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对高科技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的急剧增加,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作为IT产业结构的支撑性专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办好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整个IT产业链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大多来自普高,少量来自中职学校的学生其专业知识与能力也是千差万别。如果解决当前面临的困境,做好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职业教育
1网络专业中高职专业衔接理论基础
中职、高职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两个不同层次。从衔接的内涵可看出,衔接实质上是有逻辑的连接,是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连接。因而中高职专业衔接浅层次可以解释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按照一定的层次顺序进行连接。中高职专业衔接是指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以专业衔接为基轴,既要明确中高职专业的层次规格,又要在各自定位上办出特色;既要整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又要在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师资建设和专业教学资源等方面做到有机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
2网络专业中高职专业衔接面临的问题分析
2.1中高职专业培养目标界限模糊
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含糊且左右摇摆。2011年之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离素质、高技能型”的“双高”专口人才,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劳动者。对比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没有进行明确的差异定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都列入了各自的关键词,据调查网络专业中职、高职在定位上也存在此类问题。高职不是建立在中职的基础上,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衔接。
2.2课程结构层级模糊
当前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中高职之间没有考虑系统性和递进关系,国家、各地尚没有制定统一的中高职课程标准,缺乏贯通的教材。调查显示,有55.81%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很好的考虑和完全没有考虑五年的连贯性,中、高职两个阶段存在课程重复或脱节现象。而且选择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训练课重复开设的学生达到76.4%。因此,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设置是当前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2.3专业师资结构不合理、交流不够
职业院校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等问题并存。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由文化课教师转行而来,“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当前的中高职教师之间交流活动較少,现在的高职学校还没有充分展现应有的吸引力,因此,如何加强中高职的交流活动,实现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职业教育也是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一个问题。
2.4专业教学资源稀缺、本位主义严重
在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选项是要求中职生回答“你所在学校有没有使用过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设施(如到高职院校上实训课或实习)”和“你所在学校有没有使用过高职院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如组织学生到高职院校签有实习基地协议的企业参观或实习)”,结果有52.87%和57.9%的学生选择从来没有。高职生在回答“中职阶段,有没有使用过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设施(如到高职院校上实训课或实习等)”和“中职阶段,有没有使用过高职院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如组织学生到高职院校签有实习基地协议的企业参观或实习)”时,则有72%和78%的选择“有,但很少”或“从来没有”。
高职院校并没有发挥应有的资源优势,做到和中职学校资源共享。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设施和高职院校的校外实习基地不仅数量不足,而且使用效率不高,没有发挥应有的资源优势,做到和中职学校资源共享,造成了中职和高职设施的重复建设。
3中高职衔接的一些建议
为改变当前现状,在教学质量上有一个明显的提升,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质量,整合中职、高职的各项资源,六年为一个项目周期。为完成该项目建设,建议如下:
3.1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理清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层级关系。高职院校要达到优质毕业生的培养目标,需要在中职期间掌握那些知识,达到那些具体能力,包括综合素质,如何保障实施,这些需要强化沟通。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
3.2课程内容整合与效果监管
公共基础课程语文、数学、英语,包括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开设时间长、课时数量大。是否每学期都有具体内容和能力要求,是否每学期达到预期效果?只要各阶段、各学期目标任务完成,最后目标才能很好完成。那么中间课程内容研讨就非常必要。
3.3专业方向课程加大力度
目前中职网络专业课程较少,并且力度不够,课程内容宽度和深度都不足。开设专业方向课程可以考虑开设路由交换技术基础、无线网络安装配置等课程。这两门课程在网络专业难度系数不大但非常实用。
3.4开设素质拓展项目化课程课程
开设素质拓展课程,通过这类课程让学生在团队意识、责任心、领导素养、沟通技巧等方面获得提高。该课程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活动完成,很多高校都有类似课程,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3.5适量课程技术前沿化
具备条件的中职学校可以适量开始前沿化课程,比如Linux基础课程、云计算基础、大数据基础应用等,有中职学校开始效果还比较好。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以讲座形式让学生知道了解这一些基本性东西。
4结束语
中高职衔接其中课程衔接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经过统一规划的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的实施,中职学生能较好的满足高职学院的需要,高职学院在较好的生源结构下培养的学生更能适应行业需要。信息类专业中高职融通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对我国培养该类人才具有较强的战略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分析。
参考文献:
[1]高原.我国中高职衔接研究综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05),43-45
[2]张家寰.中高职衔接课程结构一体化设计.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37-39
