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材内容更新,课时减少,教师多年来形成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经验受到很大的冲击。如何提高素质教育形势下的课堂效率,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探讨的问题。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巧妙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是达到惜时增效的有效方法。因为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都离不开问题这一骨架。一个人若没有疑问,哪来的研究、创新可言?问得多,必然想得多;问得深,必然想得深。所以,要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首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问题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纽带。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不愿或不敢提出问题主要是有心理顾虑。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给学生的自我表现在心理上造成了极大障碍。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自身存在着巨大的潜能,只要相信自己的潜能而且能不断开发自己大脑的潜能,人人都能成功。对于教育者来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很重要,而激发的过程就是使潜在的、静态的问题转化为显性的、动态的问题意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自主参与学习过程、自己体验成功的前提。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积极为他们的自主学习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要尽可能少地使学生受到限制,保护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有了这样的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显示。
二、提供有“生命”的材料,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有“生命”的材料是指教学内容应是现实的、有价值的,它具有新颖性、探究性等特征。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其年龄、经验决定了他们获得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不能完全脱离对具体形象事物的感受,因而只能在感知的基础上完成抽象、形成概念。如果我们为学生提供有“生命”的教学内容,学生就会乐此不疲地去探究。
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如在教学“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时,就可首先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某超市为吸引顾客,举办免费品尝果冻、奶糖、话梅等活动。小云参加了这一活动,她品尝了3个果冻、2颗奶糖,你知道小云应付多少钱吗?怎样列式呢?再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起始课时,教师可这样处理:举起粉笔盒问学生:它的表面在哪里?你能指一指吗?师生共同指出粉笔盒的6个面。书本封面呢?你能感觉到它们有大小吗?请你摸一摸课桌上物体的表面(四人小组准备本子、树叶、文具盒等),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比较说一说哪个物体的表面大、哪个物体的表面小。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各种物体的表面,学生很容易理解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这些熟悉的来源于生活的问题不仅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也为他们通过观察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供了范例。
2.创设愉悦互动的对话情境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传统教法过多的是问答式提问,这种一问一答的程序型方式完全把学生的思维活动锁定在预设好的轨道和程序中,造成学生循规蹈矩,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所以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提问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愉悦互动的对话情境,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想象和讨论。
三、了解学生的心理期待,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也有了动力。因此,教师不仅要“释义”、“解惑”,而且要启思、设疑,了解学生的心理,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
1.把握“问”的深度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首先媒体出示由不同颜色平面图形组成的汽车动画,提问:观察画面后你发现了什么?有的说:这辆汽车是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组成的。有的说:汽车是由平面图形组成的。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设疑:在这些平面图形中,有一个图形与其它图形不同,你能找出来吗?学生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区分了平面上的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特征。承接学生的回答,媒体闪动车轮和轴心并提问:你们看到的汽车车轮是什么形状的?车轴安装在车轮的什么位置?教师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好奇: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车轴为什么要安装在车轮的中心位置?圆有哪些特征?……这样,学生被问题的情境所吸引,在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开启了思维,同时也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发散“问”的广度
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可设计这样的题目:李师傅要制作一个长方体的铁盒,先用一根长72厘米的铁棍焊接一个长方体框架,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是( )厘米、( )厘米和( )厘米。要在这个长方体框架外包上铁皮,至少需要多少铁皮?这个问题具有开放性且答案不唯一,思维的空间大,但各个答案之间存在着潜在的规律性,需要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长方体棱的特点进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这种生活化的问题刺激下,集中注意力,努力去揭示题中的奥妙,去寻求“疑”的答案,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合作、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努力提高课堂效率,诸多影响因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不愿或不敢提出问题主要是有心理顾虑。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给学生的自我表现在心理上造成了极大障碍。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自身存在着巨大的潜能,只要相信自己的潜能而且能不断开发自己大脑的潜能,人人都能成功。对于教育者来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很重要,而激发的过程就是使潜在的、静态的问题转化为显性的、动态的问题意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自主参与学习过程、自己体验成功的前提。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积极为他们的自主学习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要尽可能少地使学生受到限制,保护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有了这样的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显示。
二、提供有“生命”的材料,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有“生命”的材料是指教学内容应是现实的、有价值的,它具有新颖性、探究性等特征。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其年龄、经验决定了他们获得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不能完全脱离对具体形象事物的感受,因而只能在感知的基础上完成抽象、形成概念。如果我们为学生提供有“生命”的教学内容,学生就会乐此不疲地去探究。
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如在教学“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时,就可首先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某超市为吸引顾客,举办免费品尝果冻、奶糖、话梅等活动。小云参加了这一活动,她品尝了3个果冻、2颗奶糖,你知道小云应付多少钱吗?怎样列式呢?再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起始课时,教师可这样处理:举起粉笔盒问学生:它的表面在哪里?你能指一指吗?师生共同指出粉笔盒的6个面。书本封面呢?你能感觉到它们有大小吗?请你摸一摸课桌上物体的表面(四人小组准备本子、树叶、文具盒等),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比较说一说哪个物体的表面大、哪个物体的表面小。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各种物体的表面,学生很容易理解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这些熟悉的来源于生活的问题不仅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也为他们通过观察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供了范例。
2.创设愉悦互动的对话情境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传统教法过多的是问答式提问,这种一问一答的程序型方式完全把学生的思维活动锁定在预设好的轨道和程序中,造成学生循规蹈矩,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所以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提问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愉悦互动的对话情境,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想象和讨论。
三、了解学生的心理期待,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也有了动力。因此,教师不仅要“释义”、“解惑”,而且要启思、设疑,了解学生的心理,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
1.把握“问”的深度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首先媒体出示由不同颜色平面图形组成的汽车动画,提问:观察画面后你发现了什么?有的说:这辆汽车是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组成的。有的说:汽车是由平面图形组成的。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设疑:在这些平面图形中,有一个图形与其它图形不同,你能找出来吗?学生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区分了平面上的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特征。承接学生的回答,媒体闪动车轮和轴心并提问:你们看到的汽车车轮是什么形状的?车轴安装在车轮的什么位置?教师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好奇: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车轴为什么要安装在车轮的中心位置?圆有哪些特征?……这样,学生被问题的情境所吸引,在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开启了思维,同时也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发散“问”的广度
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可设计这样的题目:李师傅要制作一个长方体的铁盒,先用一根长72厘米的铁棍焊接一个长方体框架,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是( )厘米、( )厘米和( )厘米。要在这个长方体框架外包上铁皮,至少需要多少铁皮?这个问题具有开放性且答案不唯一,思维的空间大,但各个答案之间存在着潜在的规律性,需要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长方体棱的特点进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这种生活化的问题刺激下,集中注意力,努力去揭示题中的奥妙,去寻求“疑”的答案,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合作、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努力提高课堂效率,诸多影响因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