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是恶魔的饮料,却降服了基督徒;它曾是全体主妇的情敌;它曾和艺术联姻,如今又成了OFFICE的附属品。全世界都在喝它。但却用着最不一样的姿态。
咖啡,咖啡——多么热烈,浓稠的褐色字眼 ,充当了旧时代的灵感之源和今天全世界的兴奋剂。
1:是恶魔的饮料,却降服了基督徒
咖啡,相传是一位牧羊人最早发现的,他在牧羊的时候,偶然发现他的羊蹦蹦跳跳手舞足蹈,仔细一看,原来羊是吃了一种红色的果子才导致举止滑稽怪异。他试着采了一些这种红果子回去熬煮,没想到满室芳香,熬成的汁液喝下以后更是精神振奋,神清气爽,于是,咖啡就此出现。到了后来,咖啡作为酒的替代品,在阿拉伯世界流行开来,经过十五世纪到麦加的朝圣者,以及土耳其当时的鄂图曼帝国的西征,传播到了欧洲。
而咖啡文化正是成熟于欧洲。十六世纪初,咖啡向欧洲传播开来。当时的法国国王克雷门八世曾说:“虽然是恶魔的饮料,却是美味可口。此种饮料只让异教徒独占了,殊是可惜”。从此,基督徒也能饮用咖啡了。
2:它曾是艺术家最爱的液体,是全体主妇的情敌
在英国有无数的咖啡屋,当时只有男人能进入。咖啡在绅士的社交场所颇受欢迎。男人们在此高谈阔论政治、文学、商业,夜不归宿。以至1674年有许多主妇提出请愿书要求将咖啡屋关闭。然而这些咖啡沙龙却孕育了无数的思想家及哲学家,如巴尔扎克、卢棱等等。许多艺术家都酷爱咖啡,那不勒斯伟大的剧作家Edouard de Filippo在其回忆录中写道:“小时候炒咖啡是大人们的事情。他们把咖啡豆倒进圆桶后,一边转动圆桶一边不停的炒啊炒,直炒到咖啡豆变为深褐色。咖啡的浓香透过窗户,飘到我的房间里来,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所以,在得到父母允许前我早就知道咖啡那令人陶醉的味道。”
而当今社会,咖啡离艺术远了,它成了Office的附属品。在这种荡着奶香、甘甜与苦涩的液体中,紧张工作和生活着的人们彼此交换着信息,释放着忧怨,汲取着温暖,从而获得了一种热情洋溢的生命情调,在这种情调的背后潜伏的是对自由不羁的认同,是对Office压抑生活的反叛。
3:看,全世界都在喝咖啡。但却用着最不一样的姿态。
如果有一种饮品既是最全球性的,又是最个人化的,那一定是咖啡
美国人喝咖啡,像进行一场不需要规则的游戏,随性放任,百无禁忌。欧洲人冲调咖啡时的种种讲究,美国人是不屑一顾的。美国人喝咖啡喝得自由,。即使别人评论美国人的咖啡水加得多,咖啡少,滋味特别淡薄,实在难喝,但是并不妨碍美国人对于咖啡近乎偏执的热爱。
在阳光漫溢的意大利,那的咖啡以Espresso为代表,又浓又香,面上浮着一层金黄泡沫的纯黑咖啡,浓稠滚烫好似地狱逃上来的魔鬼,每每叫人一饮便陷入无可言喻的魅力中,难以忘怀。
法国人喝咖啡讲究的似乎不在于咖啡的味道与种类,而是环境和情调,大多不愿意闭门"独酌",偏偏要在外面凑热闹,即使一小杯的价钱足够在家里煮上一壶。他们仍然不愿匆匆喝了作罢,而是慢慢地品,细细地尝,读书看报,高谈阔论,一"泡"就是大半天。而法国人养成这种喝咖啡的习惯,自觉不自觉地表达着一种优雅韵味,一种浪漫情调,一种享受生活的惬意感。
而在奥地利、瑞士、德国,以至于于北欧几个国家,那的人对于咖啡的习惯显得理智又温和,和他们的民族性格一样,谨守中庸之道,完全属于中浓度口味。在也门、衣索匹亚和土耳其咖啡子民最初的印象中,咖啡是一味单纯的浓黑。而在其他国家,对于咖啡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于是,喝咖啡成为一次想像翻山越岭的旅行。果酱酿制的俄罗斯咖啡、飘浮牛奶香的Cappuccino、酒意微醺的爱而兰咖啡……,世界不同角落的人,将他们在各自相异的生活文化里涌现的灵感,融入咖啡,透过千回百折的香味,说给我们听。
4:为自己煮杯咖啡吧,远离哪些 “速融生活”的浮浅(这部分可以单独出来,和前面3段没什么关系)
对于真正的咖啡爱好者和鉴赏家来说,品味完美的咖啡不仅仅是一种口嗜,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相信吃速食品自己研磨咖啡的生活是两种面貌。我和咖啡兴许是有缘份的,某个初秋的午后,我邂逅了Nespresso,我立刻将这个英国航空公司头等舱,希尔顿酒店,PRADA, BOSS等店专用的咖啡机带回了家,随时随地做我自己的咖啡馆服务生,于是,最高境界的咖啡体验唾手可得。
在品尝到它的奢华之前,光是看着这些果冻般缤纷诱人的胶囊,就是一种视觉享受。这些胶囊可不是徒有其表,它里面包含的是经完美烘焙及研磨的顶级咖啡。而密封的包装则保留了咖啡的新鲜度,并使咖啡香氛和风味免受空气、光照和潮湿的影响。因此我每时每刻享用的都是完美的浓缩咖啡。
