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某些学生认为作文难写,最大原因是缺乏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因此,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意写作文。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灵感,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文章认为只要将写作目标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学生的作文就一定有话可写。
关键词: 活动 情境 想象 写作素材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学生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某些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最大的原因是缺乏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因此,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意写作文。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灵感,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呢?我认为只要将写作目标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学生的作文就一定有话可写。下面我联系教学经历和实践,谈谈一些具体做法。
一、组织活动,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直观感受写作素材
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一个哲学家说:“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变得非常简单。”作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充分参与活动和生活。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问题才会迎刃而解。如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习作2,教学内容是:“修改习作的训练。”例文分为两个部分:“习作《拔河》和老师的‘总批’及‘眉批’、‘习作要点讨论’,理解老师的‘总批’及‘眉批’的内容,按老师的意见修改习作是教学的重点。”备课时,我非常明白,“理解老师的‘总批’和‘眉批’的内容”这一点并不难,但“按老师的意见修改习作”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对从未经历过拔河比赛的小学生来说,困难太大,特别是例文的第五自然段的修改。例文的内容是:“‘嘟—’哨声响了,比赛正式开始。我们双方互不相让,使尽了吃奶的力气向后拉。红布条不一会向我们这边移,一会儿又向对方一边移。拉拉队为我们加油。”老师给出的眉批是“很生动。如果再写一两个运动员和拉拉队的表现,就更具体形象”。怎样才能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只有亲身经历,感受生活,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才会将这部分内容充实得具体、生动。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都积极参与。活动之后,学生再修改这篇作文时,感到十分轻松,个个都有说不完的话。对例语言的第五自然段有位学生是这样充实的:“拉拉队队员们也不甘示弱,他们大声喊着号子,‘一,二,加油——,一,二,加油——’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响彻苍穹……”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我活泼地留个不停。”学生的写作内容一定要贴近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激活储存在学生脑海中相关的写作素材
部分教师只看重写成的文章是不是达到要求与规格,不断强化如何审题、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等,结果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我认为可以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相似的情境,调动学生储存在脑海中相关的写作素材,并由此转化为习作冲动。如一位老师教学《童年“偷”着乐》时,不仅解决了学生写什么的问题,还解决了如何写的问题。下面是这节课的片断:
师:同学们都会背白居易的《小池》这首诗吧?谁能背诵一下?(学生流利地背诵了古诗:小娃撑小艇,偷来白莲归。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师:谁能理解诗中“偷”的意思?(生1:悄悄地,生2:背着大人,生3:……
师:背着大人作某些事,你的生活中有这样的经历吗?(生1:我背着妈妈上网玩游戏;生2:我在作业没有完成时,背着爸妈看电视;生3:……)
师:今天,老是非曲直恰好带来“亮亮在妈妈出去后在家偷看电视”的碟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观今碟片的同时,老师适当提示学生记下觉得最有趣的地方或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们觉得哪些地方最有趣?哪些地方你的印象最深刻?(有同学说,妈妈出门后,亮亮高兴的样子非常有趣,特别是唱《双节棍》的样子;有同学说,亮亮听到敲门声时,紧张的样子有趣……)
(同学们兴趣盎然,教师顺势进行了进一步引导)
师:事后亮亮也记录下了那天发生的事,请看屏幕:(投影老师的范文)
这是一个平静的早晨,我在家做作业,只听妈妈接个电话匆匆出去了。我一阵窃喜,开门,查看,呀,真走了,心中有一陈狂喜。我手舞足蹈起来,嘴里胡乱地唱出了《双节棍》,箭步冲向电视遥控器,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差点弄个四脚朝天,抱个靠垫载往沙发上斜着一躺。我心里那个美呀,妈妈不在家,想看啥看啥。
