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结合民族地区实际设计了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旨在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及信息道德等方面了解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继而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研究,找到我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短板和不足,对此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在信息时代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信息;信息素养;大学生;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213-03
信息素养是人们有效寻找、评价、利用信息,更好地进行知识创新的能力。在一个信息无所不在的社会里,教育大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如何准确地定位、获取信息,如何评估、组织获取的信息,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来解决专业问题是高校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着重要解决的问题。信息素养作为信息社会成员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信息社会人们生存立足的首要条件,是衡量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之一。
信息素养是大学生终生学习的基础,适用于所有学科、所有学习环境、所有教育层次。因此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参考国内外信息素养研究的文献,我们设计了针对民族地区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问卷,旨在通过对我校部分学生的信息素养的调查,摸清我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真实状况,为下一步的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素材,为专业和课程建设、为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一些依据。
一、信息素养
1.信息素养定义。信息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与信息道德四个方面的基本素养。美国图书馆协会将其定义为: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2.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有信息素养的人是指那些不仅懂得如何学习,而且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的人。信息素养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信息素养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学业成绩和职业成就。信息素养培养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全方位学习是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任务。信息素养是每个社会成员终生追求的目标,是信息时代每个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信息素养能力的提高将大大提升学生的竞争力,进而提高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竞争力。
3.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有关,但对个人、教育系统和社会的影响更大。一个具备信息技术技能的人可以使用计算机、应用软件、数据库来完成学习、工作或其他个人目标,着重点在技术。而信息素养侧重于内容、交流、分析、信息检索与评估,是通过有效的调查方法、敏锐的洞察力和推理来认识、发现、评估和使用信息。信息素养借助信息技术发起、支撑和拓展了终生学习的理念,但从根本上和信息技术又是独立的。
4.信息素养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中心使命是培养终生学习者。通过培养学生具备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提升事业、如何扮演好信息公民和社区成员的角色。信息素养培养贯穿于大学的课程体系中,贯穿于大学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中,它要求大学各位教师、员工的密切合作。大学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实验环节、课程设计、作业时有很大的责任来增强学生对专业学科知识和信息的兴趣。大学老师应鼓励学生探索未知,为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提供指导。
二、信息素养调查分析与结论
我们在认真研读国内外信息素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表。调查表主要涵盖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四个方面(调查表包括30道题,其中信息意识9道、信息知识8道、信息能力10道、信息道德3道)。
信息意识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体现在对信息价值的自觉认知及敏锐的判断力和分析力上。信息知识指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拓展信息传播途径、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中所积累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信息能力指个体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以及获取、分析、加工、评价信息并创造新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信息伦理道德指个体在获取、利用、加工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不危害社会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其中,信息意识是前提,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伦理道德把握个体信息素养的方向。
我们对我校六个学院、近千名学生进行了信息素养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对象是青海民族大学大一到大四的部分在校学生,涵盖了我校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学院的16个专业、28个班级。
各学院学生信息素养分项平均得分和男女生信息素养分项平均得分如图1和图2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理工科院系(物电院、化生院)学生信息素养各项指标平均得分略高于文科院系,信息意识最高分59.2,最低分42.7;信息知识最高分51.8,最低分29.4;信息能力最高分47.4,最低分37.2;信息道德最高分73.8,最低分40.0。由图2可以看出大多数学院女生平均得分高于男生,各院系平均得分相差不大(介于37~52之间)。
从图3可以看出,大学生信息素养分项得分总体呈现随年级升高而增加的趋势。从图4可以看出理工科院系学生信息素养分项得分总体高于文科院系。总体来说,高年级学生信息素养各项指标平均得分基本高于低年级学生,女学生各项指标平均得分基本高于男学生,理工科学生高于文科生。我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平均得分不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我们的建议如下:
1.全面普及信息素养类课程。将信息素养课程作为大学新生的必修课程,不仅可以加强新生对信息素养的认识,提高他们的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树立良好的信息伦理道德,而且对他们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更好地发展专业技能也大有益处。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培训课程,课程应包括信息论基础、信息技术导论、信息组织查询与检索基础、网络基础、信息道德伦理基础等内容。使学生对信息的概念、信息的基本特征、社会作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的关系,以及信息的获取、检索、分析、处理、整合、组织、开发、利用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基本能力,为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2.培训学生准确、迅速查找校园内信息。包括图书馆图书资料、电子书、电子文献库,各种招生就业信息,各种教务、考试信息,各种学生工作信息,各种院系活动信息,各种学校、社团、社会活动信息。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校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将各种信息及时向学生以网站、电子邮件、微信、短信等方式进行通知确认。
3.营造良好的校园信息素养培养环境,加强信息道德宣传力度。一方面,校图书馆、网络中心、校广播电视台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应相互协调、优化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提高信息伦理道德水平,使他们具有网络安全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约束网上行为意识、遵纪守法意识。
4.教师应担负起信息素养教育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各种专业信息(包括学科、专业发展前沿状况;学术文献及研发现状;专业教材与专业实验设备信息;就业信息等),指导学生认识信息资源的价值,满足其对信息的需求。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相信,通过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协作,通过老师有意识地灌输和教育,学生能够意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能够积极主动利用现有各种信息资源来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够相互交流、分享信息并形成良好互动,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一定会有实质性的提高。
四、结论
本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校高年级学生信息素养各项指标平均得分基本高于低年级学生,女学生各项指标平均得分基本高于男学生,理工科学生高于文科生。我校大学生能有效利用图书馆、网络获取各种信息,但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价、综合利用和创新的能力还有明显不足,部分学生信息素养得分较低,少数同学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的意识较淡薄。我校学生信息素养总体水平仍有待提高。
信息素养不仅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信息社会每个成员终生追求的目标。我们应密切关注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公民的信息素养发展状况,搭建良好的校园信息发布平台和校园网络环境,大力宣传和推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普遍提高,为构建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创新型学校做出贡献。作为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将直接关系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因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美国大学图书馆研究协会.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EB/OL]http://www.ala.org/acrl/standards/informationliteracycompetency[EB/OL].美国图书馆协会网站.[2015-04-08].
