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的灵魂是文化,它具有团结我国人民和国家共同发展的能力,是广大人民向心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我国国力的核心,拥有丰富的精神文化文明是我国人民共同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苏北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但是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本文主要根据苏北地区农村旅游文化特点及其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新农村文化建设理论成果,打造属于苏北地区的旅游文化品牌。满足广大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苏北地区农村旅游文化
就目前而言,我国针对社会文明发展的研究者们,非常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相关学者常常通过媒体宣传关于农村文化的建设,引导各行各业将目光聚集在此。从改革到现在,发展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有显著的成效,建设健康、和谐的农村文化是我们的必要选择与迫切要求。因此,打造苏北地区农村旅游文化品牌,成为苏北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
一、苏北地区农村旅游文化特点
(一)独特性和自然性
苏北地区农村旅游区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人口相对较少,并且受到的工业污染较少;存有相对原始化的生态环境,并且农村地区的精神文化文明和生活习惯更接近原始自然生态;乡村风俗习惯更具有原始生态的继承能力,相对封闭的农村区域整体传承原始自然风光。生态资源丰富、木屋草檐、农业产物、自我编织生活用品、手工装饰品、风俗民情等全都展现了乡村人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同的地区旅游资源不同,资源开发方式不同、服务态度不同、经营管理不同,使得各地农村文化具有独特性,挖掘自身的区域文化特征,提高农村旅游竞争能力。
(二)产业化和渗透化
苏北农村环境长久发展,造就苏北农村文化,它渗透在苏北农村人民的言行、思相中,无论是衣、食、住、行、购物、娱乐,还是旅游文化都体现了苏北农村文化特色。开发农村旅游文化资源,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产量,增加了农业的附加值,改善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手工艺品厂、农产品加工等工厂的工业发展;促进农村形成多元化结构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由此可见,文化本身不单单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还是成就物质的生产力。
(三)原生态和发展性
旅游行业是一种消费产业,经营者的目的是获得良好的经济利益,大部分的文化旅游地改变了原始的生态面貌,使旅游文化“商品化”、“戏剧化”。然而农村旅行的经营者是把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保持农村原有的生态文明,少量加入旅游文化元素。例如家庭旅馆就是将本地区闲置的农产地稍微整理,不高档奢华,但是安全、舒适、卫生。这样看来,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外部结构,都可以很好的融入到农村的环境气氛中,对于游客吃的自然是农家菜系,体会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
(四)独特性与代表性
全世界的旅游文化发展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的巧合性,在某种因素上会形成旅游文化多样性和重合性。遇到这种情况,就要依照自己的发展方向,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文化当做经营、服务、管理的方式,形成自己象征性的旅游文化,树立鲜明的独特形象。
(五)脆弱性质
旅游是一个文化交流的过程,旅游整个过程中不同的文化因素之间互相融合、接触、碰撞、区分。大多数去农村旅游的游客一般生活在市区,游客自身带有着很强势的文化,而农村文化相对比较弱势,这种“强势文化”冲击着“弱势文化”,导致农村旅游文化不知不觉间趋向于游客所带来的文化,由此看来农村文化存在一定的脆弱性。
二、苏北地区农村旅游文化的发展意义
(一)提升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性
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农村旅游改善了农村文化的不足,快速发展农村旅游文化是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任务。农村旅游行业的发展前景具有一定的优势相对于农村其他行业,最明显就表现在农村空间、土地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其次体现在农村浓重的文化特色;风土民情、风俗习惯、服装、饰品等。由此看来,农村旅游行业发展条件优越,空间发展广泛,有必要发展农村旅游行业,强烈倡导农村文化被推动,完善农村产业的结构,维护绿色生态农产业,提高农田耕地的有效利用率,促进城市与农村和谐发展。
