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沪科版9年级下册P45—47:关于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这部分内容往往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完后正常眉头紧锁,觉得什么也没懂,最后只能记住结论.说老实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心理也很不是滋味.究其原因:
1.书上彩图一下子给出线框受力方向,学生觉得突兀;
2.没有实际器材,换向器究竟什么样,怎样起作用不形象.
3.学生动手少,缺少理论与实践结合,枯燥,觉得学无所用.
经过思考,紧扣物理课程标准中对注重联系实际和过程与方法的渗透,再结合初中学生形象思维仍占优势,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的特点,我设计了这个教案,其基本设计思路如下:
1.通过实验对比,设置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铺设台阶,及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理解电动机工作原理.
3.激发求证心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通过变式型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发明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与大家分享一下.
导入:实验展示:给两个直流电动机通电,一个可以持续转动,而另一个不可以.学生自然产生疑问,为什么第一个不能持续转动呢?(其中一个电动机的线圈两端与电刷用导线焊接上,相当于两个铜环)学生带着疑问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第一环节:找出为什么不能持续转动
师:展示模型如图1:对线框的各个边分析,告诉学生左边一条边受到的力(由于初中生没有学习安培定则),让同学们分析对边受力情况.
学生运用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可以得出力的方向与左边方向相反.
(在两边线框上固定两根细线在图1F处,便于沿着力的方向拉动.)
师:线框将如何转动?
师:通电展示改动过的直流电动机模型,跟大家想的一样.生喜悦.
生:线圈转动怎么停下了?
师:转动模型如图2,这时右边受力有无变化?
生:右边受力无变化,仍向上,因为磁场和电流方向都不变.
师:拉动细线展示.
师:让线圈转到图3所示位置,上边受力变化吗?上下边受力有什么特点?
生: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静止.
师:通电线圈的平面与磁感线垂直时,线圈受到磁场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我们把这个位置称作平衡位置.
通过展示,将过程放大,便于学生发现电动机不转的原因,为下面解决问题埋下伏笔.
第二环节:怎样才能持续转动
师:用手转动模型,缓慢展示回到平衡位置的情况,那么怎样才能继续转呢?
生:改变力的方向.
师:追问:如何改变?
生:改变磁场方向、改变电流方向.
生:磁场.
师:展示实验,对调磁极.
生:大笑.(因为不断调动磁极不可能)
生:改变电流.
生:对调电源正、负极.
生:也一样.
生沉默……
师:展示模型如图4遮去电源部分.
生:好奇,开始比较两个模型不同之处
生:加了两个半环.
生:皱眉,这样能行吗?
师:展示模型如图4,转动模型至相反位置,如图5:让大家再次受力分析.
生:可以转了.在体会真神奇时,学生也就体会了换向器如何改变电流方向问题.
师:我们把这两个半环叫做换向器.
师:通电展示,电动机持续转动.
第三环节:寻找直流电动机模型换向器的改装
师:展示不能持续转动的换向器的改动.让学生寻找不能持续转动电动机的改动部分,进一步了解换向器的功能.
这时学生动手欲望很强,便于积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第四环节:学生自己动手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
1.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可以持续转动.
2.改变电流方向,观察线圈转动方向.
3.对调磁极,观察线圈转动.
这个实验重在让学生体会自己能让电动机持续转动的愉悦.老师课前要调试好直流电动机模型,部分小组电刷和换向器之间稍微紧些.这样便于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实验只要布置(1),(2)、(3)不需老师提醒,学生自己就忙上了,等不及了!我们何不抓住机遇,顺水推舟,这样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调动了积极性.
第五环节:总结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师:请大家试着总结一下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生:磁场对线圈的作用,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通电线圈……
师:线圈为什么会越过平衡位置?
生:由于惯性.
师: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转动,由于惯性线圈越过平衡位置,通过换向器及时改变电流方向,从而能够持续转动.
边总结边转动模型.
第六环节:应用性设计
师:如图6所示是最简单的直流电动机模型,怎样使小电动机持续转动?想一想,通电后线圈将怎样运动?为什么能持续转动?请大家用漆包线和收音机扬声器后的磁体亲自做一做.这个设计取材容易,操作简单,课后容易实现.
这样处理的好处:
1.先给出一个线框受到的力,学生容易判断另一个线框的力,又能复习磁场对通电导线的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2.学生身临其境的参与了为什么用换向器的过程,所以换向器的结构及功能就很清晰了.
3.学生亲自动手让电动机转起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觉得学有所用,有强烈的喜悦感.
4.会灵活运用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解决问题,不需死记硬背就能形象的掌握了.
这种启发式教学方式设计,通过老师诱导“产生问题”,进而学生跟着老师走进“探索世界”,学会探索,让学生在“恍然大悟”中理解知识.可以减轻学生厌学情绪,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以上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同仁批评指正.
