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加快云南省体育类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云南体职院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原则,以“公共性、公益性、开放性、共享性、示范性”为指导思想,打造了云南省首个体育运动公共实训平台。平台着眼于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公共实训平台在公共实训及技能鉴定两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关键词】体育 公共实训平台 人才培养 云南体职院
一、平台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学院高职骨干院校的特色引领作用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是目前西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体育类高职学院、云南省首批获准立项建设的省级特色骨干高职院校、全国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理论专业委员会牵头单位,云南省高职高专体育行业指导委员会牵头单位、云南省学校体育协会理事单位、云南省体育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并且拥有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运动训练专业(特色引领型),有义务、有条件、有能力通过建设公共实训平台,提升平台育人环境,从而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学院、兄弟院校和区域共享的目标。
2.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体育运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在云南省公共实训平台专项建设资金和省体育局配套资金的支持下,学校将在已有的实训教学存量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充实完善校内公共实训条件建设,从而能够为不断增多的生源提供足够的实训场地和高水平的实训条件,以达到更好的实习实训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区域内实训资源共享
针对学校目前大量优质实训教学资源统筹不力、开放共享不畅的结构性矛盾,学校将以平台建设为契机,全面整合校内实训教学资源,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并在平台管委会的统筹协调下,与区域内院校充分共享中心资源,减少重复投入,同时发挥平台在师资、设备和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以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科技服务等方式,为云南省职教基地的学生和有需求的企事业单位人员提供开放服务。
二、平台建设区域情况分析
1.云南体育产业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
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舒适的自然条件,已经成为高原体育训练、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目前云南拥有世界知名的高原体育训练基地,高尔夫球会,以及康体休闲娱乐中心。在高原训练方面,云南每年接待来自全国、亚洲、乃至世界的运动员10000余人次进行高原训练,在这些人中不乏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亚洲冠军。在户外康体休闲健身方面,云南高尔夫俱乐部12家,康体休闲、户外健身活动中心共3277个,每年接待全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参与者超过100万人次以上。同时,在云南本土也有数量庞大的人群参与到各级各类体育活动中,目前云南省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竞技体育高原训练基地,以及全国突出的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群众体育开展的优秀省份。
2.云南体育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为加强云南省旅游产业、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云南省委、省政府已经把云南康体健身休闲作为云南省旅游重点项目打造。《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已经把云南康体休闲健身作为云南省特色旅游的重点项目开发,在现有的12块高尔夫俱乐部的所拥有球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50块高尔夫球场,同时还要建设相应的康体健身、娱乐、休闲中心。随着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发展,云南省体育局已把发展群众体育、提高大众体质健康以及体育产业作为“十三五规划”中的工作重点之一。
3.云南体育產业发展亟需大批体育类应用型专业人才
目前云南省体育应用型专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学历低(具有高职学历不到30%)、职业资格认证获取少(职业资格拥有人数占总数的23%)、高级技术人员不足(占总数的16%),这些已经成为云南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亟需培养大批“体育类、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建设目标
1.提层次
以现有体育运动高职专业实训教学计划为基础,强化岗位实训,培养高端应用型体育人才,适应专本衔接办学发展需要。
2.建实体
以现有各实训基地为基础,加强公共实训资源建设力度,从资金、人员、设备、场地等方面落实平台作为学校教学实体单位的地位。
3.促管理
以平台为依托,强化实训处、教务处的校内实训教学管理职能,按照“实训室统一管理、实训资源统一调度、实训教学统一安排、实训建设统一规划”的原则,构建 “实训处统筹资源,学院开发项目,教务处下达计划,平台组织实施”校内实训教学管理模式。
4.拓服务
努力开发实习实训项目,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技能训练与培训鉴定相结合、实训项目与岗位需求相结合、校内开放与校外开放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将平台建成集“实习实训、素质教育、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云南省体育运动综合性公共实训平台。
四、建设思路
以服务云南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为首任;立足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发展需要,结合体育运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以学校现有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等资源为基础,以为云南省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以职业教育为主线;以“教竞结合”、“校企合作”、“学历+职业能力塑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特色;加强教学资源整合;加强教学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实习实训平台建设;进一步创新实习实训模式;加强社会服务功能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将该平台建设成为面向云南省体育运动综合性实习实训平台。
五、建设保障
建立和完善各项运行机制规章制度。根据项目要求,在学校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基础上,将制定《综合性公共实习实训平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监控,及时总结经验,反馈整改;制定《综合性公共实习实训平台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保证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投向准确。
学院将进一步改进平台实训管理模式,建立“总务统筹资源,学院开发项目,教务下达计划,办公室组织实施”的校内运行机制。建立完善平台社会化服务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与其他各项管理在内的制度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全校实训资源的效益;另一方面,本着“资源共享,有偿服务”的原则,加强平台与周边院校及相关企业间的沟通协调,促进中心资源的开放共享,切实发挥学校平台的公共实训平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姬瑞海,杜时贵,林克伟.政校共建开放式培训平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
[2]王良春.政校合作—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2007(8).
[3]王国光.高职院校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探索及实践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2).
[4]甲继承,史连奇.开放性实训基地管理系统构建及其研究对外经贸,2012(12):25.