(二)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方式,是改革深化和谐中国的生态文明体制,是有效利用我国资源的科学手段。农村旅游文化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的快速调整,全面落实农村改革计划,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由于农村发展中会受到人力技术、资金的影响,但是通过发展农村自身的特色,可以直接实现农村改革的目标。农村具有丰富的物质文化、特有的风俗习惯、原生态资产,相关调查发现,农村旅游行业收入1元,与它相关的行业收入为4.3元,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地区,大部分都在农村,部分旅游发达的城市也是从农村过渡发展来的。
(三)促进农村基层社会的稳定
城市与农村的生活差距很大,导致许多社会问题,影响了农村稳定发展。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许多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造成城市人口拥挤、社会复杂,影响城市稳定发展。农村旅游发展,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这样拯救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来,农村旅游缓解农民的就业压力,有效利用农村多余劳动力。
农村旅游可以分担重点景区的游客量,减缓景区的环境压力,我国重点景区人满为患,游客量远远超出环境承载量。用农村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将他们的注意力放在农村旅游上,促使游客分流,缓解重点景区的压力,实现和谐旅游的愿望。
三、打造苏北地区农村旅游文化品牌
(一)农村旅游品牌文化的形成
文化差异和原生态回归是苏北地区农村旅游文化品牌形成的原因,人们处于不同的环境所积累的文化不同,景区和客源之间的文化差距是游客旅游的目的。旅游给人文化体验,不断建立品牌形象,这种形象又不断被传播,被积累,促使发展更高的文化。游客与旅游地的文化差距越大,文化提升水平越快,当人们听腻了城市噪音,便开始向往田间蛙鸣;当人们看惯了高楼大厦,便开始向往青山绿水;当人们讨厌城市空气浑浊,便开始向往花香四溢;当人们厌倦人机复杂,便开始向往自然淳朴。 农村旅游文化品牌经营是延续农村生态文化的有效途径,产品容易过时,但是品牌越久地位越高,强势的品牌会让消费者忠诚,利用口碑效应吸引更多游客。农村旅游品牌是在生态服务中让游客领略人生内涵,农产品品牌是在生活实际中满足游客,两者品牌文化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农村旅游业发展。
农业生态多样化、和谐产生农业生态的文化铸就品牌产生,文化品牌打出,其知名度提升,持久、亲和、高效促进农村旅游文化发展。开发农村旅游文化程度越高;农村旅游地与游客之间的文化差异越大;生态、经济、文化越和谐发展;品牌推广做得越好,越能体现品牌文化的必要性。
(二)苏北地区旅游品牌文化的营造策略
1、政府开发创新模式
政府要完善农村旅游的秩序,规范游客行为,制定景区品牌质量管理政策,维护景区可持续发展,协调农村经济、农民、生态文化和谐发展。
2、丰富苏北地区农产品计划
依照建设文明文化的标准来发掘当地农村的生态价值,特色出品农产物;销售商要突出生态主题,产品地位明确;根据原有农业方式、利用条件较好的生态资源、开辟新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农业生态科技园,来开发农村旅游文化品牌。
3、按照农村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原则
农村旅游文化产品设计主要原则是:突出景区特色吸引文化差异游客;综合开发生态形式的加工厂;全面维护生态,平衡发展;让游客与生态自然和谐共处。
4、落实农村旅游文化品牌营销战略
农村旅游文化品牌主要的营销战略有:做好品牌的定位,重视内、外和谐,良好树立品牌形象;首先开发高档的生态文化品牌农产品;完善品牌经营管理制度。
结语:
综上所述,打造苏北地区农村旅游文化品牌,加强生态文化、民俗文化价值的传播,提高农村当地居民的文化意识,自觉维护家乡的文化特色,让农村旅游持续发展,人文、生态和谐美好。
参考文献:
[1]黄桂钦.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高晓华.曲阜农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范昆.关于辽宁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09.
[4]盛正发.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文化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03).
[5]卢长怀.我国农村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北方经贸,2006(12).
[6]王军,董谦,王占利,刘秀娟.试论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品牌的营销[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01).
