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鸟二号”的龙宫寻宝之旅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ra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更加优秀的后辈——“隼鸟二号”
  提起探索小行星的探测器,相信很多人会先想到“隼鸟号”,这个探测器去丝川小行星的寻宝之旅堪比宇宙版的西天取经,历经重重劫难,最终有惊无险地将宝物带回了地球,它也因此被称为“不死鸟”。虽然“隼鸟号”的经历听起来很励志,但总这么干,研究人员的心脏可受不了。在研究人员心里,探测器顺顺利利地去,再顺顺利利地回,才是最好的结果。
  为了不让“隼鸟二号”像它的前辈那样总让人虚惊一场,研究人员对“隼鸟二号”做了一些重大改进,增加了不少装备,让它变得更靠谱。比如,“隼鸟二号”的天线数量增加到了两个,彼此之间不会产生干扰且都可以跟地面的研究人员取得联系,这样的双保险能够大大降低“隼鸟二号”玩突然失踪的概率;测星仪同样增加到了两个,让定位和轨道调整变得更精确;标记球数量由“隼鸟号”的三个增加到了五个,更容易获得自己的位置坐标;“隼鸟号”携带的唯一一个巡视器因为操作失误,着陆失败了,为了不步前辈的后尘,“隼鸟二号”带了一个着陆器和三个巡视器同自己一起前往龙宫……
  全面探索,揭开龙宫神秘面纱
  “隼鸟二号”寻宝的目的地是一颗名为“龙宫”的小行星,它的名字来源于日本民间故事《浦岛太郎》。故事中的主角浦岛太郎去了龙宫,并从龙宫带回了宝物。人们希望前往小行星寻宝的“隼鸟二号”最终也能像浦岛太郎那样,带着宝物凯旋,所以给小行星取了“龙宫”这个名字。
  除了带回宝物,“隼鸟二号”还要对龙宫进行一个深入的探访。龙宫是一颗碳质小行星,这类小行星上可能富含水和有机物,探索它们不仅有助于了解太阳系早期的历史和演化,说不定还能意外发现地球生命起源的相关线索。
  最终,“隼鸟二号”没有让大家失望,千里迢迢赶到龙宫的它真的发现了不少关于龙宫的秘密。比如:
  ·乱石堆的本质
  表面看起来是一个整体的龙宫,其实是一个乱石堆。根据“隼鸟二号”的探测,龙宫是由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块聚在一起形成的小行星,并且这些石块很松散,彼此之间存在很大空隙,引力很弱。
  ·陀螺形状的由来
  和很多小行星一样,龙宫也具有酷似旋转陀螺的外表。根据研究人员的分析,这种形状的形成和它本身的运动有关。曾经的龙宫也是一个酷爱运动的“少年”,在它的快速自转下,大量物质向赤道附近移动,慢慢地就形成了现在这种两头细、中间粗的体形。不过,随着龙宫转速的减慢,赤道上的物质已经重新向两头移动了,龙宫也在慢慢变瘦了。
  ·龙宫缺水的原因
  在我们的印象中,龙宫最不缺的就应该是水,龙宫小行星却不然。“隼鸟二号”传回的数据显示,龙宫上虽然有水,但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多,它属于一颗不合格的碳质小行星。至于龙宫为什么会缺水,人们给出了不少猜测。比如,龙宫在形成的过程中涉及一些升温过程,因为高温而脱水了;龙宫曾经离太阳更近些,水分的缺失源于太阳过度的热情;龙宫缺水是先天的,组成龙宫的碎片本身就来自缺水的小行星……总之,这真的是一个缺水的龙宫。
  ·龙宫身世之谜
  如果说龙宫是由其他小行星的碎片构成的,那么,促成龙宫形成的母体小行星是何方神圣?对于这个问题,研究人员还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不过,从光谱形态来看,龙宫的光谱特征跟小行星波兰和欧拉莉娅最为相似,这两个小行星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家族,龙宫可能就是由这两个家族中某个成员的碎片构成的。
  “隼鸟二号”带回了何等宝贝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有点着急了,“隼鸟二号”究竟从龙宫带回了什么宝贝呢?这件宝贝就是龙宫的“土特产”——尘埃。下面,我们就给大家讲讲“隼鸟二号”是如何从遥远的龙宫把“土特产”带回家的。
  第一步:精准着陆
  想从龙宫带回“土特产”,就得想办法在龙宫着陆。“隼鸟二号”在对龙宫进行探索的同时,还派了两个小型探测器调查龙宫表面的各种信息,选择最佳着陆位置。经过调查,研究人员发现龙宫表面的环境远比想象中的复杂,大部分地区都布满碎石,很难找到大片平坦开阔的地带,最终可着陆范围被缩小到了一块半径仅有3米左右的区域。这块着陆区域看似还挺大,但把它放在一颗距离地球3亿多千米、直径约900米的小行星上,就显得非常小了。不过,“隼鸟二号”最终还是克服了困难,在偏离预定着陆区中心1米的位置成功着陆,上演了航天版的百步穿杨。
  第二步:第一次采样
  说是着陆,其实“隼鸟二号”只是用长长的采样杆短暂接触了一下龙宫表面就离开了,整个过程只有几秒钟。接触几秒钟就能带走土特产?当然没这么简单,“隼鸟二号”在采样杆接触到龙宫表面的时候,还向其发射了一枚直径8 毫米的钽质子弹。这枚子弹以300米/秒的速度奔向龙宫表面,溅起了表面的尘埃。“隼鸟二号”趁机开始收集,利用采样杆将溅起的尘埃收进样本收纳器中。
  第三步:第二次采样
  顺利完成第一次采样的“隼鸟二号”并没有打道回府,在第一次采样完成一个多月之后,它对龙宫表面进行了一次规模更大的行动——投下了一枚装有9.5千克炸药的撞击器。撞击器在半空中引爆了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让撞击器的底端薄板变成了一枚炮弹,高速冲向龙宫表面。因为这次的破坏效果比第一次要大得多,为了不被误伤,“隼鸟二号”丢完撞击器就溜之大吉了。最终,龙宫表面被炸出一个直径达10多米的大坑。虽然“隼鸟二号”在炸药爆炸之前就溜了,但它在破坏现场留下了一个相机,让这个相机记录下了发生的一切。
  当然“,隼鸟二号”这么做并不是为了搞破坏,它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更多的龙宫“土特产”。在撞击事件发生3个多月后,“隼鸟二号”又一次来到了破坏现场。撞击让龙宫表面多了很多来自地下的新鲜物质,“隼鸟二号”要做的就是将它们收入囊中。值得一提的是,“隼鸟二号”在第一次取宝的时候受了点伤,所以这次属于带伤作业。尽管如此,凭借着研究人员的精心策划和自己的反复练习,“隼鸟二号”最终还是漂亮地完成了这次收集“土特产”的任務。
