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美国数十万的火箭爱好者相比,中国的民间航天群体还是太单薄了
北京时间 2015 年 12 月 22 日上午九点,美国太空探索公司 SpaceX 成功将其自主研制的 Falcon 9 FT 火箭发射升空,成为首个成功进入太空的民间企业。
这被视为私人航天时代即将到来的标志。
而在中国,“科创航天局”主席罗澍对《瞭望东方周刊》坦陈,民间的航天界人士,要走的路可能还很长。
10年前,罗澍和一群航天爱好者通过一个名为“科创”的网络论坛聚集起来。从这个网络论坛发展而来的航天爱好者组织“科创航天局”,如今有相关技术人员五百多人,正式登记的科技人员有一百多人,是中国民间航天组织中规模最大的。
很多人都还是中学生
科创航天的发轫始于十年前的一个网络社群。
2005年,一群年轻人创建的“科创论坛”中,第一次出现了关于固体火箭的讨论板块。罗澍回忆说,当时的科创论坛,集聚了三万多人的航天爱好者。这些人在网络论坛里讨论火箭如何制造等问题。
在那前后,航天爱好者的动手实践便已开始。
2003年,王俊龙就开始了自己的尝试。罗澍说,王俊龙的父亲是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燃料贮箱的工程师。
2007年底,同样来自民间的航天爱好者许静成立了实验室,并试制成功RAP(一种固体火箭高能燃料)。
有了科创论坛这个组织,民间的航天爱好者之间的交流迅速增多了。
2008年夏天,科创论坛举办了全国范围内的业余火箭制作大赛。出于安全考虑,这次大赛要求:火箭发动机的壳体“任何部位必须使用非金属材料制作(建议使用纸张或PVC水管)”
论坛主导者们特意说明,“论坛上的爱好者,算得上高手的其实水平也不高,相当部分完全没有动手做过火箭”。
科创航天的前主席刘虎印证了上述判断。刘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大约在2006年,“玩火箭”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很多人都还是中学生”。
刘虎关注航天不是心血来潮。这个读小学时就喜欢用天文望远镜看卫星的人,到了中学开始玩火药、做小火箭,“有情怀在里面”。
后来,论坛里的同道者们沟通多了,就萌生了进一步优化组织体系的想法。2011年,同是航天爱好者的魏广寅等人提出开发探空火箭乃至卫星的议案。随后,科创论坛决定设立“科创航天局”(以下简称科创航天),由刘虎负责具体创办。它的长远目标是用中国航天爱好者的火箭和卫星开发太空。
当年,科创航天在贵州安顺开了一次关于探空火箭的年会,一些火箭爱好者们聚集在一起,讨论他们可以做什么。
用刘虎的话来说,在此之前他们还只是把做火箭作为一种纯粹的爱好。但从2011年开始,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林林总总的与航天有关的民营企业。
做实验可以,不要搞出事儿
但是,对于非国有组织做火箭这件事,质疑者大有人在。
在中国,航天领域长期为国有力量主导。即便是国有机构,要制造完整的火箭也非一家所能。火箭的不同结构,在传统的航天系统中有着严格的分工。
但在民营航天爱好者的眼中,只要技术操作与基本工艺到位,使用民用级别的原材料进行航天器制造,并非不可能。
问题在于,仅靠民间的力量,并不容易。
近些年,美国SPACE-X航天公司异军突起,几乎成了民间商业航天的范本。但是,SPACE-X得到了美国官方宇航机构的强力支撑。
2008年,SPACE-X获得NASA正式合同。2012年10月,SPACE-X龙飞船将货物送到国际空间站,开启私营航天的新时代。
事实上,科创航天这样的民间爱好者组织不能完全摆脱官方组织的影响。
科创网络社区有很多国有单位管理的痕迹,例如各子社区按照某某局组织,例如有很多管理性的文件﹑程序性的工作会议。