[7]梁滨.论和谐旅游目标下乡村旅游文化的挖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02).
[8]卢森林.江西农村有机生态旅游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企业经济,2013(01).
关键词:苏北地区农村旅游文化
就目前而言,我国针对社会文明发展的研究者们,非常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相关学者常常通过媒体宣传关于农村文化的建设,引导各行各业将目光聚集在此。从改革到现在,发展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有显著的成效,建设健康、和谐的农村文化是我们的必要选择与迫切要求。因此,打造苏北地区农村旅游文化品牌,成为苏北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
一、苏北地区农村旅游文化特点
(一)独特性和自然性
苏北地区农村旅游区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人口相对较少,并且受到的工业污染较少;存有相对原始化的生态环境,并且农村地区的精神文化文明和生活习惯更接近原始自然生态;乡村风俗习惯更具有原始生态的继承能力,相对封闭的农村区域整体传承原始自然风光。生态资源丰富、木屋草檐、农业产物、自我编织生活用品、手工装饰品、风俗民情等全都展现了乡村人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同的地区旅游资源不同,资源开发方式不同、服务态度不同、经营管理不同,使得各地农村文化具有独特性,挖掘自身的区域文化特征,提高农村旅游竞争能力。
(二)产业化和渗透化
苏北农村环境长久发展,造就苏北农村文化,它渗透在苏北农村人民的言行、思相中,无论是衣、食、住、行、购物、娱乐,还是旅游文化都体现了苏北农村文化特色。开发农村旅游文化资源,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产量,增加了农业的附加值,改善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手工艺品厂、农产品加工等工厂的工业发展;促进农村形成多元化结构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由此可见,文化本身不单单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还是成就物质的生产力。
(三)原生态和发展性
旅游行业是一种消费产业,经营者的目的是获得良好的经济利益,大部分的文化旅游地改变了原始的生态面貌,使旅游文化“商品化”、“戏剧化”。然而农村旅行的经营者是把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保持农村原有的生态文明,少量加入旅游文化元素。例如家庭旅馆就是将本地区闲置的农产地稍微整理,不高档奢华,但是安全、舒适、卫生。这样看来,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外部结构,都可以很好的融入到农村的环境气氛中,对于游客吃的自然是农家菜系,体会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
(四)独特性与代表性
全世界的旅游文化发展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的巧合性,在某种因素上会形成旅游文化多样性和重合性。遇到这种情况,就要依照自己的发展方向,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文化当做经营、服务、管理的方式,形成自己象征性的旅游文化,树立鲜明的独特形象。
(五)脆弱性质
旅游是一个文化交流的过程,旅游整个过程中不同的文化因素之间互相融合、接触、碰撞、区分。大多数去农村旅游的游客一般生活在市区,游客自身带有着很强势的文化,而农村文化相对比较弱势,这种“强势文化”冲击着“弱势文化”,导致农村旅游文化不知不觉间趋向于游客所带来的文化,由此看来农村文化存在一定的脆弱性。
二、苏北地区农村旅游文化的发展意义
(一)提升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性
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农村旅游改善了农村文化的不足,快速发展农村旅游文化是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任务。农村旅游行业的发展前景具有一定的优势相对于农村其他行业,最明显就表现在农村空间、土地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其次体现在农村浓重的文化特色;风土民情、风俗习惯、服装、饰品等。由此看来,农村旅游行业发展条件优越,空间发展广泛,有必要发展农村旅游行业,强烈倡导农村文化被推动,完善农村产业的结构,维护绿色生态农产业,提高农田耕地的有效利用率,促进城市与农村和谐发展。
