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将暗喻性故事治疗引入到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中,不仅能有效降低当事人的防御,与其潜意识连接,将潜意识出现的内容与自我和社会伦理要求进行对峙,而且能通过仪式化的暗喻,给当事人注入新的态度和感受,从而改变当事人身心危机的现状。
关键词: 暗喻性故事治疗 心理危机干预 潜意识
暗喻性故事治疗主要凭借暗喻通过当事人的意识进入潜意识。临床工作及研究上的许多案例都显示出暗喻性治疗对于潜意识的影响,当事人在自己塑造的故事场景中可以真正看到内在的世界。在一些治疗性对话中,咨询师向当事人传达某种重要的信息。想象和表达的过程是改变治疗的元素,借由力量、自我认同和转换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当事人吸收了故事的意义,有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新认识。意识对潜意识进行反馈,通过同化,潜意识的能量被吸收入意识,自我得以成长,危机状态得以平息。
突发事件描述:某校大四学生Z,晚上在寝室看室友打游戏时突然倒下,室友先以为其开玩笑,后来发现其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呼吸困难,其他寝室同学都过来参与抢救并通知相关医护人员,该生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学校心理咨询老师开始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采取团体辅导等支持性治疗帮助个体度过危机。团体辅导降低了大部分学生急性、剧烈的心理危机和创伤风险,促进个体从危机和创伤事件中恢复或康复。但当事人B出现较严重的身体反应。在参加完两次团体辅导后,B来到心理咨询中心,自述觉得自己心脏也有问题,呼吸困难,害怕猝死,但在医院做的心脏相关检查都表明其心脏没有器质性病变。B在Z猝死后的第二天晚上出现呼吸困难的表现,B自述两个月前其奶奶也是因为心脏病突发过世,而好朋友的猝死让其担心自己也会因遗传而猝死。
受Von Franz对实施积极想象时固有的原则和具体技术的启发,本次咨询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放松练习。
因在团体辅导中已和当事人建立信任和安全的关系,在得到当事人允许后,进入放松练习以降低其意识自我的判断和理性的逻辑,腾出意识的空间,为无意识的产生营造一种潜催眠的状态。
第二步:唤起无意识的意象。
运用自由联想,让当事人做自由联想,耐心地等待无意识自发产生的意象。咨询师呈现一个刺激词,让B以一系列词或事实作反应,不断地联想下去,自由联想从“大地”开始。“大地—石头—道路—房子—狗……”B在说到“狗”一词后即停止了联想,表示进行不下去。接下来对停留下的事物给予足够的关注,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将静止的心像变得生动,从而表现出自主的意图。
第三步:用感受做连接,表达浮现出的故事情节。
B的自由联想停止于“房子”和“狗”,于是咨询师引导其将注意力集中在房子与狗的周围,直到它们清晰为止。B的画面中渐渐出现了老家的旧房子,在老家的房前一个男孩正和一只黄狗玩耍、奔跑。“这个环境给你什么感觉?画面中的男孩你认识吗?有多大?长相如何?什么穿着?什么表情?”整个环境给B一种熟悉和阳光的感觉,在对男孩的描述中,B说和黄狗一起奔跑的男孩就是自己,并用了“爽快”一词表达自己的感受,脸上也掠过难得轻松愉快的表情。接着B说在画面中缺少了另一只黑狗觉得很不习惯,似乎一些埋藏的记忆随着体验的引导而重新出现,接着咨询师询问:“那只黑狗到哪里去了?”B说:“黑狗被人带走了。”带走时黑狗的眼神中充满着哀伤,好像在说:“快救救我,我不想走。”咨询师引导B对其情感和身体做体验。“当你看到黑狗哀伤的眼神时给你什么感觉?这种感觉在你身体的什么部位?”B叹了口气说感觉无能为力,而更多的是觉得自责和内疚,这种感觉在心脏位置,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随后B的感受停留在自责与担心中,想象的画面定格在黑狗的哀傷和自己的无助上,因此咨询师决定运用暗喻性故事治疗的方法作为一种仪式性的告别和表白,以此降低B的阻抗,同时若B吸收到故事的意义就会对冲突的心理注入新的态度。
第四步:将无意识出现的内容与自我和社会伦理要求进行对峙。