[5]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6]16号)
[6]张建平.构建高职院校开放式实训体系探略田.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3):2
【关键词】体育 公共实训平台 人才培养 云南体职院
一、平台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学院高职骨干院校的特色引领作用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是目前西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体育类高职学院、云南省首批获准立项建设的省级特色骨干高职院校、全国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理论专业委员会牵头单位,云南省高职高专体育行业指导委员会牵头单位、云南省学校体育协会理事单位、云南省体育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并且拥有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运动训练专业(特色引领型),有义务、有条件、有能力通过建设公共实训平台,提升平台育人环境,从而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学院、兄弟院校和区域共享的目标。
2.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体育运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在云南省公共实训平台专项建设资金和省体育局配套资金的支持下,学校将在已有的实训教学存量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充实完善校内公共实训条件建设,从而能够为不断增多的生源提供足够的实训场地和高水平的实训条件,以达到更好的实习实训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区域内实训资源共享
针对学校目前大量优质实训教学资源统筹不力、开放共享不畅的结构性矛盾,学校将以平台建设为契机,全面整合校内实训教学资源,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并在平台管委会的统筹协调下,与区域内院校充分共享中心资源,减少重复投入,同时发挥平台在师资、设备和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以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科技服务等方式,为云南省职教基地的学生和有需求的企事业单位人员提供开放服务。
二、平台建设区域情况分析
1.云南体育产业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
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舒适的自然条件,已经成为高原体育训练、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目前云南拥有世界知名的高原体育训练基地,高尔夫球会,以及康体休闲娱乐中心。在高原训练方面,云南每年接待来自全国、亚洲、乃至世界的运动员10000余人次进行高原训练,在这些人中不乏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亚洲冠军。在户外康体休闲健身方面,云南高尔夫俱乐部12家,康体休闲、户外健身活动中心共3277个,每年接待全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参与者超过100万人次以上。同时,在云南本土也有数量庞大的人群参与到各级各类体育活动中,目前云南省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竞技体育高原训练基地,以及全国突出的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群众体育开展的优秀省份。
2.云南体育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为加强云南省旅游产业、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云南省委、省政府已经把云南康体健身休闲作为云南省旅游重点项目打造。《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已经把云南康体休闲健身作为云南省特色旅游的重点项目开发,在现有的12块高尔夫俱乐部的所拥有球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50块高尔夫球场,同时还要建设相应的康体健身、娱乐、休闲中心。随着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发展,云南省体育局已把发展群众体育、提高大众体质健康以及体育产业作为“十三五规划”中的工作重点之一。
3.云南体育產业发展亟需大批体育类应用型专业人才
目前云南省体育应用型专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学历低(具有高职学历不到30%)、职业资格认证获取少(职业资格拥有人数占总数的23%)、高级技术人员不足(占总数的16%),这些已经成为云南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亟需培养大批“体育类、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建设目标
1.提层次
以现有体育运动高职专业实训教学计划为基础,强化岗位实训,培养高端应用型体育人才,适应专本衔接办学发展需要。
2.建实体
以现有各实训基地为基础,加强公共实训资源建设力度,从资金、人员、设备、场地等方面落实平台作为学校教学实体单位的地位。
3.促管理
以平台为依托,强化实训处、教务处的校内实训教学管理职能,按照“实训室统一管理、实训资源统一调度、实训教学统一安排、实训建设统一规划”的原则,构建 “实训处统筹资源,学院开发项目,教务处下达计划,平台组织实施”校内实训教学管理模式。
4.拓服务
努力开发实习实训项目,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技能训练与培训鉴定相结合、实训项目与岗位需求相结合、校内开放与校外开放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将平台建成集“实习实训、素质教育、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云南省体育运动综合性公共实训平台。
四、建设思路
以服务云南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为首任;立足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发展需要,结合体育运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以学校现有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等资源为基础,以为云南省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以职业教育为主线;以“教竞结合”、“校企合作”、“学历+职业能力塑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特色;加强教学资源整合;加强教学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实习实训平台建设;进一步创新实习实训模式;加强社会服务功能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将该平台建设成为面向云南省体育运动综合性实习实训平台。
五、建设保障
建立和完善各项运行机制规章制度。根据项目要求,在学校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基础上,将制定《综合性公共实习实训平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监控,及时总结经验,反馈整改;制定《综合性公共实习实训平台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保证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投向准确。
学院将进一步改进平台实训管理模式,建立“总务统筹资源,学院开发项目,教务下达计划,办公室组织实施”的校内运行机制。建立完善平台社会化服务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与其他各项管理在内的制度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全校实训资源的效益;另一方面,本着“资源共享,有偿服务”的原则,加强平台与周边院校及相关企业间的沟通协调,促进中心资源的开放共享,切实发挥学校平台的公共实训平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姬瑞海,杜时贵,林克伟.政校共建开放式培训平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
[2]王良春.政校合作—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2007(8).
[3]王国光.高职院校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探索及实践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2).
[4]甲继承,史连奇.开放性实训基地管理系统构建及其研究对外经贸,2012(12):25.
[5]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6]16号)
[6]张建平.构建高职院校开放式实训体系探略田.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