之所以有如此设置,一方面是因为民间的航天探索需要综合性的知识﹑系统性的方法﹑严密的安全规范,科创作为社区需要承担组织者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民间航天资金获得渠道有限,需要更加有效地利用各种免费的资源。而且,科创要随时和主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确保不越红线。
与官方机构进行技术交流也是少不了的。罗澍等人曾到中科院作过一些学术交流。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至少他们可以了解到航天系统对于民间航天活动的一些看法。
发射活动的审批更离不开与官方部门的沟通。目前,在中国没有明文规定民间航天活动的文件,相关部门在挠头之余只能达成一个妥协:“做实验可以,不要搞出事儿”。
爱好者的水平千差万别
罗澍的伙伴们被他分为两类,一类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动手能力,比如刘虎就运营着自己的无线电测量公司,另一类专业能力差得多,大多是学生。
尽管都热情满满,但是,民间的爱好者们水平也千差万别。
2013年,大三学生胡振宇与科创广州项目组成员一起,到内蒙古发射了一枚火箭。
但科创航天很快就发布声明,在指责胡振宇发射过程中的不当之处后,他们开除了胡的科创航天理事会会籍。
知名男性时尚生活杂志GQ的报道曾称,15岁那年夏天,胡振宇因为制作炸药差点被学校开除。当时他从公安局副局长那儿得到了这么句评价——“这个小孩流入社会,比呆在学校更危险。”
在他创立的翎客航天公司官方网站上,赫然写着“中国首家私营航天技术公司”。但有媒体不无戏谑地称,他们之前的办公地点在一处农家院落,毗邻鸡舍,地上到处都是鸡粪。有次做发动机测试,巨响吓死了村里好些鸡鸭。 到访者更是心惊肉跳。据称,翎客航天的小伙子们经常打着赤膊,一边抽烟一边工作。在专业的航天机构中,航天器工厂是连微小的静电都要严格检验的场所。那些没被点燃的燃料喷进消音筒后,会形成了一个“超级雷管”,只需一点火星,就会爆炸。
如今,从业界到民间的爱好者们,对于胡振宇的评价不一而足,更多的人选择不予置评。
2011年8月,罗澍与胡振宇相识,此后罗澍曾表达过对一次发射活动的担忧,他觉得当时胡的技术尚不安全。
2013年底,胡振宇与科创的关系走到了终点,双方分道扬镳。对此,刘虎说:“有的人会先炒作获取资源,有的人则比较注重钻研自己的技术。”
航天专家黄志澄也公开质疑了胡振宇的雄心。在此之前,胡公开称要在五到七年内做出类似长征运载火箭的产品,黄志澄委婉地表示实现这个目标难度不小。
民间航天群体还是太单薄
尽管如此,民间航天爱好者中,依然有人获得了投资人和专业人士的认可。
2015年7月,罗澍等人做的卫星研制方案得到了投资人的认可。
半年后,这个名为黄思源的投资人对《瞭望东方周刊》回忆称,自己并非头脑发热,由于此前曾无偿资助过科创航天社区的项目,2015年夏,罗澍从中山大学毕业,黄思源问其去向,“他说创业做开源卫星,我就自然而然成了天使投资人。”
黄思源认为,没有民间及商业化的航天就没有人类航天的飞跃。
他说,现在人类处于技术空前平民化的阶段,所以会出现几个年轻人在短短几年间通过互联网改变数亿人的生活,“我想沿着平民化路线看看有没有突破口。”
至于很多人质疑的“专业性”,他嗤之以鼻:“当年百度、淘宝、腾讯也都是被国家的电信公司看不起的业余选手。”
也是在2015年,罗澍在广州的实验室准备搬家时,偶然相识了广州光机电技术研究院的院长,有一天,院长到他们的实验室,恰逢科创有三个人在加班,“他说我们很像他当年上学的情形”。后来,研究院借了实验室给科创航天。
不过,与许多业内人士观点相似,罗澍也觉得民营航天目前还没有产业化。“只是零零星星地出现了一些公司”,但“这些公司很稀有,招不到人”。
在一个没有产业化的行业,谈宏伟的未来,并不现实。
民间的商业航天行为,最终落点还是“商业”,罗澍承认,目前他们仍需依赖投资关系。
他们颇为关注美国商业航天的模式,也看到了中国商业航天的市场空间。
但是,与美国数十万的火箭爱好者相比,中国的民间航天群体还是太单薄了。