B对黑狗的自责和内疚其实是对猝死好友的情感,当时好友在他身边看他打游戏,突然瘫倒在地,B刚开始没有意识到发生什么,当他发现好友呼吸急促后,虽然马上参与抢救和联系相关医护人员赶到现场,但是始终未能挽救好友的生命,因此B觉得很无助和自责。咨询师将B呈现出的内容与其自我和社会伦理要求做对峙。“当时你看到黑狗被人带走,你很想帮它,想让它不要那么痛苦和挣扎,你努力了试图挽回它也找人求助,黑狗虽然还是被带走了,但是你已经做到你能做的最好的。”
第五步:通过暗喻做仪式化的治疗。
Johnson(1986)提出,并不是内在的力量让我们做什么我们都服从,而是将在过程中洞察到的与学习到的与外在的意识的生活相整合。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就是仪式。仪式是一种有意识进行的象征性的活动。当进行有意识的象征性活动后,个体则会在现实中相应地改善某种状态。仪式使个体保持想象过程的效果,承认它的意义成为可能。
咨询师:你看看画面中黄狗在哪里呢?
B:在老屋门栏的前面,趴在地上。
咨询师:黄狗的眼神是怎样的?
B:眼睛里有泪水,很茫然地望着地面。
咨询师:你愿意走过去坐在黄狗身边吗?
B点点头。
咨询师:好,你走过去,蹲在它身边,摸摸小黄狗的头,和它待一会,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B:感觉好一些,没之前那么难过了。
咨询师:嗯,现在你对小黄狗说:“小黄狗,我也很难受,我也很想黑狗,我也舍不得它走……”
B停顿了下,说出了以上的话语。
咨询师:小黄狗,我也很想小黑,很想它。
B流着泪说着上面的话。
咨询师:下面我们转过身,看着小黑狗离开的方向和它也说说话:“小黑狗,我们舍不得你走,我们祝福你,希望你能一切都好,我们会想念你,也请你祝福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切平安。”
B在复述上面的话语时情绪平复了很多,呼吸也渐渐平缓下来。
在最后的咨询中,B说他的画面中出现了最开始和小黄狗在老家旧房子前奔跑的场景,B还说在老家的那几年是他记忆中最开心和无忧的时候。
第六步:将暗喻性故事治疗中学习到的应用于生活。
这可以看作是身体水平的物化,即身体力行。在之后的随访中,B未提到担心心脏病突发而猝死,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慢慢接受好友过世的事实,睡眠质量有所改善。
在个案中,通过当事人自己创造的画面进行暗喻性故事治疗,通过暗喻当事人从意识进入潜意识,在一些治疗性对话中,咨询师向当事人传达某种重要的信息。其中当事人既有对现有朋友支持的需要(与小黄狗的依恋和对话),又有对已故朋友的自责情绪的释怀和祝福(与小黑狗的告别对话),从而缓解了心里的内疚感,同时找到了今后来自朋友的支持力量,而对自身身体的担忧情绪随着咨询的进程而得到自然缓解。在画面最后当事人保留了温馨和良好的感觉。
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当事人内在积极力量发挥着智慧的作用,暗喻性故事改变了当事人对自我的消极评价,仪式性的过程使其自我与无意识建立连接,心灵由此获得补偿性和治愈性的信息,给予了滋养,心灵再度沟通达到和谐,身体不适反应得到自然缓解。而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并没有固定形式的步骤。每个咨询师都可以根据问题具体出现的时机找到最合适的独特方式。
参考文献:
[1]陈侃.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卡杜森·雪芙尔著.陈志鹏译.游戏治疗101.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3]克莱格·史密斯著.朱眉华译.儿童青少年叙事治疗(家庭治疗经典译丛).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4]Carl Jung.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1977.30.
[5]Gelder MG,Mayon R.Oxford Textbook of Psychiatry.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586-587.
[6]Everdy GS.Emergency mental health:An over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Mental Health,1999.
