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民族传承、浸润于历史演变,是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文明的核心支撑。与白话文相比,古诗词当中的传统文化“养分”更加充足。因此,分析小学在古诗词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问题,探索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古诗词中的渗透策略,能够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对于立德树人的关键支撑作用。
[关键词]古诗词;传统文化;文化育人;当前问题;渗透策略
古代詩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也是当代青少年学生成长所必需的精神养料。作为母语教育的小学语文课程,蕴含文化“富矿”的古诗词,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程中贡献了更大的份额。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语文备课组针对“文化育人”知行脱节等现实问题,探索坚定知行合一立场等渗透策略,为培育小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自觉作出了应有的努力。
一、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文化育人”知行脱节。近年来,随着增强“四个自信”向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落实落细,“文化自信”的理由和底气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充分。其中,古诗词教学被寄托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更多期待。然而在古诗词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的认知和行动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有的教师头脑中有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但是这种依托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意识时有时无、时强时弱、时紧时松,存在不同时段、不同程度的缺失甚至漠视现象。有的教师口头上高喊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是缺少具体而有效、持久而常态的传统文化教育行动。
2.部分教师“文化育人”本领欠缺。古诗词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需要科学的提炼和完整的把握,以及长期的积累储备和后期的取舍整合。能否高质量完成古诗词的教学任务,涉及中文、历史、哲学、汉语言等人文学科的厚积薄发,涵盖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多文化支流的系统集成。并且,在相对有限的古诗词教学时间内,如何提炼最有价值、最为紧迫的教学内容,如何采取深入浅出、点面结合的教学方法,促进“文化育人”功能最大化。面对上述考验,部分语文教师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前期的积累、后期的训练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即使是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科班出身的语文教师,也存在传统文化积累不深厚、古诗词有效教学缺乏信心等问题。
3.忽视学生情感的迁移体验。每一首古诗词中都包含着某个诗人的情感取向、某个时代的政治立场,代入了特定诗人、特定时代的文化精神、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既有对于一时一地中华文化的记录,也有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在具体学习每一首古诗词的过程中,语文教师普遍采用逐句逐字翻译诗词的字面意思、想象诗词描写的情境意境,过分重视对诗意的解释、诗境的想象,将一首首古诗词转化为一篇篇白话文。此外,完成古诗词的背诵和默写,完成古诗词描述内容的注释和填空,也是部分语文教师组织古诗词教学的常用手段。各种传统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方式,让整首诗失去其本身的美感和蕴含的情感,限制了小学生的情感升华和意境领会。
4.忽视学生状态的及时反馈。中西方文化所具有的个性特质有着千差万别的差异,而古诗词教学中“就诗词论诗词”的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古诗词教学“一刀切”“齐步走”现象的存在,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领悟,对于中西方文化内涵的理性比较,仍然缺少对于个体思维的关注、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对于古今与中西方文化精神的反思。事实上,导致中华文化影响的削弱、导致学生个体对于文化体验反馈的忽略,使学生与文化的链接通道变得狭窄而不宽畅、单一而不多元。文化育人视角下的古诗词教学,应该既关注整体,也要突出个体;应该既关注当下,也要联系古代;应该既关注中华传统,也要胸怀世界文明,绝不可割裂开来,也绝不可笼而统之。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始终坚定知行合一的基本立场。发挥小学古诗词的文化育人功能,既需要在思想上“立得住”,也需要在行动上“走得实”。具体而言,思想上对于古诗词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清醒认识,体现在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高度认同,对西方文化话语霸权侵蚀中华优秀文化的自觉抵制。行动上对于古诗词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体现在注重分析单篇古诗词承载的文化品格在中华文化总体框架中的功能和作用,以感性体悟和局部改进的方式,提高小学生的文化感知力和文化自觉性。