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17市工业化进程测度和评价

来源 :江淮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评价安徽17个省辖市工业进程,认识安徽工业化的特征,无疑是理解安徽经济内涵的核心要求。本文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等多方面对安徽省17个省辖市的工业化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本文基于经典工业化理论选定了地区工业化综合评价体系的构成指标和相应的标志值,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最新的统计数据测算出各市工业化水平。本文的基本结论是:2007年安徽工业化进程的地区结构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型,有向橄榄型结构演变的趋势;1998年到2007年的10年中,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加速工业化阶段,但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工业化差距在不断拉大。
  关键词:工业化;指标体系;测度和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7.54 文献标志码:A
  
  近来,出现了大量有关中国工业化整体进程的研究文献,这些研究对把握中国整体国情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社科院一份基于对中国整体工业化进程的分析表明,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已经从农业经济大国发展成为工业经济大国(陈佳贵、黄群慧,2005)。但是,就安徽省而言,17个省辖市发展极不平衡,仅从整体层面分析评价工业化,难以揭示安徽工业化进程的区域结构特征、反映各省辖市工业化水平的差异,从而不能够深层次分析安徽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最新的统计数据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等多方面对安徽全省和17个省辖市的工业化水平进行评价,判断17个省辖市工业化所处的阶段,辨析出安徽工业化进程的区域分布特征,从而为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一、指标体系与研究路径
  
  经典的工业化理论认为,工业化是一国(或地区)随着工业发展、人均收入和经济结构发生连续变化的过程,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转换是工业化推进的主要标志。衡量一个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一般可以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等方面来进行。考虑到指标的代表性、可行性及可比性,本文选择了以下指标来构造地区工业化水平的评价体系:经济发展水平方面,选择人均GDP为基本指标;产业结构方面,选择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为基本指标;工业结构方面,选择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部门增加值的比重为基本指标;空间结构方面,选择人口城镇化率为基本指标;就业结构方面,选择第一产业就业占比为基本指标。然后,再主要依照参照钱纳里等(1989)的划分方法,将工业化过程大体分为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再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和国际经验估计确定了工业化不同阶段的标志值(表1)。
  
  表1 工业化不同阶段的标志值
  
  注: 1964年与1996年的换算因子为6.2,系郭克莎(2004)计算;1996年与1998年、2007年的换算因子分别为1.032、1.260,系根据美国经济研究局(BEA)提供的美国实际GDP数据推算;A、I、S分别代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钱纳里等(1989,p.91-98)、库兹涅茨(1999,p.347-360)、科迪等(1990,p.17-18)、郭克莎(2004)、魏后凯等(2003,p.2-8)等有关资料整理。
  根据上述衡量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标志值,选用指标含义清晰、综合解释能力强的加法合成法来构造计算反映一个地区工业化水平(或进程)的综合指数K( ,其中K为地区工业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值;λi为单个指标的评价值,n为评价指标的个数;Wi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由层次分析法生成),再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结果进行检验。具体研究路径如下:第一,搜集数据,即搜集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具体数值,并对其进行整理、统一口径;第二,对选定的指标进行指标同向性和无量纲处理,得出各指标的评价值;第三,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第四,用加权合成法对各指标的评价值进行综合,得出安徽全省、三个区域(皖北、皖中、皖南)①和17个省辖市的综合评价值,并对这17个省辖市的工业化综合评价值进行排序;第五,用主成分分析检验综合评价结果。
  