北京时间 2015 年 12 月 22 日上午九点,美国太空探索公司 SpaceX 成功将其自主研制的 Falcon 9 FT 火箭发射升空,成为首个成功进入太空的民间企业。
这被视为私人航天时代即将到来的标志。
而在中国,“科创航天局”主席罗澍对《瞭望东方周刊》坦陈,民间的航天界人士,要走的路可能还很长。
10年前,罗澍和一群航天爱好者通过一个名为“科创”的网络论坛聚集起来。从这个网络论坛发展而来的航天爱好者组织“科创航天局”,如今有相关技术人员五百多人,正式登记的科技人员有一百多人,是中国民间航天组织中规模最大的。
很多人都还是中学生
科创航天的发轫始于十年前的一个网络社群。
2005年,一群年轻人创建的“科创论坛”中,第一次出现了关于固体火箭的讨论板块。罗澍回忆说,当时的科创论坛,集聚了三万多人的航天爱好者。这些人在网络论坛里讨论火箭如何制造等问题。
在那前后,航天爱好者的动手实践便已开始。
2003年,王俊龙就开始了自己的尝试。罗澍说,王俊龙的父亲是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燃料贮箱的工程师。
2007年底,同样来自民间的航天爱好者许静成立了实验室,并试制成功RAP(一种固体火箭高能燃料)。
有了科创论坛这个组织,民间的航天爱好者之间的交流迅速增多了。
2008年夏天,科创论坛举办了全国范围内的业余火箭制作大赛。出于安全考虑,这次大赛要求:火箭发动机的壳体“任何部位必须使用非金属材料制作(建议使用纸张或PVC水管)”
论坛主导者们特意说明,“论坛上的爱好者,算得上高手的其实水平也不高,相当部分完全没有动手做过火箭”。
科创航天的前主席刘虎印证了上述判断。刘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大约在2006年,“玩火箭”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很多人都还是中学生”。
刘虎关注航天不是心血来潮。这个读小学时就喜欢用天文望远镜看卫星的人,到了中学开始玩火药、做小火箭,“有情怀在里面”。
后来,论坛里的同道者们沟通多了,就萌生了进一步优化组织体系的想法。2011年,同是航天爱好者的魏广寅等人提出开发探空火箭乃至卫星的议案。随后,科创论坛决定设立“科创航天局”(以下简称科创航天),由刘虎负责具体创办。它的长远目标是用中国航天爱好者的火箭和卫星开发太空。
当年,科创航天在贵州安顺开了一次关于探空火箭的年会,一些火箭爱好者们聚集在一起,讨论他们可以做什么。
用刘虎的话来说,在此之前他们还只是把做火箭作为一种纯粹的爱好。但从2011年开始,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林林总总的与航天有关的民营企业。
做实验可以,不要搞出事儿
但是,对于非国有组织做火箭这件事,质疑者大有人在。
在中国,航天领域长期为国有力量主导。即便是国有机构,要制造完整的火箭也非一家所能。火箭的不同结构,在传统的航天系统中有着严格的分工。
但在民营航天爱好者的眼中,只要技术操作与基本工艺到位,使用民用级别的原材料进行航天器制造,并非不可能。
问题在于,仅靠民间的力量,并不容易。
近些年,美国SPACE-X航天公司异军突起,几乎成了民间商业航天的范本。但是,SPACE-X得到了美国官方宇航机构的强力支撑。
2008年,SPACE-X获得NASA正式合同。2012年10月,SPACE-X龙飞船将货物送到国际空间站,开启私营航天的新时代。
事实上,科创航天这样的民间爱好者组织不能完全摆脱官方组织的影响。
科创网络社区有很多国有单位管理的痕迹,例如各子社区按照某某局组织,例如有很多管理性的文件﹑程序性的工作会议。
之所以有如此设置,一方面是因为民间的航天探索需要综合性的知识﹑系统性的方法﹑严密的安全规范,科创作为社区需要承担组织者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民间航天资金获得渠道有限,需要更加有效地利用各种免费的资源。而且,科创要随时和主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确保不越红线。
