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将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治疗,如给予休息、合理饮食,利尿、保肝退黄、血浆蛋白支持、抗感染、止血等对症、支持以及预防并发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及24周时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以及HBV DNA转阴率、不良反应等情况。 结果 治疗组中,HBV DNA定量改善情况不仅优于治疗前(P<0.05),而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T、TBIL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ALB未见明显变化(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恩替卡韦;肝硬化;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移植
[中图分类号] R57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97-03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影响全身的慢性疾病,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而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是因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复制、肝炎反复活动而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属于肝病晚期,此时患者的并发症较多,预后较差,且治疗困难,相关资料显示,患者5年累计生存率仅为14%左右[1]。HBV持续感染是导致肝组织持续受损,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原发性肝癌,从而加重患者病情的主要原因。本病的治疗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多认为采用单纯的内科综合治疗不能阻止患者病情的发展,因此,当前指南[2]推荐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病毒药物,从而最大限度的抑制和清除病毒,改善患者的病情,以增强治疗效果。我院在2009年12月~2011年6月,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2例,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现将相关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2月~2011年6月,本院消化科收治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4例,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均符合2005年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标准,同时符合以下条件:HBV DNA≥103拷贝/mL;符合Child- Pugh分级,为B级或C级;肝功能处于失代偿期。同时除外其他病毒性肝炎如甲型、丙型、丁型、戊型病毒性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肝细胞癌等情况,所有患者在入院前均未使用过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龄(48.3±12.5)岁;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49.8±11.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症状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如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胆红素(SB)、白蛋白(ALB)、HBV DNA定量等以及Child- Pugh分级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治疗前,遵照医学伦理学的有关要求,告知患者关于恩替卡韦的治疗意图,征得患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根据病情需要,给予休息、合理饮食,利尿、保肝退黄、血浆蛋白支持、抗感染、止血等对症、支持以及预防并发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博路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H20052237)0.5 mg,1次/d,口服治疗,要求患者服用药物至少24周。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前后情况进行比较,观察内容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每月定期复查患者的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HBV DNA水平,B型超声检查以了解腹腔积液及肝、胆、脾情况,以上操作均由专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同时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HBV DNA、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ALB、总胆红素(TBIL)变化情况,以及HBV DNA转阴率,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V DNA定量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V DNA定量情况发生变化,对治疗4周、12周及24周时变化情况进行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V DNA转阴率比较
治疗24周后,治疗组20例患者HBV DNA转阴,转阴率为66.7%,对照组1例患者HBV DNA转阴,转阴率为3.33%,治疗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6,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ALT、TBIL指标发生较大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B均无显著变化(P>0.05)。详见表2。
2.4 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组患者应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后,安全性及耐受性较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肝硬化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病,全世界平均发病率为17.1/10万,在欧美占死亡原因的第5~6位,在我国人群也是主要死因。肝硬化发病原因较多,不同地区主因不同,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为主,而病毒性肝炎中,乙型肝炎为导致肝硬化的一个重要方面[3-4]。肝硬化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乙型肝炎所致肝硬化也是如此。代偿期时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是当肝脏损害持续加重,超过了肝脏的代偿能力时,便进入了失代偿期,此时患者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症以及其他系统症状。失代偿期肝硬化属于肝病的晚期,患者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到目前为止,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生应及时治疗,以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延长代偿期;当发展至失代偿期时,以往治疗主要给予护肝、利尿、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中晚期时可考虑进行肝移植,但上述治疗效果存在争议,尤其是肝移植,由于价格昂贵,获供肝困难,患者有排异反应以及经常继发感染,因而阻碍了其广泛应用。 近年来,很多资料报道,可将抗病毒药物用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同时相关资料显示,自从抗病毒药物应用于临床后,较好的改善了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因而抗病毒药物成为HBV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5]。当前指南推荐,对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不论ALT水平、HBV DNA载量以及HBeAg状态如何,均建议给予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6]。
恩替卡韦是新一代抗HBV药物,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其基因耐药屏障高,4年耐药率远低于其他核苷类药物,有显著的抗病毒作用,可强效快速抑制HBV的复制,是当前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较好选择[7]。赵亚娟等[8]报道,恩替卡韦用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病毒学和生化指标上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好。周洪等[9]报道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同时治疗52周未见耐药发生,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在本研究中也可看出,虽然常规治疗后,对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照组HBV DNA定量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治疗组中,HBV DNA定量改善情况不仅优于治疗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T、TBIL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由此可见,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效果较好。
总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延缓病情进展[10],且患者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De Jongh FE,Janssen HLA,De Man RA,et al.Survival and prognostic indicators in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positive cirrhosis of the liver[J].Gastroenterology, 1992,103:1630-1635.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12):881-891.
[3] 骆抗先.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84-588.
[4] 姚光弼,朱玫,王宇明,等.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1):891.
[5] 张雪华,李仲平,胡晨波.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死亡原因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15(6):533-535.
[6] 祝卫东,陈良云,陈俊飞,等.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J]. 肝脏,2010,15(2):87-89.
[7] 张磊,唐振祥,程书权.两种方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比较[J].医药导报,2012,3(11):1454-1458.
