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与毁灭:当代欧美生态纪录电影评析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e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厘清“生态电影”这一思潮的源流及概念,并以《海洋》和《海豚湾》为例,通过对二者叙事策略的分析,指出纪录片这一特殊的文本形式和文化形式是如何发挥影像的“透明性”和“直接性”,助益“生态电影”独立品格的形成,使其成为电影研究和實践的一个崭新领域和范式。本文以历史演化为线索,阐述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两种对立观点的内涵及实质。
  关键词:生态电影   纪录片   人类中心主义   奇观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7-0160-02
   海洋是什么?它是覆盖着地球表面四分之三的“蓝色领土”,它是人类浪漫情怀的伊甸园,它也是人类贪婪和欲望的潘多拉魔盒。
   法国导演雅克·贝汉耗时五年,耗资5000万欧元,浓缩出一部100分钟的生态纪录片《海洋》(Oceans,2009)。导演深入探索这片幽深而富饶的神秘世界,完美的呈现了海洋的壮美辽阔,高速摄像机捕捉到真实海洋世界的冒险:刚从壳里孵化而出的小海龟一路被追杀,幸运者终于爬到了海里;蜥蜴下水与海豚嬉戏;海鸟像离弦的利箭钻进海里捕食沙丁鱼。浪花拍打出白色的泡沫,一望无际的大海谱写着一曲令人叹为观止的生命之歌。
   同年,美国导演路易·西霍尤斯却把目光投向了日本和歌山县太地,这里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小渔村,而在如油画般的美景背后却是幽深不可测的屠宰场,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海豚经过,却在这个普通的小渔村终止。渔夫们驱赶海豚,请训练师挑选,剩余的则被赶尽杀绝,打上各种鲸类肉的标签被送上超市、餐桌乃至中小学的食堂。政府和相关组织因为种种利益将这些屠杀隐瞒下来,《海豚湾》(The Cove,2009)片末血色成片的漫溢和每年两万三千条生命的丧失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强烈批评。
  本文旨在厘清“生态电影”这一思潮的源流及定义,并以《海洋》和《海豚湾》为例,通过对二者叙事策略的分析,指出纪录片这一特殊的文本形式和文化形式是如何发挥影像的“透明性”和“直接性”,助益“生态电影”独立品格的形成,使其成为电影研究和实践的一个崭新领域和范式。以历史演化为线索,阐述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两种对立观点的内涵及实质。并试图探讨在日益商业化的今天,“生态纪录电影”将如何在艺术性、商业性和人文关怀三者之间取得平衡这一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生态电影的概念及其起源
   援引哈佛大学和汉密尔顿学院的电影学者斯格特·麦克唐纳在其《建构生态电影》一文中的观点,“生态电影”是指:“那些能在主体日益被影像商业逻辑浸润和塑造的当代社会‘重新训练我们的感觉’和视觉机制的影片”[1]。
   加拿大文化学者布莱恩·马苏米认为,人们对影像的接受,实际上涉及两个不同的分叉层面,一是“强力层”(level of intensity),二是“品质层”(level of qualification),前者无关语言和意识,而后者关乎语义和内容。在他看来,“强力层”或强力性定义了“感触/触感”。[2]
   导演雅克·贝汉在他关于纪录片《迁徙的鸟》(The Travelling Birds,2001)一片的访谈中提到,为了呈现出与鸟类平行飞翔的体验感,他采用了滑翔机拍摄,摄像师坐在最前面的小座位上。这种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之间的“遭遇”,通过银幕呈现给观者,影像与观者碰撞遭遇所产生的感触力,引导观者非自觉的浸入银幕角色之中,激发自身的生态保护意识。
   二、共生与毁灭,对人类中心论的批判
   《海洋》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共生,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宇宙万物生生不息,无限演化。《礼记·中庸》中“致中和”的美学思想在表达关于天地人文的和谐统一时,寄希望于自然与人之间深切而充满诗意的呼应交融。在《会饮篇》中,柏拉图借厄里什马克之口说:“如果高音和低音仍然相反,他们就绝不能有和谐,因为和谐是声音协调,而协调是一种融合,两种因素如果仍然相反,就不可能互相融合”[3]。由此可见,其所表现出的是对内在的精神和谐共生的强烈要求。虽然影片的尾声是孩子一脸茫然的看着海洋生物博物馆中的灭绝物种模型,但是本片的“灭绝”更多的是曲折向上过程中暂时的蜿蜒,总体的是一种向上的前伸态势。《海豚湾》把一种向内的崩塌,把最美好的世界毁灭给你看,是一种对整个人类文明以及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消费逻辑的批判,是对人类中心论的激进否定。[4]
   然而在1968年英国学者加雷特·哈丁在《公有地的悲剧》一文中形象地说明了这样下去的严重后果,“现在的生物圈是我们拥有的唯一可居住的空间。而(人类现在拥有的能力)能够使生物圈变得不再适宜人类居住”[5]。