  第四步:打道回府
  “隼鸟二号”不负使命,圆满地完成了两次收集任务,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在小行星上完成多次着陆采样,并采集到了小行星次表层地下土特产的探测器。收获满满的“隼鸟二号”最终于2019年11月跟龙宫挥手告别,踏上了回家之旅。
  第五步:成功送达
  2020年12月,离家6年的“隼鸟二号”最终带着从龙宫收集的“土特产”回到了地球母亲的怀抱,它的返回舱降落在澳大利亚的沙漠中。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对其进行相关研究。根据计算,“隼鸟二号”此次带回的“土特产”质量在5.4克以上,收获颇丰。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对龙宫的取样任务完成了,但“隼鸟二号”的寻宝之旅并未就此停止。在和返回舱分离后,“隼鸟二号”已经踏上了新的旅途。这次,它要前往一颗名为“1998KY26”的小行星,预计将于2031年抵达目的地。
其他文献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起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由西向东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全长6300千米,是世界第三大河和亚洲第一大河。其所流经的长江流域自古以来资源丰富,是5000年华夏文明的起源与发祥地。正因如此,长江和黄河一道,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和走向复兴的重要支撑。  长江生
期刊
那是一个寒冷的子夜,空旷的麦田四下无人。放眼望去,只有一个瘦高的身影摇摇晃晃地徘徊着。来自地中海的风拂过,将不远处的风车吹得吱呀呀转动起来。那人坐下来,将1日的木质画架架好,取了一张雪白的画纸铺在画板上。做完这一切,他看看远处寂静的小镇、灰黑无光的天空,长长地叹息一声。  他一生画了那么多画,现在却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了。  他辗转住过许多地方,却几乎没什么认识的人。他总是形单影只,每月只能靠弟弟接济
期刊
高科技“透视”古藏纸rn过去,古藏纸的科技分析工作主要由欧洲学者开展,包括对新疆和田安迪尔古城藏纸与敦煌藏经洞藏纸的分析.2012年前后,德国洪堡大学的学者对出自敦煌藏经
期刊
1961年4月12日,苏联第一次载人航天尝试成功,人类第一次踏入充满未知的太空。在过去的60年间,我们成功踏上了月球,也尝试在太空中建空间站,马斯克甚至已經在计划30年后的火星移民。  我们与太空的距离将越来越近,随之而来的,是对于太空生活的担忧和疑虑。最近,某自媒体就提出,长期滞留太空后,航天员身体发生了巨大的不可逆改变,基因发生了变异,导致大脑和认知能力发生永久性改变,甚至性情大变。  太空环
期刊
只有一次机会的着陆rn“天问一号”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总质量达到5吨左右.要想成功完成着陆,面对的挑战也非常大.火星有着类似地球的四季交替,在火星上的一天几乎
期刊
科学界和产业界都越发感受到了真菌的“宝藏属性”——只要你愿意挖掘它们,就一定能挖出令你惊喜的财富密码、健康密码以及环保密码。  热爱生活的你或许知道,真菌可被用于发酵包括啤酒、葡萄酒、面包、酱油等在内的食品和饮料,许多素肉的生产也要靠真菌菌丝体帮忙。如若翻翻冷知识合集,你还可能发现5000年前的古人就会用真菌子实体制作“纯素皮革”。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的市场正迎来崭新的菌丝体皮革。  那么,
期刊
面粉是由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成分组成的,在面团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在这一过程中,面团里的淀粉会变成葡萄糖,并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里出现许多细
期刊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很多人的生活都受到影响,比如烦琐的测温与消毒程序,有时也会让人小小地抱怨一下。要是能设计一个自动化设备就好了,我不止一次这么想,碍于材料的限制,始终没能做出一件成品。  在最初加入创客群体的时候,我非常激动。在创客中心,我们的组员可以利用丰富的工具与素材,让自己的想法逐步落实,成为一件成品参赛,这个机会对我来说非常值得珍惜。  我们的第一个参赛主题为“利用科技创新,培养大众公
期刊
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夏至交节点,一般在公历6月21日—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
期刊
栏目特约主持  付昌义  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成员,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兼科幻专委会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专委会委员,多年从事科幻教学和研究。  上期回顾:在李扬的地球任务即将结束时,我开始悄悄策划一个逃离计划。但是在任务结束的那一天,就在逃离计划的实施阶段,意外发生了,我住了这么多年的地下小屋竟然腾空而起,撞毁了已经恢复60%功能的地热能源站……  地热能源站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