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7月,随着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发布,作为素质教育改革重要内容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兴起,这一次新课程改革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新课程改革有三大基本理念:①关注学生发展;②强调教师的成长;③重视以学定教。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而服务,最终实现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因此,提高思品课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也在于转变学生的角色,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即“学生主体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在参与活动中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地探索、主动地发现、主动地评价,从而获得自我感知、自我触动、自我陶冶、自我激励的教育教学效果,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基。
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成为深化课程改革、变革育人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学科核心素养”:它是学生发展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表现。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课程(或学习领域)之后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则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2017年9月,七年级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开始使用,至今新教材已经走至九年级,新教材在保持了原有教材特点即:德育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工具、突出内容活动化与活动内容化的要求、体现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并贯穿始终,同时渗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法治精神、国际视野等等。同旧教材相比,新教材主要有这样一些显著特点: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②教材在不同的主题上都力争有所突破,有开放性和思维张力,有价值方向而不失公允,增强思辨性;③贴近生活,而又引领生活,加强对学生践行的指导;④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其特点。
在对教师新教材教学的观察中,我发现教师使用这一套新教材大体有如下几种状况:①对教材理解困难,理不清、吃不透,教学中有讲错的现象,或对知识的脉络理不清,或对知识的重难点把不准;②基本能梳理清楚,但仍是以往简单告知的道理说教,或忙于在深度上挖掘,不注重新教材的“宽度”,穿新鞋走老路;③少数教师能够吃透教材,也了解学生情况,精心设计,精准推进。
与此相对应,学生的主体参与也有如下情况:①就教材讲教材,无暇顾及学生参与与否;②学生仅仅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处于被说教的地位,或反感或言行不一;③学生也能主动多样地参与其中,教师也能关注到学生个体,三维目标基本达成,但“预设过度”,学生的自主性受限制,课堂的“生成”不足。因此,正确地使用新教材,真正发挥其对学生成长的作用,尤为重要!
一、认真研读、吃透新教材
梳理教材的脉络框架,从整体到局部去把握教材,努力体现教材的“宽度”,不再是一味追求深度。教师要抓好“两头”。一头:将教材内容从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切入,注重情境创设,丰富学生的感受注重教材的思辨性、多元性;另一头:注重落实对学生践行的指导。
二、整合知识,删繁就简
针对新教材特点,有机整合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即:从利于学生认知习惯的角度整合、从教材表述的缠绕之处整合、从利于学生理解的生活主题之处整合、从利于学生应试的角度进行整合、从传递课程的核心追求之处进行整合、从课程的国家意志之处进行整合等等,既可以是多个框题知识的整合,也可以是一个框题知识的整合。由此,课堂教学流程依次为:“主题概念辨析”、“核心知识解析”、“主题话题探讨”、“经典试题例析”、“主题寄语”五个环节,每个环节教师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目的各不相同,具体:①在“主题概念辨析”环节,教师的教学任务是:阅读教材体系、提炼核心概念、设计辨析情境;教学目的是:理清核心概念,抓住学习主线。掌握重点知识?;②在“核心知识解析”环节,教师的教学任务是:梳理知识联系、设置主题情境、回归教材知识;教学目的是:把握主题内知识之间的联系,掌握重点知识;③在“主题话题探讨”环节,教师的教学任务是:设计趣味话题、帮助协作探讨、应用重点知识;教学目的是:解决学生的知识困惑,引导触类旁通。培育学生学科能力,掌握难点知识;④在“经典试题例析”环节,教师的教学任务是:解答典型试题、分析盲点知识、巩固解题习惯;教学目的是:回归试题情境,应用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⑤在“主题寄语”环节,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共读知识寄语、共悟知识价值、学生当堂作业;教学目的是:回顾学习过程,培育学习品质,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这种处理:既抓住了重点、简洁理清了主干知识,删繁就简;又拓展了话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辨地理解知识,突破了难点;还留出了时间练习经典试题,巩固了知识,提升了学生的答题能力;最终,有效地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教学效率提升了不少,学生还学得轻松,有多元的、深入的思考,可谓一举几得!
三、教学进度安排的调整
在整合知识的基础上,实现了教學进度的新安排,即:新授课的时间缩短,新增加了解题专项指导课、习题课和模拟考试课,力图改变以往新授课战线过长、上完新课短暂仓促复习学生就考试的现状,强化知识巩固、强化解题指导,强化实战练习,有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总之,在新教材宽阔的境界中提升教师、启迪学生,师生教学相长!如果真的是那样,学生何其幸福,我们又何其幸福!让我们共同努力!