   被誉为“环境伦理学之父”的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哲学教授霍尔姆斯·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继承了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思想,在生态整体主义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生态整体论的环境伦理思想,他的自然价值论认为,所有生物都有评价角度,人对价值只是一种翻译,不是投射。自然的价值是创造性,人不可能完全把握,生态系统包括很多个体,是个体赖以发展的基础,所以价值高于个体。[6]
   海德格尔说世界没落的本质性表现是“诸神的逃遁,地球的毁灭,人类的大众化,平庸之辈的优越地位”。当人类从生存环境极度恶化的噩梦中惊醒,尼采从哲学层面发出“上帝死了”的呼喊时,也就意味着“现代性”精神借助人的自我主体性而将一切摧毁,并导致人类本身的空虚与异化这一现实的觉醒。人类正是在这样的现代性哀鸣中开始了最深刻的反思,精神世界的贫乏使得人类对救赎的渴望更加强烈。而电影是艺术与技术合二为一的产物,是艺术表现最有效的形式之一,作为一种可行的社会实践,影像对现代世界进行具有洞穿力的精神分析,成为具有解放意义的突破力量。正如德勒兹所说,电影的目的在于“在语词之前或之外,发现和重建(我们)对世界的信仰”[7]。    三、生态纪录电影的商业化呈现
   电影是工业的、科技的,数字影像技术的应用使得过多的影像奇观消耗了电影蕴含的生态意识,与对科技疯狂发展的批判主题形成反差。回到“生态电影”思潮兴起之初,麦克唐纳认为,生态电影不可能产自以营利为宗旨的商业影片,而只能源自实验和独立影像。但是“触感“理论的引入,大大扩展了生态电影研究的视野和疆域,正如英格拉姆所说,主流叙事电影某种程度上,可能比美学上中规中矩的艺术电影更有效地传达和提升观众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
  电影的商业性、艺术性和人文关怀并不必然是不可兼得的,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的影片《阿凡达》就凭借其中的生态、环保、反殖民等深刻主题和娱乐性与想象力,成为了电影史上的一骑绝尘。而纪录影像也并不必然在商业上是惨败的,《海洋》取得了可观的票房成绩,美国上映时就收回了高昂的制作成本。该影片也始终延续了雅克·贝汉对艺术性和人文关怀的坚持。独立电影人路易·西霍尤斯利用好莱坞经典的英雄叙事,以故事化的方式制作《海豚湾》,增强可看性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参与保护海洋环境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态电影作为“重新审视顽强的历史发展之谜的行为”,有必要在应用的向度,在拓宽了的批评视野内,将沉默的自然作为聚焦的中心,站在宏观的角度将人类置于宇宙生态的大环境中,以更加开阔的心态和平等的姿态,使生态观念和对自然的责任承担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积淀为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并有效转化为保护环境的现实行动。[8]就像马西娅·伊顿(Marcia M.Eaton)所言,我们很少有一些“纯美学的或者纯宗教的或者纯科学的”经历。“对所有人而言,我们当前的任务是发展开拓运用快乐的方式,而这些快乐就是一直以来想象争斗的人类,将这种想象与那些有利于可持续环境的种种坚固的认知理解联系起来,由此产生这种能够制造我们所期待的关怀的乌托邦的态度和倾向”[9]。
  
  参考文献:
  [1]MacDonald,Scott.“Toward an Eco-Cinema.”ISLE: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2004,11(02):107-132.
  [2]孙绍谊.“大脑即银幕”:从神经科学到神经-影像[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3][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4][法]埃德加·莫兰.反思欧洲[M].康征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5]李晓明.美国当代生态批评述评[J].思想战线,2005,(04).
  [6]马兆俐.罗尔斯顿生态哲学思想探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
  [7]Deleuze,Gilles.Cinema2:The Time-Image.Trans.H.Tomlinson&R.Galeta.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7.
  [8]吳佳佳.电影视野的绿色转向:好莱坞电影生态主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年.
  [9]Pat Brereton,Hollywood Utopian:Ecology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Cinema,Bristol:Intellect Books,2005.