  二、数据处理与权重确定
  
  为确保17个省辖市数据的可比性和研究的延续性,主要从各类官方统计年鉴中收集工业化数据,对于少数不能直接获取的数据,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并根据经验事实进行修正。此外,如何将人均GDP换算为美元,学术界还存在争议,目前比较通用的换算方法有汇率法、购买力平价法(PPP)、大国贸易法、汇率-平价法等,上述方法各有利弊。经过比较,选择了既有一定可比性,又有一定完整性的汇率-平价法对人均GDP进行折算。为了准确反映工业化各个阶段的特征,本文选择阶段阈值法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化②,表2是2007年各项指标的原始数值③,下式是阶段阈值法的公式:
  在上式中,i 代表第i 个地区,k 代表第k 个指标,λik为i 地区k 指标的评测值,jik为该地区k 指标所处的阶段(1—5),jik的取值区间为1、2、3、4、5,如果jik=5,则λik=100(即i 地区的k 指标已经达到后工业化阶段的标准),如果jik=1,则λik=0(即i 地区的k 指标还处于前工业化阶段),Xik为i 地区的k 指标的实际值,maxkj为k 指标在j 阶段的最大参考值,minkj为k 指标在j 阶段的最小参考值,λik∈[0,100]。
  阶段阈值法的具体实施过程是:①首先确定某市某一指标所处的工业化阶段;②如果该指标实际值处于第1阶段,则最后得分为0(从该指标来看,该地区还未进入工业化阶段);③如果该指标实际值处于第5阶段,则最后得分为100(从该指标来看,该地区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④如果该指标处于第2、3、4阶段,则最后得分=阶段基础值(分别为0、33、66)+(实际值-该阶段最小临界值)/(该阶段最大临界值-该阶段最小临界值);④⑤对该市所有指标进行1-4的处理。
  表2 安徽省各区域及17个省辖市的工业化原始数据(2007年)
  
   注:1、各地GDP和人均GDP均为《2008安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人民币汇率以2007年平均基准汇率计算,PPP平价折算比率为3.51(根据世界银行测算数据计算);2、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为《2008安徽统计年鉴》提供。3、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根据2007年各项数据计算;4、人口城镇化率数据均来源于安徽省和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均来源于《2008安徽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安徽省统计局;全省及各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安徽统计年鉴》;世界银行网站http://siteresouces.worldbank.org。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地区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并构造出各指标的比较判断矩阵(表3),该矩阵最大特征根=5.07104,相对一致性指标CR=CI/RI<0.1。通过逻辑一致性检验,各个指标相应的权重,人均GDP为36%,产业结构为22%,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为22%,人口城镇化率为12%,第一产业就业占比为8%,也就是说,对衡量地区工业化而言,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性>经济结构的重要性=工业结构的重要性>空间结构的重要性>就业结构的重要性。
  表3地区工业化各指标判断矩阵
  注:以I 代表纵向指标,J 代表横向指标,如果I 与J 同样重要,标度值为1;I比J 稍重要,标度值为3;I 比J 相当重要,标度值为5;I 比J 非常重要,标度值为7;I 比J 极端重要,标度值为9;重要性在上述表述之间,标度值分别为2、4、6、8;两元素相比,若前者对后者取上述值,则后者对前者取其倒数。
  表4 地区工业化进程:指数与阶段(1998/2007)
  
  三、测度结果
  
  根据上述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分别计算出安徽全省、3个区域以及17个省辖市的工业化综合得分,这就是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通过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可以判断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如表4所示,为1998年和2007年两个年份安徽全省、3个区域及17个省辖市的工业化综合指数和所处阶段。在表4中,用“一”表示前工业化阶段(综合指数值为0),“二”表示工业化初期(综合指数值大于0小于33),“三”表示工业化中期(综合指数值为大于等于33,小于66),“四”表示工业化后期(综合指数值为大于等于66小于等于99),“五”表示后工业化阶段(综合指数值为大于等于100):“(Ⅰ)”表示前半阶段(综合指数值未超过该阶段的中间值),“(Ⅱ)”表示后半阶段(综合指数值超过该阶段中间值):“二(Ⅰ)”就表示该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前半阶段。
  
