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理论及其相应的音乐表演教学新法,力图从对音乐材料(文本)的具身体验出发,启发学习者的联觉与想象心理机制,在“感同身受”中将知识图式加以内化,通过表演实践将音乐情绪具象地传达出来。本文以《肖邦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教学及舞台实践为例,挖掘并探索具身性音乐表演教学的特点,建构基于具身认知视野下的音乐表演教学心理机制与理论模型。
【关键词】具身认知;身心合一;音乐表演教学及舞台实践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2-0144-02
【本文著录格式】唐昊亮,吴格妮.基于具身认知范式的音乐表演教学研究——以肖邦《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教学及舞台实践为例[J].北方音乐,2020,06(12):144-145.
一、“具身认知”理论概述——从“离身”到“具身”的范式转变
通过梳理整个西方教育发展史(及教育心理学演化史),不难发现,在笛卡尔“身心二元论”哲理思潮的影响下,教育学者对人类的学习过程进行的系统剖析,虽鞭辟入里,却未面面俱到。其理论架构——即人类的学习(认知)过程就是知识图式的输入—储存—提取(抑或替换为普通心理学的术语表达,即意识—感知觉—记忆—信息处理—输出)之整体流程,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方面)大获成功(符号加工过程之模拟),一举奠定了第一代“离身”认知科学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教育(教学)理念上的主导地位(时至今日,建立在此基础上传统“课程与教学法”仍被广泛采纳和使用)。
但是,其忽略了教与学过程中的外部因素,如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结、教学的外部环境以及对于身体(动作、姿态)在图式内化过程中的能动参与性等,也是不可辩驳的事实。近年来,愈加受到学界的关注与质疑,并直接地催化出第二代“具身认知”科学及其相关教学理念和方法论的发展与转变。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理论强调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的强烈联系(即身体运动状态在认知过程中对情绪的影响),认为人之认知的本质,是大脑、身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止于“认知学派”所强调的,仅是“脖子以上部位”的功能)。我们对于世界(事物)的看法,受我们的行为(活动方式)、身体(姿态)感觉和运动体验左右。比如,我们内心愉快,所以面露微笑;反之,当我们微笑的时候,则代表我们高兴的心理状态。这对于强调情感体验(感性认知)、注重情绪表达的音乐表演(及美育)教育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
二、“具身认知”范式对“音乐表演”教学的积极影响——音乐情境下“身心关系”的有机整合
从音乐表演学科教学层面来看,具身认知理论有助于我辈跳出原有的二元对立(身体与心智、环境与头脑的分离)的惯性思维。传统的音乐表演教学主要以讲授为主,在课堂上教师过于关注知识的传递,忽略了学生的身体认知功能,割裂了原本统一的“身心关系”。
比如,声乐老师往往较多地强调学生的发声技巧、共鸣位置,而对于其所演唱曲目的人文—历史背景(他律性)以及表演中身体—情感传达(具身性)关注不够,其后果就是学生在舞台实践中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身体一动不动地僵在原地,双手紧紧握拳,感觉心跳声都大过了钢琴伴奏的音量。
在钢琴教学中,教师更为看重学生手指的独立性和跑动能力(以及音色的弹跳性和颗粒感),这些弹奏基本能力通常被划分为各自封闭的小单元来加以训练,并要求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单个乐音或音乐片段中。而对于演奏中最为重要的、整体的乐句感和歌唱性,却因为学生身体与头脑之间的分离(即身体僵化而致使体态律动与内心情绪体验不相吻合甚于背离),而导致音乐情绪传达上存在障碍。
于是,积极吸纳来自于“具身認知”范式中,对于身与心、教与学、体验与认知、环境与行为等交互关系的解读与阐释,重视身体(感官的直觉体验)的运动体验以及身体自然的发展规律(体态律动的动能效应),最大程度上发挥身体与思维在音乐表演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继而建构基于具身认知范式的本科音乐表演教学理论,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与检验,应为学界同仁顺应科学发展观的共识之举。
三、音乐表演教学及舞台实践过程中的具身体验——以肖邦《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为例
在具身性音乐表演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通过创设一系列有利于学生身体感知、身体动作、身体体验与身体想象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及参与热情。笔者将以肖邦《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教学及舞台实践为例,具体地分析“具身认知”理论及其教学理念是如何启发学生用身体动作(运动)体验来建构起知识、技能和情感之间的交互联系(身心合一),以此来实现“有意义学习”。