[2]美国大学图书馆研究协会.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信息素养标准[EB/OL].http://www.ala.org/acrl/standards/infolitscitech美国图书馆协会网站.[2015-04-29].
[3]美国大学图书馆研究协会.教师教育信息素养标准[EB/OL].http://www.ala.org/acrl/sites/ala.org.acrl/files/content/standards/ilstandards_te.pdf.美国图书馆协会网站.[2015-04-29].
[4]赖茂生,孙鹏飞.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研究[J].情报科学,2009,27(8):1133-1138.
[5]謝寶煖,魏令芳.大學資銔素養通識教育之研究[J].台湾通識教育,2002,9(2):45.
[6]王梅玲.大学生资讯素养课程设计与评鑑[J].台湾图书馆与信息科学,2004,30(2):134-142.
[7]秦殿启.信息素养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8]许征尼.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
[9]邱璇,丁韧.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启示[J].图书情报知识,2009,132(11):75-80.
[10]崔金玲,吕惠聪,陈继超.基于ANP的师范生信息素养评价模型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5):56-60.
[11]徐坤银.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3):116-117.
[12]杨波.理工科大学生科研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研究[J].现代情报,2015,35(2):124-127.
关键词:信息;信息素养;大学生;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213-03
信息素养是人们有效寻找、评价、利用信息,更好地进行知识创新的能力。在一个信息无所不在的社会里,教育大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如何准确地定位、获取信息,如何评估、组织获取的信息,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来解决专业问题是高校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着重要解决的问题。信息素养作为信息社会成员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信息社会人们生存立足的首要条件,是衡量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之一。
信息素养是大学生终生学习的基础,适用于所有学科、所有学习环境、所有教育层次。因此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参考国内外信息素养研究的文献,我们设计了针对民族地区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问卷,旨在通过对我校部分学生的信息素养的调查,摸清我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真实状况,为下一步的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素材,为专业和课程建设、为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一些依据。
一、信息素养
1.信息素养定义。信息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与信息道德四个方面的基本素养。美国图书馆协会将其定义为: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2.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有信息素养的人是指那些不仅懂得如何学习,而且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的人。信息素养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信息素养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学业成绩和职业成就。信息素养培养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全方位学习是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任务。信息素养是每个社会成员终生追求的目标,是信息时代每个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信息素养能力的提高将大大提升学生的竞争力,进而提高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竞争力。
3.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有关,但对个人、教育系统和社会的影响更大。一个具备信息技术技能的人可以使用计算机、应用软件、数据库来完成学习、工作或其他个人目标,着重点在技术。而信息素养侧重于内容、交流、分析、信息检索与评估,是通过有效的调查方法、敏锐的洞察力和推理来认识、发现、评估和使用信息。信息素养借助信息技术发起、支撑和拓展了终生学习的理念,但从根本上和信息技术又是独立的。
4.信息素养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中心使命是培养终生学习者。通过培养学生具备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提升事业、如何扮演好信息公民和社区成员的角色。信息素养培养贯穿于大学的课程体系中,贯穿于大学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中,它要求大学各位教师、员工的密切合作。大学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实验环节、课程设计、作业时有很大的责任来增强学生对专业学科知识和信息的兴趣。大学老师应鼓励学生探索未知,为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提供指导。
二、信息素养调查分析与结论
我们在认真研读国内外信息素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表。调查表主要涵盖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四个方面(调查表包括30道题,其中信息意识9道、信息知识8道、信息能力10道、信息道德3道)。
信息意识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体现在对信息价值的自觉认知及敏锐的判断力和分析力上。信息知识指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拓展信息传播途径、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中所积累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信息能力指个体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以及获取、分析、加工、评价信息并创造新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信息伦理道德指个体在获取、利用、加工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不危害社会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其中,信息意识是前提,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伦理道德把握个体信息素养的方向。