(二)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方式,是改革深化和谐中国的生态文明体制,是有效利用我国资源的科学手段。农村旅游文化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的快速调整,全面落实农村改革计划,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由于农村发展中会受到人力技术、资金的影响,但是通过发展农村自身的特色,可以直接实现农村改革的目标。农村具有丰富的物质文化、特有的风俗习惯、原生态资产,相关调查发现,农村旅游行业收入1元,与它相关的行业收入为4.3元,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地区,大部分都在农村,部分旅游发达的城市也是从农村过渡发展来的。
(三)促进农村基层社会的稳定
城市与农村的生活差距很大,导致许多社会问题,影响了农村稳定发展。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许多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造成城市人口拥挤、社会复杂,影响城市稳定发展。农村旅游发展,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这样拯救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来,农村旅游缓解农民的就业压力,有效利用农村多余劳动力。
农村旅游可以分担重点景区的游客量,减缓景区的环境压力,我国重点景区人满为患,游客量远远超出环境承载量。用农村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将他们的注意力放在农村旅游上,促使游客分流,缓解重点景区的压力,实现和谐旅游的愿望。
三、打造苏北地区农村旅游文化品牌
(一)农村旅游品牌文化的形成
文化差异和原生态回归是苏北地区农村旅游文化品牌形成的原因,人们处于不同的环境所积累的文化不同,景区和客源之间的文化差距是游客旅游的目的。旅游给人文化体验,不断建立品牌形象,这种形象又不断被传播,被积累,促使发展更高的文化。游客与旅游地的文化差距越大,文化提升水平越快,当人们听腻了城市噪音,便开始向往田间蛙鸣;当人们看惯了高楼大厦,便开始向往青山绿水;当人们讨厌城市空气浑浊,便开始向往花香四溢;当人们厌倦人机复杂,便开始向往自然淳朴。 农村旅游文化品牌经营是延续农村生态文化的有效途径,产品容易过时,但是品牌越久地位越高,强势的品牌会让消费者忠诚,利用口碑效应吸引更多游客。农村旅游品牌是在生态服务中让游客领略人生内涵,农产品品牌是在生活实际中满足游客,两者品牌文化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农村旅游业发展。
农业生态多样化、和谐产生农业生态的文化铸就品牌产生,文化品牌打出,其知名度提升,持久、亲和、高效促进农村旅游文化发展。开发农村旅游文化程度越高;农村旅游地与游客之间的文化差异越大;生态、经济、文化越和谐发展;品牌推广做得越好,越能体现品牌文化的必要性。
(二)苏北地区旅游品牌文化的营造策略
1、政府开发创新模式
政府要完善农村旅游的秩序,规范游客行为,制定景区品牌质量管理政策,维护景区可持续发展,协调农村经济、农民、生态文化和谐发展。
2、丰富苏北地区农产品计划
依照建设文明文化的标准来发掘当地农村的生态价值,特色出品农产物;销售商要突出生态主题,产品地位明确;根据原有农业方式、利用条件较好的生态资源、开辟新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农业生态科技园,来开发农村旅游文化品牌。
3、按照农村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原则
农村旅游文化产品设计主要原则是:突出景区特色吸引文化差异游客;综合开发生态形式的加工厂;全面维护生态,平衡发展;让游客与生态自然和谐共处。
4、落实农村旅游文化品牌营销战略
农村旅游文化品牌主要的营销战略有:做好品牌的定位,重视内、外和谐,良好树立品牌形象;首先开发高档的生态文化品牌农产品;完善品牌经营管理制度。
结语:
综上所述,打造苏北地区农村旅游文化品牌,加强生态文化、民俗文化价值的传播,提高农村当地居民的文化意识,自觉维护家乡的文化特色,让农村旅游持续发展,人文、生态和谐美好。
参考文献:
[1]黄桂钦.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高晓华.曲阜农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范昆.关于辽宁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09.
[4]盛正发.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文化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03).
[5]卢长怀.我国农村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北方经贸,2006(12).
[6]王军,董谦,王占利,刘秀娟.试论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品牌的营销[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01).
[7]梁滨.论和谐旅游目标下乡村旅游文化的挖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02).
[8]卢森林.江西农村有机生态旅游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企业经济,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