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回喝雨花茶,是2008年春天在秦淮河边。作家李伦新回家乡江宁,邀了几位朋友同往,我和殷慧芬有幸忝列其中。南京友人知道海上文人喜好,安排在秦淮河边茶楼接待。秦淮河边,李白、杜牧、刘禹锡曾写下《金陵酒肆留别》、《泊秦淮》、《乌衣巷》,吴敬梓、孔尚任、李渔曾有《儒林外史》、《桃花扇》、《闲情偶寄》问世,更有王羲之、王徽之、顾恺之在此演绎过东床快婿、入木三分、梅花三弄、渐入佳境等佳话逸事。我身处其境,喝着新上市的明前雨花茶,一旁琴瑟弹唱,似乎也风雅了许多。再一次接触雨花茶,是2013年我突然收到的一个邮包,有明前雨花茶数罐。事先丝毫没有人要给我寄茶的征兆,似乎又是一个“天上掉下馅饼”的故事。寄件人是相识不久的“金陵闲人”宁孜勤,用他的话说,是我喜茶的“同类”,“于茶中浸润多年”。与雨花茶同时寄来的有毛笔写的手札,蝇头小楷,一手好字。我细细拜读,觉得这雨花茶中又分明渗透出几分儒雅来。
秦淮河边的风雅,蝇头小楷的儒雅,与雨花茶如此交缠,引发我寻问此茶的几分念想。2015年春,孜勤从中穿针引线,安排我造访雨花茶及其代表性传承人陈盛峰。
南京制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已有人在雨花台、牛首山和栖霞山一带种植茶叶,陆羽曾专门考察栖霞寺的茶叶种植。此后有人在陆羽试茶处造笠亭并摩崖刻石。栖霞寺后山迄今还有“试茶亭”旧迹。唐代皇甫冉诗《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便是再清楚不过的记载。至清代,南京种茶范围已扩至长江南北。1905年,茶叶改良专家郑世璜受两江总督周馥派遣,在印度、斯里兰卡等地考察回国后,1907年在紫金山霹雷涧办江南植茶公所,这是清政府江南商务局所设我国第一个融茶叶试验与生产为一体的机构。陈盛峰便是最早提出寻踪“江南植茶公所”的发起人。
1958年,江苏省为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集中了各地制茶专家于中山陵,选择南京上等茶树鲜叶,反复试验,制成“形如松针,翠绿挺拔”的茶叶产品,以此意喻革命烈士忠贞不屈、万古长青,定名“雨花茶”。为凸现革命和政治的涵义,当时在形制上还有人提出过“五角星形”、“大刀长矛形”、“镰刀斧头形”等,终因制作困难,未能实现。
茶本风雅物,与秦淮河边轻歌曼舞、月夜泛舟,与李白、杜牧的美丽诗篇,与朋友蝇头小楷书写的手札,气息倒是匹配的。把闲逸的茶纳入政治轨道,于今似乎难以想象,可在当时的特定年代却确实如此。于是轰轰烈烈,夜以继日,艰苦奋斗,雨花茶在1959年春天研制成功。
陈盛峰茶厂办公楼的墙上挂着多幅历史图片:《1958年春茶采摘》、《1958年6月茶叶丰产试验田全景》、《灵谷寺跑马场1958年夏季茶树短穗扦插苗田管理工作情况》等,真实记录当年的场景。
这些历史资料是陈盛峰“抢救”下来的。1993年陈盛峰从学校毕业被分配至中山陵茶厂。第二年,这些资料在大扫除时被当废纸悉数卖掉,碰巧被陈盛峰遇见。“资料珍贵啊,不能卖。”当时陈盛峰口袋里只有两元钱,他花一元又买回这些珍贵文档。还有许多文字记载,《茶树品种》、《茶园土壤改良》、《茶树施肥》、《茶树留种和快速育苗》……一本本装订成册,封面是粗糙的牛皮纸,册名用钢笔书写后描粗,内页是蜡纸油印的。我略略翻阅,在一册《茶园灌溉》中,读到这么几句:“输水管,全部用毛竹代替,中间打通”,“喷头,用毛竹长一般15厘米,齐竹节处截断,在毛竹节中心钻一小孔,然后按竹的内径大小制一木质圆心,上开宽深各0 5厘米螺旋形沟槽两道,塞于竹管顶部……”今天无法想象的各种困难,全凭种茶人的智慧,土法上马,一一克服。我年轻时耳熟能详的口号:“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倏地在我面前重现。
也许正因为是“政治任务”,雨花茶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新的“贡品”,质量确实不一般。清明前后采摘的一芽一叶,嫩度要均匀,长度要一致,采后鲜叶须避日晒,加工须及时,过程全为手工。
照片中采茶、制茶的工人如今许多已不在,但陈盛峰他们仍在为雨花茶努力着。陈盛峰2002年起任茶厂厂长,世事多变,他一颗做好茶的心不变。
陈盛峰为我们演示手工制茶,为去除茶叶青气,他不断用手在200度高温的铁锅中翻炒茶青,每翻一次,就升腾起一股白烟,茶香随之弥散。杀青后,他又开始揉捻,双手在竹席上往返推拉滚揉,直至茶汁微微渗出,初步成条。最后又为我们演示筛分。“撩筛,分大小;抖筛,分粗细;飘筛,分轻重。”如此讲究,我也算开了眼界。他请我们喝他手工制作的雨花茶,因为在原产地,因为由他冲泡,更觉比前两次不一般。