我们对我校六个学院、近千名学生进行了信息素养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对象是青海民族大学大一到大四的部分在校学生,涵盖了我校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学院的16个专业、28个班级。
各学院学生信息素养分项平均得分和男女生信息素养分项平均得分如图1和图2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理工科院系(物电院、化生院)学生信息素养各项指标平均得分略高于文科院系,信息意识最高分59.2,最低分42.7;信息知识最高分51.8,最低分29.4;信息能力最高分47.4,最低分37.2;信息道德最高分73.8,最低分40.0。由图2可以看出大多数学院女生平均得分高于男生,各院系平均得分相差不大(介于37~52之间)。
从图3可以看出,大学生信息素养分项得分总体呈现随年级升高而增加的趋势。从图4可以看出理工科院系学生信息素养分项得分总体高于文科院系。总体来说,高年级学生信息素养各项指标平均得分基本高于低年级学生,女学生各项指标平均得分基本高于男学生,理工科学生高于文科生。我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平均得分不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我们的建议如下:
1.全面普及信息素养类课程。将信息素养课程作为大学新生的必修课程,不仅可以加强新生对信息素养的认识,提高他们的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树立良好的信息伦理道德,而且对他们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更好地发展专业技能也大有益处。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培训课程,课程应包括信息论基础、信息技术导论、信息组织查询与检索基础、网络基础、信息道德伦理基础等内容。使学生对信息的概念、信息的基本特征、社会作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的关系,以及信息的获取、检索、分析、处理、整合、组织、开发、利用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基本能力,为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2.培训学生准确、迅速查找校园内信息。包括图书馆图书资料、电子书、电子文献库,各种招生就业信息,各种教务、考试信息,各种学生工作信息,各种院系活动信息,各种学校、社团、社会活动信息。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校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将各种信息及时向学生以网站、电子邮件、微信、短信等方式进行通知确认。
3.营造良好的校园信息素养培养环境,加强信息道德宣传力度。一方面,校图书馆、网络中心、校广播电视台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应相互协调、优化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提高信息伦理道德水平,使他们具有网络安全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约束网上行为意识、遵纪守法意识。
4.教师应担负起信息素养教育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各种专业信息(包括学科、专业发展前沿状况;学术文献及研发现状;专业教材与专业实验设备信息;就业信息等),指导学生认识信息资源的价值,满足其对信息的需求。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相信,通过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协作,通过老师有意识地灌输和教育,学生能够意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能够积极主动利用现有各种信息资源来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够相互交流、分享信息并形成良好互动,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一定会有实质性的提高。
四、结论
本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校高年级学生信息素养各项指标平均得分基本高于低年级学生,女学生各项指标平均得分基本高于男学生,理工科学生高于文科生。我校大学生能有效利用图书馆、网络获取各种信息,但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价、综合利用和创新的能力还有明显不足,部分学生信息素养得分较低,少数同学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的意识较淡薄。我校学生信息素养总体水平仍有待提高。
信息素养不仅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信息社会每个成员终生追求的目标。我们应密切关注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公民的信息素养发展状况,搭建良好的校园信息发布平台和校园网络环境,大力宣传和推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普遍提高,为构建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创新型学校做出贡献。作为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将直接关系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因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美国大学图书馆研究协会.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EB/OL]http://www.ala.org/acrl/standards/informationliteracycompetency[EB/OL].美国图书馆协会网站.[2015-04-08].
[2]美国大学图书馆研究协会.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信息素养标准[EB/OL].http://www.ala.org/acrl/standards/infolitscitech美国图书馆协会网站.[2015-04-29].
[3]美国大学图书馆研究协会.教师教育信息素养标准[EB/OL].http://www.ala.org/acrl/sites/ala.org.acrl/files/content/standards/ilstandards_te.pdf.美国图书馆协会网站.[2015-04-29].
[4]赖茂生,孙鹏飞.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研究[J].情报科学,2009,27(8):1133-1138.
[5]謝寶煖,魏令芳.大學資銔素養通識教育之研究[J].台湾通識教育,2002,9(2):45.
[6]王梅玲.大学生资讯素养课程设计与评鑑[J].台湾图书馆与信息科学,2004,30(2):134-142.
[7]秦殿启.信息素养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8]许征尼.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
[9]邱璇,丁韧.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启示[J].图书情报知识,2009,132(11):75-80.
[10]崔金玲,吕惠聪,陈继超.基于ANP的师范生信息素养评价模型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5):56-60.
[11]徐坤银.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3):116-117.
[12]杨波.理工科大学生科研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研究[J].现代情报,2015,35(2):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