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成为效率课堂的纽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_wp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材内容更新,课时减少,教师多年来形成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经验受到很大的冲击。如何提高素质教育形势下的课堂效率,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探讨的问题。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巧妙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是达到惜时增效的有效方法。因为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都离不开问题这一骨架。一个人若没有疑问,哪来的研究、创新可言?问得多,必然想得多;问得深,必然想得深。所以,要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首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问题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纽带。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不愿或不敢提出问题主要是有心理顾虑。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给学生的自我表现在心理上造成了极大障碍。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自身存在着巨大的潜能,只要相信自己的潜能而且能不断开发自己大脑的潜能,人人都能成功。对于教育者来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很重要,而激发的过程就是使潜在的、静态的问题转化为显性的、动态的问题意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自主参与学习过程、自己体验成功的前提。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积极为他们的自主学习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要尽可能少地使学生受到限制,保护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有了这样的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显示。
  二、提供有“生命”的材料,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有“生命”的材料是指教学内容应是现实的、有价值的,它具有新颖性、探究性等特征。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其年龄、经验决定了他们获得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不能完全脱离对具体形象事物的感受,因而只能在感知的基础上完成抽象、形成概念。如果我们为学生提供有“生命”的教学内容,学生就会乐此不疲地去探究。
  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如在教学“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时,就可首先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某超市为吸引顾客,举办免费品尝果冻、奶糖、话梅等活动。小云参加了这一活动,她品尝了3个果冻、2颗奶糖,你知道小云应付多少钱吗?怎样列式呢?再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起始课时,教师可这样处理:举起粉笔盒问学生:它的表面在哪里?你能指一指吗?师生共同指出粉笔盒的6个面。书本封面呢?你能感觉到它们有大小吗?请你摸一摸课桌上物体的表面(四人小组准备本子、树叶、文具盒等),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比较说一说哪个物体的表面大、哪个物体的表面小。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各种物体的表面,学生很容易理解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这些熟悉的来源于生活的问题不仅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也为他们通过观察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供了范例。
  2.创设愉悦互动的对话情境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传统教法过多的是问答式提问,这种一问一答的程序型方式完全把学生的思维活动锁定在预设好的轨道和程序中,造成学生循规蹈矩,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所以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提问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愉悦互动的对话情境,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想象和讨论。
  三、了解学生的心理期待,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也有了动力。因此,教师不仅要“释义”、“解惑”,而且要启思、设疑,了解学生的心理,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
  1.把握“问”的深度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首先媒体出示由不同颜色平面图形组成的汽车动画,提问:观察画面后你发现了什么?有的说:这辆汽车是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组成的。有的说:汽车是由平面图形组成的。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设疑:在这些平面图形中,有一个图形与其它图形不同,你能找出来吗?学生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区分了平面上的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特征。承接学生的回答,媒体闪动车轮和轴心并提问:你们看到的汽车车轮是什么形状的?车轴安装在车轮的什么位置?教师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好奇: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车轴为什么要安装在车轮的中心位置?圆有哪些特征?……这样,学生被问题的情境所吸引,在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开启了思维,同时也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发散“问”的广度
  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可设计这样的题目:李师傅要制作一个长方体的铁盒,先用一根长72厘米的铁棍焊接一个长方体框架,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是( )厘米、( )厘米和( )厘米。要在这个长方体框架外包上铁皮,至少需要多少铁皮?这个问题具有开放性且答案不唯一,思维的空间大,但各个答案之间存在着潜在的规律性,需要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长方体棱的特点进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这种生活化的问题刺激下,集中注意力,努力去揭示题中的奥妙,去寻求“疑”的答案,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合作、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努力提高课堂效率,诸多影响因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有人说:要在农村真正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好——难!社会关注不够,经费不足,特别是孩子见的世面小,无法和城里的孩子相媲美。我是一名乡镇小学教师,我感觉综合实践是一个很令我向往的课程,因为综合实践活动是美丽的,源自于美丽的心愿和美丽的过程。我甚至希望能大刀阔斧地去做些什么。因为农村小学所处的社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这种情况下若把学生禁锢在狭小的课堂,对学生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与城里孩子的差异只会越来越
期刊
《爱莲说》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一篇优秀的小品散文,文章通过陶渊明爱菊、世人甚爱牡丹而自己独爱莲花的对比品评,着重歌颂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坚贞品格,并借以自况,寄托了自己洁身自好的情操。文章虽一百一十九字,但细细品味,文旨高深,语言精练,结构严谨,手法高妙,实在回味无穷、令人赞叹。  一、寓意的深刻美。作者描写莲花,并赋于莲花以君子的形象,写莲花就是赞君子。“出淤泥而不染”,“中通
期刊
众所周知,批改作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用得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用得不好会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在这里介绍几种批改作业的策略:  一、分项评价  一篇好的作业是多种指标的综合体现,如果只注重解答过程正确与否的评价,就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利于他们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便于学生了解自己作业的成败优劣,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我们可以采取分项评价的批发策略
期刊
摘 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变为高效课堂。实施高效课堂的方法,是把课堂的某一部分或全部交给学生。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创新精神 高效课堂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
期刊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才能做到问心无愧、胸有成竹地走向讲台,才能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那么,真正做到哪些才算是备好了一节课?我们认为必须坚持“四备”的原则,做到个体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按照“个体备课——集体研讨——个性展示——反思提高”的备课过程进行备课。在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中,在新课改的大氛围下,我们必须坚持“四备”。主要做法如下:  第一,不查资料的一备
期刊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就使用小学数学学具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所起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
期刊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此我想重新对这一理念加以剖析。作为数学学科三大部分(数与代数、几何和统计)之一的数与代数部分,它是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经典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这一学习领域的目标、内容、结构以及教学活动方面都发生了很
期刊
所谓问课,就是教师主动征询学生、同行对自己教学的感受和意见,并对自我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和深度加工,以期达到改进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从而获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形式。问课是一门反思性教学艺术,应该成为高中地理教师每天必修的功课,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要在问课中感知学生的学,在问课中修正自己的教;在问课中提升自己的智慧,在问课中促进学生的成长。  一、问自己  问自己实质上就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大潮,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教育理念贯穿于现代初中教学之中。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为了贯彻新课改的思想,就必须摒弃陈旧的教学思想,接受新的教学方式,并将之应用于初中政治教学中。有鉴于此,本文将对情境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情景教学 初中 政治 问题法 策略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不止是对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灵启迪的过程。由于情感对
期刊
摘 要: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的,作为进行基础教育的我们更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从眼前做起,构建“和谐课堂”,建立有效的课堂运行机制、利益协调机制、课堂控制机制、课堂预警机制,抓好素质教育,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好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新课程 和谐社会 和谐课堂 课堂和谐机制 课堂张力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炼是一个逐步丰富的过程,本文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从社会学角度思考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