例如在执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古诗词《雪梅》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举一反三、群文阅读的办法,最大化发挥和放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具体讲,由宋代诗人卢梅坡写的《雪梅(一)》延伸到《雪梅(二)》,再由教材收录的卢梅坡的《雪梅(一)》拓展到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近代领袖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在古今对照、左右联系中验证“自古以来,梅花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写照、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同时又从“雪与梅”的比较中论证“各有长短、互惠共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既学习梅花坚强不屈的品质,又学习雪和梅两者各有长短、彼此成就的良好品质。
2.自觉涵养“文化育人”的过硬本领。加强和改进小学古诗词教学,语文教师应当做到“打铁还须自身硬”,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锤炼,练就自身的文化育人本领。此处的本领,既包括对于不同古诗词文化特质的挖掘和利用,以及通过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方法,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和提炼。同时,也包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机的掌握、教育内容的取舍和教育方式的优化,着力解答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时教、教什么、怎样教”三个关键问题,避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滑入泛化、淡化甚至虚化的尴尬境地。例如,在执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古诗词《泊船瓜洲》一课时,语文教师的过硬本领首先体现在对于王安石生平的了解,以及其与江苏的联系,更有对于表示思乡情感古诗库存多少的检验。同时,语文教师的过硬本领还体现在对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巧妙运用的赏析角度和文化姿态,关于写景抒情、借景思乡的写法探讨,以及中华民族亘古不变思乡恋乡情怀的执着追问。最后,语文教师的过硬本领更体现在对于传统古诗词教学环节的突破和变革,探索“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进诗境——品诗情”教学流程,始终将思乡情怀、报国志向贯穿课堂始终,将中华儿女对于家乡的无限热爱、对于家国的无限忠诚播种到学生的心中。 3.高度重视以古鉴今的文化观照。由古至今,中华文化在岁月的洗礼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留下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富矿”。同时,中华文化又是与时俱进、动态发展的,必然是优秀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双重观照。文化演进史,无疑是一面鏡子,提醒着我们必须重视文化传承中以古鉴今、古今交互的历史语境,做到既尊重文化的历史本原,也认同文化的兼容并蓄。例如,在执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古诗词《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课时,语文教师一方面可以挖掘古代人过重阳节和现代人过重阳节的习俗变化,讲明重阳节文化的古今差异;另一方面可以赏析唐代诗人王维借登高处、插茱萸等具体事务抒发异乡游子牵挂亲人、思念家乡的表达方式,再拓展阅读余光中的《乡愁》、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等现代诗歌的表达方式,从中比较古今诗人对于孝悌为先、家国为大等中华文化认知的异同之处,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穿透力和生命力。
4.及时跟进以文化人的学情反馈。古诗词教学中“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既要看教师“教”的质量,又要看学生“学”的效率。在古诗词教学的实践中,基于学情反馈、调整教法的角度,执教教师或观课教师既要衡量中华传统文化渗透的巧拙状态,也要考量不同学段语文课程目标的到位程度。具体讲,三年级、六年级学生的传统文化内容应当有所差异,对三年级学生可以讲“守诚信、尚正义”,而对六年级学生则升级为“重民本、求大同”。例如,在执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古诗词《清平乐·村居》一课时,语文教师可以布置“三个儿子,哪个更可爱”“南宋辛弃疾笔下的景语、情语,分别有哪些”两个问题,支撑起课堂的整体结构,汇总全班学生对于小儿剥莲蓬、中儿编鸡笼、大儿锄草的主观认识,梳理上半篇写景、下片半篇叙事、整体借景借事抒情的写作方法,找到学情反馈的有效抓手。
为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适应全球性竞争严峻化的新趋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渗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为此,语文备课组的同仁们将继续努力、常教常新,切实厚植小学生的文化底蕴,着力增强小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听党话、跟党走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参考文献:
[1]李朝飞.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立德树人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12):125-126.
[2]卜媛媛.渗透传统文化 丰润小学语文课堂[J].山西教育(教学),2021(4):7-8.