被后世誉为“钢琴诗人”的肖邦(1810-1849),一生共创作了四首谐谑曲,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其呈示部第一主题包含有两个既对比强烈,又个性鲜明的音乐形象——以sotto voce(低声)奏出的三连音动机(motive),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作曲家内心的怀疑,但配合Presto(急板)的速度提示,这种疑虑或又透出了某种必然的“坚定”。紧接着就是第二动机,以fortissimo的力度予以果敢回应——肖邦仅仅用了9个小节,便给全曲定下了“阴霾”与“勇气”的音乐基调。
将重点投射到“如何利用身体的运动体验”来实现sotto voce的“犹豫感”上面。F音作为第一动机中的最高音及节奏重音(第2小节的起拍音),通常情况下应作强化处理,这也符合我们对于乐音走向的一般认知(即从低到高的旋律往往伴随着某种程度上的渐强趋势);但在这里,F音是整个“疑虑”乐句的结束音,为了准确地传达作曲家想要营造之音乐意境,它是需要做出减弱效果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身体自然的运动(姿态)体验来启发学生更好地把握整个句子的乐音走向,充分理解如此渐弱处理的“身心”缘由——当我们情绪低落的时候(或怀疑、或焦虑、或困惑、或沮丧),心理状态的波动总是由高至低的,身体也会由“向外伸展”朝“向内聚拢”姿态转变(人类潜意识中的“自我保护”机制启动效应)——牢牢把握身体自然的运动规律对于如实构建作品中的音乐形象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落实到实践中,学生在准备弹奏这一乐句的时候,原本处于键盘中心位置的自然重心,一开始应适度地偏向身体左侧,手指的触键和离键结合手腕的外旋技巧,身体的高度(height of body)可以随着手指跑动及手腕旋转(A-bB-bD-F)作自然起伏(由高至低),并伴随重心转移(从左至右)。同时,注意在Presto的速度下以sotto voce的力度触键,整个肢体系统的肌肉力与“疑虑”动机所需求的音乐张力要相匹配,让乐句感、演奏者情绪、体态(律动)三方因素在快速中能够保持高度的协调统一。经过这种“音乐情绪与身体运动相融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对音乐形象的认知将更为深刻,实践中的音乐表达也会更为准确。
再来看呈示部的第二“勇气”动机——其力度既克制又充满戏剧性,是对第一动机之“阴霾”的有力回应。多数学生在练习时很难正确掌握乐句起伏——往往眼见最后的顿音记号(标于结束音降b小调属和弦上),就自然而然地把它处理为强音,由于身体(运动)的“惯性”肌肉记忆,“条件反射”般地将最后一个属和弦弹得很响,甚至于“炸裂”——这就同音乐本所追求的克制的强弱对比背道而驰了。按具身论教学法,教师在此处应该先强调身体肌肉力的“阶梯式释放”,使整体的弹奏动作符合该乐句所要求的“减弱”效果。
在舞台实践中,学生最容易失误的通常集中在再现部最后65小节的Coda段落。究其缘由,按传统的说法,“临场紧张”“天生机能”(如手的大小)、“难度过大”等,或是其影响因素但绝不是全部!最为根本的问题,是“具身性”的矛盾未能得到充分解决。
结束部(Coda)的开头部分,是由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之间的连接乐句,为4+4的方整性结构。学生很容易将这两个重复乐句的基本力度(ff)作“简单化”处理(即保持整个乐句的音量强度不变)。于是,当弹到“渐强”部分时,失误往往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具身性分析,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合理解释:开头乐句的机体能量如滚雪球般积累且无法得到有效的释放(未作出力度变化),当下一乐句需要以平和力度开场的时候,演奏者的姿态体验还停留在强烈的能量蓄积状态之中,然力度“骤变”打乱了机体正常的运转规律(持续的上升趋势),前臂肌肉显得尤为不适,由小肌肉群带引的手指跑动的准确性也就失去了保障。 当学生能够充分注意到结束部开头两个乐句中的力度变化,循序渐进地將ff之能量,通过多次起伏加以消耗之后,身体体验和音乐情绪才能完全契合。
四、结语
相比传统的“讲授型”音乐表演教学(即教师过于关注于知识的传递,忽略了学生的身体认知功能,造成学生某种程度上的“身心脱离”),“具身型”课堂教学从启发身体运动体验入手,在信息的输入、储存和输出过程中,有意突出并延长体验时间,引发并维持学习者感受、觉知、思维、联想等心理状态,激发其“触到”“听到”“看到”“闻到”等身体反应,在“感同身受”中将知识加以内化;辅以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策略,“具身化”的教学实践,能够让学生通过直觉把握与身体反应获取音乐体验(形象化的感性认知),由此提高其表演实践(迁移)的能力,在此过程中,音乐无明确“语义”的本质属性反而成为了一种天生优势。
参考文献
[1]Arnie Cox.Music and Embodied Cognition: Listening, Moving,Feeling, and Thinking[M].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6.