[7]许思安编著.青少年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践.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55-70.
[8]徐静英.大学生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国成人教育,2006,(3):46-47.
关键词: 暗喻性故事治疗 心理危机干预 潜意识
暗喻性故事治疗主要凭借暗喻通过当事人的意识进入潜意识。临床工作及研究上的许多案例都显示出暗喻性治疗对于潜意识的影响,当事人在自己塑造的故事场景中可以真正看到内在的世界。在一些治疗性对话中,咨询师向当事人传达某种重要的信息。想象和表达的过程是改变治疗的元素,借由力量、自我认同和转换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当事人吸收了故事的意义,有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新认识。意识对潜意识进行反馈,通过同化,潜意识的能量被吸收入意识,自我得以成长,危机状态得以平息。
突发事件描述:某校大四学生Z,晚上在寝室看室友打游戏时突然倒下,室友先以为其开玩笑,后来发现其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呼吸困难,其他寝室同学都过来参与抢救并通知相关医护人员,该生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学校心理咨询老师开始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采取团体辅导等支持性治疗帮助个体度过危机。团体辅导降低了大部分学生急性、剧烈的心理危机和创伤风险,促进个体从危机和创伤事件中恢复或康复。但当事人B出现较严重的身体反应。在参加完两次团体辅导后,B来到心理咨询中心,自述觉得自己心脏也有问题,呼吸困难,害怕猝死,但在医院做的心脏相关检查都表明其心脏没有器质性病变。B在Z猝死后的第二天晚上出现呼吸困难的表现,B自述两个月前其奶奶也是因为心脏病突发过世,而好朋友的猝死让其担心自己也会因遗传而猝死。
受Von Franz对实施积极想象时固有的原则和具体技术的启发,本次咨询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放松练习。
因在团体辅导中已和当事人建立信任和安全的关系,在得到当事人允许后,进入放松练习以降低其意识自我的判断和理性的逻辑,腾出意识的空间,为无意识的产生营造一种潜催眠的状态。
第二步:唤起无意识的意象。
运用自由联想,让当事人做自由联想,耐心地等待无意识自发产生的意象。咨询师呈现一个刺激词,让B以一系列词或事实作反应,不断地联想下去,自由联想从“大地”开始。“大地—石头—道路—房子—狗……”B在说到“狗”一词后即停止了联想,表示进行不下去。接下来对停留下的事物给予足够的关注,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将静止的心像变得生动,从而表现出自主的意图。
第三步:用感受做连接,表达浮现出的故事情节。
B的自由联想停止于“房子”和“狗”,于是咨询师引导其将注意力集中在房子与狗的周围,直到它们清晰为止。B的画面中渐渐出现了老家的旧房子,在老家的房前一个男孩正和一只黄狗玩耍、奔跑。“这个环境给你什么感觉?画面中的男孩你认识吗?有多大?长相如何?什么穿着?什么表情?”整个环境给B一种熟悉和阳光的感觉,在对男孩的描述中,B说和黄狗一起奔跑的男孩就是自己,并用了“爽快”一词表达自己的感受,脸上也掠过难得轻松愉快的表情。接着B说在画面中缺少了另一只黑狗觉得很不习惯,似乎一些埋藏的记忆随着体验的引导而重新出现,接着咨询师询问:“那只黑狗到哪里去了?”B说:“黑狗被人带走了。”带走时黑狗的眼神中充满着哀伤,好像在说:“快救救我,我不想走。”咨询师引导B对其情感和身体做体验。“当你看到黑狗哀伤的眼神时给你什么感觉?这种感觉在你身体的什么部位?”B叹了口气说感觉无能为力,而更多的是觉得自责和内疚,这种感觉在心脏位置,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随后B的感受停留在自责与担心中,想象的画面定格在黑狗的哀傷和自己的无助上,因此咨询师决定运用暗喻性故事治疗的方法作为一种仪式性的告别和表白,以此降低B的阻抗,同时若B吸收到故事的意义就会对冲突的心理注入新的态度。
第四步:将无意识出现的内容与自我和社会伦理要求进行对峙。
B对黑狗的自责和内疚其实是对猝死好友的情感,当时好友在他身边看他打游戏,突然瘫倒在地,B刚开始没有意识到发生什么,当他发现好友呼吸急促后,虽然马上参与抢救和联系相关医护人员赶到现场,但是始终未能挽救好友的生命,因此B觉得很无助和自责。咨询师将B呈现出的内容与其自我和社会伦理要求做对峙。“当时你看到黑狗被人带走,你很想帮它,想让它不要那么痛苦和挣扎,你努力了试图挽回它也找人求助,黑狗虽然还是被带走了,但是你已经做到你能做的最好的。”
第五步:通过暗喻做仪式化的治疗。
Johnson(1986)提出,并不是内在的力量让我们做什么我们都服从,而是将在过程中洞察到的与学习到的与外在的意识的生活相整合。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就是仪式。仪式是一种有意识进行的象征性的活动。当进行有意识的象征性活动后,个体则会在现实中相应地改善某种状态。仪式使个体保持想象过程的效果,承认它的意义成为可能。
咨询师:你看看画面中黄狗在哪里呢?
