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有利于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本文拟结合实例就这些误区及其成因作一分析,同时对正确运用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误区透视
1.生搬硬套。教师不管教学内容的性质、难度,也不管是否有合作学习的价值,一律交由学生讨论解决,合作完成。本来用其他教学方法就能达到目的的内容也非用合作学习不可,本来用几分钟就可以解释清楚的概念也要花大量时间来讨论。
2.任务不清。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时不知道自己的角色定位,学生也不清楚自己的任务。合作学习时教师变成旁观者,学生变成“无头苍蝇”,没有师生沟通交流,没有生生互助协作,师生、生生间在知识和情感层面都不能产生碰撞与共鸣。
3.主体不明。教师在教学中以自我为中心,合作学习内容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帮助自己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是自己的教学任务无法顺利完成时的一种“权宜之计”。
4.过程失控。教师片面地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过分追求场面的热烈,而忽略了学生是否真的在讨论,讨论是否有意义。课堂中学生各执己见,争执、吵闹,乱作一团,以至于难以听清彼此的说话,也无法达成共识。
5.操作教条。教师严格按照前人成功的经验或书本上介绍的理论,从合作学习的准备阶段(包括学生的动员,学习小组的创建和小组成员的分工,学习合作情境的创设等)到探索阶段(包括小组研讨,归纳总结,组间交流等)再到小结测验阶段(包括学生自我总结,测验等),层层照搬照抄,而忽视了国情、校情、班情,其结果是四处碰壁。
二、成因分析
1.很多学校都兴起合作学习热,同时一些教师也过分迷信合作学习,误认为:任何内容都可以开展合作学习,开展合作学习的课就是好课。或根本没有合作讨论价值的内容“如光合作用的概念”或难度较大,学生无法讨论的内容“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也一定要生搬硬套开展合作学习。
2.在合作学习中,无论采用的是学生小组学习的方法,还是切块拼接或共学式的方法,活动基本上都是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的。同时,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而且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很多教师也知道在合作学习中,应该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但他们还是不清楚自己到底该干些什么。
3.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总以为自己是教学的中心,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总有意无意地站在自身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备课时考虑更多的是备教师,备教材。上课时,从教具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到练习的准备,都是为自己的教学服务,都是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上课时教师觉得该“合作”了,学生就得迅速合作;教师觉得该汇报了,学生即使正在进行激烈的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合作学习也必须马上停止,因为教师已被自己的时间所约束。
4.合作学习大多采用异质分组,小组内的学生在性别、学业成绩、能力、背景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有些教师在合作学习的准备阶段没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的目标指向不明,这样就造成了无效合作的局面。
5.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较新的理论与策略,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它在我国开发与研究的时间不是很长,自身也有许多地方值得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很多教师一方面拼命学习理论,另一方面又消化不了。这样就造成了很多教师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过程中,没有考虑中国化、本土化,没有研究合作学习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论基础和局限性。
三、正确应用合作学习的策略探讨
1.正确把握合作学习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并不是任何内容、任何环节都能采用合作学习的有些概念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就没有讨论的价值,有些难度较大的如基因的表达、遗传规律等也不适合讨论在高中生物学中,收集和处理信息、开展研究性学习、高三专题复习、生物实验等的内容或题材较适合开展合作学习。
2.正确认识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扮演好“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应在学生讨论时深入学习小组,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揣摩学生的心理,适时地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组织讨论的要领,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指导。注意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学生也要扮演好自己是教学主体的角色。学习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主持人、陈述人、记录人都要各司其职。
3.突出合作学习的主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教师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和形成态度。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当让每个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或自己预习,或自己收集资料。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完全按自己原先设定的程序指导学生学习,必须根据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进程来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
4.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布鲁姆曾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目标是合作学习的内在动机,是合作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设计好合作学习的目标。开展合作学习时,也要明确地把学习目标告诉学习小组。要让学习小组清楚地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要达到什么目的。
5.控制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的监控,否则很可能会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成为无效劳动。教师的监控主要包括纠偏、消除误解、防止冷场、防止过度依赖、关注消极学生等。
6.发展合作学习的内涵。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发展其内涵,必须与本校的实际结合起来,实现本土化。教师要了解合作学习产生的背景,重视学习和研究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注意研究合作学习的局限性,注重合作学习与其他教学方法的配合运用,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年齡、心理特征。