  四、安徽工业化特征分析与评价
  
  (一)地区结构特征。在2007年这个时间截面上,安徽工业化进程体现在不同城市上差异很大,总体上形成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型结构,并有向橄榄型形状演变的趋势。如表5所示,2007年安徽的工业化综合指数上升到28,进入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三大经济板块中,皖南区域工业化综合指数为48,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皖中区域工业化综合指数为28,整体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北区域工业化综合指数为9,整体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前半阶段,三大区域的工业化水平差距巨大。从具体城市看,绝大部分工业化先进市属于皖南区域,2007年工业化排序前5位的省辖市是铜陵、马鞍山、合肥、芜湖、淮南,除合肥、淮南属于皖中区域外,其他均属于皖南沿江城市;绝大部分工业化落后地区属于皖北区域,2007年工业化排序后5位的省辖市是亳州、宿州、阜阳、六安、滁州,除六安、滁州属于皖中区域外,后3位都是皖北区域的城市。而且,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工业化水平差距非常大。2007年,铜陵、马鞍山等2个城市处于工业化后期,其经济总量占全省11.2%、人口只占全省3.0%、土地面积只占全省2.0%;合肥、芜湖、淮南、淮北等4个城市处于工业化中期,其经济总量占全省34.4%、人口仅占全省17.4%、土地面积仅占全省11.2%;黄山等11个城市处于工业化初期,经济总量占全省54.4%、人口却占全省79.6%、土地面积占全省86.8%。从工业化进程看,到2007年这个时间截面,安徽省工业化进程的落差巨大,不仅有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的铜陵、马鞍山,还有处于工业化初期前半阶段的亳州等4个城市。
  从历史演变过程来看安徽工业化进程的结构特征,1998年,安徽工业化进程的地区结构是倒扣的碟状,17个省辖市中,3个处于前工业化阶段,14个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没有一个进入工业化中期或后期。在随后的年份中,处于前工业化阶段的地区逐渐减少,工业化前、中、后期的地区逐渐增加。到2007年,安徽工业化进程的地区结构演变为金字塔型,工业化初期的地区减少到11个(金字塔塔基),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地区为4个(塔身),有2个城市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塔尖)。当前这个金字塔型结构并不会长期保持,因为塔基部分的11个市中有7个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按目前的发展速度,5年以内,其中大部分市就将进入工业化中期,届时,安徽绝大部分省辖市将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后期,现在的金字塔型结构将转变成橄榄型结构。
  表5安徽17个省辖市工业化阶段的比较(2007年)
  (二)速度特征。1998—2007年的10年中,安徽绝大部分地区都在加速工业化,但皖南区域的加速度要远远大于其他地区,安徽地区之间工业化进程的差距继续加大。虽然17个省辖市增长速度有快有慢,但三个经济区域和绝大部分省辖市的工业化综合指数都在持续提高。如果将2003—2007年工业化平均速度与1998—2003年工业化平均速度相比较,可以看出,三个经济区域和绝大部分省辖市的工业化综合指数都在加速增长,说明这十年安徽绝大多数省辖市都在加速工业化。⑤但是,各省辖市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度不同。在三个经济区域中,工业化速度的顺序依次是皖南、皖中、皖北;17个省辖市中,工业化速度最快的前5位是:铜陵、马鞍山、合肥、芜湖、淮南。这表明,近十年来,虽然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但与先进地区的工业化水平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进一步扩大。如表6所示,1998年工业化排名前5位的省辖市的工业化综合指数平均指数为21,排名后5位的省辖市的工业化综合指数平均指数为1,相差20点。到了2007年,排名前5位的省辖市的工业化综合指数平均指数增加了47点,上升到67,后5位的省辖市工业化综合指数平均指数仅仅上升了4点到5,二者的差距扩大到62点。这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缩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缩小省内区域的差距是任重而道远的,需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是缩小经济发展增长速度的差距阶段,在该阶段,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继续扩大,但扩大的程度会逐步降低;第二阶段是区域同速增长阶段,该阶段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会保持不变,不会继续扩大;第三阶段是落后地区发展速度超过先进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该阶段才是真正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步缩小的过程。
   表6工业化进程中的地区差距(1998-2007)
  
