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研究

来源 :教学世界·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gou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教育是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进行了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 实验教学 创新教育
  
  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该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从长远发展看,中学阶段的教育不应只重视传授知识,而应从终身教育和继续学习的视角出发,应更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教育要着眼于未来,重视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新教育正是能体现这一目标,为了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教学活动。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
  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爆炸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实验等。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才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二、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化学实验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颜色、状态、变化、气味、质量改变,不仅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停留在感知基础上,而且要求观察记录结果,并加以分析,作出合理解释,获得正确的结论,这样可以排除荒缪,纠正错误,发现真理。从而获得认识上的突破,取得认识上的飞跃。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的直接途径。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实验中只有做到手、眼、脑并用,能顺利完成实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操作能力,改变学生不敢动手、不会动手的心理,改变学生学习过程中,重理
  论、推理、计算,轻实验及实验设计、过程,从心理上给学生尝试机会,给学生实验成功的乐趣,以及学生面对
  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及意识。
  
  三、化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中学教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强调文理分科,割裂文理科的结合,导致理科学生忽视对社会、生活、就业的化学素质的需要,忽视满足社会的化学需要,较多地注重化学学科的学术价值和理性思维的训练,但对发生在身边的最基本的化学社会问题却知之甚少。化学教学中,注重对教材的社会功能、人文精神的挖掘,更有助于创新教育。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史中涉及的四大发明,其中有两项就是化学方面的成就,火药和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随着社会的化学化和化学的社会化,现代化学正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生存环境和社会文化,可以说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和化学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可结合化学知识向学生讲解化学与新材料、化学与能源利用、化学与农业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树立社会责任感与义务的自觉性,增强环保意识,造福子孙后代。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取证精神、实事求是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勇于创新精神,大胆质疑,尊重知识,不迷信、不唯书、不唯师,坚持“吾
  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信念,才能勇于创新。
  
  四、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工作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没有条件必须创造条件。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
  总之,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各项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河北省藁城市职教中心)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具备的基本理念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教师的成长、既强调结果又强调过程、开放性和可行性地原则;要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选择各种相应的评价手段,以求获得更综合和客观的反馈信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关键词:课堂评价 评价标准    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具备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的教
期刊
摘 要:小学英语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毕业时“学习有关本级(二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要达到这个要求,每位英语教师都应抓好单词教学这个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积累了几种单词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 单词 教学    一
期刊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教育的发展已经与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跨世纪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我们数学教师有责任通过教学造就一代有创新精神的人。教师要通过挖
期刊
创新教育是新课程的要求。创新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创新能力的素质,即通过创造性的处理教材,挖掘和使用资料,使受教育者在创新意识、思维、品格等方面的素质得以发展。因此,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是摆脱目前困境,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实现新课程教育目标的关键。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创造性处理教材的依据    《课程标准》体现了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是教学和培养学生素质的主要依据,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姓。教师作
期刊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轻点鼠标就可获取信息和知识,因此,一个人是否有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是个性发展价值的需求,创新和实践的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完善和塑造。当前,我国基
期刊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应从实际入手,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一、切实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事实告诉我们,应试教育培养了许多高分低能的人,同时也埋没了许多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由于许多教师(家长)判别学生能力高低的惟一标准就是考试成绩,这样,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便觉得在老师(家长)面前抬不起头,在同学面前没面子,自惭形秽,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从而不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不能很
期刊
摘 要: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强调在艺术活动中的主观意向及内心精神世界的表现,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学个是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创造潜能,淡化象与不象的评价标准,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创造出一幅幅活泼健康、意想不到的好作品。  关键词:美术 教学 创新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强调在艺术活动中的主观意向及内心精神世界的表现,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学
期刊
摘 要:在信息化社会中,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不断地深入教育教学领域,课程整合成为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大势所趋。本文主要对实施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新课程整合过程中出现的“误区”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物理新课程 整合 “误区”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广大物理教师在新课程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对
期刊
摘 要:2005年课程改革在全国全面铺开,新课程已经走进学校,走进千万师生。新课程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教师应该树立牢固的课程意识;树立新的课程观;更新知识观;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新课程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课程观    伴随着人类有目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直观信息、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而且是帮助学生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但是,应该指出,目前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不少教师在主观或客观上并不十分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因此,笔者认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