[8] 赵亚娟,王丽.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13):1987-1988.
[9] 周洪.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15(1):63-64.
[10] 师廷梅.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4):102.
(收稿日期:2013-06-08)
[关键词]恩替卡韦;肝硬化;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移植
[中图分类号] R57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97-03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影响全身的慢性疾病,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而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是因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复制、肝炎反复活动而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属于肝病晚期,此时患者的并发症较多,预后较差,且治疗困难,相关资料显示,患者5年累计生存率仅为14%左右[1]。HBV持续感染是导致肝组织持续受损,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原发性肝癌,从而加重患者病情的主要原因。本病的治疗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多认为采用单纯的内科综合治疗不能阻止患者病情的发展,因此,当前指南[2]推荐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病毒药物,从而最大限度的抑制和清除病毒,改善患者的病情,以增强治疗效果。我院在2009年12月~2011年6月,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2例,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现将相关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2月~2011年6月,本院消化科收治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4例,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均符合2005年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标准,同时符合以下条件:HBV DNA≥103拷贝/mL;符合Child- Pugh分级,为B级或C级;肝功能处于失代偿期。同时除外其他病毒性肝炎如甲型、丙型、丁型、戊型病毒性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肝细胞癌等情况,所有患者在入院前均未使用过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龄(48.3±12.5)岁;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49.8±11.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症状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如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胆红素(SB)、白蛋白(ALB)、HBV DNA定量等以及Child- Pugh分级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治疗前,遵照医学伦理学的有关要求,告知患者关于恩替卡韦的治疗意图,征得患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根据病情需要,给予休息、合理饮食,利尿、保肝退黄、血浆蛋白支持、抗感染、止血等对症、支持以及预防并发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博路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H20052237)0.5 mg,1次/d,口服治疗,要求患者服用药物至少24周。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前后情况进行比较,观察内容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每月定期复查患者的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HBV DNA水平,B型超声检查以了解腹腔积液及肝、胆、脾情况,以上操作均由专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同时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HBV DNA、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ALB、总胆红素(TBIL)变化情况,以及HBV DNA转阴率,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V DNA定量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V DNA定量情况发生变化,对治疗4周、12周及24周时变化情况进行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V DNA转阴率比较
治疗24周后,治疗组20例患者HBV DNA转阴,转阴率为66.7%,对照组1例患者HBV DNA转阴,转阴率为3.33%,治疗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6,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ALT、TBIL指标发生较大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B均无显著变化(P>0.05)。详见表2。
2.4 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组患者应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后,安全性及耐受性较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肝硬化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病,全世界平均发病率为17.1/10万,在欧美占死亡原因的第5~6位,在我国人群也是主要死因。肝硬化发病原因较多,不同地区主因不同,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为主,而病毒性肝炎中,乙型肝炎为导致肝硬化的一个重要方面[3-4]。肝硬化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乙型肝炎所致肝硬化也是如此。代偿期时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是当肝脏损害持续加重,超过了肝脏的代偿能力时,便进入了失代偿期,此时患者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症以及其他系统症状。失代偿期肝硬化属于肝病的晚期,患者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到目前为止,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生应及时治疗,以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延长代偿期;当发展至失代偿期时,以往治疗主要给予护肝、利尿、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中晚期时可考虑进行肝移植,但上述治疗效果存在争议,尤其是肝移植,由于价格昂贵,获供肝困难,患者有排异反应以及经常继发感染,因而阻碍了其广泛应用。 近年来,很多资料报道,可将抗病毒药物用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同时相关资料显示,自从抗病毒药物应用于临床后,较好的改善了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因而抗病毒药物成为HBV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5]。当前指南推荐,对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不论ALT水平、HBV DNA载量以及HBeAg状态如何,均建议给予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6]。
恩替卡韦是新一代抗HBV药物,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其基因耐药屏障高,4年耐药率远低于其他核苷类药物,有显著的抗病毒作用,可强效快速抑制HBV的复制,是当前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较好选择[7]。赵亚娟等[8]报道,恩替卡韦用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病毒学和生化指标上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好。周洪等[9]报道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同时治疗52周未见耐药发生,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在本研究中也可看出,虽然常规治疗后,对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照组HBV DNA定量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治疗组中,HBV DNA定量改善情况不仅优于治疗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T、TBIL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由此可见,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效果较好。
总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延缓病情进展[10],且患者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De Jongh FE,Janssen HLA,De Man RA,et al.Survival and prognostic indicators in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positive cirrhosis of the liver[J].Gastroenterology, 1992,103:1630-1635.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12):881-891.
[3] 骆抗先.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84-588.
[4] 姚光弼,朱玫,王宇明,等.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1):891.
[5] 张雪华,李仲平,胡晨波.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死亡原因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15(6):533-535.
[6] 祝卫东,陈良云,陈俊飞,等.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J]. 肝脏,2010,15(2):87-89.
[7] 张磊,唐振祥,程书权.两种方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比较[J].医药导报,2012,3(11):1454-1458.
[8] 赵亚娟,王丽.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13):1987-1988.
[9] 周洪.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15(1):63-64.
[10] 师廷梅.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4):102.
(收稿日期:201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