作者简介:唐昊亮(1982—),男,汉族,重庆,韩国国立全北大学音乐学博士在读,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音乐教育学、钢琴演奏及教学实践。
【关键词】具身认知;身心合一;音乐表演教学及舞台实践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2-0144-02
【本文著录格式】唐昊亮,吴格妮.基于具身认知范式的音乐表演教学研究——以肖邦《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教学及舞台实践为例[J].北方音乐,2020,06(12):144-145.
一、“具身认知”理论概述——从“离身”到“具身”的范式转变
通过梳理整个西方教育发展史(及教育心理学演化史),不难发现,在笛卡尔“身心二元论”哲理思潮的影响下,教育学者对人类的学习过程进行的系统剖析,虽鞭辟入里,却未面面俱到。其理论架构——即人类的学习(认知)过程就是知识图式的输入—储存—提取(抑或替换为普通心理学的术语表达,即意识—感知觉—记忆—信息处理—输出)之整体流程,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方面)大获成功(符号加工过程之模拟),一举奠定了第一代“离身”认知科学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教育(教学)理念上的主导地位(时至今日,建立在此基础上传统“课程与教学法”仍被广泛采纳和使用)。
但是,其忽略了教与学过程中的外部因素,如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结、教学的外部环境以及对于身体(动作、姿态)在图式内化过程中的能动参与性等,也是不可辩驳的事实。近年来,愈加受到学界的关注与质疑,并直接地催化出第二代“具身认知”科学及其相关教学理念和方法论的发展与转变。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理论强调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的强烈联系(即身体运动状态在认知过程中对情绪的影响),认为人之认知的本质,是大脑、身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止于“认知学派”所强调的,仅是“脖子以上部位”的功能)。我们对于世界(事物)的看法,受我们的行为(活动方式)、身体(姿态)感觉和运动体验左右。比如,我们内心愉快,所以面露微笑;反之,当我们微笑的时候,则代表我们高兴的心理状态。这对于强调情感体验(感性认知)、注重情绪表达的音乐表演(及美育)教育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
二、“具身认知”范式对“音乐表演”教学的积极影响——音乐情境下“身心关系”的有机整合
从音乐表演学科教学层面来看,具身认知理论有助于我辈跳出原有的二元对立(身体与心智、环境与头脑的分离)的惯性思维。传统的音乐表演教学主要以讲授为主,在课堂上教师过于关注知识的传递,忽略了学生的身体认知功能,割裂了原本统一的“身心关系”。
比如,声乐老师往往较多地强调学生的发声技巧、共鸣位置,而对于其所演唱曲目的人文—历史背景(他律性)以及表演中身体—情感传达(具身性)关注不够,其后果就是学生在舞台实践中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身体一动不动地僵在原地,双手紧紧握拳,感觉心跳声都大过了钢琴伴奏的音量。
在钢琴教学中,教师更为看重学生手指的独立性和跑动能力(以及音色的弹跳性和颗粒感),这些弹奏基本能力通常被划分为各自封闭的小单元来加以训练,并要求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单个乐音或音乐片段中。而对于演奏中最为重要的、整体的乐句感和歌唱性,却因为学生身体与头脑之间的分离(即身体僵化而致使体态律动与内心情绪体验不相吻合甚于背离),而导致音乐情绪传达上存在障碍。
于是,积极吸纳来自于“具身認知”范式中,对于身与心、教与学、体验与认知、环境与行为等交互关系的解读与阐释,重视身体(感官的直觉体验)的运动体验以及身体自然的发展规律(体态律动的动能效应),最大程度上发挥身体与思维在音乐表演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继而建构基于具身认知范式的本科音乐表演教学理论,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与检验,应为学界同仁顺应科学发展观的共识之举。
三、音乐表演教学及舞台实践过程中的具身体验——以肖邦《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为例
在具身性音乐表演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通过创设一系列有利于学生身体感知、身体动作、身体体验与身体想象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及参与热情。笔者将以肖邦《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教学及舞台实践为例,具体地分析“具身认知”理论及其教学理念是如何启发学生用身体动作(运动)体验来建构起知识、技能和情感之间的交互联系(身心合一),以此来实现“有意义学习”。
