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欧美国家,和孩子一起装扮儿童房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一个儿童房的成功诞生,往往意味着一次全方位、多元化的亲子益智活动。这使得儿童房像孩子一样具有独特性,带有孩子的个性icon 和气质印迹。
三岁的“成人礼”
Anna三岁时,我就给了她一个衣帽间,内部结构与我们的一模一样。我告诉她,她可以像大人一样使用里面的任何一样物品,但必须学会自己管理它。
Anna非常兴奋,但她毕竟还小,起初不是袜子搭在衣架上,就是衣服皱成一团堆在抽屉里,可她非常享受这种像成人一样的工作。
直到五岁后,她摸索出了自己独创的衣柜整理法,在每个整理箱或抽屉上贴上标签,也养成了摆放有序、物归其位的好习惯。
与其说是给孩子一个自己的空间,倒不如说是给孩子一次提前进入成人化的预演。事实上,三岁孩子已基本具备成人50%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开始拥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希望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你给他们机会,他们很乐意学着开始处理问题,担当更多责任。
心理学家认为,父母不妨让孩子从小就体验大人的世界,提前进入自己的成人角色,提前进入“生活”,比如给他们使用大人的物品,让他们享受与成人一样的待遇,告诉他们成人世界的真实面貌,提前使他们拥有长成大人的感受。
而儿童房,正好可以做到这一切。
给秘密们留一个花园
我在厨房做饭,听见然然在房间里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隐约感觉有一些陌生的内容。怕有什么意外,我急忙跑过去。可打开门一看,什么事也没有,还把专心演出的然然吓了一大跳。
看我大惊小怪的样子,然然原谅了我的“冒犯”,解释说自己在彩排儿童剧,并告诫我:“别再过来了,让我自己玩一会儿。”
然然还有一个玩具柜,说什么都不让家人碰,理由是那是她的“家”,别人进去就是“私闯民宅”,其实我知道,里面不过是些普通的玩具。
当孩子不再将某些感觉告诉父母、家人时,他们就第一次体会到了秘密的神奇分割力;当他们拥有了自己的空间,便有了第一个静静体味这秘密的场所,比如桌底的藏身处、隐秘的游玩地、抽屉、箱子,当然也包括儿童房。
此后,孩子开始认识到在世界中有“内”和“外”的分界线,这在心理疗法中被称为“自我领地的形成”。他们内心变得敏感,感情变得细腻,开始有许多想法,有自己的隐私;他们会在自己的隐秘世界外围划一条“警戒线”,向家人宣告:我已经长成一个拥有个人行为秘密的人,再不像童年那样随时随地对父母敞开心扉;这条“警戒线”,其他任何人,包括父母在内,都不能随便跨越。
有数据表明,47.5%的孩子都希望有独自的空间,原因是孩子和大人一样有“隐私”,希望通过拥有自己的卧室来保护它们。
自己的天地才安全
贝贝不听爸爸劝告,在客厅玩耍时,不小心把桌上一整盘豆子打翻在地。事发后,她风一样地冲进自己的房间,把房门关上,躲在书桌旁边的一个小角落里,任凭谁去叫她都不出来。
事实上,每一次犯错,贝贝基本都是第一时间跑进房间,躲在角落里。不过只要平复了心情,或认为事情已经解决,她会自己走出来。
从心理学角度讲,孩子内心的自在来源于早期安全感的建立,表现为一种从容不迫、安宁祥和的内心感受。安全感从哪里来呢?答案除了和妈妈之间的亲附关系,再扩大就是孩子的居住环境。
安全的起居和熟悉的活动环境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基本条件。没有自己房间的孩子,你会发现家里的桌底、床底、被窝,有时甚至是一把适合他自己身材的小椅子,都可能成为他的“安全小天地”:一旦犯了错,或遭遇某种挫折,他们就会钻进去。
在这些小空间里,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受保护的,并且更容易找到自身的存在感。
给了就别后悔
“快点把你的玩偶收好!”每天晚上奶奶路过多多的房门,都会忍不住唠叨几句。
多多喜欢把她的小玩具们都放在地板上,置身于玩偶之中,可以随手触摸,随意摆玩;可奶奶觉得太乱,而且地板太脏,非得让她到床上去玩。等到她玩累了想收起来时,奶奶又忍不住过来帮忙。
“我想自己收。”多多大多会谢绝奶奶的好意。如果她坚持指挥多多“把娃娃放在柜子上,把小汽车放在抽屉里”,最后多多只能把她请去客厅。
既然孩子有了自己独处的房间,你就得有心理准备:他们会逐渐脱离父母,自我意识一天天壮大;开始能够初步地照顾自己,对房间内的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评判标准;很多事不喜欢别人插手,希望有愈来愈多的时间可以不用在你的引导和监督下自由支配。
对他们来说,儿童房不仅要能提供安全感、保护私隐,还得是一个可以安心玩耍、安心做任何事的空间。里面的东西想怎么用、怎么安排,都是完全自主的;他们可以在里面发呆,甚至消化自己的坏情绪;可以把朋友带进去,自由自在,躺在地上或坐在桌子上,怎么舒服怎么来,还能无负罪感地说“不”。
