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实践人类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本文将从著名的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的文学观出发,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进行审视,并将人本观的理念提取出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开辟新道路,同时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人类学的科学性。
【关键词】伊瑟尔;文学观;实践人类学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类本质生成性与伊瑟尔的人的可塑性的观点
伊瑟尔在回答“人们为什么需要文学”时说“文学作为虚构与想象的产物,它超越了世间悠悠万事的困扰,摆脱了束缚人类天性的种种机构的框范”,把文学当作是人们超越现实的工具;在回答“文学能够为人们提供些什么样的意义”时说:“文学作为一种媒介,可状难状之处如在目前,因此,当文学的许多功能被其他媒介剥夺之后,文学作为人类可塑性的真实写照的功能反倒得到了加强。”把文学当作人与“人的可塑性”,即“人类自我本质的无限提升”的中介从而反映“人的可塑性”,使文学有了人类学的基础。
马克思并没有正面回答上述两个问题,他在论及“人的需要”时说:“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所以及其他的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及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又说:“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在马克思看来,为了生存,人的第一需要只能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在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新的需要便会自发而生。虽然马克思也从未明确提出过文艺审美需要,但是他在关于“美的规律”论述中说:“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生产了整个自然界… …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在这里,美的规律有两层含义,一是提供人类生产活动的标准和尺度,二是作为人的生产活动中所遵循的合规律条件下的状态。至此,文艺审美需要的根源便产生了。
首先,文艺审美的自然基础是生理需要。动物在肉体的欲望释放后会产生满足感,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不会局限于肉体的满足,还会追求精神愉悦感,企图达到身心整体的陶醉。但是人的生理欲望是身心发展的基础,只把美的感觉当作精神层面的看法是片面的,是不符合生命实际感受的。其次,审美的价值——人的类本质生成。人们对美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但是在本质上都一致表现为对美的愉悦。美的不同形式蕴含了人的类理想,把理想中的美与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结合起来获得感性体验与经验满足,是审美的价值所在,是人的类本质生成的过程。
人的可塑性是人的類本质,并且是可以无限提升的。人的类本质的提升为文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和空间,在文学的世界里,人能够摆脱束缚,实现自由,文学的产生以及文学的更新呈现了人的类本质及其可塑性。文学把现实、虚构和想象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了实现人的可塑性的世界,从而实现了对现实的超越。
二、马克思的神话观与伊瑟尔的文学功能说
马克思的神话观是基于人类学的思路,他认为神话的产生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平衡,即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的表现。在论述神话的起源和消失时,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在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时代,人们期望能够通过征服自然力实现“人的可塑性”,为此只有发挥抽象思维能力——想象,用一种虚构的方式把自然力和超越自然力的世界形象化,这边是神话的来源。但是,生产力提高后,神话必将丧失其存在基础。既然神话的产生和消亡是社会存在决定的,那么其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是有反作用的:神话在精神层次上满足了人们对可塑性的理想追求,鼓舞了人们为超越自然力而努力。
而伊瑟尔在回答“文学能为人们提供什么样的意义”时,说:“虚构化行为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它是超越现实和把握现实的关键所在… …在这一过程中,虚构将已知世界编码,把未知世界变成想象之物,而由想象与现实这二者重新组合的世界,即时呈现给读者的一片新天地。”此外,文学为什么需要神话?“首先不是为了给现实一个虚构的外观和梦境,比这更重要的事要给现实提供一个对照和启示,更给人的生成性欲望一个体验中的满足。”他把文学的虚构性和想象性当作答案,认为通过虚构和想象,文学便可以为人们展现可塑性的各种可能。这些可能的虚构性表演在精神上补偿人们有限的存在,或者激励人们把这种虚构变成现实,以不同的方式让人们实现理想。
因此,马克思的神学观和伊瑟尔的文学功能说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相似的思想,这种相似性建立在文学与神学互通基础上的。首先,文学和神学在思维方式上的相似。马克思没有细致深入地探讨文学的思维方式,但是指出了存在于想象之中的神话中的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即神学中所蕴涵的“和谐观”。无论在古代中国还是欧洲,以神话题材为蕴本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其次,神学是文学的理想状态。几乎所有的文学都在现实与超越现实之间寻找出发点,从不同的角度去揭示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但是文学的有限性局限了创作的完整性。然而人们为实现自己的本质,仍会通过虚构或想象创造条件展现多样的可塑性,“因为生命的方式在不停的扩展,永无止境,所以其可能性无穷无尽… …因为人类永远不是自我的最终展现,所以人类可以在多种可能面前不断进行改变。”这便是文学创作的无限性。因此,有限性与无限性的文学创作便有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生成观点的基本精神。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并非与传统文学有本质区别,只是在解释人的本质的过程中更为清晰,向实践论人类学的转向,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方向,更是文学创作的方向所趋。
三、解读伊瑟尔的文学观——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转向的参照
