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很多裂缝完全可以通过设计,施工加以控制和避免,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应正确鉴别其类型和性质,采取相应的修补或加固方法。控制并科学处理混凝土结构裂缝是保证建筑物质量,提高其耐久性的重要环节。文章探讨了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5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3-0082-01
混凝土结构裂缝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同时该问题也比较复杂,它是目前较常见且较难控制的建筑问题。混凝土的结构裂缝对结构会产生不利影响,它会使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应力发生损失,对构件的疲劳强度、耐久性等都会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想法避免裂缝的产生,从原材料选用到施工技术、工艺的改进等方面入手,从而保证结构安全。
1.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1材料因素引起的裂缝
碱骨料反应是指搅拌混凝土以后会产生一些碱性的离子,这些离子能够与活性的骨料发生化学反应, 并会吸收环境中的大量的水分造成体积增大,从而造成混凝土出现酥松膨胀现象, 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通常这种裂缝在混凝土结构使用期间发生,这种裂缝一旦出现就很难修补。除此之外,引起裂缝的材料因素还有不合格的水泥和粗细骨料质量,这种原因造成的裂缝会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刚度,并使建筑极易受空气因素的影响,并且容易恶化。
1.2温度裂缝
混凝土构件内外的温度存在很大的差值就会造成温度裂缝的发生。例如, 在养护混凝土建筑的过程中建筑受到寒流的侵袭,混凝土建筑表面的温度急剧的下降,而其内部的温度变化不大的,从而导致混凝土构件表面出现裂缝,温度裂缝通常只有30mm左右的深度, 其表层以下仍然是完整的。
1.3沉陷裂缝
这种裂缝一般是深进或者是贯穿性的,裂缝的位置与沉陷的方向大都相同。比较大的裂缝通常还会出现错位,裂缝的宽度和沉降值成正比例。产生沉降裂缝的原因主要是结构构件建设在没有经过处理的回填土或者松软地基之上。进行混凝土浇灌后,地基侵水造成不均匀沉降而进一步造成裂缝。平卧生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中,其侧向的刚度通常比较差,配筋少, 很容易在弦、腹杆及两侧面的地方出现裂缝。除此之外,由于模板刚度不合格,模板支撑间距太大或者是支撑底部出现松动,以及拆模过早等因素,也会造成沉降裂缝。
1.4施工裂缝
(1)施工时的滑膜、构件制作时的脱模、以及运输、堆放、吊装等不规范,都就会造成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
(2)对后张预应力构件和预制空心板过早或者过晚的抽芯会使得混凝土出现塌落或是拉裂。
(3)吊装构件过程中吊点不准确。
(4)堆放构件时支撑垫木的重心不在垂直线上或悬挑过长,运输构件过程中构件受到严重的振动或冲击等。
(5)在地面施工过程中,抹压触动太多, 也会造成表面的龟裂。
2.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2.1设计控制
(1) 建筑平面造型在满足使用要的前提下,力求简单。平面复杂的建筑物,容易产生扭曲等附加应力而造成及楼板开裂; 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增强整体刚度和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2) 正确设置变形缝,位置和宽度选择要适当,构造要合理。合理地调整各部分承重结构的受力情况,使载荷分布均匀,尽量防止受力过于集中。
(3) 限制伸缩缝间距,对体形复杂、地基不均匀沉降值大的建筑物更应严格控制,可以和其它结构缝合并使用。
(4) 构件配筋要合理,间距要适当。断面较大的梁应设置腰筋。大跨度、较厚的现浇板,上面中心部位宜配置构造钢筋。主梁在集中应力处,宜增力附加横向钢筋。层层设置圈梁、构造柱,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石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或减少裂缝。楼板增设温度收缩钢筋和板角顶面设置放射钢筋,主次梁相交处设置附加吊筋或箍筋。
2.2 科学选择原材料及配比
在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混凝土中如果采用吸收率较大的骨料,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性;如骨料粒径较大,能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浆用量,使得混凝土收缩率变小,降低开裂的发生率。原材料中如果添加粉煤灰,能够有效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从而降低混用水量,减少混凝土自身体积收缩,有利于混凝土表面处理,降低混凝土开裂发生概率。 配比设计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依据施工现场情况,合理进行配比设计。比如可以改善骨料级配,添加粉煤灰等高效减水剂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则可选择低碱或无碱的外加剂。按照混凝土强度等级、质量检验等要求确定配合比,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2.3优化施工工艺过程
为了避免施工工艺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应当优化施工工艺过程。比如说,施工前应该对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等进行策略和计算,得到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体各种控制指标,并制定温控手段,防止开裂。进行超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应当严格遵照设计要求,留置变形缝,或采用后浇带施工、跳仓法施工等方法,防止裂缝产生。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时,应当确保入模温度不大于30℃,并防止日光直射混凝土。如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应采取适当挡风措施,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快。