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成为深化课程改革、变革育人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学科核心素养”:它是学生发展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表现。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课程(或学习领域)之后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则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2017年9月,七年级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开始使用,至今新教材已经走至九年级,新教材在保持了原有教材特点即:德育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工具、突出内容活动化与活动内容化的要求、体现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并贯穿始终,同时渗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法治精神、国际视野等等。同旧教材相比,新教材主要有这样一些显著特点: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②教材在不同的主题上都力争有所突破,有开放性和思维张力,有价值方向而不失公允,增强思辨性;③贴近生活,而又引领生活,加强对学生践行的指导;④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其特点。
在对教师新教材教学的观察中,我发现教师使用这一套新教材大体有如下几种状况:①对教材理解困难,理不清、吃不透,教学中有讲错的现象,或对知识的脉络理不清,或对知识的重难点把不准;②基本能梳理清楚,但仍是以往简单告知的道理说教,或忙于在深度上挖掘,不注重新教材的“宽度”,穿新鞋走老路;③少数教师能够吃透教材,也了解学生情况,精心设计,精准推进。
与此相对应,学生的主体参与也有如下情况:①就教材讲教材,无暇顾及学生参与与否;②学生仅仅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处于被说教的地位,或反感或言行不一;③学生也能主动多样地参与其中,教师也能关注到学生个体,三维目标基本达成,但“预设过度”,学生的自主性受限制,课堂的“生成”不足。因此,正确地使用新教材,真正发挥其对学生成长的作用,尤为重要!
一、认真研读、吃透新教材
梳理教材的脉络框架,从整体到局部去把握教材,努力体现教材的“宽度”,不再是一味追求深度。教师要抓好“两头”。一头:将教材内容从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切入,注重情境创设,丰富学生的感受注重教材的思辨性、多元性;另一头:注重落实对学生践行的指导。
二、整合知识,删繁就简
针对新教材特点,有机整合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即:从利于学生认知习惯的角度整合、从教材表述的缠绕之处整合、从利于学生理解的生活主题之处整合、从利于学生应试的角度进行整合、从传递课程的核心追求之处进行整合、从课程的国家意志之处进行整合等等,既可以是多个框题知识的整合,也可以是一个框题知识的整合。由此,课堂教学流程依次为:“主题概念辨析”、“核心知识解析”、“主题话题探讨”、“经典试题例析”、“主题寄语”五个环节,每个环节教师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目的各不相同,具体:①在“主题概念辨析”环节,教师的教学任务是:阅读教材体系、提炼核心概念、设计辨析情境;教学目的是:理清核心概念,抓住学习主线。掌握重点知识?;②在“核心知识解析”环节,教师的教学任务是:梳理知识联系、设置主题情境、回归教材知识;教学目的是:把握主题内知识之间的联系,掌握重点知识;③在“主题话题探讨”环节,教师的教学任务是:设计趣味话题、帮助协作探讨、应用重点知识;教学目的是:解决学生的知识困惑,引导触类旁通。培育学生学科能力,掌握难点知识;④在“经典试题例析”环节,教师的教学任务是:解答典型试题、分析盲点知识、巩固解题习惯;教学目的是:回归试题情境,应用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⑤在“主题寄语”环节,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共读知识寄语、共悟知识价值、学生当堂作业;教学目的是:回顾学习过程,培育学习品质,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这种处理:既抓住了重点、简洁理清了主干知识,删繁就简;又拓展了话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辨地理解知识,突破了难点;还留出了时间练习经典试题,巩固了知识,提升了学生的答题能力;最终,有效地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教学效率提升了不少,学生还学得轻松,有多元的、深入的思考,可谓一举几得!
三、教学进度安排的调整
在整合知识的基础上,实现了教學进度的新安排,即:新授课的时间缩短,新增加了解题专项指导课、习题课和模拟考试课,力图改变以往新授课战线过长、上完新课短暂仓促复习学生就考试的现状,强化知识巩固、强化解题指导,强化实战练习,有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总之,在新教材宽阔的境界中提升教师、启迪学生,师生教学相长!如果真的是那样,学生何其幸福,我们又何其幸福!让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