我已经习惯静静坐在一旁,守着最后一滴咖啡从咖啡机滴入杯子,然后一层厚厚的榛子色油沫泡沫以棕色细线贯穿其中,没有大气泡或者白色斑点,质地十分紧凑,油沫就象个盖子,小心翼翼地保留着咖啡杯中的好滋味,并且添加了丰富的厚度。
此时,浓郁的香气已经充溢我整个房间,因为不用磨咖啡豆,咖啡机也是免洗的,于是,我便可以挥霍更多的时间回味生活。和煦的阳光投过落地玻璃窗洒进房间,我坐在泛黄的老藤椅上翻着从前的黑白照片,还有那年的情书,任由精致的油沫在我的唇齿留香,余味萦绕,可谓“咖啡不醉人,人自醉”。
我沉溺于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午后,阳光微斜,独自一人在不被打扰的角落里品着或浓或淡的咖啡,让咖啡的香气静静环绕,一边想着若有若无的心事,一边把滴水不漏的心事好好地过滤一遍,忘掉一些。咖啡杯里,那冒着热气的温柔的褐色液体,影印着那些尘封的心事。亦浓亦淡的咖啡香气,把我带到对久远往事的深深追忆中。曾经的一切,正如自己轻饮慢咽的咖啡一样,越品越甜,越品越有味道。当把一杯咖啡的香醇味道,全部都品出来的时候,这杯咖啡也就没有了,只剩下一个空的咖啡杯子。当用轻柔的纤手,再去摸这只杯子的时候,它的热度便也荡然无存了。再向杯里看一下,再也看不到咖啡存在时映出的自己当时的表情了。一杯咖啡寄养一杯心情,一片心情的海洋,起伏著翻腾多样的情绪。我喜欢朴拙的陶杯,总是固执地认为它能把我的心情留驻得更久一些,无论是喜或悲,生活大抵就该如此了。
张爱玲曾经说过,“非榨干了所有的思绪才心甘情愿,累了,倦了,拆一包咖啡,倒一杯开水”。生命,其实就是一个经历快乐与痛苦的过程,需要不断的修缮与完整。无论生活多么无奈,属于自己的事情只能自己来做。属于自己的日子,无论神圣还是伤心,都要拿得起放得下。当我感觉到疲惫、劳累和无奈的时候,就停下来慢饮一杯清纯的咖啡,心无杂念地享受。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需要被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哪怕是一个看似落寞的深秋黄昏,哪怕是一个人的热拿铁,又何妨?
TIPS
世界十大咖啡排行
1.雀巢Nescafe:历史悠久的咖啡,创立于1867年。鸟巢商标是19世纪末,为祈求世界上婴儿的死亡率降低而设计的。
2.UCC:在1933年成立于日本,是日本在世界上最为成功的品牌,也是品质的保证。
3.皇室哥本哈根RoyalCopenhagen:一直拥有高品质的评价的皇室哥本哈根,在咖啡市场上,拥有无法动摇的地位。
4.克莱士咖啡KreisKaffee:于1963年的德国,是世界上最早的真空包制法被开发成速溶咖啡。在欧洲及苏联等国广受好评。
5.葛兰特咖啡GrandosCoffee:德国著名的咖啡品牌。推出一系列的卡布其诺咖啡,味香芳醇。市面上常见其随身包包装。
6.狄得利Tetley:19世纪中叶创立于英国,其产品,连法、美等国也都相当受到欢迎。
7.薇吉伍德Wedgwood:17世纪中叶,在英国诞生的品牌。有英式咖啡传统的香醇。
8.皇家咖啡RoyalFlavor:有时很轻便,有时尝起来很地道。相同产品,却能够以各种方法来品尝其美味。
9.达乐麦耶Dallmayr:德国的慕尼黑,有间达乐麦耶咖啡店,其咖啡曾因是拜尔王室所喜爱而闻名。
10.上岛咖啡:一九六八年成立于中国台湾,以其千锤百炼的烘焙技术,芳香醇久的独特品味享誉各地。
咖啡大事记
公元五、六世纪 非洲埃塞俄比亚牧羊童发现吃了红果子的羊狂舞。
1530 年 鄂图曼土耳其帝国北方的大马士革出现了历史上第一家咖啡馆。
1601 年 咖啡这个字眼最早出现于英国报纸上。
1650 年 英国首家咖啡馆在牛津大学开设。
1683 年 欧陆第一家街头咖啡馆在意大利威尼斯开幕。维也纳人柯契斯基在咖啡中加入牛奶调味,首创拿铁咖啡(Coffee Latte)
1685年,第一次有人尝试在咖啡里,加入牛奶。直到今天,已有57%的美国人和80%以上的德国人,对牛奶咖啡泥足深陷。而意大利,更是最善用牛奶咖啡的民族。
1689 年 北美首家咖啡馆在波士顿开张。
1840 年 法国人发明以玻璃制作的虹吸式咖啡壶。
1888 年 巴西咖啡生产制度改变,产量大增,充斥世界。
1898 年 刚果发现咖啡树种“罗巴斯塔”(Robusta)
1901 年 意大利人发明全球第一台商业用浓缩咖啡机。
1905 年 班兹(Bentz)首创滤滴式咖啡机。
1933 年 依利(iiy)发明第一台自动浓缩咖啡机。
1945 年 意大利人贾吉亚(Gaggia)改良出机械萃取式浓缩咖啡机,使浓缩咖啡更好喝。
1952 年 “喝咖啡时间”(Coffee Break)成为美国日常用语。
1974 年 “精品咖啡”(Specialty Coffee)一词出现,用以形容风味独特的稀有咖啡豆。
1995 年 全球每年喝掉四千亿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