B:在老屋门栏的前面,趴在地上。
咨询师:黄狗的眼神是怎样的?
B:眼睛里有泪水,很茫然地望着地面。
咨询师:你愿意走过去坐在黄狗身边吗?
B点点头。
咨询师:好,你走过去,蹲在它身边,摸摸小黄狗的头,和它待一会,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B:感觉好一些,没之前那么难过了。
咨询师:嗯,现在你对小黄狗说:“小黄狗,我也很难受,我也很想黑狗,我也舍不得它走……”
B停顿了下,说出了以上的话语。
咨询师:小黄狗,我也很想小黑,很想它。
B流着泪说着上面的话。
咨询师:下面我们转过身,看着小黑狗离开的方向和它也说说话:“小黑狗,我们舍不得你走,我们祝福你,希望你能一切都好,我们会想念你,也请你祝福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切平安。”
B在复述上面的话语时情绪平复了很多,呼吸也渐渐平缓下来。
在最后的咨询中,B说他的画面中出现了最开始和小黄狗在老家旧房子前奔跑的场景,B还说在老家的那几年是他记忆中最开心和无忧的时候。
第六步:将暗喻性故事治疗中学习到的应用于生活。
这可以看作是身体水平的物化,即身体力行。在之后的随访中,B未提到担心心脏病突发而猝死,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慢慢接受好友过世的事实,睡眠质量有所改善。
在个案中,通过当事人自己创造的画面进行暗喻性故事治疗,通过暗喻当事人从意识进入潜意识,在一些治疗性对话中,咨询师向当事人传达某种重要的信息。其中当事人既有对现有朋友支持的需要(与小黄狗的依恋和对话),又有对已故朋友的自责情绪的释怀和祝福(与小黑狗的告别对话),从而缓解了心里的内疚感,同时找到了今后来自朋友的支持力量,而对自身身体的担忧情绪随着咨询的进程而得到自然缓解。在画面最后当事人保留了温馨和良好的感觉。
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当事人内在积极力量发挥着智慧的作用,暗喻性故事改变了当事人对自我的消极评价,仪式性的过程使其自我与无意识建立连接,心灵由此获得补偿性和治愈性的信息,给予了滋养,心灵再度沟通达到和谐,身体不适反应得到自然缓解。而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并没有固定形式的步骤。每个咨询师都可以根据问题具体出现的时机找到最合适的独特方式。
参考文献:
[1]陈侃.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卡杜森·雪芙尔著.陈志鹏译.游戏治疗101.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3]克莱格·史密斯著.朱眉华译.儿童青少年叙事治疗(家庭治疗经典译丛).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4]Carl Jung.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1977.30.
[5]Gelder MG,Mayon R.Oxford Textbook of Psychiatry.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586-587.
[6]Everdy GS.Emergency mental health:An over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Mental Health,1999.
[7]许思安编著.青少年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践.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55-70.
[8]徐静英.大学生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国成人教育,2006,(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