一、误区透视
1.生搬硬套。教师不管教学内容的性质、难度,也不管是否有合作学习的价值,一律交由学生讨论解决,合作完成。本来用其他教学方法就能达到目的的内容也非用合作学习不可,本来用几分钟就可以解释清楚的概念也要花大量时间来讨论。
2.任务不清。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时不知道自己的角色定位,学生也不清楚自己的任务。合作学习时教师变成旁观者,学生变成“无头苍蝇”,没有师生沟通交流,没有生生互助协作,师生、生生间在知识和情感层面都不能产生碰撞与共鸣。
3.主体不明。教师在教学中以自我为中心,合作学习内容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帮助自己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是自己的教学任务无法顺利完成时的一种“权宜之计”。
4.过程失控。教师片面地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过分追求场面的热烈,而忽略了学生是否真的在讨论,讨论是否有意义。课堂中学生各执己见,争执、吵闹,乱作一团,以至于难以听清彼此的说话,也无法达成共识。
5.操作教条。教师严格按照前人成功的经验或书本上介绍的理论,从合作学习的准备阶段(包括学生的动员,学习小组的创建和小组成员的分工,学习合作情境的创设等)到探索阶段(包括小组研讨,归纳总结,组间交流等)再到小结测验阶段(包括学生自我总结,测验等),层层照搬照抄,而忽视了国情、校情、班情,其结果是四处碰壁。
二、成因分析
1.很多学校都兴起合作学习热,同时一些教师也过分迷信合作学习,误认为:任何内容都可以开展合作学习,开展合作学习的课就是好课。或根本没有合作讨论价值的内容“如光合作用的概念”或难度较大,学生无法讨论的内容“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也一定要生搬硬套开展合作学习。
2.在合作学习中,无论采用的是学生小组学习的方法,还是切块拼接或共学式的方法,活动基本上都是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的。同时,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而且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很多教师也知道在合作学习中,应该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但他们还是不清楚自己到底该干些什么。
3.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总以为自己是教学的中心,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总有意无意地站在自身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备课时考虑更多的是备教师,备教材。上课时,从教具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到练习的准备,都是为自己的教学服务,都是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上课时教师觉得该“合作”了,学生就得迅速合作;教师觉得该汇报了,学生即使正在进行激烈的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合作学习也必须马上停止,因为教师已被自己的时间所约束。
4.合作学习大多采用异质分组,小组内的学生在性别、学业成绩、能力、背景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有些教师在合作学习的准备阶段没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的目标指向不明,这样就造成了无效合作的局面。
5.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较新的理论与策略,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它在我国开发与研究的时间不是很长,自身也有许多地方值得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很多教师一方面拼命学习理论,另一方面又消化不了。这样就造成了很多教师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过程中,没有考虑中国化、本土化,没有研究合作学习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论基础和局限性。
三、正确应用合作学习的策略探讨
1.正确把握合作学习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并不是任何内容、任何环节都能采用合作学习的有些概念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就没有讨论的价值,有些难度较大的如基因的表达、遗传规律等也不适合讨论在高中生物学中,收集和处理信息、开展研究性学习、高三专题复习、生物实验等的内容或题材较适合开展合作学习。
2.正确认识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扮演好“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应在学生讨论时深入学习小组,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揣摩学生的心理,适时地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组织讨论的要领,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指导。注意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学生也要扮演好自己是教学主体的角色。学习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主持人、陈述人、记录人都要各司其职。
3.突出合作学习的主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教师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和形成态度。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当让每个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或自己预习,或自己收集资料。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完全按自己原先设定的程序指导学生学习,必须根据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进程来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
4.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布鲁姆曾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目标是合作学习的内在动机,是合作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设计好合作学习的目标。开展合作学习时,也要明确地把学习目标告诉学习小组。要让学习小组清楚地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要达到什么目的。
5.控制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的监控,否则很可能会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成为无效劳动。教师的监控主要包括纠偏、消除误解、防止冷场、防止过度依赖、关注消极学生等。
6.发展合作学习的内涵。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发展其内涵,必须与本校的实际结合起来,实现本土化。教师要了解合作学习产生的背景,重视学习和研究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注意研究合作学习的局限性,注重合作学习与其他教学方法的配合运用,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年齡、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