被后世誉为“钢琴诗人”的肖邦(1810-1849),一生共创作了四首谐谑曲,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其呈示部第一主题包含有两个既对比强烈,又个性鲜明的音乐形象——以sotto voce(低声)奏出的三连音动机(motive),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作曲家内心的怀疑,但配合Presto(急板)的速度提示,这种疑虑或又透出了某种必然的“坚定”。紧接着就是第二动机,以fortissimo的力度予以果敢回应——肖邦仅仅用了9个小节,便给全曲定下了“阴霾”与“勇气”的音乐基调。
将重点投射到“如何利用身体的运动体验”来实现sotto voce的“犹豫感”上面。F音作为第一动机中的最高音及节奏重音(第2小节的起拍音),通常情况下应作强化处理,这也符合我们对于乐音走向的一般认知(即从低到高的旋律往往伴随着某种程度上的渐强趋势);但在这里,F音是整个“疑虑”乐句的结束音,为了准确地传达作曲家想要营造之音乐意境,它是需要做出减弱效果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身体自然的运动(姿态)体验来启发学生更好地把握整个句子的乐音走向,充分理解如此渐弱处理的“身心”缘由——当我们情绪低落的时候(或怀疑、或焦虑、或困惑、或沮丧),心理状态的波动总是由高至低的,身体也会由“向外伸展”朝“向内聚拢”姿态转变(人类潜意识中的“自我保护”机制启动效应)——牢牢把握身体自然的运动规律对于如实构建作品中的音乐形象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落实到实践中,学生在准备弹奏这一乐句的时候,原本处于键盘中心位置的自然重心,一开始应适度地偏向身体左侧,手指的触键和离键结合手腕的外旋技巧,身体的高度(height of body)可以随着手指跑动及手腕旋转(A-bB-bD-F)作自然起伏(由高至低),并伴随重心转移(从左至右)。同时,注意在Presto的速度下以sotto voce的力度触键,整个肢体系统的肌肉力与“疑虑”动机所需求的音乐张力要相匹配,让乐句感、演奏者情绪、体态(律动)三方因素在快速中能够保持高度的协调统一。经过这种“音乐情绪与身体运动相融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对音乐形象的认知将更为深刻,实践中的音乐表达也会更为准确。
再来看呈示部的第二“勇气”动机——其力度既克制又充满戏剧性,是对第一动机之“阴霾”的有力回应。多数学生在练习时很难正确掌握乐句起伏——往往眼见最后的顿音记号(标于结束音降b小调属和弦上),就自然而然地把它处理为强音,由于身体(运动)的“惯性”肌肉记忆,“条件反射”般地将最后一个属和弦弹得很响,甚至于“炸裂”——这就同音乐本所追求的克制的强弱对比背道而驰了。按具身论教学法,教师在此处应该先强调身体肌肉力的“阶梯式释放”,使整体的弹奏动作符合该乐句所要求的“减弱”效果。
在舞台实践中,学生最容易失误的通常集中在再现部最后65小节的Coda段落。究其缘由,按传统的说法,“临场紧张”“天生机能”(如手的大小)、“难度过大”等,或是其影响因素但绝不是全部!最为根本的问题,是“具身性”的矛盾未能得到充分解决。
结束部(Coda)的开头部分,是由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之间的连接乐句,为4+4的方整性结构。学生很容易将这两个重复乐句的基本力度(ff)作“简单化”处理(即保持整个乐句的音量强度不变)。于是,当弹到“渐强”部分时,失误往往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具身性分析,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合理解释:开头乐句的机体能量如滚雪球般积累且无法得到有效的释放(未作出力度变化),当下一乐句需要以平和力度开场的时候,演奏者的姿态体验还停留在强烈的能量蓄积状态之中,然力度“骤变”打乱了机体正常的运转规律(持续的上升趋势),前臂肌肉显得尤为不适,由小肌肉群带引的手指跑动的准确性也就失去了保障。 当学生能够充分注意到结束部开头两个乐句中的力度变化,循序渐进地將ff之能量,通过多次起伏加以消耗之后,身体体验和音乐情绪才能完全契合。
四、结语
相比传统的“讲授型”音乐表演教学(即教师过于关注于知识的传递,忽略了学生的身体认知功能,造成学生某种程度上的“身心脱离”),“具身型”课堂教学从启发身体运动体验入手,在信息的输入、储存和输出过程中,有意突出并延长体验时间,引发并维持学习者感受、觉知、思维、联想等心理状态,激发其“触到”“听到”“看到”“闻到”等身体反应,在“感同身受”中将知识加以内化;辅以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策略,“具身化”的教学实践,能够让学生通过直觉把握与身体反应获取音乐体验(形象化的感性认知),由此提高其表演实践(迁移)的能力,在此过程中,音乐无明确“语义”的本质属性反而成为了一种天生优势。
参考文献
[1]Arnie Cox.Music and Embodied Cognition: Listening, Moving,Feeling, and Thinking[M].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6.
作者简介:唐昊亮(1982—),男,汉族,重庆,韩国国立全北大学音乐学博士在读,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音乐教育学、钢琴演奏及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