[3]钟艳萍.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J].天津教育,2020(12): 90-91.
(责任编辑:朱福昌)
[关键词]古诗词;传统文化;文化育人;当前问题;渗透策略
古代詩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也是当代青少年学生成长所必需的精神养料。作为母语教育的小学语文课程,蕴含文化“富矿”的古诗词,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程中贡献了更大的份额。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语文备课组针对“文化育人”知行脱节等现实问题,探索坚定知行合一立场等渗透策略,为培育小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自觉作出了应有的努力。
一、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文化育人”知行脱节。近年来,随着增强“四个自信”向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落实落细,“文化自信”的理由和底气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充分。其中,古诗词教学被寄托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更多期待。然而在古诗词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的认知和行动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有的教师头脑中有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但是这种依托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意识时有时无、时强时弱、时紧时松,存在不同时段、不同程度的缺失甚至漠视现象。有的教师口头上高喊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是缺少具体而有效、持久而常态的传统文化教育行动。
2.部分教师“文化育人”本领欠缺。古诗词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需要科学的提炼和完整的把握,以及长期的积累储备和后期的取舍整合。能否高质量完成古诗词的教学任务,涉及中文、历史、哲学、汉语言等人文学科的厚积薄发,涵盖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多文化支流的系统集成。并且,在相对有限的古诗词教学时间内,如何提炼最有价值、最为紧迫的教学内容,如何采取深入浅出、点面结合的教学方法,促进“文化育人”功能最大化。面对上述考验,部分语文教师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前期的积累、后期的训练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即使是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科班出身的语文教师,也存在传统文化积累不深厚、古诗词有效教学缺乏信心等问题。
3.忽视学生情感的迁移体验。每一首古诗词中都包含着某个诗人的情感取向、某个时代的政治立场,代入了特定诗人、特定时代的文化精神、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既有对于一时一地中华文化的记录,也有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在具体学习每一首古诗词的过程中,语文教师普遍采用逐句逐字翻译诗词的字面意思、想象诗词描写的情境意境,过分重视对诗意的解释、诗境的想象,将一首首古诗词转化为一篇篇白话文。此外,完成古诗词的背诵和默写,完成古诗词描述内容的注释和填空,也是部分语文教师组织古诗词教学的常用手段。各种传统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方式,让整首诗失去其本身的美感和蕴含的情感,限制了小学生的情感升华和意境领会。
4.忽视学生状态的及时反馈。中西方文化所具有的个性特质有着千差万别的差异,而古诗词教学中“就诗词论诗词”的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古诗词教学“一刀切”“齐步走”现象的存在,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领悟,对于中西方文化内涵的理性比较,仍然缺少对于个体思维的关注、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对于古今与中西方文化精神的反思。事实上,导致中华文化影响的削弱、导致学生个体对于文化体验反馈的忽略,使学生与文化的链接通道变得狭窄而不宽畅、单一而不多元。文化育人视角下的古诗词教学,应该既关注整体,也要突出个体;应该既关注当下,也要联系古代;应该既关注中华传统,也要胸怀世界文明,绝不可割裂开来,也绝不可笼而统之。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始终坚定知行合一的基本立场。发挥小学古诗词的文化育人功能,既需要在思想上“立得住”,也需要在行动上“走得实”。具体而言,思想上对于古诗词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清醒认识,体现在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高度认同,对西方文化话语霸权侵蚀中华优秀文化的自觉抵制。行动上对于古诗词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体现在注重分析单篇古诗词承载的文化品格在中华文化总体框架中的功能和作用,以感性体悟和局部改进的方式,提高小学生的文化感知力和文化自觉性。例如在执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古诗词《雪梅》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举一反三、群文阅读的办法,最大化发挥和放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具体讲,由宋代诗人卢梅坡写的《雪梅(一)》延伸到《雪梅(二)》,再由教材收录的卢梅坡的《雪梅(一)》拓展到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近代领袖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在古今对照、左右联系中验证“自古以来,梅花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写照、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同时又从“雪与梅”的比较中论证“各有长短、互惠共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既学习梅花坚强不屈的品质,又学习雪和梅两者各有长短、彼此成就的良好品质。