所以,请允许他们于自己与父母的空间之间自由切换,甚至允许他们在喜欢的情况下选择关闭自己的空间吧。如果给了他们自己的房间,又处处限制他们的活动和自由,那对于孩子来说,实在是太没意思了。
三岁的“成人礼”
Anna三岁时,我就给了她一个衣帽间,内部结构与我们的一模一样。我告诉她,她可以像大人一样使用里面的任何一样物品,但必须学会自己管理它。
Anna非常兴奋,但她毕竟还小,起初不是袜子搭在衣架上,就是衣服皱成一团堆在抽屉里,可她非常享受这种像成人一样的工作。
直到五岁后,她摸索出了自己独创的衣柜整理法,在每个整理箱或抽屉上贴上标签,也养成了摆放有序、物归其位的好习惯。
与其说是给孩子一个自己的空间,倒不如说是给孩子一次提前进入成人化的预演。事实上,三岁孩子已基本具备成人50%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开始拥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希望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你给他们机会,他们很乐意学着开始处理问题,担当更多责任。
心理学家认为,父母不妨让孩子从小就体验大人的世界,提前进入自己的成人角色,提前进入“生活”,比如给他们使用大人的物品,让他们享受与成人一样的待遇,告诉他们成人世界的真实面貌,提前使他们拥有长成大人的感受。
而儿童房,正好可以做到这一切。
给秘密们留一个花园
我在厨房做饭,听见然然在房间里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隐约感觉有一些陌生的内容。怕有什么意外,我急忙跑过去。可打开门一看,什么事也没有,还把专心演出的然然吓了一大跳。
看我大惊小怪的样子,然然原谅了我的“冒犯”,解释说自己在彩排儿童剧,并告诫我:“别再过来了,让我自己玩一会儿。”
然然还有一个玩具柜,说什么都不让家人碰,理由是那是她的“家”,别人进去就是“私闯民宅”,其实我知道,里面不过是些普通的玩具。
当孩子不再将某些感觉告诉父母、家人时,他们就第一次体会到了秘密的神奇分割力;当他们拥有了自己的空间,便有了第一个静静体味这秘密的场所,比如桌底的藏身处、隐秘的游玩地、抽屉、箱子,当然也包括儿童房。
此后,孩子开始认识到在世界中有“内”和“外”的分界线,这在心理疗法中被称为“自我领地的形成”。他们内心变得敏感,感情变得细腻,开始有许多想法,有自己的隐私;他们会在自己的隐秘世界外围划一条“警戒线”,向家人宣告:我已经长成一个拥有个人行为秘密的人,再不像童年那样随时随地对父母敞开心扉;这条“警戒线”,其他任何人,包括父母在内,都不能随便跨越。
有数据表明,47.5%的孩子都希望有独自的空间,原因是孩子和大人一样有“隐私”,希望通过拥有自己的卧室来保护它们。
自己的天地才安全
贝贝不听爸爸劝告,在客厅玩耍时,不小心把桌上一整盘豆子打翻在地。事发后,她风一样地冲进自己的房间,把房门关上,躲在书桌旁边的一个小角落里,任凭谁去叫她都不出来。
事实上,每一次犯错,贝贝基本都是第一时间跑进房间,躲在角落里。不过只要平复了心情,或认为事情已经解决,她会自己走出来。
从心理学角度讲,孩子内心的自在来源于早期安全感的建立,表现为一种从容不迫、安宁祥和的内心感受。安全感从哪里来呢?答案除了和妈妈之间的亲附关系,再扩大就是孩子的居住环境。
安全的起居和熟悉的活动环境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基本条件。没有自己房间的孩子,你会发现家里的桌底、床底、被窝,有时甚至是一把适合他自己身材的小椅子,都可能成为他的“安全小天地”:一旦犯了错,或遭遇某种挫折,他们就会钻进去。
在这些小空间里,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受保护的,并且更容易找到自身的存在感。
给了就别后悔
“快点把你的玩偶收好!”每天晚上奶奶路过多多的房门,都会忍不住唠叨几句。
多多喜欢把她的小玩具们都放在地板上,置身于玩偶之中,可以随手触摸,随意摆玩;可奶奶觉得太乱,而且地板太脏,非得让她到床上去玩。等到她玩累了想收起来时,奶奶又忍不住过来帮忙。
“我想自己收。”多多大多会谢绝奶奶的好意。如果她坚持指挥多多“把娃娃放在柜子上,把小汽车放在抽屉里”,最后多多只能把她请去客厅。
既然孩子有了自己独处的房间,你就得有心理准备:他们会逐渐脱离父母,自我意识一天天壮大;开始能够初步地照顾自己,对房间内的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评判标准;很多事不喜欢别人插手,希望有愈来愈多的时间可以不用在你的引导和监督下自由支配。
对他们来说,儿童房不仅要能提供安全感、保护私隐,还得是一个可以安心玩耍、安心做任何事的空间。里面的东西想怎么用、怎么安排,都是完全自主的;他们可以在里面发呆,甚至消化自己的坏情绪;可以把朋友带进去,自由自在,躺在地上或坐在桌子上,怎么舒服怎么来,还能无负罪感地说“不”。
所以,请允许他们于自己与父母的空间之间自由切换,甚至允许他们在喜欢的情况下选择关闭自己的空间吧。如果给了他们自己的房间,又处处限制他们的活动和自由,那对于孩子来说,实在是太没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