  (三)阶段性特征。1998—2007年,安徽工业化进程的主要表现为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1998年到2003年,产业结构变化是另一个安徽工业化进程的主要表现,2003年以后,工业结构升级代替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大部分地区工业化推进的主要表现。⑥表7反映的是各个工业化指标指数对全省工业化综合指数增长的贡献度。分析表7可以发现,1998—2007年,全省工业化综合指数累计增长了23点,其中,人均GDP 指标的增长贡献作用最大,其后依次为工业结构、三次产业产值比、三次产业就业比、城镇化率。也就是说,10多年来安徽工业化进程主要表现为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工业结构、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的不断优化,而城市化进程、产业就业结构优化相对缓慢。皖南区域工业化进程中各个指标的发展中,人均GDP指标的贡献一枝独秀,其后依次是工业结构、产业产值结构和城镇化率,产业就业结构的贡献最低。皖北地区工业化进程主要表现为人均GDP增长极为缓慢,对工业化综合指数的贡献为0,但产业产值结构、工业结构、产业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城市化的进程依然较慢。皖中区域的工业化表现为人均收入的增长和农业产值比重的下降,制造业比重提高明显,但城市化进程不够快,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仍然较高。
  表7各指标对地区工业化综合指数增长的贡献度(1998-2007)
  如果将过去十年划分为1998—2003年、2003—2007年两个阶段,就会发现:1995—2003年,对全省工业化贡献最大的两个因素分别是人均GDP 的增长和产业产值结构的调整;而2003—2007年,工业结构优化提高取代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安徽工业化的主要动力之一。从三个经济区域来看,2003年以后,各区域人均收入仍在持续增长,第二产业产值增加幅度开始减缓,而工业结构优化调整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快,成为这一阶段各地区工业化的主要表征。可以预见在下一阶段,城市化、人口就业结构调整将成为安徽地区工业化的主要动力。
  本文基于经典工业化理论,结合安徽实际,构建出一套可行、可比的地区工业化综合评价体系,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等多方面评价安徽地区工业化水平,并运用1998年、2003年、2007年统计数据,对省内三个经济区域和17个省辖市的工业化进程和结构特征做了一些全方位、长时段的研究。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是依赖大量数据的实证性研究,数据资料的可获取性和可靠性、数据处理方法和工具的先进性、有效性都直接决定研究的质量。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作者已经最大限度多方求证,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也选用了多种方法对结果进行相互验证,虽有错漏的可能,但作者可以确保不会导致整体判断上任何大的谬误。
  