2.自觉涵养“文化育人”的过硬本领。加强和改进小学古诗词教学,语文教师应当做到“打铁还须自身硬”,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锤炼,练就自身的文化育人本领。此处的本领,既包括对于不同古诗词文化特质的挖掘和利用,以及通过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方法,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和提炼。同时,也包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机的掌握、教育内容的取舍和教育方式的优化,着力解答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时教、教什么、怎样教”三个关键问题,避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滑入泛化、淡化甚至虚化的尴尬境地。例如,在执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古诗词《泊船瓜洲》一课时,语文教师的过硬本领首先体现在对于王安石生平的了解,以及其与江苏的联系,更有对于表示思乡情感古诗库存多少的检验。同时,语文教师的过硬本领还体现在对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巧妙运用的赏析角度和文化姿态,关于写景抒情、借景思乡的写法探讨,以及中华民族亘古不变思乡恋乡情怀的执着追问。最后,语文教师的过硬本领更体现在对于传统古诗词教学环节的突破和变革,探索“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进诗境——品诗情”教学流程,始终将思乡情怀、报国志向贯穿课堂始终,将中华儿女对于家乡的无限热爱、对于家国的无限忠诚播种到学生的心中。 3.高度重视以古鉴今的文化观照。由古至今,中华文化在岁月的洗礼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留下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富矿”。同时,中华文化又是与时俱进、动态发展的,必然是优秀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双重观照。文化演进史,无疑是一面鏡子,提醒着我们必须重视文化传承中以古鉴今、古今交互的历史语境,做到既尊重文化的历史本原,也认同文化的兼容并蓄。例如,在执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古诗词《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课时,语文教师一方面可以挖掘古代人过重阳节和现代人过重阳节的习俗变化,讲明重阳节文化的古今差异;另一方面可以赏析唐代诗人王维借登高处、插茱萸等具体事务抒发异乡游子牵挂亲人、思念家乡的表达方式,再拓展阅读余光中的《乡愁》、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等现代诗歌的表达方式,从中比较古今诗人对于孝悌为先、家国为大等中华文化认知的异同之处,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穿透力和生命力。
4.及时跟进以文化人的学情反馈。古诗词教学中“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既要看教师“教”的质量,又要看学生“学”的效率。在古诗词教学的实践中,基于学情反馈、调整教法的角度,执教教师或观课教师既要衡量中华传统文化渗透的巧拙状态,也要考量不同学段语文课程目标的到位程度。具体讲,三年级、六年级学生的传统文化内容应当有所差异,对三年级学生可以讲“守诚信、尚正义”,而对六年级学生则升级为“重民本、求大同”。例如,在执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古诗词《清平乐·村居》一课时,语文教师可以布置“三个儿子,哪个更可爱”“南宋辛弃疾笔下的景语、情语,分别有哪些”两个问题,支撑起课堂的整体结构,汇总全班学生对于小儿剥莲蓬、中儿编鸡笼、大儿锄草的主观认识,梳理上半篇写景、下片半篇叙事、整体借景借事抒情的写作方法,找到学情反馈的有效抓手。
为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适应全球性竞争严峻化的新趋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渗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为此,语文备课组的同仁们将继续努力、常教常新,切实厚植小学生的文化底蕴,着力增强小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听党话、跟党走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参考文献:
[1]李朝飞.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立德树人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12):125-126.
[2]卜媛媛.渗透传统文化 丰润小学语文课堂[J].山西教育(教学),2021(4):7-8.
[3]钟艳萍.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J].天津教育,2020(12): 90-91.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