2.4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应根据混凝土坍落度,合理控制振捣时间,一般混凝土振捣时间为四十秒,保证振捣均匀,避免出现过振或漏振等现象。在混凝土初凝前后时间,应采取二次振捣作业及二次抹面技术,通过二次振捣,将混凝土内部中水分及气泡等排除,尤其是针对泌水性较大的混凝土,其浇筑作业应排除泌水,进行二次振捣作业,从而避免因沉降收缩所引起的混凝土裂缝。对于水泥用量较大的混凝土,在其施工中需要充分考虑水泥水化热问题,采取措施合理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一般需要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5℃以内。为进行温差控制,需要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预埋测温设备,如水银温度计等,如温差较大,需要采取通风排热,埋设散热孔等措施进行降温,从而减少温度裂缝产生。
2.5采取合理有效的养护措施
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是防止混凝土裂缝产生的重要措施。其中温度是一个重要因素,可通过保温养护,防止裂缝产生,保温措施能有效降低混凝土浇注块体内外温差值,从而降低混凝土的降温速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达到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另外,通过适当提高养护环境温度,也能够有效减少内外温差,降低降温速度,减小温度应力,避免混凝土塑性收缩。除了温度之外,湿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混凝土浇灌时如遇风雨,需要搭设防雨布,并做好排水措施。如在高温下施工,也应经常浇水养护,从而防止由于温度而导致的裂缝,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
总之,混凝土结构裂缝是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裂缝的出现与发展,会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及综合性能造成严重影响,为此,需要研究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并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从设计因素、材料因素、地基不均匀沉降、施工因素、结构受荷因素、湿度变形裂缝与温度裂缝、徐变裂缝等方面对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进行分析,探索混凝土控制方法。通过合理的裂缝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裂缝,实现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戴永速.建筑工程结构混凝土裂缝的分析与处理[J].福建建材,2012(11):75-76 .
[2]李伟,肖丽媛.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及处理方法[J].中华建设,2012(10):178-179.
[3]赵云.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168-168.
[4]王召钢.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J].科技信息,2011(7):282
[5]黄干琦.浅谈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形成原因与控制措施[J].科技创业家,2011(8):135.
中图分类号:TU5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3-0082-01
混凝土结构裂缝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同时该问题也比较复杂,它是目前较常见且较难控制的建筑问题。混凝土的结构裂缝对结构会产生不利影响,它会使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应力发生损失,对构件的疲劳强度、耐久性等都会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想法避免裂缝的产生,从原材料选用到施工技术、工艺的改进等方面入手,从而保证结构安全。
1.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1材料因素引起的裂缝
碱骨料反应是指搅拌混凝土以后会产生一些碱性的离子,这些离子能够与活性的骨料发生化学反应, 并会吸收环境中的大量的水分造成体积增大,从而造成混凝土出现酥松膨胀现象, 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通常这种裂缝在混凝土结构使用期间发生,这种裂缝一旦出现就很难修补。除此之外,引起裂缝的材料因素还有不合格的水泥和粗细骨料质量,这种原因造成的裂缝会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刚度,并使建筑极易受空气因素的影响,并且容易恶化。
1.2温度裂缝
混凝土构件内外的温度存在很大的差值就会造成温度裂缝的发生。例如, 在养护混凝土建筑的过程中建筑受到寒流的侵袭,混凝土建筑表面的温度急剧的下降,而其内部的温度变化不大的,从而导致混凝土构件表面出现裂缝,温度裂缝通常只有30mm左右的深度, 其表层以下仍然是完整的。
1.3沉陷裂缝
这种裂缝一般是深进或者是贯穿性的,裂缝的位置与沉陷的方向大都相同。比较大的裂缝通常还会出现错位,裂缝的宽度和沉降值成正比例。产生沉降裂缝的原因主要是结构构件建设在没有经过处理的回填土或者松软地基之上。进行混凝土浇灌后,地基侵水造成不均匀沉降而进一步造成裂缝。平卧生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中,其侧向的刚度通常比较差,配筋少, 很容易在弦、腹杆及两侧面的地方出现裂缝。除此之外,由于模板刚度不合格,模板支撑间距太大或者是支撑底部出现松动,以及拆模过早等因素,也会造成沉降裂缝。
1.4施工裂缝
(1)施工时的滑膜、构件制作时的脱模、以及运输、堆放、吊装等不规范,都就会造成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
(2)对后张预应力构件和预制空心板过早或者过晚的抽芯会使得混凝土出现塌落或是拉裂。
(3)吊装构件过程中吊点不准确。
(4)堆放构件时支撑垫木的重心不在垂直线上或悬挑过长,运输构件过程中构件受到严重的振动或冲击等。
(5)在地面施工过程中,抹压触动太多, 也会造成表面的龟裂。
2.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2.1设计控制
(1) 建筑平面造型在满足使用要的前提下,力求简单。平面复杂的建筑物,容易产生扭曲等附加应力而造成及楼板开裂; 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增强整体刚度和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2) 正确设置变形缝,位置和宽度选择要适当,构造要合理。合理地调整各部分承重结构的受力情况,使载荷分布均匀,尽量防止受力过于集中。
