的实际方向进行了分析。
能力素质模型普遍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强调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与职业的匹配性,结合高校学生社团实际工作情况,将其应用到学生社团管理中,依然能围绕不同社团管理模式和学生干部培养体系起到积极作用,对培养和选拔优秀学生干部提供参考标准,同时有助于激发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个人和学生社团的成长与发展。
这样一种人才管理、选拔和培养模式,为高校教育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评价,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面,将这样一种与企业相匹配的管理机制引入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将更加有助于高等学校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和社会期待的新时期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增俊,刘建华.浅论能力素質模型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经贸导论,2017(8):53-54.
[2]任荣,王晓燕.合作技术创新中虚拟研发团队成员的胜任力研究[J].东岳论丛,2011(9):178-182.
[3]赵安民,张国飞.高校学生社团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青年科学,2010(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