1.书上彩图一下子给出线框受力方向,学生觉得突兀;
2.没有实际器材,换向器究竟什么样,怎样起作用不形象.
3.学生动手少,缺少理论与实践结合,枯燥,觉得学无所用.
经过思考,紧扣物理课程标准中对注重联系实际和过程与方法的渗透,再结合初中学生形象思维仍占优势,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的特点,我设计了这个教案,其基本设计思路如下:
1.通过实验对比,设置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铺设台阶,及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理解电动机工作原理.
3.激发求证心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通过变式型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发明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与大家分享一下.
导入:实验展示:给两个直流电动机通电,一个可以持续转动,而另一个不可以.学生自然产生疑问,为什么第一个不能持续转动呢?(其中一个电动机的线圈两端与电刷用导线焊接上,相当于两个铜环)学生带着疑问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第一环节:找出为什么不能持续转动
师:展示模型如图1:对线框的各个边分析,告诉学生左边一条边受到的力(由于初中生没有学习安培定则),让同学们分析对边受力情况.
学生运用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可以得出力的方向与左边方向相反.
(在两边线框上固定两根细线在图1F处,便于沿着力的方向拉动.)
师:线框将如何转动?
师:通电展示改动过的直流电动机模型,跟大家想的一样.生喜悦.
生:线圈转动怎么停下了?
师:转动模型如图2,这时右边受力有无变化?
生:右边受力无变化,仍向上,因为磁场和电流方向都不变.
师:拉动细线展示.
师:让线圈转到图3所示位置,上边受力变化吗?上下边受力有什么特点?
生: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静止.
师:通电线圈的平面与磁感线垂直时,线圈受到磁场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我们把这个位置称作平衡位置.
通过展示,将过程放大,便于学生发现电动机不转的原因,为下面解决问题埋下伏笔.
第二环节:怎样才能持续转动
师:用手转动模型,缓慢展示回到平衡位置的情况,那么怎样才能继续转呢?
生:改变力的方向.
师:追问:如何改变?
生:改变磁场方向、改变电流方向.
生:磁场.
师:展示实验,对调磁极.
生:大笑.(因为不断调动磁极不可能)
生:改变电流.
生:对调电源正、负极.
生:也一样.
生沉默……
师:展示模型如图4遮去电源部分.
生:好奇,开始比较两个模型不同之处
生:加了两个半环.
生:皱眉,这样能行吗?
师:展示模型如图4,转动模型至相反位置,如图5:让大家再次受力分析.
生:可以转了.在体会真神奇时,学生也就体会了换向器如何改变电流方向问题.
师:我们把这两个半环叫做换向器.
师:通电展示,电动机持续转动.
第三环节:寻找直流电动机模型换向器的改装
师:展示不能持续转动的换向器的改动.让学生寻找不能持续转动电动机的改动部分,进一步了解换向器的功能.
这时学生动手欲望很强,便于积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第四环节:学生自己动手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
1.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可以持续转动.
2.改变电流方向,观察线圈转动方向.
3.对调磁极,观察线圈转动.
这个实验重在让学生体会自己能让电动机持续转动的愉悦.老师课前要调试好直流电动机模型,部分小组电刷和换向器之间稍微紧些.这样便于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实验只要布置(1),(2)、(3)不需老师提醒,学生自己就忙上了,等不及了!我们何不抓住机遇,顺水推舟,这样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调动了积极性.
第五环节:总结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师:请大家试着总结一下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生:磁场对线圈的作用,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通电线圈……
师:线圈为什么会越过平衡位置?
生:由于惯性.
师: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转动,由于惯性线圈越过平衡位置,通过换向器及时改变电流方向,从而能够持续转动.
边总结边转动模型.
第六环节:应用性设计
师:如图6所示是最简单的直流电动机模型,怎样使小电动机持续转动?想一想,通电后线圈将怎样运动?为什么能持续转动?请大家用漆包线和收音机扬声器后的磁体亲自做一做.这个设计取材容易,操作简单,课后容易实现.
这样处理的好处:
1.先给出一个线框受到的力,学生容易判断另一个线框的力,又能复习磁场对通电导线的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2.学生身临其境的参与了为什么用换向器的过程,所以换向器的结构及功能就很清晰了.
3.学生亲自动手让电动机转起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觉得学有所用,有强烈的喜悦感.
4.会灵活运用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解决问题,不需死记硬背就能形象的掌握了.
这种启发式教学方式设计,通过老师诱导“产生问题”,进而学生跟着老师走进“探索世界”,学会探索,让学生在“恍然大悟”中理解知识.可以减轻学生厌学情绪,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以上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