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音乐在小学中的教育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_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代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下,我国一些少数民族音乐处于濒临消失的境地。所以,提高學校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水平,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小学音乐教材分析和学校少数民族音乐课程安排,对学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缺失的原因进行思考,并对增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音乐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教育研究;民族音乐;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学生培养工程项目资助“少数民族音乐在小学中的教育研究——以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小学为例”(项目编号:2020YYXS16)。
  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拥有本民族独特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学校作为传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深化爱国观念、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则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少数民族音乐在学校音乐教材中的地位
  笔者对四川省成都市区内大部分小学使用的人音版音乐教材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教材封面中涉及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
  人音版封面内容分别有欧洲古典舞蹈、传统器乐合奏、西洋乐器、戏曲、少数民族舞蹈和少数民族器乐六类。其中以传统器乐合奏作为封面最多,共四本;欧洲古典舞蹈作为封面最少,仅一本;以少数民族舞蹈和器乐作为封面的共有三本教材,占所有教材的25%。在封面后的附加配图中,有四本介绍了少数民族舞蹈,两本介绍了少数民族乐器。可见少数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封面的设计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二)教材曲目中少数民族音乐的分析
  人音版一年级教材对少数民族音乐涉及极少,但从二年级开始,少数民族音乐的数量明显增多,还增设少数民族音乐专题单元。笔者认为,二、三年级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在此年级进行少数民族音乐学习是大有裨益的。四至六年级,除演唱和聆听,演奏板块中也增加了少数民族乐曲,使学生能用竖笛等乐器演奏少数民族音乐,有利于加深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印象,同时也达到了传承发展的意义。
  (三)教材中少数民族音乐所占总体比例
  笔者将人音版教材中的音乐根据中西方音乐、歌曲、器乐曲、汉族及少数民族音乐进行分类,得出人音版音乐教材共417首音乐作品。其中,中国作品287首,外国作品130首;在中国音乐作品中,汉族音乐共248首,少数民族音乐仅39首;少数民族音乐在全部教材中所占比约为9%。在六个年级中,有三个年级的少数民族音乐占比均达到了10%以上,而其他三个年级则相对较少,对少数民族音乐的涉及不够均衡,总体来看,少数民族音乐的数量不够充足。
  二、圣菲小学少数民族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
  (一)羌族民歌公开课缘起
  自2014年起,圣菲小学就开展了羌族民歌公开课,通过和授课教师王老师沟通得知,选择羌族民歌不仅因为四川是羌族聚居区,而且因为圣菲小学的“羌丽馆”与羌族结缘,这才有了羌族民歌公开课的尝试。对于公开课歌曲的选择,王老师选择了一首采风流传下来的羌族民歌《莎朗姐》。在完成整节公开课设计的过程之中,邀请羌笛艺术家杨八零先生作为艺术指导,最终还作为范例在羌族学校的文化讲座中进行展示。
  (二)教案设计
  《莎朗姐》的教案分为初步聆听、反复聆听、分析音乐结构、情景模拟、整体展示五个部分。初步聆听让学生们一边聆听一边观看羌族的生活短片,随后王老师穿上羌族服饰跳了一段羌族舞,并分别用羌鼓和羌笛配合主旋律分乐段让学生再次聆听。接着向学生们引出羌族文化的“三件宝”:人声、羌笛和羌鼓。之后老师模拟带同学们参加一个羌族节日,一组同学用羌鼓边打节奏并唱歌曲衬词,另一组同学跳锅庄,最后一组学生无实物吹奏羌笛,师生一起表演歌曲在高潮中结束。从教案设计可以看出,教师对重点难点的把控准确,羌族民族服饰、舞蹈和羌笛的代入是整节课的亮点。通过加入羌族本民族乐器,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而且加深了对民族乐器的了解。
  (三)学校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现状
  (1)公开课至今正式上课三次。作为良好的开端,少数民族音乐课程要慢慢完成由公开课向常态课的转变。只有形成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少数民族音乐长久存在于同学们的音乐生活中。其次,上课对象仅针对两个年级。笔者认为,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不同特点,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应适当引入具有不同阶段特点的少数民族音乐,曲目的选取要以“少而精”为挑选原则。(2)公开课并没有采用人音版音乐教材中的少数民族音乐。笔者认为,加强学校少数民族音乐教材体系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可以在人音版音乐教材的学习过程中加入选编的民族音乐教材,有利于使学生了解到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培养他们对祖国多民族文化的热爱。(3)学校选择少数民族音乐作为公开课的老师较少。教师作为学校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关键所在,应提高少数民族音乐知识素养,这样才可以将民族音乐知识穿插进平时的音乐课堂中,让学生们了解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使他们不仅要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而且要从世界其他国家音乐中吸取营养。
  三、学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现状反思及对策研究
  (一)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
  在近现代音乐历史进程中,“新音乐”一词被多次提及,先是自“维新运动”开始的学堂乐歌;“五四”运动后,著名音乐教育家萧友梅也针对“旧乐”提出“新音乐”;自1949年开始,我国音乐事业快速建设和发展;80年代以来加强了对外交流,使我国的音乐事业发展逐步和国际接轨。尽管说在我们引入西方音乐文化的同时,也在向世界展示中国音乐,但在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欧洲主体论”依然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全球化的时代,面对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我们要致力于保护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不受侵蚀。可以预见将来的中国音乐发展必然要建立在各民族音乐文化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   (二)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的培育
  学校教育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民族音乐文化的培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音版教材中少数民族音乐虽有所涉及,但分布并不均衡。很多学校以少数民族音乐为主题的相关课程基本都停留在展示为主的阶段,少数民族音乐课并没有以常态课的形式融入学生们的音乐学习之中,随着公开课的结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热情也逐渐退去。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应该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感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
  (三)学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对策
  学校应该在保障民族音乐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少数民族音乐的教育,使学生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多元的音乐文化。同时,学校要为少数民族音乐提供良好的视听环境,可以设置少数民族文化宣传栏以及组织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手工艺品的课外活动等,让同学们体验到少数民族独特的风貌;作为教师,应积极参与少数民族音乐研讨会等活动,并在日常的音乐课程中向學生们拓展有关少数民族音乐的课外知识。音乐教师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将少数民族音乐融入到学校的合唱团之中,以及编排以少数民族音乐为主题的舞蹈节目,使学生们感受到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
  四、结语
  我国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独特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于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通过圣菲小学少数民族音乐的教育现状,结合笔者的感悟和思考,为学校更好地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参考文献:
  [1]蒋薇.中小学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的现实意义和有效途径探究[D].2006.