在比较了马克思主义神话观和伊瑟尔的文学功能观,以及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性和伊瑟尔的人的可塑性之后,可以清晰的看到伊瑟尔的文学观对于我们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向实践人类学转向提供了新参照。 首先,从人的可塑性出发阐释人的类本质,证实了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人类学中人的类本质的阐述,使我们认清了文艺学产生的根源和存在意义,如果我们用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观点去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不仅使文艺学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而且可以更清晰的对文艺学做出人类学的阐释,使其拥有浓厚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气息。
其次,从“文艺审美需要”的角度把“人的可塑性”和人的类本质结合起来,确立了文艺学的地位和功能。以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及其功能的理解主要是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关系出发,讨论文艺学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文艺审美需要在文艺理论中的地位得不到肯定,使文艺学失去了与人的生命本体有机结合的机会,导致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割裂。伊瑟尔把人的可塑性作为文艺需要的解释,启发人们把眼光投向基于人类学基础的文艺需要。由此,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道路,将更好地发挥其在实践论人类学中的作用。
再次,源于人的生命本体与“人的可塑性”基础上的文艺需要理论的产生,启示我们要从人的类本质生成的高度出发,正确的认识文艺创作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我们在上文中已经讨论过文艺审美产生的自然基础及其对人的类本质生成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体的自由性,每个人对具体的美的感受程度必定不同,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导致多样性的产生。但是,马克思也不认为人的类本质是某种统一的模式。因此,在文艺创作中,我们要尊重个体的多样性,在多样性的综合中生成更高级的类本质形态,使多样的人本性互补共生,在马克思主义人類学的指引下,使人的类本质生成为一个健康和谐的状态。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表现,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其永不衰竭的生命活力都来自于实践人类学的总体精神——植根于生成本体的生成精神和人本生态观实践论的主体精神,真正具有“类本质”的人的实践自觉能动地体现了世界运动的生成精神。植根于人类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艺学,必然能从其中获得不竭的生命动力,爆发出与时俱进的生活活力。
参考文献:
[1]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的疆界[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曾永成.回归实践人类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新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43、119-18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里夫希茨.马克思论艺术和社会理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5]潘天强.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伊瑟尔;文学观;实践人类学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类本质生成性与伊瑟尔的人的可塑性的观点
伊瑟尔在回答“人们为什么需要文学”时说“文学作为虚构与想象的产物,它超越了世间悠悠万事的困扰,摆脱了束缚人类天性的种种机构的框范”,把文学当作是人们超越现实的工具;在回答“文学能够为人们提供些什么样的意义”时说:“文学作为一种媒介,可状难状之处如在目前,因此,当文学的许多功能被其他媒介剥夺之后,文学作为人类可塑性的真实写照的功能反倒得到了加强。”把文学当作人与“人的可塑性”,即“人类自我本质的无限提升”的中介从而反映“人的可塑性”,使文学有了人类学的基础。
马克思并没有正面回答上述两个问题,他在论及“人的需要”时说:“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所以及其他的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及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又说:“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在马克思看来,为了生存,人的第一需要只能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在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新的需要便会自发而生。虽然马克思也从未明确提出过文艺审美需要,但是他在关于“美的规律”论述中说:“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生产了整个自然界… …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在这里,美的规律有两层含义,一是提供人类生产活动的标准和尺度,二是作为人的生产活动中所遵循的合规律条件下的状态。至此,文艺审美需要的根源便产生了。
首先,文艺审美的自然基础是生理需要。动物在肉体的欲望释放后会产生满足感,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不会局限于肉体的满足,还会追求精神愉悦感,企图达到身心整体的陶醉。但是人的生理欲望是身心发展的基础,只把美的感觉当作精神层面的看法是片面的,是不符合生命实际感受的。其次,审美的价值——人的类本质生成。人们对美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但是在本质上都一致表现为对美的愉悦。美的不同形式蕴含了人的类理想,把理想中的美与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结合起来获得感性体验与经验满足,是审美的价值所在,是人的类本质生成的过程。
人的可塑性是人的類本质,并且是可以无限提升的。人的类本质的提升为文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和空间,在文学的世界里,人能够摆脱束缚,实现自由,文学的产生以及文学的更新呈现了人的类本质及其可塑性。文学把现实、虚构和想象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了实现人的可塑性的世界,从而实现了对现实的超越。
二、马克思的神话观与伊瑟尔的文学功能说
