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引领,巧解课堂生成的尴尬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课堂生成 《乘法分配律》案例 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A-
  0062-01
  
  2013年9月份,笔者有幸到江阴参加“长三角名师大讲堂”观摩活动,其中吴正宪老师的《乘法分配律》一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吴老师对课堂反馈的灵活处理,以及由此引发的精彩生成,令笔者认识到,原来可以如此巧妙地破解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尴尬。
  【案例】教师出示背景图片:红花每行12朵,有8行,绿花每行8朵,有8行,并让学生说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情境能够提出什么问题。接着,教师让学生尝试解决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朵花?学生列式如下:
  生1:12+8=20(朵) 20×8=160(朵)
  【点评】教师预设学生会出现第二种解法:12×8+8×8=160(朵),然后顺理成章得出等式:(12+8)×8=12×8+8×8,但教师巡视教室一周后,始终未能如愿。另外,由于本次课是给三年级学生上四年级的教学内容,没有一个学生会列综合算式,课堂一时陷入尴尬,听课老师都为吴老师捏了一把汗。尴尬如何破解呢?教师进行了以下智慧的处理。
  一、搁置尴尬,等待时机
  教师没有急着引导学生列出第二种解法,而是搁置课堂生成的尴尬,等待时机。教者继续出示背景图片:由红花、绿花演变成的两个长方形,一个长12厘米,宽7厘米,另一个长8厘米,宽7厘米,依然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两个长方形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厘米?)接着,教师让学生列式解答,这一次出现了两种解法。
  生1:12+8=20(厘米) 20×7=140(平方厘米);
  生2:12×7=84(平方厘米) 8×7=56(平方厘米) 84+56=140(平方厘米)
  【点评】由于两个长方形的宽相等,教师借助多媒体将两个图形拼在一起,学生很容易将第一种方法,即先求两个长方形的长相加,得出和数再乘宽,求出面积,变成第二种方法,即先分别计算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再求和。
  二、抓住两种解法,成功建模
  此时建模的时机已成熟,教师让列出算式的学生当一回“小老师”,提问:“大家对我列的算式有什么问题?”学生纷纷提问:“12+8=20(厘米)是什么意思?20×7=140(平方厘米)是什么意思?……”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列出两种方法的综合算式:(12+8)×7=140(平方厘米);12×7+8×7=140(平方厘米),两个算式的得数相等,因而可以写成:(12+8)×7=12×7+8×7,完成了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实现成功建模。
  三、类推,实现知识点的迁移运用
  由于有了第二个教学情境的成功建模,联系第一个教学情境中学生只得出一种解法,教师问学生:“针对第一个问题,你能用其他解法来做吗?”学生自然得出第二种解法,教师又问:“你能像第二个问题那样,根据这两种解法写出一道等式吗?”这样,课堂教学顺理成章地实现了知识点的迁移运用。
  【反思】很多时候,教师的预设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并不能如愿,学生的反馈往往与教师的预设相距很大。而案例中吴老师智慧地搁置课堂生成的尴尬,使得教学峰回路转,迎来了课堂教学的圆满达成。可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感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课堂一旦出现“意外”,教师要有心理准备,灵活地应对,不能一味地拘泥于课前的教案,而要抓住生成的时机和有效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课堂教学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教学如果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结果将无视或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对课堂形成的正面积极、价值高的“生成”要加以鼓励、利用;对负面消极、价值低的“生成”,则应当采取机智的方法,让其回到预设的教学安排上来。
  (责编 杨 春)
其他文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 面积与面积单位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A-  0089-01  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在努力追寻着理想的数学课堂教学。然而,现实中的数学课堂往往被过多的粉饰和铅华所掩盖。一个教学片段促使笔者理性地审视课堂教学,追寻本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片段】  师:什么是面积?面积的单位有哪些?(生答概念)  师:
期刊
【关键词】平实课堂 《平均分》  教学感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A-  0082-01  “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开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为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感知,形成可靠的表象,建立牢固的模型,都将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中,教师要紧紧依托教材编排,抓住学生的实情,科学引领学生实践操作,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
期刊
【关键词】口语交际 敢说 善说 乐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A-  0096-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要求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小学阶段应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因此,口语交际课应该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
期刊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 教例评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A-  0066-02  一、教材简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学会用直尺正确画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一折”“
期刊
【关键词】大石山区 义务教育  学生营养餐 管理运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A-  0013-03  2011年11月,国务院正式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该计划覆盖了680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2300万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中央财政为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全年600元,所需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全年总计
期刊
【关键词】学校文化 学校精神 “五个好” 特色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A-0015-02    学校文化的沉淀和学校精神的塑造,是一个深奥、复杂又极富哲思的话题。而在笔者看来,许多时候,学校文化和精神的塑造又如此具体而实在,她存在于我们校园生活的每一细枝末节,就像空气一样普通而又重要。它更是一份非常具体、特别实在又极为简明的工作,
期刊
【关键词】语文课堂 理答 《跨越百年的美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A-0004-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感觉和语言智慧的传递。而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中,师生对话这个核心枢纽环节成为了重中之重。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一般以
期刊
【关键词】小学数学 空间观念实践与思考 《认识面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A-0008-02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应具
期刊
不久前,徐州新沂市第一中学发布倡议书,禁止男女生在校园内结对散步,在学校餐厅或其他地方结对就餐,同乘一辆自行车,共用一把雨伞等10种行为。此规定一出台,引来国内一片哗然。学校出台以上校规,初衷是为了防止学生早恋。但是,早恋和男女正常交往完全是性质迥异的概念。颁布“男女交往十不准”铁规,虽然会让早恋的学生有所收敛,但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多数学生的情感困惑和正常交往问题。这种仅仅从管理者自身的利益和立
期刊
【关键词】《弟子规》 学生行为习惯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A-  0059-01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弟子规》是一部儒家经典,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处世求学应有的礼仪规范,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良好教材。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展了《践行〈弟子规〉,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