  [2]刘哲.少数民族歌曲在小学音乐课中教学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6.
  [3]刘建美.小学阶段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8.
  [4]卢琳.扬州清曲在地方音乐课程中传承的文化价值及其实践构想[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5]李燕.传统音乐的“阿莉阿德尼线”试析周杰伦歌曲的创作风格[J].飞天,2011.
  [6]张小勇.非遗背景下的高师声乐课程开发刍议[J].艺术教育,2014.
  [7]乔静波.浅谈如何在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N].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版),2012.
  [8]吴安娜.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义务教育音乐课程发展[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2.
  [9]谭潇涵.对湘版小学音乐教材中节奏教学的研究与思考[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10]钟敏俐.信息技术教育与中学音乐课程整合的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学,2004.
  [11]陈萍.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蒋亚轩(1996-),女,汉族,河南许昌市人,学生,硕士在读,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理论。
其他文献
统一战线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之一。作为“延安五老”之一的林伯渠在延安时期高度重视对党外人士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他身体力行,不仅在政治上努力保障他们的职权,在交流学习中积极向他们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在生活上也总是尽力关心和融入他们,最终成功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而奋斗的道路上来。保证党外人士有职有权  延安时期,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十分重视保障党外
【摘要】通过田野调查,以典型为例分析台北市士林区古迹保护方式,总结当下文化资产保护的现状。古迹目前在各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影响下逐渐难以经营,如何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是文化资产与时俱进的关键。本文以台北市士林区的文化资产为例分析文化资产的大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借鉴其成功经验,旨在推动文化资产的保护与发展。  【关键词】文资;古迹;台湾地区;田野调查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
【摘要】理想景观中视觉形象的设计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处于一个复杂的体系当中。当代景观的保护与利用需要跟随时代变迁进行优化和设计,景观文化的视觉表达与最终回归,其目的都是将景观文化得到良好的展现。良好的经济基础、新的视觉形式和人审美观的变化为景观的视觉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新的视觉设计方法将从原有的传统设计系统中脱离出来。针对这一现状,以梵净山为例,对景观的视觉印象进行规整,对当代视觉审美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当代歌曲的个例分析,分别阐述了各个时期中国当代歌曲创作中的情感表达特点,歌曲创作中的情感表达会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而变化,但基本都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创作中还饱含着词曲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音乐创作;情感表达;当代歌曲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当代”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划分,就音乐方面来说是从新中国成立之日开始算起,一直到1989年,
【摘要】“五四”时期散文英译对于我国散文翻译研究者和国外五四时期文化研究者都颇有帮助。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收录众多五四散文名篇并翻译。本文从汉英差异角度分析张培基在翻译散文中对汉英在词句以及风格方面转化的种种佳处,以期对今后散文翻译研究工作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五四时期散文英译;英汉差异;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四)》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基金
【摘要】脱胎漆器是中国传统技艺中较为典型的代表之一。脱胎漆器具有碰不坏、摔不烂、不掉漆、不褪色等特点,对于手工艺人的制作水准要求较高。由于其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脱胎漆器是中国传统技艺中的重要代表。根据脱胎漆器风格和制作方式上的不同,目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技艺有北京雕漆工艺、扬州镶嵌技艺、福州脱胎工艺、江西鄱阳脱胎髹漆技艺等。但是因为目前脱胎漆器的传承与创新存在一定的不足,脱胎漆器的现代
【摘要】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新时期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应响应国家号召,利用其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响应非遗文化的推广与发展。同时将非遗教育科学地引入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体系,使地域传统文化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也是艺术设计教学自身学科特色发展的新需求。本文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探讨如何针对性选取江南非遗项目,构建“教学实训基地 课堂教学 师资建设 教材编撰”的创新教学结构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教学理念也是中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引用较为广泛的教学体系。而游戏是儿童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创造性活动的典型表现形式,引导儿童以游戏的方式进入音乐学习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一大特色,它使音乐和游戏没有了界线,这是因为音乐与游戏有着必然的联系。音乐发端于游戏,在儿童文化中,游戏与音乐是自发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是这一时期最纯洁的
【摘要】本文对湖州古代瓦当纹样的造型、类型进行综合梳理,并与中原瓦当艺术进行比较,归纳其艺术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传承和发展建筑装饰文化遗产的实践路径和方法,以更好地发扬地域文化精粹,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文化遗产;瓦当;梳理;创新转化  【中图分类号】K892.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19年湖州市市校合作软科学研究项目:“湖州建筑装饰文化遗产的深度挖掘与转化研究—
【摘要】良好的家风不仅仅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中的体现,也是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更是家庭个人与社会之间最为重要的连接之点,因此,良好的家风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是中华民族民风民情的展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构建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山西闫景李氏家族的居住建筑、从商之路、子孙教育、善行善事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李氏家族家风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分析李氏家族发展的内在要素和动力。  【关键词】李氏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