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C值、D值、Mf值分别用于描述地震的时、空、强特征,本文提出利用C值、D值、Mf值综合异常分布来预测未来地震发展趋势,能够有效减小单值预报的不准确性。
关键词:C值;D值;Mf值;综合异常;地震
引言
王炜等提出的C值、D值、Mf值是对地震活动增强过程中最基本的时、空、强特点的描述,它们对于中强地震具有较好的中期和短期映震能力。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这样容易造成漏报和虚报。王铮铮[1]等提出的C值、D值、Mf值综合异常分析方法与华东地区1970年以来M5级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本文参考此方法对江苏及邻区地震活动性进行扫描分析。
1. 原理与扫描方法
地震集中度C值、地震危险度D值和地震强度因子Mf值都较好的符合Weibull分布。其中,C值为 ,反应了单位距离r内地震的概率;D值为 ,反应了单位时间 内地震的累计概率;Mf值为 , μ和 ρ分别为待定的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 和 分别为地震门限震级和标准震级。强震发生前,中小地震时、空、强的异常变化将在一定范围内反映,各单项的异常区包含了未来震中位置的区域及其相邻的大片区域。若某区域的时、空、强均存在异常,这样的异常应更为可靠,因而将它们叠加综合分析,可有效地避免单值指标的虚报、漏报。
扫描参数选取:单元半径为150km,经纬度方向扫描滑动步长为0.5°,时间窗长为1年,时间步长为6个月,起始震级M0根据本区台网监测能力取ML2.0,异常下限均取0.2。
综合异常区的确定:当C、D异常区面积达到1.5平方度,Mf异常区面积超过2平方度,三值异常的阈值线相交汇(或接近)最大距离不超过0.5°,当这种区域稳定持续达l年以上则称为C、D、Mf值的综合异常区。
研究范围:江苏及邻区(N29°-37°,E115°-125°)。
2. 扫描结果分析
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C值和D值的异常区分布在江苏中部及以东海域,面积较大约为3平方度;Mf值异常区分布在苏州及苏中以东海域;C值、D值、Mf值异常交汇区域分布在苏中以东海域,面积约为1平方度。在此期间苏中及沿海ML3级以上地震较为活跃,2016年10月20日射阳M4.4级震群活动就位于C值、D值异常交汇区附近。
综合异常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C值异常区域分布在苏鲁交界徐州、枣庄、济宁等地和安徽西南地区;D值异常区域范围缩小,分布在盐城、南通及以东海域;Mf值異常区分布在江苏东部及沿海海域和苏浙交界地区;三值交汇异常区分布在盐城、南通及以东海域,面积约为1平方度。2017年9月10日山东济宁ML4级地震发生在C值异常区附近。
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C值异常区域分布在徐州及山东南部境内;Mf值异常区分布在苏中及以东海域;C值和Mf值异常交汇区有两个,一是分布在沿郯庐断裂带临沂至徐州新沂地区面积约为1平方度,另一个是苏中以东黄海海域,面积约为2平方度。黄海海域2018年5月10日ML4级地震和2018年5月29日ML4.2级地震都落在综合异常区附近。
3. 结论
通过综合分析,综合异常区的存在与未来中强地震关系密切,时间上中强地震往往滞后于异常半年左右,发震地点往往位于综合异常区附近1.5°为半径的范围内。
从C值、D值、Mf值三值交汇异常区域分布与震例对比来看,江苏及邻区发生的ML4.0级以上地震与异常区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因此C值、D值、Mf值综合异常扫描分析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对未来地震趋势发展判定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峥峥,王炜,刘洪桂,等.C、D、Mf值综合异常交汇区在华东地区中强地震前的中期异常[J],地震,2000:20(1)32-27.
作者简介:
周璇(1984-)女,徐州市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监测预报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C值;D值;Mf值;综合异常;地震
引言
王炜等提出的C值、D值、Mf值是对地震活动增强过程中最基本的时、空、强特点的描述,它们对于中强地震具有较好的中期和短期映震能力。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这样容易造成漏报和虚报。王铮铮[1]等提出的C值、D值、Mf值综合异常分析方法与华东地区1970年以来M5级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本文参考此方法对江苏及邻区地震活动性进行扫描分析。
1. 原理与扫描方法
地震集中度C值、地震危险度D值和地震强度因子Mf值都较好的符合Weibull分布。其中,C值为 ,反应了单位距离r内地震的概率;D值为 ,反应了单位时间 内地震的累计概率;Mf值为 , μ和 ρ分别为待定的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 和 分别为地震门限震级和标准震级。强震发生前,中小地震时、空、强的异常变化将在一定范围内反映,各单项的异常区包含了未来震中位置的区域及其相邻的大片区域。若某区域的时、空、强均存在异常,这样的异常应更为可靠,因而将它们叠加综合分析,可有效地避免单值指标的虚报、漏报。
扫描参数选取:单元半径为150km,经纬度方向扫描滑动步长为0.5°,时间窗长为1年,时间步长为6个月,起始震级M0根据本区台网监测能力取ML2.0,异常下限均取0.2。
综合异常区的确定:当C、D异常区面积达到1.5平方度,Mf异常区面积超过2平方度,三值异常的阈值线相交汇(或接近)最大距离不超过0.5°,当这种区域稳定持续达l年以上则称为C、D、Mf值的综合异常区。
研究范围:江苏及邻区(N29°-37°,E115°-125°)。
2. 扫描结果分析
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C值和D值的异常区分布在江苏中部及以东海域,面积较大约为3平方度;Mf值异常区分布在苏州及苏中以东海域;C值、D值、Mf值异常交汇区域分布在苏中以东海域,面积约为1平方度。在此期间苏中及沿海ML3级以上地震较为活跃,2016年10月20日射阳M4.4级震群活动就位于C值、D值异常交汇区附近。
综合异常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C值异常区域分布在苏鲁交界徐州、枣庄、济宁等地和安徽西南地区;D值异常区域范围缩小,分布在盐城、南通及以东海域;Mf值異常区分布在江苏东部及沿海海域和苏浙交界地区;三值交汇异常区分布在盐城、南通及以东海域,面积约为1平方度。2017年9月10日山东济宁ML4级地震发生在C值异常区附近。
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C值异常区域分布在徐州及山东南部境内;Mf值异常区分布在苏中及以东海域;C值和Mf值异常交汇区有两个,一是分布在沿郯庐断裂带临沂至徐州新沂地区面积约为1平方度,另一个是苏中以东黄海海域,面积约为2平方度。黄海海域2018年5月10日ML4级地震和2018年5月29日ML4.2级地震都落在综合异常区附近。
3. 结论
通过综合分析,综合异常区的存在与未来中强地震关系密切,时间上中强地震往往滞后于异常半年左右,发震地点往往位于综合异常区附近1.5°为半径的范围内。
从C值、D值、Mf值三值交汇异常区域分布与震例对比来看,江苏及邻区发生的ML4.0级以上地震与异常区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因此C值、D值、Mf值综合异常扫描分析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对未来地震趋势发展判定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峥峥,王炜,刘洪桂,等.C、D、Mf值综合异常交汇区在华东地区中强地震前的中期异常[J],地震,2000:20(1)32-27.
作者简介:
周璇(1984-)女,徐州市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监测预报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