(3) 限制伸缩缝间距,对体形复杂、地基不均匀沉降值大的建筑物更应严格控制,可以和其它结构缝合并使用。
(4) 构件配筋要合理,间距要适当。断面较大的梁应设置腰筋。大跨度、较厚的现浇板,上面中心部位宜配置构造钢筋。主梁在集中应力处,宜增力附加横向钢筋。层层设置圈梁、构造柱,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石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或减少裂缝。楼板增设温度收缩钢筋和板角顶面设置放射钢筋,主次梁相交处设置附加吊筋或箍筋。
2.2 科学选择原材料及配比
在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混凝土中如果采用吸收率较大的骨料,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性;如骨料粒径较大,能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浆用量,使得混凝土收缩率变小,降低开裂的发生率。原材料中如果添加粉煤灰,能够有效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从而降低混用水量,减少混凝土自身体积收缩,有利于混凝土表面处理,降低混凝土开裂发生概率。 配比设计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依据施工现场情况,合理进行配比设计。比如可以改善骨料级配,添加粉煤灰等高效减水剂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则可选择低碱或无碱的外加剂。按照混凝土强度等级、质量检验等要求确定配合比,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2.3优化施工工艺过程
为了避免施工工艺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应当优化施工工艺过程。比如说,施工前应该对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等进行策略和计算,得到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体各种控制指标,并制定温控手段,防止开裂。进行超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应当严格遵照设计要求,留置变形缝,或采用后浇带施工、跳仓法施工等方法,防止裂缝产生。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时,应当确保入模温度不大于30℃,并防止日光直射混凝土。如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应采取适当挡风措施,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快。
2.4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应根据混凝土坍落度,合理控制振捣时间,一般混凝土振捣时间为四十秒,保证振捣均匀,避免出现过振或漏振等现象。在混凝土初凝前后时间,应采取二次振捣作业及二次抹面技术,通过二次振捣,将混凝土内部中水分及气泡等排除,尤其是针对泌水性较大的混凝土,其浇筑作业应排除泌水,进行二次振捣作业,从而避免因沉降收缩所引起的混凝土裂缝。对于水泥用量较大的混凝土,在其施工中需要充分考虑水泥水化热问题,采取措施合理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一般需要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5℃以内。为进行温差控制,需要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预埋测温设备,如水银温度计等,如温差较大,需要采取通风排热,埋设散热孔等措施进行降温,从而减少温度裂缝产生。
2.5采取合理有效的养护措施
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是防止混凝土裂缝产生的重要措施。其中温度是一个重要因素,可通过保温养护,防止裂缝产生,保温措施能有效降低混凝土浇注块体内外温差值,从而降低混凝土的降温速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达到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另外,通过适当提高养护环境温度,也能够有效减少内外温差,降低降温速度,减小温度应力,避免混凝土塑性收缩。除了温度之外,湿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混凝土浇灌时如遇风雨,需要搭设防雨布,并做好排水措施。如在高温下施工,也应经常浇水养护,从而防止由于温度而导致的裂缝,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
总之,混凝土结构裂缝是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裂缝的出现与发展,会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及综合性能造成严重影响,为此,需要研究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并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从设计因素、材料因素、地基不均匀沉降、施工因素、结构受荷因素、湿度变形裂缝与温度裂缝、徐变裂缝等方面对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进行分析,探索混凝土控制方法。通过合理的裂缝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裂缝,实现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戴永速.建筑工程结构混凝土裂缝的分析与处理[J].福建建材,2012(11):75-76 .
[2]李伟,肖丽媛.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及处理方法[J].中华建设,2012(10):178-179.
[3]赵云.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168-168.
[4]王召钢.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J].科技信息,2011(7):282
[5]黄干琦.浅谈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形成原因与控制措施[J].科技创业家,2011(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