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群文阅读活动中,学生能够集中进行多篇幅的文本阅读,从多种角度采用多种方法对各篇中的重点词汇进行积累,增强语言表达的丰富性;能够根据文本主题,对相关的素材进行广泛积累,不断拓宽写作的思路;能够对各篇文本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广泛学习,增强语言表达的灵动性。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广泛开展群文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多篇幅的阅读活动中从词汇积累、素材积累以及修辞手法的学习等角度展开写作活动,从而通过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提升写作效果。
关键词:群文;阅读;读写结合;探究
对于小学生而言,进行写作需要积累丰富的词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贴切的描述;需要积累丰富的素材,对写作思路进行广泛的拓展;需要学习多样的修辞手法,让写作语言具有趣味性与灵动性。而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多个篇幅的文本中对这些内容进行集中性的学习,不断提升这些方面的语文素养,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深度,有效提升写作能力。下面,笔者就具体谈一谈基于群文阅读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一、广泛积累词汇,提升修饰能力
在小学阶段的写作中,学生需要运用大量的词汇对事物的特征和人物的外貌、行为进行贴切的形容与描述。这就需要学生具备深厚的词汇积累量。因此,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对各篇文本中的重要词汇进行积累;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对各个词汇的含义进行具体理解,以及多方面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修饰能力。
例如,在以《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等文本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文本中的词汇进行广泛积累与运用。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这些文本,从中勾画重要的词汇。比如,学生能够从《观潮》一文中的“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一句中积累到“若隐若现”这一词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还有什么事物是若隐若现的呢?”对此,学生能够写作出“在昏黄的灯光下,她的笑容若隐若现”等句子,从而运用这一词汇对人物的神态进行描写。而在阅读《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浩浩荡荡的雅鲁藏布自西而来”一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浩浩荡荡”这一词汇对生活中人们旅游时的情景进行描述。学生能够写作出“在这座名胜古迹前,游客们排着队伍浩浩荡荡地走来”。从而对旅游景区游客众多的状态进行贴切修饰。同样,在阅读《火烧云》中的“那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边跑着……”一句时,学生还可以运用“凶猛”一词写作出“凶猛的老虎大声地吼叫着,让人们瑟瑟发抖”这一句子,从而对自然界中的动物进行生动描写。在这样的群文阅读中,学生能够从多篇文本中进行广泛的词汇积累与运用,有效增强对事物特征的修饰能力。
二、广泛积累素材,拓宽写作思路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知识修养也比较匮乏,在写作一些主题的文本时,经常会面临无从下笔的困难。因此,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各篇文本中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并对这些素材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从而展开多种思路的写作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例如,在以《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等文本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文本中广泛积累写作素材。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文本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进行认识。之后,教师可以给出相应的主题,让学生运用文本中的素材展开写作。比如,可以与学生交流“大家喜欢的古代名著中的人物有哪些呢?可以对这些人物进行详细的介绍吗?”对此,一些学生可以借鉴《将相和》中的内容,对廉颇和蔺相如的人物的主要故事和性格特点进行写作;一些学生可以借鉴《草船借箭》中的内容,描写自己心中的诸葛亮形象;一些学生可以借鉴《景阳冈》中的内容,谈一谈自己对于武松坚强勇敢品质的认识。由此,学生能够不断丰富写作思路。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别与宽容、智慧、勇敢为主题展开写作。学生能够对这些文本中的人物以及故事进行运用,有效丰富写作内容。在这样的群文阅读中,学生能够广泛积累写作素材,有效拓宽写作思路,增强写作内容的丰富性。
三、鉴赏修辞手法,提升表达趣味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还要注重运用具有趣味性的语言来表现事物的特点,以此增强作文的可读性,表现自身的创造力。因此,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各篇文本中的修辞手法进行鉴赏与学习,让学生运用相关修辞手法展开自由的写作活动,提升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例如,在以《草原》《白楊》等文本进行询问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学习与借鉴。比如,对于《草原》中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一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够将草地比作绿毯?让羊毛比作棉花呢?”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能够发现绿毯和草地的颜色十分相似,而羊毛和棉花的颜色十分相似。从而能够掌握抓住事物外在的相似之处进行比喻的方法。而在阅读《白杨》中的“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一句时,学生也能够体会到作者将白杨树的特点与人所具有的精神品质进行了联系,从而掌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的方法。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别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写作出“天空中的月亮,就像一只小船一样,承载着我的梦想”“在寒冷的冬天,梅花坚定地开放着,它不畏惧任何的风霜”等句子,从而对事物的特点进行灵动贴切的表现。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学习多种修辞手法,有效增强写作语言的趣味性。
综上所述:读写结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写作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广泛积累写作经验,有效创新学生的写作思维,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读写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从多篇文本中集中进行词汇的积累、写作素材的积累以及修辞手法的学习,从而让学生不断增强对事物特点的描述能力、拓宽协作的思路,增强语言表达的灵动性,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苏凤萍.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群文阅读[D].广州大学,2016.