[3]李全奎.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3-11
作者简介:
杨雨锋,男,毕业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网络工程,linux应用。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职业教育
1网络专业中高职专业衔接理论基础
中职、高职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两个不同层次。从衔接的内涵可看出,衔接实质上是有逻辑的连接,是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连接。因而中高职专业衔接浅层次可以解释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按照一定的层次顺序进行连接。中高职专业衔接是指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以专业衔接为基轴,既要明确中高职专业的层次规格,又要在各自定位上办出特色;既要整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又要在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师资建设和专业教学资源等方面做到有机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
2网络专业中高职专业衔接面临的问题分析
2.1中高职专业培养目标界限模糊
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含糊且左右摇摆。2011年之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离素质、高技能型”的“双高”专口人才,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劳动者。对比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没有进行明确的差异定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都列入了各自的关键词,据调查网络专业中职、高职在定位上也存在此类问题。高职不是建立在中职的基础上,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衔接。
2.2课程结构层级模糊
当前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中高职之间没有考虑系统性和递进关系,国家、各地尚没有制定统一的中高职课程标准,缺乏贯通的教材。调查显示,有55.81%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很好的考虑和完全没有考虑五年的连贯性,中、高职两个阶段存在课程重复或脱节现象。而且选择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训练课重复开设的学生达到76.4%。因此,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设置是当前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2.3专业师资结构不合理、交流不够
职业院校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等问题并存。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由文化课教师转行而来,“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当前的中高职教师之间交流活动較少,现在的高职学校还没有充分展现应有的吸引力,因此,如何加强中高职的交流活动,实现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职业教育也是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一个问题。
2.4专业教学资源稀缺、本位主义严重
在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选项是要求中职生回答“你所在学校有没有使用过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设施(如到高职院校上实训课或实习)”和“你所在学校有没有使用过高职院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如组织学生到高职院校签有实习基地协议的企业参观或实习)”,结果有52.87%和57.9%的学生选择从来没有。高职生在回答“中职阶段,有没有使用过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设施(如到高职院校上实训课或实习等)”和“中职阶段,有没有使用过高职院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如组织学生到高职院校签有实习基地协议的企业参观或实习)”时,则有72%和78%的选择“有,但很少”或“从来没有”。
高职院校并没有发挥应有的资源优势,做到和中职学校资源共享。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设施和高职院校的校外实习基地不仅数量不足,而且使用效率不高,没有发挥应有的资源优势,做到和中职学校资源共享,造成了中职和高职设施的重复建设。
3中高职衔接的一些建议
为改变当前现状,在教学质量上有一个明显的提升,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质量,整合中职、高职的各项资源,六年为一个项目周期。为完成该项目建设,建议如下:
3.1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理清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层级关系。高职院校要达到优质毕业生的培养目标,需要在中职期间掌握那些知识,达到那些具体能力,包括综合素质,如何保障实施,这些需要强化沟通。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
3.2课程内容整合与效果监管
公共基础课程语文、数学、英语,包括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开设时间长、课时数量大。是否每学期都有具体内容和能力要求,是否每学期达到预期效果?只要各阶段、各学期目标任务完成,最后目标才能很好完成。那么中间课程内容研讨就非常必要。
3.3专业方向课程加大力度
目前中职网络专业课程较少,并且力度不够,课程内容宽度和深度都不足。开设专业方向课程可以考虑开设路由交换技术基础、无线网络安装配置等课程。这两门课程在网络专业难度系数不大但非常实用。
3.4开设素质拓展项目化课程课程
开设素质拓展课程,通过这类课程让学生在团队意识、责任心、领导素养、沟通技巧等方面获得提高。该课程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活动完成,很多高校都有类似课程,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3.5适量课程技术前沿化
具备条件的中职学校可以适量开始前沿化课程,比如Linux基础课程、云计算基础、大数据基础应用等,有中职学校开始效果还比较好。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以讲座形式让学生知道了解这一些基本性东西。
4结束语
中高职衔接其中课程衔接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经过统一规划的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的实施,中职学生能较好的满足高职学院的需要,高职学院在较好的生源结构下培养的学生更能适应行业需要。信息类专业中高职融通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对我国培养该类人才具有较强的战略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分析。
参考文献:
[1]高原.我国中高职衔接研究综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05),43-45
[2]张家寰.中高职衔接课程结构一体化设计.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37-39
[3]李全奎.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3-11
作者简介:
杨雨锋,男,毕业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网络工程,linux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