与官方机构进行技术交流也是少不了的。罗澍等人曾到中科院作过一些学术交流。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至少他们可以了解到航天系统对于民间航天活动的一些看法。
发射活动的审批更离不开与官方部门的沟通。目前,在中国没有明文规定民间航天活动的文件,相关部门在挠头之余只能达成一个妥协:“做实验可以,不要搞出事儿”。
爱好者的水平千差万别
罗澍的伙伴们被他分为两类,一类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动手能力,比如刘虎就运营着自己的无线电测量公司,另一类专业能力差得多,大多是学生。
尽管都热情满满,但是,民间的爱好者们水平也千差万别。
2013年,大三学生胡振宇与科创广州项目组成员一起,到内蒙古发射了一枚火箭。
但科创航天很快就发布声明,在指责胡振宇发射过程中的不当之处后,他们开除了胡的科创航天理事会会籍。
知名男性时尚生活杂志GQ的报道曾称,15岁那年夏天,胡振宇因为制作炸药差点被学校开除。当时他从公安局副局长那儿得到了这么句评价——“这个小孩流入社会,比呆在学校更危险。”
在他创立的翎客航天公司官方网站上,赫然写着“中国首家私营航天技术公司”。但有媒体不无戏谑地称,他们之前的办公地点在一处农家院落,毗邻鸡舍,地上到处都是鸡粪。有次做发动机测试,巨响吓死了村里好些鸡鸭。 到访者更是心惊肉跳。据称,翎客航天的小伙子们经常打着赤膊,一边抽烟一边工作。在专业的航天机构中,航天器工厂是连微小的静电都要严格检验的场所。那些没被点燃的燃料喷进消音筒后,会形成了一个“超级雷管”,只需一点火星,就会爆炸。
如今,从业界到民间的爱好者们,对于胡振宇的评价不一而足,更多的人选择不予置评。
2011年8月,罗澍与胡振宇相识,此后罗澍曾表达过对一次发射活动的担忧,他觉得当时胡的技术尚不安全。
2013年底,胡振宇与科创的关系走到了终点,双方分道扬镳。对此,刘虎说:“有的人会先炒作获取资源,有的人则比较注重钻研自己的技术。”
航天专家黄志澄也公开质疑了胡振宇的雄心。在此之前,胡公开称要在五到七年内做出类似长征运载火箭的产品,黄志澄委婉地表示实现这个目标难度不小。
民间航天群体还是太单薄
尽管如此,民间航天爱好者中,依然有人获得了投资人和专业人士的认可。
2015年7月,罗澍等人做的卫星研制方案得到了投资人的认可。
半年后,这个名为黄思源的投资人对《瞭望东方周刊》回忆称,自己并非头脑发热,由于此前曾无偿资助过科创航天社区的项目,2015年夏,罗澍从中山大学毕业,黄思源问其去向,“他说创业做开源卫星,我就自然而然成了天使投资人。”
黄思源认为,没有民间及商业化的航天就没有人类航天的飞跃。
他说,现在人类处于技术空前平民化的阶段,所以会出现几个年轻人在短短几年间通过互联网改变数亿人的生活,“我想沿着平民化路线看看有没有突破口。”
至于很多人质疑的“专业性”,他嗤之以鼻:“当年百度、淘宝、腾讯也都是被国家的电信公司看不起的业余选手。”
也是在2015年,罗澍在广州的实验室准备搬家时,偶然相识了广州光机电技术研究院的院长,有一天,院长到他们的实验室,恰逢科创有三个人在加班,“他说我们很像他当年上学的情形”。后来,研究院借了实验室给科创航天。
不过,与许多业内人士观点相似,罗澍也觉得民营航天目前还没有产业化。“只是零零星星地出现了一些公司”,但“这些公司很稀有,招不到人”。
在一个没有产业化的行业,谈宏伟的未来,并不现实。
民间的商业航天行为,最终落点还是“商业”,罗澍承认,目前他们仍需依赖投资关系。
他们颇为关注美国商业航天的模式,也看到了中国商业航天的市场空间。
但是,与美国数十万的火箭爱好者相比,中国的民间航天群体还是太单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