[2]高会然.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3]欧雯.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群文;阅读;读写结合;探究
对于小学生而言,进行写作需要积累丰富的词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贴切的描述;需要积累丰富的素材,对写作思路进行广泛的拓展;需要学习多样的修辞手法,让写作语言具有趣味性与灵动性。而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多个篇幅的文本中对这些内容进行集中性的学习,不断提升这些方面的语文素养,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深度,有效提升写作能力。下面,笔者就具体谈一谈基于群文阅读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一、广泛积累词汇,提升修饰能力
在小学阶段的写作中,学生需要运用大量的词汇对事物的特征和人物的外貌、行为进行贴切的形容与描述。这就需要学生具备深厚的词汇积累量。因此,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对各篇文本中的重要词汇进行积累;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对各个词汇的含义进行具体理解,以及多方面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修饰能力。
例如,在以《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等文本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文本中的词汇进行广泛积累与运用。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这些文本,从中勾画重要的词汇。比如,学生能够从《观潮》一文中的“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一句中积累到“若隐若现”这一词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还有什么事物是若隐若现的呢?”对此,学生能够写作出“在昏黄的灯光下,她的笑容若隐若现”等句子,从而运用这一词汇对人物的神态进行描写。而在阅读《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浩浩荡荡的雅鲁藏布自西而来”一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浩浩荡荡”这一词汇对生活中人们旅游时的情景进行描述。学生能够写作出“在这座名胜古迹前,游客们排着队伍浩浩荡荡地走来”。从而对旅游景区游客众多的状态进行贴切修饰。同样,在阅读《火烧云》中的“那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边跑着……”一句时,学生还可以运用“凶猛”一词写作出“凶猛的老虎大声地吼叫着,让人们瑟瑟发抖”这一句子,从而对自然界中的动物进行生动描写。在这样的群文阅读中,学生能够从多篇文本中进行广泛的词汇积累与运用,有效增强对事物特征的修饰能力。
二、广泛积累素材,拓宽写作思路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知识修养也比较匮乏,在写作一些主题的文本时,经常会面临无从下笔的困难。因此,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各篇文本中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并对这些素材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从而展开多种思路的写作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例如,在以《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等文本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文本中广泛积累写作素材。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文本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进行认识。之后,教师可以给出相应的主题,让学生运用文本中的素材展开写作。比如,可以与学生交流“大家喜欢的古代名著中的人物有哪些呢?可以对这些人物进行详细的介绍吗?”对此,一些学生可以借鉴《将相和》中的内容,对廉颇和蔺相如的人物的主要故事和性格特点进行写作;一些学生可以借鉴《草船借箭》中的内容,描写自己心中的诸葛亮形象;一些学生可以借鉴《景阳冈》中的内容,谈一谈自己对于武松坚强勇敢品质的认识。由此,学生能够不断丰富写作思路。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别与宽容、智慧、勇敢为主题展开写作。学生能够对这些文本中的人物以及故事进行运用,有效丰富写作内容。在这样的群文阅读中,学生能够广泛积累写作素材,有效拓宽写作思路,增强写作内容的丰富性。
三、鉴赏修辞手法,提升表达趣味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还要注重运用具有趣味性的语言来表现事物的特点,以此增强作文的可读性,表现自身的创造力。因此,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各篇文本中的修辞手法进行鉴赏与学习,让学生运用相关修辞手法展开自由的写作活动,提升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例如,在以《草原》《白楊》等文本进行询问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学习与借鉴。比如,对于《草原》中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一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够将草地比作绿毯?让羊毛比作棉花呢?”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能够发现绿毯和草地的颜色十分相似,而羊毛和棉花的颜色十分相似。从而能够掌握抓住事物外在的相似之处进行比喻的方法。而在阅读《白杨》中的“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一句时,学生也能够体会到作者将白杨树的特点与人所具有的精神品质进行了联系,从而掌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的方法。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别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写作出“天空中的月亮,就像一只小船一样,承载着我的梦想”“在寒冷的冬天,梅花坚定地开放着,它不畏惧任何的风霜”等句子,从而对事物的特点进行灵动贴切的表现。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学习多种修辞手法,有效增强写作语言的趣味性。
综上所述:读写结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写作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广泛积累写作经验,有效创新学生的写作思维,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读写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从多篇文本中集中进行词汇的积累、写作素材的积累以及修辞手法的学习,从而让学生不断增强对事物特点的描述能力、拓宽协作的思路,增强语言表达的灵动性,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苏凤萍.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群文阅读[D].广州大学,2016.
[2]高会然.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3]欧雯.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