马克思的神话观是基于人类学的思路,他认为神话的产生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平衡,即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的表现。在论述神话的起源和消失时,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在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时代,人们期望能够通过征服自然力实现“人的可塑性”,为此只有发挥抽象思维能力——想象,用一种虚构的方式把自然力和超越自然力的世界形象化,这边是神话的来源。但是,生产力提高后,神话必将丧失其存在基础。既然神话的产生和消亡是社会存在决定的,那么其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是有反作用的:神话在精神层次上满足了人们对可塑性的理想追求,鼓舞了人们为超越自然力而努力。
而伊瑟尔在回答“文学能为人们提供什么样的意义”时,说:“虚构化行为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它是超越现实和把握现实的关键所在… …在这一过程中,虚构将已知世界编码,把未知世界变成想象之物,而由想象与现实这二者重新组合的世界,即时呈现给读者的一片新天地。”此外,文学为什么需要神话?“首先不是为了给现实一个虚构的外观和梦境,比这更重要的事要给现实提供一个对照和启示,更给人的生成性欲望一个体验中的满足。”他把文学的虚构性和想象性当作答案,认为通过虚构和想象,文学便可以为人们展现可塑性的各种可能。这些可能的虚构性表演在精神上补偿人们有限的存在,或者激励人们把这种虚构变成现实,以不同的方式让人们实现理想。
因此,马克思的神学观和伊瑟尔的文学功能说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相似的思想,这种相似性建立在文学与神学互通基础上的。首先,文学和神学在思维方式上的相似。马克思没有细致深入地探讨文学的思维方式,但是指出了存在于想象之中的神话中的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即神学中所蕴涵的“和谐观”。无论在古代中国还是欧洲,以神话题材为蕴本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其次,神学是文学的理想状态。几乎所有的文学都在现实与超越现实之间寻找出发点,从不同的角度去揭示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但是文学的有限性局限了创作的完整性。然而人们为实现自己的本质,仍会通过虚构或想象创造条件展现多样的可塑性,“因为生命的方式在不停的扩展,永无止境,所以其可能性无穷无尽… …因为人类永远不是自我的最终展现,所以人类可以在多种可能面前不断进行改变。”这便是文学创作的无限性。因此,有限性与无限性的文学创作便有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生成观点的基本精神。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并非与传统文学有本质区别,只是在解释人的本质的过程中更为清晰,向实践论人类学的转向,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方向,更是文学创作的方向所趋。
三、解读伊瑟尔的文学观——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转向的参照
在比较了马克思主义神话观和伊瑟尔的文学功能观,以及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性和伊瑟尔的人的可塑性之后,可以清晰的看到伊瑟尔的文学观对于我们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向实践人类学转向提供了新参照。 首先,从人的可塑性出发阐释人的类本质,证实了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人类学中人的类本质的阐述,使我们认清了文艺学产生的根源和存在意义,如果我们用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观点去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不仅使文艺学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而且可以更清晰的对文艺学做出人类学的阐释,使其拥有浓厚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气息。
其次,从“文艺审美需要”的角度把“人的可塑性”和人的类本质结合起来,确立了文艺学的地位和功能。以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及其功能的理解主要是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关系出发,讨论文艺学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文艺审美需要在文艺理论中的地位得不到肯定,使文艺学失去了与人的生命本体有机结合的机会,导致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割裂。伊瑟尔把人的可塑性作为文艺需要的解释,启发人们把眼光投向基于人类学基础的文艺需要。由此,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道路,将更好地发挥其在实践论人类学中的作用。
再次,源于人的生命本体与“人的可塑性”基础上的文艺需要理论的产生,启示我们要从人的类本质生成的高度出发,正确的认识文艺创作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我们在上文中已经讨论过文艺审美产生的自然基础及其对人的类本质生成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体的自由性,每个人对具体的美的感受程度必定不同,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导致多样性的产生。但是,马克思也不认为人的类本质是某种统一的模式。因此,在文艺创作中,我们要尊重个体的多样性,在多样性的综合中生成更高级的类本质形态,使多样的人本性互补共生,在马克思主义人類学的指引下,使人的类本质生成为一个健康和谐的状态。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表现,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其永不衰竭的生命活力都来自于实践人类学的总体精神——植根于生成本体的生成精神和人本生态观实践论的主体精神,真正具有“类本质”的人的实践自觉能动地体现了世界运动的生成精神。植根于人类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艺学,必然能从其中获得不竭的生命动力,爆发出与时俱进的生活活力。
参考文献:
[1]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的疆界[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曾永成.回归实践人类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新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43、119-18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里夫希茨.马克思论艺术和社会理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5]潘天强.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