正当我得意忘形的时候,一阵敲门声“咚咚咚”,心里猛地一惊。我关掉电视,飞一般地回到了座位上拿起笔,就在我刚刚坐稳的那一刹那,妈妈进来了。“怎么不开门啊,我还以为你出去了呢。”我更加忐忑,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写完作业帮妈妈打扫卫生吧,电视柜上全是灰了。”我“喔”了一声,心里那块重重的石头——轻轻地落下了。
在同学们看完后,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范文,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要把一件事情写得具体、生动,就要注意人物的动作、心理及人物对话的描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细节、有曲折、有趣味。
总之,要让学生明白写什么、怎么写,学生习作自然变得非常简单。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创设情境,把对学生习作训练变成学生的愿望、动机。事实证明:在此情景之下,学生一个个文思敏捷,下笔如神。仅仅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每个人都能写出370多字的基本通顺的草稿。由此充分证明:作文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难事,只要拥有相似的情境,明确写什么、怎么写,并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将内需转换成表述动机,学生就会自动进入不吐不快、欲罢不能的境界。
三、合理想象,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转化为写作素材
想象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的想象是空洞的,无论哪一类想象作文都脱离不了现实生活。例如童话式想象作文,它是根据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用动物代替人类的形象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在想象作用下的动物附上人的动作、语言、神态和思维。这类作文实际上是对现实的再现。
如想象作文“未来的×××”,这一类写未来生活的想象作文对学生而言有难度。未来是什么样的,学生除了接触到一些科幻片、科幻小说以外,其他都十分抽象,不知道如何写。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现实生活,展开想象的翅膀。例如现在的房屋,一旦完工,它便固定下来。如果让学生大胆想象,让未来的建筑由一个个组装件构成,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不同的组合,则既适合不同人的需求,又便于搬迁、移动,还可以维修,那该多好。又如当看到学校操场只有一处,空间过于狭小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地下或空中操场,用电梯或升降机来回启用……这些现实中人们追求的更加便捷、完美的东西,都可以大胆想象它的样子、形状、功能。如果激起了学生想象的火花,那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空间不知有多大。
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素材的方法绝不止以上三种,更不是一成不变的,那是能者见能、智者见智的事。但无论通过什么途径都必须遵循“语文即生活”的原则,只有有了生活化的写作素材,学生写起来才会从容,才会有话可写、有感而发。
关键词: 活动 情境 想象 写作素材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学生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某些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最大的原因是缺乏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因此,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意写作文。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灵感,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呢?我认为只要将写作目标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学生的作文就一定有话可写。下面我联系教学经历和实践,谈谈一些具体做法。
一、组织活动,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直观感受写作素材
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一个哲学家说:“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变得非常简单。”作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充分参与活动和生活。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问题才会迎刃而解。如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习作2,教学内容是:“修改习作的训练。”例文分为两个部分:“习作《拔河》和老师的‘总批’及‘眉批’、‘习作要点讨论’,理解老师的‘总批’及‘眉批’的内容,按老师的意见修改习作是教学的重点。”备课时,我非常明白,“理解老师的‘总批’和‘眉批’的内容”这一点并不难,但“按老师的意见修改习作”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对从未经历过拔河比赛的小学生来说,困难太大,特别是例文的第五自然段的修改。例文的内容是:“‘嘟—’哨声响了,比赛正式开始。我们双方互不相让,使尽了吃奶的力气向后拉。红布条不一会向我们这边移,一会儿又向对方一边移。拉拉队为我们加油。”老师给出的眉批是“很生动。如果再写一两个运动员和拉拉队的表现,就更具体形象”。怎样才能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只有亲身经历,感受生活,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才会将这部分内容充实得具体、生动。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都积极参与。活动之后,学生再修改这篇作文时,感到十分轻松,个个都有说不完的话。对例语言的第五自然段有位学生是这样充实的:“拉拉队队员们也不甘示弱,他们大声喊着号子,‘一,二,加油——,一,二,加油——’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响彻苍穹……”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我活泼地留个不停。”学生的写作内容一定要贴近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激活储存在学生脑海中相关的写作素材
