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思维在语文课堂闪光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bridg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应适应时代的发展,构创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形象思维和想象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1 更新教育观念是基础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创新。具体来说就是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内容,变革课堂教学方法。其目的是为学生营造一种有别于以前的那种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传统教学模式,营造一种自由轻松和睦的教学环境,学生才有质疑,才乐于质疑,从而培养起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2 创新教学方法是关键
  2.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课堂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创新活动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思维的良好环境。
  在教学中充分展示“生活情境”、“思维的过程”,强化学生的感受性,诱发学生的主动性,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我们要激励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发挥创造性,语文课有着更优越的条件——它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只要教师能因文制宜,采用有特色的教法,传达其独特的引人入胜之处,就能使每一堂课都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着学生,激发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如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前播放王菲的《明月几时有》的,使学生在音乐中放松心情,快速的进入课堂的氛围中。在此基础上采用这样的导语:古往今来,月光始终是文人画士青睐的对象,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有位诗词评论家曾经说过:“如果拿得起中国唐宋诗人的诗集,总会叮叮当当的掉下几个月亮。”从这句话看来,月亮常常作为他们抒发浪漫情怀的载体。请同学们想想古代诗人们常常借月亮表达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呢?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创新的潜能,从而激起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2.2 激励学生创造性,营造创新思维的氛围。在创新的时代的今日,我们应该注重是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求得思维的发展,智力水平的提高,而不应该以所谓的标准答案为重。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激励学生的独创性和多样性,启发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寻求结论,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观点,以平等民主的思想对待每一个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气氛感染学生,让充分学生自由讨论,对有独创见解的学生加以肯定和鼓励,努力营造有利于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的环境和氛围。仍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当创设了情境,激起学生的探索诗词的热情后,就让学生采用各种方式去读,然后自己参照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再让他们讨论归纳上下片的内容和全词的主旨。学生经过讨论后,老师要鼓励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学生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拓宽了创新思维的氛围,他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热烈。这不仅营造了创新思维的氛围,还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2.3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发散思维。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文内容具有立体化的特质,这给我们鉴赏文章内容提供了求异和创新的可能。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理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学语文课本里的每篇课文,教师如能细心钻研,悉心思考,均能发现疑点、创新点。思维的发散性,可以促使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提出问题、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地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疑难问题,获得创新的灵感。注重发现性引领,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大胆想象,达到思想的求异,迸发出智慧的光芒。教师应当经常向他们提供能引起观察和探索的新异情境,要善于提出难易适中而富有启发性问题,并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或寻找答案。如学《故乡》一课,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他们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开始不知怎么提,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哪些地方形成了鲜明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通过积极思维,质疑问难的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自觉地想问题,这样下去他们自然会提出很多问题。这样在解答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学生成了主动探索者。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解决了疑点,往往还会迸发出新的思路和观点,如此,就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语文理解能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让他们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才能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其他文献
【摘 要】 物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所以在复习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应该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应该彻底抛弃“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采用探究式反思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物理学习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进行探究分析整合,使之积极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复习     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是学生升学和劳动就业的基础,历年
期刊
【摘 要】 初高中各科目之间的衔接不甚紧密,数学科目更是如此,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知识点侧重方向不同,导致高中新生数学学习很吃力。如何转变这一局面呢?笔者通过本文试做简述。  【关键词】 数学 侧重方向 知识点    1 高中新生数学成绩普遍不理想的原因  许多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新高中生),在初中数学学习成绩优秀,到高中之后,数学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的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常听到学生这样说
期刊
【摘 要】 新学期开始,许多同学升入了自己理想的高中,他们的学习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学生的黄金时代!从初中进入高中是一个新的转折点,同学们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初中阶段主要重视英语知识和语法的学习,而高中阶段则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需要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对语言、文章的理解中,不断提高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 高中英语 目标 特点 自学能力   
期刊
【摘 要】 英语概要写作主要包含阅读和写作两个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要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大意,弄清不同体裁的文章内部的逻辑关系,提取文章要点和关键词或词组。英语概要写作的写作过程是建立在阅读原材料基础之上的,其写作过程要根据阅读时列出的提纲,清晰地、准确地和简洁地呈现原文的主旨。因此英语概要写作教学,应该采用体裁教学法,教师需要把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自觉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围绕语篇的图式结构开展活动
期刊
“线”是美术作品中最基本的语言单位和视觉艺术形态。画面的组织离不开点、线、面。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要素,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符号,无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不论是写实的,还是装饰的;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在长期的美术发展过程中,“线”作为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不但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越来越多的表现出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  在美术作品中,线有极强烈的直觉暗示力量
期刊
地理课堂是实施新课改的前沿阵地。如何选择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是摆在每一个地理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地理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与地理环境有关系的科学,是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1 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倡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最基本理念,教师要从以前的单纯知识传授转变为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真理,不仅
期刊
【摘 要】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程考核改革试点是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环节。它促进了基层电大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开放教育优势。但也使基层电大在多级平台相对分离,网络资源较为匮乏以及发展不平衡等不利因素面前产生诸多困惑。因此,必须树立开放教育意识,明确课改基本原则,整合网络教学平台,优化系统教育资源,强化试点过程管理,才能促使网络课改向纵深方向
期刊
中国近几千年的封建教育,主要就是语文的教育。在如此长的时间里,我们祖先在阅读教学的诸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①熟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不仅有助于阅读理解,还可以积累大量语言材料,且切合汉语本身的特点,是学好语文的有效方法。②精思。并非所有的古人都只死读书,也有人强调“学贵有疑”。南宋的朱熹认为“大抵观书须先熟读”,“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大悟
期刊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针对农村中学的学生状况,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尝试了层次化教学,以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推行,农村中学的学生层次也逐渐分化出来。以2010年七年级学生入校时语文成绩为例,入校生有300多人,80分以上者不足20人,70分以上者不到30%,60分以上者不足50%,也就是说近一半的学生入学时成
期刊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为“有效课堂教学”。包括有效的教学目的、教师有效的教与学生有效的学。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教学活动的基本追求。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呢?  1 实现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要研究“四问题”  1.1 立足差异性。教学目标的落实应兼顾:一般与个别、集体与个人、点与面的关系。要尊重差生,注意发现其积极因素,鼓励帮助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