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标准课程》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即要求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更不是书本的奴隶,教师的“应声虫”,而是要体现出“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而教师就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其主要任务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当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也就决定了教师这个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工作的复杂性与艰难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长期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认为课文的阅读不外就是知道里面所讲的意思,存在这种心理现象比比皆是,学语文简直一点味道都没有。那如何促使学生重建语文的学习兴趣呢?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多少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了的有效手段,其精髓就在于多读多背,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使语文有“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因此,要领悟语文的美,首先必须从语言入手,从品位语言达到超越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指挥,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如何让老师上出“语文味”?
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如教学《秋天的雨》一课,由教师开始“范读”从而导入,到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文段品读语言后,再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说出有关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最后结束时让学生模仿《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进行改創《秋天在哪里》。这样的课学生学得能没有滋味吗?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知识的重要前提,是每位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探索的内驱力。
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生动形象。可视、可感、可说、可演性强。教学时,根据小学生好玩、好动、好奇的特点,精心设计组织模拟教学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表演。例如教学《千里跃进大别山》时先播放《刘邓大军》电影片断,并介绍背景。同时,向学生展示战前形势简图。接着乘势激趣:欲知战况如何,我们来学习《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样为学生营造一个声情并茂,动静相容的教学场景,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课开始,趣亦生”的境界,为激活学生的思维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时,学生兴趣盎然,产生了急于求知的欲望和先睹为快的感觉,激活了学生的潜能,教师即可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
二、营造氛围,设置机会,让学生敢学
师生的关系平等、融洽、和谐,使学生精神振奋,轻松自由,克服学习上的自卑感和恐惧心理,张扬主体意识,敢于表现自我,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课堂上,教师要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导演”,把学生推向语文学习的前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善于运行言行、表情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学习。还必须设计多种学习形式,据文设问,以“问”促“读”,以“问”启“思”,放手让学生自学感悟,讨论交流,集体评议,师生共同探讨等,给学生创造阅读、思考、议论的机会。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描写杨梅树这个片段时,我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让他们分组讨论交流:“读了这个自然段你是否感受到杨梅树生长旺盛。”然后四人一组让学生展开讨论:你是从那些词句中感受到杨梅树生长旺盛的?最后交流、评议,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设计学生参与学习的多种形式,就是给学生搭建敢学、敢辩、敢发表见解的舞台,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激发潜能、开启心智的空间。
三、指导学法,培养能力,让学生会学
学生想学、敢学并不是最后的目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要以教材为例,重视学法指导,实现学法指导,实现学法迁移。我们应当去研究如何引导学生以教材为例,分门别类的去认识各类文章的特点和规律,从中体会不同的学法,使之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在教学小学语文《荷花》、《雨中》、《海底世界》时,课文是描写美好景物,美好事物的,教学中首先应当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语句,迅速捕捉文章的情感中心,然后让学生品味语言感受美,熟读背诵体会美,总结提炼升华美。让学生能够说出读后自己感受到什么和怎样感受的。又如教学课文《李时珍》、《爱迪生》这类描写人物事迹、刻画人物形象的文章时,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描写的语句,联系当时的情况去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从中体会主人公的思想品质。再如在教学《赵州桥》、《参观人民大会堂》这类说明文时,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数字说明、类比说明、举例说明、描述说明的语句,从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引导自由阅读,拓展思维的迁移与发散
现代教育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教师提出的学习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自然乐意去学;不感兴趣的,如果强制他们去学,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引导学生自由谈论,自由讲述,自由提问,自由发表意见,就变成了逐步提高阅读、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智能结构,有目的地把学生引向目的,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为了更好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我在教二年级的一篇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时,首先抛出趣味性浓的问题:“植物旅行靠的是啥办法呢?”接着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孩子听,创设了良好的情景。学生感受到了蒲公英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喜爱。紧接着,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这些植物是怎样出外旅行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蒲公英。”教学操作办法如下:(1)学生自由朗读。(2)自读自说,谈谈蒲公英出外旅行靠什么办法?(3)教师指导朗读:为了让孩子顺利地出外旅行,蒲公英妈妈特意给孩子准备了降落伞。你觉得这位妈妈对孩子怎样?(4)大家练习,比赛朗读,把妈妈对孩子的爱读出来。如此引导,熏陶,学生稚嫩心灵体会了人间的母爱,情境达到了和谐统一。至此,我提出新的学习任务,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既定思维产生发散与迁移:苍耳和豌豆要旅行又是靠什么办法?每个同学只需抓住其中一种植物来学就可以,还可以模仿教师抓住关键词板书。这一任务交给学生,就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在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自由表达中,本人认为:课堂上,教师不要做任何限制,只要学生能提问就好。“质疑”与思考密切联系,不会思考的人难以提出问题的。如在《植物妈妈有办法》时,有一学生提出:蒲公英的孩子离开妈妈去旅行会不会伤心呢?作为老师的我能体会到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和眷恋,缺少独立精神。对此,教师要运用教育机智,善于为学生解决问题,并能培养他们自强自立的素质。也只有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朗读,自由提问,自由发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自主锻炼思维,拓展思维,使思维素质产生发散和迁移,提高语文素养。
我们如果能够按照这些方法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学生便会养成注意运用学法的习惯。此时,教师只要稍加指导,学生便能触类旁通,实现学法迁移,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的潜能才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才能得以实现。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以提高。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多少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了的有效手段,其精髓就在于多读多背,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使语文有“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因此,要领悟语文的美,首先必须从语言入手,从品位语言达到超越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指挥,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如何让老师上出“语文味”?
