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会是一门课程,是德育课程体系的内核,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有效形式,有计划地组织与开展班会活动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上好班会课有利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好的个性、好的品质、好的人格。就像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的本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下面我从班会课的现状、班会课组织和实施的技巧、班会课应该注意的问题三个角度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各位有所借鉴。
一、班会课的现状
总的来说,班主任实施班会课存在的问题有:强于实施技术,弱于高度认识;强于时段表现,弱于系统规划;强于煽情哗众,弱于心灵感动。具体表现在:
1.在很多时候,班主任只是起一个上传下达的传声机的作用,班会课成了下达任务作出要求的会议,班主任往往板着面孔说教,十分枯燥,把班会课上成了“批斗课”“训话课”,长此下去,引起学生反感,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2.有些班主任没有调动学生积极性,虽然讲得津津有味,滔滔不绝,学生却是兴趣索然,一点都不投入,引不起学生的共鸣,触动不了学生的心灵。
3.有的班主任对班会课不以为然,上得过于随意,或者没话可说,干脆把班会课改成自习课或用来上课。
4.有的班主任喜欢泛泛而谈,缺乏明确的主题,虽然一节班会课什么都强调了,却等于什么都没说,没有能够让学生在开完班会后能够明理,思想认识加强,进而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统一。
以上种种都没有充分发挥班会课的功能,缺少了重要的阵地,弱化了班主任的权威和执行力,直接导致学生问题不断,给德育工作带来许多难度。
二、班会课组织和实施的技巧
1.主题的确立
首先,班会课主题的确立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教育的目的一定要明确。针对学生中近期存在的倾向性问题,班主任应及时作出分析,正确归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教育的突破口。比如:学生入学之初,我的第一个主题班会是:“高中,我们一起走过”,目的就是开展目标教育,使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其次,班会课主题的确立必须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要知道他们渴望得到什么:是学习方法的指导,还是交际方面的指导,还是关于人生目标的确立、如何为自己作好人生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教师都应做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教育才会更能贴近学生,才会有明显的效果。比如:我本学期就有一个主题为“状元之路”的班会,就是针对很多同学都渴望来了解高考状元的成功之道的心理确立的。于是我从网络上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制作成课件,结果班会课的教育效果非常明显。
2.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是教师的准备。教师对主题班会的准备要像准备一堂教学课一样,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特别是思想状况,占有大量的资料,对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应予以考虑。其次是学生的准备,需要学生发言的时候要作好布置,布置可以笼统一些,是为了防止念稿子等流于形式的发言。比如:我一般在周末上完课后就告诉学生,下周班会的主题是什么,然后要求学生作出相应的准备。有的班会则需要主持人,那么就应该有主持人的选拔、培训等准备工作。此外,如果主题班会对场地场景等有特别的要求,那么同样也应提前作好安排。再次,要明确一节完整的班会课(或任何类型的班会课)至少包括三个环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班主任备班会课的内容都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深入浅出,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特别是准备更多具体的事例、典型形象去启迪、影响他们,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3.充分发动各类主体参与,特别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无论什么内容,哪种形式的主题班会,都要尽量发动各类成员共同参与,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适当时候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做事。教师在主题班会课中可以是一个幕后工作者。比如,在2012年母亲节这天,我在班里举办了一个主题为“我拿什么回报父母”的班会,我本来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但因为临时有急事不能参加,于是我就叫了一个有主持班会课经验的学生去代替老师的角色,并让班长作好记录,后来我了解到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班会课。因为老师不在,同学更放得开,在讨论时能畅所欲言,气氛十分活跃,对问题的讨论很深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主题班会要入理入情
对学生的教育首先要“晓之以理”,而不是“施之以威”。把道理跟学生讲清楚讲透彻,要让他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要让他不仅知其然,还要让他知其所以然。先让他明理,这样他才能会做到知行统一。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班会课更应该注重情感教育,以情感人。在触及亲情这样的主题,我们就应该从“情”字入手,作好文章。比如:我的“感恩父母”这一主题班会课上,就有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泣不成声。显然,教育的效果已经达到。如果我们班会课的教育能够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那么这样的班会课就应该是很成功的班会课了。
5.要讲一点创新。班会课的形式应灵活多样,可以教师讲,可以学生讲,可以歌可以唱可以演。对场地的选择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室。比如我有一节班会课地點就在上完课间操的操场上。学生在特殊的场地里,特殊的氛围之下,更能进行自我心灵的解剖,更能敞开心扉,与别人做交流。另外,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而且还能使课堂变得更直观可感,丰富具体。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你的班会课一定会气氛活跃、全情投入,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叩开学生心门,触动学生心灵,推动你的班级的学习、纪律、卫生方面保持优秀。
三、班会课组织和实施应该注意的问题
1.具体在确定班会主题时,切入点宜小不宜大,作为高中生比较适合的主题有规范教育、立志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交往教育、学习方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2.对班主任的要求。班会课的主导人多数是班主任,所以班主任的德育知识素质是上好一节班会课的关键。班主任应具备“三真”:真学是基础,班主任要具备党团知识、政治理论、法律常识、文学修养、做人道理、国学知识、名人名言、诗词歌赋、卫生常识,生活经验、人文常识、世界知识等基础知识;真信是核心,要坚持信真理、信学生、信自已(自信);真心是根本,要有充足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3.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班主任主导作用的同时,有时也要动员多方主体参与,如邀请一些家长、一些优秀学生、心理工作者、校领导等现身说法等。
