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发育的促进作用。方法:将90例正常新生儿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抚触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头围、身长、体质量、平均摄奶量以及平均睡眠时间。结果:两组干预前后头围、身长、体质量、平均摄奶量以及平均睡眠时间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头围(39.79±1.78)cm、身长(57.27±1.98)、体质量(5.16±0.72)kg、摄奶量(600.78±18.79)mL、睡眠时间(22.67±2.36)h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新生儿抚触能够很好地促进新生儿的发育,增强抗免疫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抚触;发育;免疫能力
中图分类号:R715.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73-01
新生儿抚触是通过抚触者有技巧的抚触对被抚触者的皮肤进行有秩序的以及有技巧的进行抚摸,并让大量吻合的以及良好的刺激通过皮肤的感觉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之中[1]。近年来,抚触对新生儿的健康发育方面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2]。本研究主要将抚触应用于本科室90例新生儿护理之中,显著地促进了其各方面身体状况的提升与改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出生的9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胎龄37-41周,平均(39.02±1.22)周;Apgar评分均在8分以上;其中男53例,女37例;将本组新生儿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在性别、胎胎龄、Apgar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婴儿出生24小时之后,由经过正规抚触培训、工作年限≥2年、责任心强以及经验丰富的临床护师,在专门的抚触室内进行抚触操作,室温恒定在25℃左右,且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2次/d,每次15分钟。具体抚触顺序依次为:前额、面部、下颌、胸部、下肢、背部以及臀部。同时,还应注意抚触人员与婴儿之间的眼神以及语言等感情交流,抚触的时间一般选在婴儿两次喂奶中间时间实施,每个动作5次为适,抚触之后应该对婴儿的情绪、摄奶量、睡眠状况以及生长发育状况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测与观察[3]。若每次抚触时婴儿出现哭闹以及皮肤颜色出现变化时,则应注意立即停止抚触,并告知临床医师相关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头围、身长、体质量、平均摄奶量以及平均睡眠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本研究中的数据加以统计及分析,计量资料用“ ±s”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标准:P<0.05。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干预前后头围、身长、体质量及摄奶量对比
两组干预前后头围、身长、体质量、摄奶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头围(39.79±1.78)cm、身长(57.27±1.98)、体质量(5.16±0.72)kg、摄奶量(600.78±18.79)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睡眠时间长短对比
对照组干预前后睡眠时间分别为(17.82±1.25)h与(20.78±1.79)h,观察组干预前后睡眠时间分别为(18.01±1.34)h与(22.67±2.36)h,两组干预前睡眠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29,P=0.032,)。
3 讨论
近年来,抚触在新生儿的促生长的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新生儿抚触护理法越来越多地受到普遍地欢迎与重视。具体而言,新生儿抚触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好处[4][5]:(1)抚触可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相关文献报道称,抚触会对婴儿皮肤产生刺激性作用,从而增加迷走神经的紧张性,使胃肠蠕动增强,刺激胃泌素,胰岛素释放增加,使肠道对食物的吸收能力增加,增进婴儿食欲,增加体重(2)抚触可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抚触刺激婴儿的淋巴系统,增加5一羟色胺的活性,抑制8一内啡肽的释放,增加糖皮质激素体的结合能力,从而帮助机体减轻应激反应,增加免疫应答,提高抗病能力此外,新生儿抚触还能够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这是整体医学的客观需求。
本研究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两组干预前后头围、身长、体质量、平均摄奶量以及平均睡眠时间。结果表明观察组干预后相关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提示我们对于新生儿进行抚触干预,可以起到促进婴儿发育、增强免疫能力的作用,相关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叶辉.抚触对小儿健康状况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3):248.
[2]姚银姣,吴小荣. 抚触与游泳对新生儿发育的影响[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5(4):626-627.
[3]李妍,薛月清,黄丽. 游泳与抚触对新生儿发育的影响[J].现代医院,2008,8(z1):33-34.
[4]唐生华,刘秉芳,李燕如,等婴儿游泳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及体重影响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1):42-43.
[5]袁渊,熊建春,张建梅.游泳并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23):2881-2882.
关键词:新生儿;抚触;发育;免疫能力
中图分类号:R715.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73-01
新生儿抚触是通过抚触者有技巧的抚触对被抚触者的皮肤进行有秩序的以及有技巧的进行抚摸,并让大量吻合的以及良好的刺激通过皮肤的感觉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之中[1]。近年来,抚触对新生儿的健康发育方面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2]。本研究主要将抚触应用于本科室90例新生儿护理之中,显著地促进了其各方面身体状况的提升与改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出生的9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胎龄37-41周,平均(39.02±1.22)周;Apgar评分均在8分以上;其中男53例,女37例;将本组新生儿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在性别、胎胎龄、Apgar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婴儿出生24小时之后,由经过正规抚触培训、工作年限≥2年、责任心强以及经验丰富的临床护师,在专门的抚触室内进行抚触操作,室温恒定在25℃左右,且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2次/d,每次15分钟。具体抚触顺序依次为:前额、面部、下颌、胸部、下肢、背部以及臀部。同时,还应注意抚触人员与婴儿之间的眼神以及语言等感情交流,抚触的时间一般选在婴儿两次喂奶中间时间实施,每个动作5次为适,抚触之后应该对婴儿的情绪、摄奶量、睡眠状况以及生长发育状况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测与观察[3]。若每次抚触时婴儿出现哭闹以及皮肤颜色出现变化时,则应注意立即停止抚触,并告知临床医师相关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头围、身长、体质量、平均摄奶量以及平均睡眠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本研究中的数据加以统计及分析,计量资料用“ ±s”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标准:P<0.05。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干预前后头围、身长、体质量及摄奶量对比
两组干预前后头围、身长、体质量、摄奶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头围(39.79±1.78)cm、身长(57.27±1.98)、体质量(5.16±0.72)kg、摄奶量(600.78±18.79)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睡眠时间长短对比
对照组干预前后睡眠时间分别为(17.82±1.25)h与(20.78±1.79)h,观察组干预前后睡眠时间分别为(18.01±1.34)h与(22.67±2.36)h,两组干预前睡眠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29,P=0.032,)。
3 讨论
近年来,抚触在新生儿的促生长的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新生儿抚触护理法越来越多地受到普遍地欢迎与重视。具体而言,新生儿抚触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好处[4][5]:(1)抚触可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相关文献报道称,抚触会对婴儿皮肤产生刺激性作用,从而增加迷走神经的紧张性,使胃肠蠕动增强,刺激胃泌素,胰岛素释放增加,使肠道对食物的吸收能力增加,增进婴儿食欲,增加体重(2)抚触可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抚触刺激婴儿的淋巴系统,增加5一羟色胺的活性,抑制8一内啡肽的释放,增加糖皮质激素体的结合能力,从而帮助机体减轻应激反应,增加免疫应答,提高抗病能力此外,新生儿抚触还能够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这是整体医学的客观需求。
本研究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两组干预前后头围、身长、体质量、平均摄奶量以及平均睡眠时间。结果表明观察组干预后相关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提示我们对于新生儿进行抚触干预,可以起到促进婴儿发育、增强免疫能力的作用,相关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叶辉.抚触对小儿健康状况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3):248.
[2]姚银姣,吴小荣. 抚触与游泳对新生儿发育的影响[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5(4):626-627.
[3]李妍,薛月清,黄丽. 游泳与抚触对新生儿发育的影响[J].现代医院,2008,8(z1):33-34.
[4]唐生华,刘秉芳,李燕如,等婴儿游泳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及体重影响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1):42-43.
[5]袁渊,熊建春,张建梅.游泳并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23):2881-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