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如教学《秋天的雨》一课,由教师开始“范读”从而导入,到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文段品读语言后,再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说出有关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最后结束时让学生模仿《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进行改創《秋天在哪里》。这样的课学生学得能没有滋味吗?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知识的重要前提,是每位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探索的内驱力。
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生动形象。可视、可感、可说、可演性强。教学时,根据小学生好玩、好动、好奇的特点,精心设计组织模拟教学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表演。例如教学《千里跃进大别山》时先播放《刘邓大军》电影片断,并介绍背景。同时,向学生展示战前形势简图。接着乘势激趣:欲知战况如何,我们来学习《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样为学生营造一个声情并茂,动静相容的教学场景,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课开始,趣亦生”的境界,为激活学生的思维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时,学生兴趣盎然,产生了急于求知的欲望和先睹为快的感觉,激活了学生的潜能,教师即可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
二、营造氛围,设置机会,让学生敢学
师生的关系平等、融洽、和谐,使学生精神振奋,轻松自由,克服学习上的自卑感和恐惧心理,张扬主体意识,敢于表现自我,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课堂上,教师要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导演”,把学生推向语文学习的前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善于运行言行、表情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学习。还必须设计多种学习形式,据文设问,以“问”促“读”,以“问”启“思”,放手让学生自学感悟,讨论交流,集体评议,师生共同探讨等,给学生创造阅读、思考、议论的机会。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描写杨梅树这个片段时,我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让他们分组讨论交流:“读了这个自然段你是否感受到杨梅树生长旺盛。”然后四人一组让学生展开讨论:你是从那些词句中感受到杨梅树生长旺盛的?最后交流、评议,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设计学生参与学习的多种形式,就是给学生搭建敢学、敢辩、敢发表见解的舞台,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激发潜能、开启心智的空间。
三、指导学法,培养能力,让学生会学
学生想学、敢学并不是最后的目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要以教材为例,重视学法指导,实现学法指导,实现学法迁移。我们应当去研究如何引导学生以教材为例,分门别类的去认识各类文章的特点和规律,从中体会不同的学法,使之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在教学小学语文《荷花》、《雨中》、《海底世界》时,课文是描写美好景物,美好事物的,教学中首先应当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语句,迅速捕捉文章的情感中心,然后让学生品味语言感受美,熟读背诵体会美,总结提炼升华美。让学生能够说出读后自己感受到什么和怎样感受的。又如教学课文《李时珍》、《爱迪生》这类描写人物事迹、刻画人物形象的文章时,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描写的语句,联系当时的情况去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从中体会主人公的思想品质。再如在教学《赵州桥》、《参观人民大会堂》这类说明文时,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数字说明、类比说明、举例说明、描述说明的语句,从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引导自由阅读,拓展思维的迁移与发散
现代教育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教师提出的学习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自然乐意去学;不感兴趣的,如果强制他们去学,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引导学生自由谈论,自由讲述,自由提问,自由发表意见,就变成了逐步提高阅读、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智能结构,有目的地把学生引向目的,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为了更好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我在教二年级的一篇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时,首先抛出趣味性浓的问题:“植物旅行靠的是啥办法呢?”接着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孩子听,创设了良好的情景。学生感受到了蒲公英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喜爱。紧接着,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这些植物是怎样出外旅行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蒲公英。”教学操作办法如下:(1)学生自由朗读。(2)自读自说,谈谈蒲公英出外旅行靠什么办法?(3)教师指导朗读:为了让孩子顺利地出外旅行,蒲公英妈妈特意给孩子准备了降落伞。你觉得这位妈妈对孩子怎样?(4)大家练习,比赛朗读,把妈妈对孩子的爱读出来。如此引导,熏陶,学生稚嫩心灵体会了人间的母爱,情境达到了和谐统一。至此,我提出新的学习任务,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既定思维产生发散与迁移:苍耳和豌豆要旅行又是靠什么办法?每个同学只需抓住其中一种植物来学就可以,还可以模仿教师抓住关键词板书。这一任务交给学生,就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在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自由表达中,本人认为:课堂上,教师不要做任何限制,只要学生能提问就好。“质疑”与思考密切联系,不会思考的人难以提出问题的。如在《植物妈妈有办法》时,有一学生提出:蒲公英的孩子离开妈妈去旅行会不会伤心呢?作为老师的我能体会到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和眷恋,缺少独立精神。对此,教师要运用教育机智,善于为学生解决问题,并能培养他们自强自立的素质。也只有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朗读,自由提问,自由发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自主锻炼思维,拓展思维,使思维素质产生发散和迁移,提高语文素养。
我们如果能够按照这些方法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学生便会养成注意运用学法的习惯。此时,教师只要稍加指导,学生便能触类旁通,实现学法迁移,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的潜能才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才能得以实现。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