其他文献
摘要:在特殊教育学校,美术课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近年来,为了有效地促进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特殊教育的支持与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广西作为在经济上属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区内各地特殊教育事业并未得到平衡发展,特别是广西崇左市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相对落后。笔者采用实地调查法对崇左市江州区特殊教育学校的美术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校美术教育的基本情况,对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这对广西
期刊
摘要:儒勒·马斯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音乐天才,他在歌剧领域创作颇丰,其作品既具有贴近时代的文学性,又饱含了难以启齿的人性,整体带有明显的法国风格。《泰伊斯》便是一部这样的作品。此次国家大剧院擘画的《泰伊斯》可谓精彩之至,本文即是从此部歌剧的舞台、角色、代表曲目等方面探析了《泰伊斯》在国内的首次演出。  关键词:《泰伊斯》 首演 更高处  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
期刊
摘要:朱践耳先生的每一部交响曲在音乐语言和形式结构上都有新的特色。第四交响曲根据乐队编制数字(6.4.2.1)取名《6.4.2-1》,将数列进行立体安排,运用“音色音乐”的特殊表现手法,深刻地体现出了“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哲学内涵。本文通过对《第四交响曲》的配器分析,探究作曲家创新性挖掘乐器音色的方法和道器合一的“合一法”理念。  关键词:朱践耳 第四交响曲《6.4.2-1》 乐队编制 音色音乐
期刊
摘要: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当下,文化全球化是现在也是今后的不变趋势,它的全球化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中也包括音乐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此,音乐文献编译作为传播的一个重要纽带,起着“将西方文化引进来,带领中华音乐精髓走出去”的关键作用。本文对文献编译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信、达、雅”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三原则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也是衡量译本质量的标尺。翻译门类有很多,因为研究的学科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种类的
期刊
摘要:禾楼舞,又称“跳禾楼”,是广东省郁南县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化娱乐节目,老百姓们通常在丰收之后相聚在一起跳禾楼舞,以感谢这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本文主要通过查阅禾楼舞的历史文化类文献资料,舞蹈表演视频资料以及对当地的禾楼舞老艺人的采访等途径对禾楼舞的舞蹈艺术特征以及服饰特征进行分析,通过这两点特征总结禾楼舞的艺术特色,旨在呼吁更多的人了解并欣赏这一古老的艺术,以推动禾楼舞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苗族民歌是黔东南苗族音乐分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进入中职音乐课堂具有可行性。苗族民歌具有时代与民族价值、娱乐与社会价值、教育与传承价值,本文从概述、苗族民歌教学价值体现、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找到苗族民歌进入课堂的对策研究进行分析,为苗族民歌在中职学前音乐教学中存在问题寻找对策,为黔东南苗族民歌的发展奠定一定基础。  关键词:苗族民歌 中职音乐课堂 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J60-05
期刊
摘要:悠久的宁古塔地区孕育了多彩的满族舞蹈文化,在20世纪“舞蹈集成”工作的采编中,收录了一批满族濒临消亡的民间舞蹈,如“东海莽式”“拍水舞”“巴拉莽式”等,这些民间舞蹈的挖掘与整理丰富了当时弱小的满族舞蹈形态以及民族文化的追根与觉醒。而事物的困境与繁荣都是相消相长,传承与保护机制的建立是以深入民间的挖掘、整理、提炼、整合,进而编创满族民间舞蹈“新语言”,让满族舞蹈绽放流姿!  关键词:满族舞蹈
期刊
摘要:儿童钢琴教育在咸宁地区已经比较普及,但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家长虽然初心很好但受各方面影响动机有许多不合理之处,这些严重阻碍了儿童钢琴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钢琴培训机构、相关行业协会、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家长群体都应该深刻反省,特别是家长们要深入理解钢琴教育的真正作用,摒弃过多的功利性,从孩子的健康成长出发,关注钢琴教育的艺术性、个体性特点。  关键词:钢琴考级 家长动机 对策  中图分类号:J60-0
期刊
摘要:每部音乐作品都有其重要的音乐形象,如何从抽象的音乐语言中感悟音乐的形象呢?以《黄鹤的故事》为例,这首交响诗包括了“老马”“黄鹤”“官老爷”三种音乐形象,本文将从“聆听音乐”“调动联觉”“发挥创造”这三点去阐述如何挖掘、分辨、理解音乐形象。笔者认为,要深刻地理解音乐内涵,“聆听”只是第一步,要充分地调动“视听联觉”“色听联觉”和“动听联觉”的功能,让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作品的情境中去,才能
期刊
摘要:近年来,韩国本土涌现了多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影片,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这类影片意在揭露国家政治中的“暗箱操作”,让民众正视过往的黑暗历史,在反思中纠正错误,从而完善国家法律体系。本文将以韩国影片《辩护人》为例,从叙事模式、叙事符号以及叙事视角等方面,浅析该片的叙事方式及文化内涵。  关键词:真实事件 改编 社会问题 叙事模式 叙事符号 叙事视角  中图分类号:J9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