一、班会课的现状
总的来说,班主任实施班会课存在的问题有:强于实施技术,弱于高度认识;强于时段表现,弱于系统规划;强于煽情哗众,弱于心灵感动。具体表现在:
1.在很多时候,班主任只是起一个上传下达的传声机的作用,班会课成了下达任务作出要求的会议,班主任往往板着面孔说教,十分枯燥,把班会课上成了“批斗课”“训话课”,长此下去,引起学生反感,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2.有些班主任没有调动学生积极性,虽然讲得津津有味,滔滔不绝,学生却是兴趣索然,一点都不投入,引不起学生的共鸣,触动不了学生的心灵。
3.有的班主任对班会课不以为然,上得过于随意,或者没话可说,干脆把班会课改成自习课或用来上课。
4.有的班主任喜欢泛泛而谈,缺乏明确的主题,虽然一节班会课什么都强调了,却等于什么都没说,没有能够让学生在开完班会后能够明理,思想认识加强,进而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统一。
以上种种都没有充分发挥班会课的功能,缺少了重要的阵地,弱化了班主任的权威和执行力,直接导致学生问题不断,给德育工作带来许多难度。
二、班会课组织和实施的技巧
1.主题的确立
首先,班会课主题的确立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教育的目的一定要明确。针对学生中近期存在的倾向性问题,班主任应及时作出分析,正确归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教育的突破口。比如:学生入学之初,我的第一个主题班会是:“高中,我们一起走过”,目的就是开展目标教育,使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其次,班会课主题的确立必须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要知道他们渴望得到什么:是学习方法的指导,还是交际方面的指导,还是关于人生目标的确立、如何为自己作好人生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教师都应做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教育才会更能贴近学生,才会有明显的效果。比如:我本学期就有一个主题为“状元之路”的班会,就是针对很多同学都渴望来了解高考状元的成功之道的心理确立的。于是我从网络上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制作成课件,结果班会课的教育效果非常明显。
2.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是教师的准备。教师对主题班会的准备要像准备一堂教学课一样,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特别是思想状况,占有大量的资料,对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应予以考虑。其次是学生的准备,需要学生发言的时候要作好布置,布置可以笼统一些,是为了防止念稿子等流于形式的发言。比如:我一般在周末上完课后就告诉学生,下周班会的主题是什么,然后要求学生作出相应的准备。有的班会则需要主持人,那么就应该有主持人的选拔、培训等准备工作。此外,如果主题班会对场地场景等有特别的要求,那么同样也应提前作好安排。再次,要明确一节完整的班会课(或任何类型的班会课)至少包括三个环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班主任备班会课的内容都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深入浅出,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特别是准备更多具体的事例、典型形象去启迪、影响他们,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3.充分发动各类主体参与,特别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无论什么内容,哪种形式的主题班会,都要尽量发动各类成员共同参与,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适当时候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做事。教师在主题班会课中可以是一个幕后工作者。比如,在2012年母亲节这天,我在班里举办了一个主题为“我拿什么回报父母”的班会,我本来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但因为临时有急事不能参加,于是我就叫了一个有主持班会课经验的学生去代替老师的角色,并让班长作好记录,后来我了解到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班会课。因为老师不在,同学更放得开,在讨论时能畅所欲言,气氛十分活跃,对问题的讨论很深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主题班会要入理入情
对学生的教育首先要“晓之以理”,而不是“施之以威”。把道理跟学生讲清楚讲透彻,要让他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要让他不仅知其然,还要让他知其所以然。先让他明理,这样他才能会做到知行统一。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班会课更应该注重情感教育,以情感人。在触及亲情这样的主题,我们就应该从“情”字入手,作好文章。比如:我的“感恩父母”这一主题班会课上,就有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泣不成声。显然,教育的效果已经达到。如果我们班会课的教育能够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那么这样的班会课就应该是很成功的班会课了。
5.要讲一点创新。班会课的形式应灵活多样,可以教师讲,可以学生讲,可以歌可以唱可以演。对场地的选择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室。比如我有一节班会课地點就在上完课间操的操场上。学生在特殊的场地里,特殊的氛围之下,更能进行自我心灵的解剖,更能敞开心扉,与别人做交流。另外,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而且还能使课堂变得更直观可感,丰富具体。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你的班会课一定会气氛活跃、全情投入,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叩开学生心门,触动学生心灵,推动你的班级的学习、纪律、卫生方面保持优秀。
三、班会课组织和实施应该注意的问题
1.具体在确定班会主题时,切入点宜小不宜大,作为高中生比较适合的主题有规范教育、立志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交往教育、学习方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2.对班主任的要求。班会课的主导人多数是班主任,所以班主任的德育知识素质是上好一节班会课的关键。班主任应具备“三真”:真学是基础,班主任要具备党团知识、政治理论、法律常识、文学修养、做人道理、国学知识、名人名言、诗词歌赋、卫生常识,生活经验、人文常识、世界知识等基础知识;真信是核心,要坚持信真理、信学生、信自已(自信);真心是根本,要有充足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3.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班主任主导作用的同时,有时也要动员多方主体参与,如邀请一些家长、一些优秀学生、心理工作者、校领导等现身说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