部分教师只看重写成的文章是不是达到要求与规格,不断强化如何审题、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等,结果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我认为可以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相似的情境,调动学生储存在脑海中相关的写作素材,并由此转化为习作冲动。如一位老师教学《童年“偷”着乐》时,不仅解决了学生写什么的问题,还解决了如何写的问题。下面是这节课的片断:
师:同学们都会背白居易的《小池》这首诗吧?谁能背诵一下?(学生流利地背诵了古诗:小娃撑小艇,偷来白莲归。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师:谁能理解诗中“偷”的意思?(生1:悄悄地,生2:背着大人,生3:……
师:背着大人作某些事,你的生活中有这样的经历吗?(生1:我背着妈妈上网玩游戏;生2:我在作业没有完成时,背着爸妈看电视;生3:……)
师:今天,老是非曲直恰好带来“亮亮在妈妈出去后在家偷看电视”的碟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观今碟片的同时,老师适当提示学生记下觉得最有趣的地方或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们觉得哪些地方最有趣?哪些地方你的印象最深刻?(有同学说,妈妈出门后,亮亮高兴的样子非常有趣,特别是唱《双节棍》的样子;有同学说,亮亮听到敲门声时,紧张的样子有趣……)
(同学们兴趣盎然,教师顺势进行了进一步引导)
师:事后亮亮也记录下了那天发生的事,请看屏幕:(投影老师的范文)
这是一个平静的早晨,我在家做作业,只听妈妈接个电话匆匆出去了。我一阵窃喜,开门,查看,呀,真走了,心中有一陈狂喜。我手舞足蹈起来,嘴里胡乱地唱出了《双节棍》,箭步冲向电视遥控器,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差点弄个四脚朝天,抱个靠垫载往沙发上斜着一躺。我心里那个美呀,妈妈不在家,想看啥看啥。
正当我得意忘形的时候,一阵敲门声“咚咚咚”,心里猛地一惊。我关掉电视,飞一般地回到了座位上拿起笔,就在我刚刚坐稳的那一刹那,妈妈进来了。“怎么不开门啊,我还以为你出去了呢。”我更加忐忑,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写完作业帮妈妈打扫卫生吧,电视柜上全是灰了。”我“喔”了一声,心里那块重重的石头——轻轻地落下了。
在同学们看完后,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范文,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要把一件事情写得具体、生动,就要注意人物的动作、心理及人物对话的描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细节、有曲折、有趣味。
总之,要让学生明白写什么、怎么写,学生习作自然变得非常简单。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创设情境,把对学生习作训练变成学生的愿望、动机。事实证明:在此情景之下,学生一个个文思敏捷,下笔如神。仅仅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每个人都能写出370多字的基本通顺的草稿。由此充分证明:作文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难事,只要拥有相似的情境,明确写什么、怎么写,并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将内需转换成表述动机,学生就会自动进入不吐不快、欲罢不能的境界。
三、合理想象,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转化为写作素材
想象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的想象是空洞的,无论哪一类想象作文都脱离不了现实生活。例如童话式想象作文,它是根据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用动物代替人类的形象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在想象作用下的动物附上人的动作、语言、神态和思维。这类作文实际上是对现实的再现。
如想象作文“未来的×××”,这一类写未来生活的想象作文对学生而言有难度。未来是什么样的,学生除了接触到一些科幻片、科幻小说以外,其他都十分抽象,不知道如何写。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现实生活,展开想象的翅膀。例如现在的房屋,一旦完工,它便固定下来。如果让学生大胆想象,让未来的建筑由一个个组装件构成,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不同的组合,则既适合不同人的需求,又便于搬迁、移动,还可以维修,那该多好。又如当看到学校操场只有一处,空间过于狭小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地下或空中操场,用电梯或升降机来回启用……这些现实中人们追求的更加便捷、完美的东西,都可以大胆想象它的样子、形状、功能。如果激起了学生想象的火花,那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空间不知有多大。
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素材的方法绝不止以上三种,更不是一成不变的,那是能者见能、智者见智的事。但无论通过什么途径都必须遵循“语文即生活”的原则,只有有了生活化的写作素材,学生写起来才会从容,才会有话可写、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