   ① 以长江、淮河两大河流为界,将安徽省域自然分成三个区域,皖北区域指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5市;皖中
   区域指合肥、淮南、滁州、六安、巢湖、安庆6市;皖南区域指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黄山6市。
   ② 阶段阈值法的基本假设是在同一工业化阶段内,某一指标反映的工业化进程与指标变化之间是线性对应关系,这
  是一种近似逼近的方法。
   ③ 为了动态反映安徽工业化进程,本文除了计算2007年的工业化指数反映安徽工业化的最新进展以外,还计算了
  1998、2003等年度的工业化指数。但受篇幅限制,这里未列出1998、2003等年度的原始数据。
   ④ 各指标在不同阶段的最大/小参考值,请参见表1.
   ⑤ 亳州是一个另外,2007年的综合指数反而比1998年低,原因是1998年以后区划重新进行了调整,将原阜阳市的
  蒙城等4个县划给了亳州市管辖所致,如果只比较谯城区(原县级亳州市)还是加速工业化的。
   ⑥ 此处工业结构升级主要是指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份额的提升,也就是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陈佳贵、黄群慧,2005:《工业发展、国情变化与经济现代化战略——中国成为工业大国的国情分析》,《中国社会科
  学》第7期。
  [2] 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2006:《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经济研究》第6期。
  [3] 高校财经数据库:http://www.bjinfobank.com/.
  [4] 郭克莎,2004:《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5] 安徽省统计局,各年:《安徽统计年鉴》2008、2004、1999,中国统计出版社。
  [6] 安徽省统计局,各年《安徽工业统计年鉴》2008、2004、1999,中国统计出版社。
  [7] 黄群慧:2006:《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问题分析》,《学习与探索》第2期。
  [8] 吕政、郭克莎、张其仔,2003:《论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中国工业经济》第1期。
  [9] 钱纳里等,1989:《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0] 世界银行在线数据库:http://devdata.worldbank.org/dataonline.
  [11] 魏后凯等,2003:《中国西部工业化与软环境建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2] 西蒙·库兹涅茨,1999:《各国的经济增长》,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13] 袁志刚、范剑勇,2003:《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析》,《管理世界》第7期。
  [14] 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1996:《新帕尔格雷夫大词典》,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
  [15] 约翰·科迪等,1990:《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政策》,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 王刚)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是安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突出亮点,也是中国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治理中的又一伟大创造。毫州市谯城区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把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作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基本目标取向,规范化、程序化、数字化、制度化地实施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探索出后农业税时代农村综合改革新机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的“谯城模式”。  关键词:农村改革;社会
期刊
摘要:本文用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中的“历史记忆”概念分析了白先勇、於梨华和聂华苓的几篇(部)关于“文革”题材的小说,认为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高级知识分子和知识青年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命运的反思,论文用“寻梦”概括了人物出国实现自身可能性的心理动机,说明他们在回来——出去——回来的循环中体现了作家对祖国情感的矛盾心态。  关键词:集体记忆; 历史记忆; “文革”; 知识分子。  中图分类号:I206 .7
期刊
摘要:郭沫若及其《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的焦点,各方论战者从理论引用、中国历史的阶段划分、古代社会性质的确定等方面对郭沫若古史研究进行了全面的评述。论战中包含着合理科学的学术成分,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郭沫若古史研究的修正和完善,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本文力图侧重于从学术史的视野叙述郭沫若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从而部分还原其被遮蔽的学术面相。  关键
期刊
省委、省政府作出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的战略决策,使我们由行政区划的边缘地区转变为东向发展的前沿阵地,为我们加速追赶、实现跨越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高效的作风、更加扎实有力的举措,抢先融入泛长三角发展分工,争当先行者,建设先行区,变区位优势为发展强势,变势能为动能。    一、深度谋划,准
期刊
胡锦涛总书记年初在安徽视察工作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这是对区域经济格局的最新科学论断,是给我们的一个全新的定位,也道出了我们的心声。泛长三角问题提出来,无论是在国家层面和泛长三角内部,都引起很大反响,推动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成为多方共识。对于安徽来说,落实总书
期刊
摘要:近代国语运动以民众教育普及化为其初始目的,但与此同时,中国历来地域方言隔阂甚重,时人也认为民众之间因言语不通而互不团结,无益于国家强大。职是之故,推行国语被认为是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近代国语建构和推广的过程中,由于语言统一和社会政治密切相关,如何认识、处理代表“国家”的国语和代表“地方”的方言之间的关系,成为政府和精英在语文规划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国语; 方言; 语言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论述了安徽省实施18项民生工程的重要意义、主要做法和取得的预期效果。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搞好民生工程,扩大筹资渠道,引进民间资本,加强民生工程“软件”建设和长效机制建设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民生工程; 生活保障; 农村医疗卫生; 公共产品;筹资渠道;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志码:A    一、实施民生工程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
期刊
摘要:WTO争端解决机制为WTO体系的顺利运行,以及多边自由贸易体制的稳定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该机制在实践操作中也暴露出了众多需要修改和完善的方面。为此,WTO成员方相继提交了改革提案,我国亦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为了更好地维护我国利益以及促进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健康发展,我国应该采取正确的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改革的策略。这就是“参与、研究、争取、妥协”四大应对策略。  关键词:WTO争
期刊
摘要: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来说,寻找并确认符合社会伦理准则、且有益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收入分配标准至关重要。为此,笔者尝试以现阶段经济状况为依据,以古典自由主义、功利主义和罗尔斯主义的伦理要义为基础,通过对福祉无差异线进行埃奇沃斯盒状图分析,寻找福祉定义下的收入分配标准——“能够识别并遵循既定社会财富下的有效合约线,在最大可能的关注最不利人群的基础上,保障个人基本权利”。  关键词:分配标准; 福祉; 无
期刊
摘要:正始年间,何晏在玄学形成期的话语背景下,自觉继承儒家的学术传统,以维系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为己任,创造性地将黄老道术所论述的“道”从申韩刑名法术的理论体系中解放出来,重新发掘其本体论意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重新树立孔子的圣人形象,并首次在官方学术背景下诠释《论语》,将道家的人生修养落实于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从而开创了儒家经学玄学化的诠释学方向,为儒家经学诠释方法的转变奠定了理论基础,重新
期刊