办公楼里有一幅“江南植茶公所”的字,这是张天福老人103岁时题写的。1907年设立的江南植茶公所由1910年出生、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的茶界泰斗重题,意义不同一般。穿越百年,陈盛峰深感任重道远。另一幅是陈盛峰自己写的字:“作为育茶人,我更愿意像茶把苦涩埋藏于心里,而散发出来的都是清香,这是一种敬业的精神,更是一位行业工作者的崇高品德。”这正是陈盛峰的座右铭。
雨花茶,昔日王孙草,今日碗中汤。我们体味它的清吞,更记着陈盛峰他们的种种苦涩……
秦淮河边的风雅,蝇头小楷的儒雅,与雨花茶如此交缠,引发我寻问此茶的几分念想。2015年春,孜勤从中穿针引线,安排我造访雨花茶及其代表性传承人陈盛峰。
南京制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已有人在雨花台、牛首山和栖霞山一带种植茶叶,陆羽曾专门考察栖霞寺的茶叶种植。此后有人在陆羽试茶处造笠亭并摩崖刻石。栖霞寺后山迄今还有“试茶亭”旧迹。唐代皇甫冉诗《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便是再清楚不过的记载。至清代,南京种茶范围已扩至长江南北。1905年,茶叶改良专家郑世璜受两江总督周馥派遣,在印度、斯里兰卡等地考察回国后,1907年在紫金山霹雷涧办江南植茶公所,这是清政府江南商务局所设我国第一个融茶叶试验与生产为一体的机构。陈盛峰便是最早提出寻踪“江南植茶公所”的发起人。
1958年,江苏省为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集中了各地制茶专家于中山陵,选择南京上等茶树鲜叶,反复试验,制成“形如松针,翠绿挺拔”的茶叶产品,以此意喻革命烈士忠贞不屈、万古长青,定名“雨花茶”。为凸现革命和政治的涵义,当时在形制上还有人提出过“五角星形”、“大刀长矛形”、“镰刀斧头形”等,终因制作困难,未能实现。
茶本风雅物,与秦淮河边轻歌曼舞、月夜泛舟,与李白、杜牧的美丽诗篇,与朋友蝇头小楷书写的手札,气息倒是匹配的。把闲逸的茶纳入政治轨道,于今似乎难以想象,可在当时的特定年代却确实如此。于是轰轰烈烈,夜以继日,艰苦奋斗,雨花茶在1959年春天研制成功。
陈盛峰茶厂办公楼的墙上挂着多幅历史图片:《1958年春茶采摘》、《1958年6月茶叶丰产试验田全景》、《灵谷寺跑马场1958年夏季茶树短穗扦插苗田管理工作情况》等,真实记录当年的场景。
这些历史资料是陈盛峰“抢救”下来的。1993年陈盛峰从学校毕业被分配至中山陵茶厂。第二年,这些资料在大扫除时被当废纸悉数卖掉,碰巧被陈盛峰遇见。“资料珍贵啊,不能卖。”当时陈盛峰口袋里只有两元钱,他花一元又买回这些珍贵文档。还有许多文字记载,《茶树品种》、《茶园土壤改良》、《茶树施肥》、《茶树留种和快速育苗》……一本本装订成册,封面是粗糙的牛皮纸,册名用钢笔书写后描粗,内页是蜡纸油印的。我略略翻阅,在一册《茶园灌溉》中,读到这么几句:“输水管,全部用毛竹代替,中间打通”,“喷头,用毛竹长一般15厘米,齐竹节处截断,在毛竹节中心钻一小孔,然后按竹的内径大小制一木质圆心,上开宽深各0 5厘米螺旋形沟槽两道,塞于竹管顶部……”今天无法想象的各种困难,全凭种茶人的智慧,土法上马,一一克服。我年轻时耳熟能详的口号:“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倏地在我面前重现。
也许正因为是“政治任务”,雨花茶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新的“贡品”,质量确实不一般。清明前后采摘的一芽一叶,嫩度要均匀,长度要一致,采后鲜叶须避日晒,加工须及时,过程全为手工。
照片中采茶、制茶的工人如今许多已不在,但陈盛峰他们仍在为雨花茶努力着。陈盛峰2002年起任茶厂厂长,世事多变,他一颗做好茶的心不变。
陈盛峰为我们演示手工制茶,为去除茶叶青气,他不断用手在200度高温的铁锅中翻炒茶青,每翻一次,就升腾起一股白烟,茶香随之弥散。杀青后,他又开始揉捻,双手在竹席上往返推拉滚揉,直至茶汁微微渗出,初步成条。最后又为我们演示筛分。“撩筛,分大小;抖筛,分粗细;飘筛,分轻重。”如此讲究,我也算开了眼界。他请我们喝他手工制作的雨花茶,因为在原产地,因为由他冲泡,更觉比前两次不一般。
办公楼里有一幅“江南植茶公所”的字,这是张天福老人103岁时题写的。1907年设立的江南植茶公所由1910年出生、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的茶界泰斗重题,意义不同一般。穿越百年,陈盛峰深感任重道远。另一幅是陈盛峰自己写的字:“作为育茶人,我更愿意像茶把苦涩埋藏于心里,而散发出来的都是清香,这是一种敬业的精神,更是一位行业工作者的崇高品德。”这正是陈盛峰的座右铭。
雨花茶,昔日王孙草,今日碗中汤。我们体味它的清吞,更记着陈盛峰他们的种种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